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晶體光纖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沈林放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子晶體光纖的理論和實驗研究
- 依託單位:浙江大學
- 項目負責人:沈林放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批准號:60277018
- 申請代碼:F0503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2003-01-01 至 2005-12-31
- 支持經費:18(萬元)
《光子晶體光纖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沈林放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光子晶體光纖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沈林放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從理論和實驗兩方面開展光子晶體光纖研究。理論研究分五個方面;光子晶體光纖理論分析方法的研究;光子晶體光纖在密集波分復用系統中的色散...
相比而言,內部全反射光子晶體光纖(TIR-PCFs)首先是被製造出來的,而真正的光子帶隙傳導光纖(PBG-PCFs)只是在近期才得到實驗證明。製作方法 設計和研發新型光纖的重點是拉制工藝的控制和使用材料的選取。傳統單模光纖要求纖芯和包層...
最早出現的分析光子晶體光纖的理論模型是等效折射率模型(Effective Index Model),隨後平面波法(Plane Wave Method)也被發展用於光子晶體光纖的計算。接著出現了基於雙正交基的全矢量模型,光束傳播方法(Beam Propagation Method),正交...
帶隙型光子晶體光纖的概念最先是由英國Bath大學的Russen於1991年提出來的,他認為通過二維光子帶隙可將光禁閉在空氣中,從而可以實現光在空氣中傳播的光纖;1995年,BirkS從理論上證明了二維平面外傳播的光子帶隙是能夠存在於像玻璃和空氣...
光子晶體光纖的重要特性決定了其在光纖感測領域有著重要的套用價值和開發潛力,國內外對光子晶體光纖感測器的研究基本處於剛剛起步階段。本課題將對光子晶體光纖溫度感測器的敏感機理和相關特性進行較為深入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其中,重點研究內容...
《光子晶體光纖飛秒雷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的研究》是依託天津大學,由王清月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項目摘要 在經歷了以染料雷射為代表的第一代飛秒雷射和以鈦寶石為代表的第二代飛秒雷射之後,以光子晶體光纖為代表的第三代飛秒雷射...
Thomas Krauss 在 1996 年拉製成功光學尺寸上第一個二維光子晶體光纖。1991 年首個人造三維光子晶體是由Yablonovitch 製作成功的,該光子晶體處於微波波段。此後,眾多的專家和學者開展了大量的實用技術研究,不斷完善和提高理論分析與製造...
光子晶體的理論研究始於上世紀80年代末期。雖然1987年Yablonovitch和John就提出了光子晶體的概念,但直到1989 年,Yablonovitch和Gmitter首次在實驗上證實三維光子能帶結構的存在,物理界才開始大舉投入這方面的理論研究。由於光子晶體有類似電子...
兩者結合所產生的交叉研究課題——量子點光纖雷射器,目前重點還放在量子點光纖製備工藝水平的提升上,雷射器的實現和相關性能的研究更多停留在理論研究階段,缺乏實驗驗證和探索。本項目旨在通過新型量子點光子晶體光纖的設計和製備,開展可見...
1光子晶體的概念及特徵 1987 年 Yablonovitch和 John分別獨立提出光子晶體(photonic crystal,PC)的概念,並預言在二維和三維周期性介電結構中存在光子帶隙。眾所周知,微電子學對於電流的精確控制是建立在半導體材料的能帶理論基礎上。電子...
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論和實驗成果,具體如下: (1)對飛秒光脈衝在高非線性光子晶體光纖中的SSFS效應進行了數值仿真,發現了在孤子階數N滿足0.8 < N < 1.3時,自頻移導致脈衝光譜壓縮的新機制,分析了光纖高階色散和脈衝啁啾對譜...
利用自行研製的寬頻超連續譜光源(光譜覆蓋範圍超過600–1700nm),搭建了基於超連續譜的W光子晶體光纖實驗測試研究平台,開展了W光子晶體光纖傳輸特性的測試工作。實驗結果與理論模擬結果在變化趨勢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驗證了W光子晶體光纖...
2007年製備出模場面積為3160μm2 的摻Yb3+ 低損耗單模泄漏通道光纖和模場面積為1400μm2 的偏振保持泄漏通道光纖,實驗驗證了該光纖優異的抗彎曲特性。應力誘導型光子晶體光纖 根據單模傳輸條件,當纖芯直徑Dcore很大時,要保持光纖嚴格...
《空心光子晶體光纖中原子濾波機制的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由孫獻平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本項目是在我們成功實驗演示'使用原子濾波方法的自由空間量子通信'和演示'強耦合光 + 連續波信號'...
2004 年他們又報導了在長波 1560mm-1575mm 範圍內的路徑損耗為 1.72dB/km 的光子晶體光纖。隨著光子晶體光纖理論分析和製造工藝的成熟,具有各種特性的光子晶體光纖被設計和制出來,基於這些光子晶體光纖的光電子器件引起了越來越多研究...
製備出大模場單模模式、低損耗、結構較為完美、高效中紅外螢光輸出的硫系PCF光纖,旨在獲得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紅外光子晶體光纖的製備工藝技術,為今後推動紅外光子晶體光纖及器件套用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科學的實驗數據。
2、研究光子晶體球形F-P諧振腔的傳輸特性,並對光子晶體光纖雷射器結構進行最佳化設計;3、對光學天線系統三維傳輸進行理論建模,分析空心光束在光學天線系統中的傳輸特性;4、加工製作,實驗測試與驗證。
完成了本課題中的空芯光纖中氣體填充特性的理論以及實驗研究。通過求解帶一階滑移條件的N-S可壓縮方程,推導出光纖氣體填充的理論公式,並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軟體進行相應的仿真模擬。建立實驗裝置對不同充入壓強、不同填充氣體、不同...
本項目豐富了光纖水聽器和光子晶體光纖的研究內容,同時為提高光纖水聽器的性能並促進其進一步發展探索一條全新的技術途徑。結題摘要 本項目開展了干涉型光子晶體光纖水聽器理論和實驗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利用COMSOL仿真軟體建立了...
2011 年,H. Arellano Sotelo 等人又詳細論述了基於泵浦調製下摻鉺光纖雷射器馳豫振盪非線性動力行為的有源內腔感測原理。分別從實驗和理論上論證了腔內損耗對脈衝摻鉺光纖雷射器馳豫振盪頻率的影響行為,並且指出這種有源檢測方法對於大腔...
研究結果將對光纖飛秒雷射器性能提升和套用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結題摘要 對課題任務書要求,按計畫開展項目研究工作,圍繞著多芯光子晶體光纖飛秒放大系統進行了一系列的理論分析模擬和實驗研究:對多芯光子晶體光纖的傳輸特性和超模選擇機理...
通過在光器件研究方面的創新,推動全光網路的發展。結題摘要 按照項目任務書要求,針對系列超寬頻雙芯光子晶體光纖(PCF)及相關器件,開展了深入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工作,在超寬頻雙芯PCF及相關器件理論、製備技術及套用研究等關鍵問題獲得...
2005 年,德國 Jena 大學採用纖芯直徑為 31μm,長度為 30m 的單根 雙包層光子晶體光纖將雷射器輸出功率提高到 1.53kW。2006 年 3 月,該大學 J. Limpert 等人報導了一種新型的大模式面積棒狀 PCF雷射器,實驗所用 PCF的纖芯...
提出的這些方法,豐富了降低雷射閾值的理論,對無序介質雷射的實用化具有現實意義。結題摘要 降低閾值是無序介質雷射實用化的前提,本研究提出了將無序增益介質注入光子晶體光纖(PCF)中,利用PCF的光子禁帶來降低無序介質雷射的閾值的新...
基於飛秒刻蝕微腔實驗,建立了非平行壁光纖微腔模型和分析理論,設計並製作出基於單模光纖的高質量V型F-P微腔、U型M-Z微腔及其微腔陣列,定量研究了不同微腔結構參數(深寬比、傾斜度和底角)對微腔透射光譜特性及流體感測特性的影響...
在經歷了以染料雷射為代表的第一代飛秒雷射和以鈦寶石為代表的第二代飛秒雷射之後,以光子晶體光纖為代表的第三代飛秒雷射正在孕育之中。本項目主要研究光子晶體光纖飛秒雷射放大器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包括:光子晶體光纖飛秒雷射放大器中...
光纖探針端面入射光線的入射角等參數對感測器探測靈敏度的影響;針對帶隙型光子晶體光纖生物感測器,採用折射率縮放法研究帶隙變化對感測器性能的影響;根據理論分析的結果,設計加工相應的光子晶體光纖探針用於實驗研究。
本項目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分別從理論上和實驗上研究了磁流體微觀結構隨外加磁場的變化,再實現對磁流體光學特性的研究,得到材料的磁控特性,為實現基於磁流體填充的光子晶體光纖光柵溫度和磁場檢測提供了理論基礎;(2)建立磁流體...
《套用非互易光子晶體構建慢光系統的理論與實驗研究》是依託南京大學,由蒲殷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慢光傳播是當代光電工程和光通信技術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作為未來光通信的核心技術,慢光技術的發展直接影響到現代...
零色散在1060 nm的光子晶體光纖是項目研究的核心器件。理論設計了適合工藝拉制的光子晶體光纖。依託工業界進行了光纖拉制。拉制出八種尺寸漸變的光子晶體光纖。經實驗驗證其零色散波長均在1060 nm附近。研製了鎖模摻鐿光纖雷射器,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