《磁光子晶體的非線性光學性質理論研究》是依託哈爾濱師範大學,由李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專項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磁光子晶體的非線性光學性質理論研究
- 項目類別:專項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華
- 依託單位:哈爾濱師範大學
- 負責人職稱:副教授
- 申請代碼:A25
- 研究期限:2009-01-01 至 2009-12-31
- 批准號:10847112
- 支持經費:2(萬元)
《磁光子晶體的非線性光學性質理論研究》是依託哈爾濱師範大學,由李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專項基金項目。
《磁光子晶體的非線性光學性質理論研究》是依託哈爾濱師範大學,由李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專項基金項目。項目摘要工作在微波、毫米波和遠紅外區間的鐵磁體、亞鐵磁體和反鐵磁體的磁化率是共振型的,因而在共振頻率附近的區域上,強的電磁場...
《磁光子晶體的非線性光學性質研究》是依託蘇州大學,由須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專項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光子晶體由於巨大的科學價值和套用前景,受到各國政府、軍方、學術機構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界的高度重視。近來,實驗上發現含有金屬的光子晶體兼具金屬的光學非線性和光子晶體的光子帶隙特徵;同時,磁性材料用於光子晶體中以及...
特異材料具有新穎的電磁特性,將其引入光子晶體中,具有更加豐富的物理機制和潛在套用。本項目將波動光學與非線性光學相結合,研究含特異材料光子晶體中的光學性質,主要成果如下:(1) 研究了光通過一維共軛磁光光子晶體異質結的磁光性質。結果表明在共軛磁光光子晶體表面中存在一個Tamm態。通過耦合Tamm態,在共軛磁光...
這種Tamm等離激元的性質由相鄰層的厚度和介電常數以及磁性光子晶體中薄膜的排列順序等因素決定;(3)研究了鉍鐵石榴石和銀構成的二維光子晶體的克爾效應,在銀表面的等離激元會影響鉍鐵石榴石的磁光性質。這些研究使我們能更好的掌握金屬表面等離激元對磁極化子光學性質的修正機制,為THz器件的設計提供理論基礎。
開展了非線性光學、納米光子學和超快光學等方向的研究。主要工作包括:獨立提出並實驗證實了反常色散介質中的非線性切倫科夫輻射現象;基於準相位匹配電光效應的偏振耦合現象被若干國外學者跟蹤研究,被公認首次發現;把準相位匹配非線性光學研究向無序和高維結構進行了拓展,率先研究了基於二維非周期和三維光學超晶格非線性...
《光子晶體微結構中量子光學過程的理論研究》是依託同濟大學,由羊亞平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中文摘要 本項目計畫研究光子晶體結構對量子光學過程的影響。主要包括光子晶體微結構、尺寸對原子的自發輻射影響;光子晶體的空間不對稱性引起的量子干涉現象以及光子晶體中量子阱引發的非線性效應與動力學過程。此項研究是...
在實驗工作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分子設計、結構設計與材料性能之間的關係,為探索有機非線性光學材料新的套用提供理論和實驗支持。結題摘要 具有大的非線性光學效應的有機微納米結構在光通訊、化學感測器和有機雷射等領域具有廣闊的套用前景,是近年來光電子技術和器件的研究熱點之一。本項目設計合成了一系列含氮雜環有機...
1 光子晶體光纖概述 光子晶體的概念最初由 E.Yablonovitch 和 S. John 於 1987 年在分別研究如何抑制自發輻射及光子局域時同時提出,它是一種折射率隨空間周期性變化(變化周期一般在光波長量級上)的新型光學微結構材料。經過人們不懈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到目前為止,光子晶體技術已成功套用於光傳輸,集成光學...
光子晶體是指具有光子帶隙(PhotonicBand-Gap,簡稱為PBG)特性的人造周期性電介質結構,有時也稱為PBG光子晶體結構。所謂的光子帶隙是指某一頻率範圍的波不能在此周期性結構中傳播,即這種結構本身存在“禁帶”。這一概念最初是在光學領域提出的,其研究範圍已擴展到微波與聲波波段。由於這種結構的周期尺寸與“禁帶...
(3)在反鐵磁層和反鐵磁/金屬(Ag)三明治結構中發現了和頻生成,並設計合適的結構增強和頻生成的效率。(4)利用有效介質理論研究了由鉍鐵石榴石(BIG)和銀構成的二維光子晶體的科爾效應。鉍鐵石榴石為基底,內部嵌入銀柱。在銀柱表面等離激元會影響BIG的磁光性質。研究發現,由於銀柱的加入會增大科爾效應。銀...
.利用光子晶體光纖優越的色散和高非線性獲得性能卓越的光子器件,促進光計算、全光資料庫和超高速光通信等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結題摘要 通過三年的艱苦攻關,對國內外20餘種隨機分布的光子晶體光纖(PCF)、集成PCF、雙零色散波長PCF等進行了透徹的實驗和理論研究,建成了先進全面的非線性光子晶體光纖實驗系統,取得了...
本項目針對非線性光頻轉換技術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種基於線性光子晶體微腔的新型光頻轉換機制,利用頻率位於光子晶體帶隙內的泵浦光將光子晶體諧振腔模激勵並耦合出來以獲得新的光子頻率。本項目通過建立連續光及脈衝激勵下的單模/多模諧振理論,對線性光子晶體單模和多模諧振腔中的光頻轉換特性及其物理機制進行了研究,並在...
研究結果將不僅豐富和發展孤子物理,而且為發展基於超常材料的相關光子器件和光控光技術奠定理論基礎。結題摘要 本項目的成果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針對超常材料特有的磁回響及其導致的各種線性和非線性光學效應,揭示了與之關聯的光學孤子的傳播及其相互作用特性,包括:(1) 揭示了超常材料中時空孤子的新特性,發現超常...
使得Bloch波的波幅為空間位置的函式。採用多重散射理論研究了由理想金屬球構成的各種不同晶格的強散射光學超晶格(光晶體)能帶結構;與純介電材料不同的是,由金屬球構成的光子晶體的能隙非常強勁,且與金屬球構排列的對稱性沒有關係,只依賴於的局部序,為金屬型“非晶”光子晶體提供子理論依據。
對於光量子技術而言,線性光學量子受控非門(Quantum Controlled NOT ,簡稱CNOT)等雙量子比特糾纏邏輯門的實現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難題。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非線性光學材料的性能無法滿足實現條件相移所需的強度要求。從理論層面來看,雖然科學家們提出了一些方案來嘗試解決這個問題,但這些方案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中,...
法諾共振和經典電磁感應透明具有慢光和強烈的非線性增強效應,這在集成光路中具有十分廣闊的套用前景。此外,二者對電磁環境異常敏感,相關研究也引發了生物和醫藥感測器領域的強烈關注。此前,研究最多的,是線性的法諾共振和線性的經典電磁感應透明;對於非線性法諾共振和非線性電磁感應透明,僅有少量的理論研究結果。
《光子晶體光纖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沈林放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從理論和實驗兩方面開展光子晶體光纖研究。理論研究分五個方面;光子晶體光纖理論分析方法的研究;光子晶體光纖在密集波分復用系統中的色散補償套用研究;寬頻帶單模(禁帶導光)光子晶體光纖的理論研究;光子晶體光纖的彎曲...
《新型光子晶體光學天線設計及光傳輸性能研究》是依託電子科技大學,由楊華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利用光子晶體自準直特性與具有次鏡中心開孔的卡塞格倫光學天線相結合,構建新型結構的光子晶體光學天線,進行理論建模和最佳化設計,提高光學天線的發射精度和光傳輸效率。具體包括:.(1)套用光子晶體的自準直...
折射率導光型光子晶體光纖特性及套用 折射率引導型光子晶體光纖具有無截止單模特性 、大模場尺寸 /小模場尺寸和 色散可調特性(調節d,Λ等,無須摻雜)等特性。被廣泛套用於色散控制 (色散平坦,零色散位移可以到800nm),非線性光學 (高非線性,超連續譜產生),多芯光纖 ,有源光纖器件(雙包層PCF有效束縛泵浦...
1、磁性超晶格與多層膜的線性與非線性電磁性質研究;2、磁光子晶體的磁光性質等研究。招生方向 1、磁性光子晶體光學性質理論研究 科研項目 1. 2013.01- 2015.1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 (11204056),穿孔金屬/反鐵磁多層膜的遠紅外(THz)光學性質,2. 2012.1-2014.12,雷射在反鐵磁體系傳播性質研究,主持黑龍江...
主要研究由磁性材料與金屬或雜質半導體或離子晶體組合形成的周期性結構的光學或亞波長光學性質。目前的研究興趣具體包括,反鐵磁光子晶體的非線性光學性質,表面等離激元以及高分子液晶的物理性質。招生方向 金屬/磁性材料體系表面等離激元對磁光效應及光學非線性增強效應的研究 科研項目 1. 2012.1~2014.12 外場作用下...
光子晶體、納米光子學、表面等離激元光學和非線性光學中的理論研究,數值計算,實驗製作和套用開發。主要開展的研究課題包括:1 金屬納米顆粒和納米結構及器件的表面電漿光學的理論、實驗和套用研究;2 非線性光子晶體功能元件的頻率轉換、超快動力學和全光開關的研究;3 光鑷技術的發展和套用;4 三維微納加工技術...
研究方向 光子晶體、納米光子學、表面電漿光學、非線性光學、量子光學、雷射技術、基礎量子物理中的理論、計算、實驗和套用研究。創新成果 在光子晶體,納米光子學,負折射介質,表面電漿光學,非線性光學和量子光學中電磁場問題的理論和實驗研究上取得多項創新成果。主要包括:(1) 微納光學中解析理論和數值計算...
王振林研究領域為光子晶體中的表面態、無序效應;金屬微結構中電、磁表面等離激元共振、耦合效應;表面等離激元損耗補償、放大、納米雷射器;與表面等離激元相關的光學非線性;表面等離激元激發引起的光、電增強效應;膠體微球自組織現象;基於膠體晶體為模版的微納結構材料複製與製備新方法。學術論著 據2024年4月南京...
(1)光纖光柵動態檢測特性及材料穩定性研究,黑龍江省科技廳(A200910)(2)黑龍江省教育廳項目 基於光纖光柵的動態感測器的研究 代表論文 (1) 孫太龍,勵強華,劉晶會,劉穎, 高非線性色散平坦光子晶體光纖的理論研 究 《雷射技術》。 2008年 第03期 (2)劉晶會, 勵強華, 孫太龍, 初始啁啾對光子晶體光纖中...
套用非線性薛丁格方程模擬深海內波的傳播,物理學報,2010,59(9):6339-6344 (SCI收錄)用於白光LED的YPrGdAlO:Ce螢光粉發光特性研究,,光學學報,,2010, 30(5):1402-1405 (EI收錄)一種紅光增強型白光LED特性研究,光電子·雷射,2010,21(9):1298-1300 (EI收錄)光子晶體光纖中高階非線性效應所致...
微波光子理論與套用是涉及現代光學與光電子學、光纖技術、微波技術交叉的一個研究領域。本課題組一直從事微波光子學及相關領域的研究,形成的研究特色與優勢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光纖射頻傳輸理論與套用技術研究成果得到國內同行的認可。光纖射頻傳輸技術將非線性光學和光電子技術相結合,研究光纖傳輸網中產生和傳輸...
7.光學孤子演化方程的嚴格推導及光學孤子相互作用的數值結果,鑑定單位:省科委,結論:世界前列,1992-11,排名:2 專利 8.一種空芯光纖,專利類型:發明,專利號:193181,2005-1,排名:1 獲獎 1.肖燕 田晉平 李錄 周國生 非線性光纖傳輸系統的理論研究,山西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等級:三,2006-12 2.薛文瑞 肖燕 李錄 ...
2016.09-2019.04 中山大學 物理學院 副研究員 教育經歷 2011.09-2016.06 中山大學 物理學院 光學理學博士 2007.09-2011.06 中山大學 理工學院 光信理學學士 學科方向 研究方向:光學。[1] 能谷光子晶體中光場調控理論與實驗研究 [2] 拓撲光子晶體的非平庸禁帶和光傳輸研究 學術成果 承擔課題 1、國家自然科學...
統計物理與非線性科學 該方向以胡崗教授、鄭志剛教授和郭文安教授為學科帶頭人。該方向既注重非線性動力學的理論研究,又致力於理論與實驗、套用的結合。特別在隨機共振和時空混沌及其控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發表了多篇具有開創性的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學術論文,受到國際學術界同行的廣泛關注,成果多次獲國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