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蓴(中藥)

石蓴(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石蓴,中藥名。為石蓴科植物石蓴Ulva lactuca L.、孔石蓴Ulvap ertusa Kjellm.、裂葉石蓴Ulva fasciata Delile的藻體。石蓴分布於浙江至廣東、海南沿岸;黃海、渤海沿岸較少,孔石蓴分布於我國沿海均有分布,遼寧、山東較多,但由北向南逐漸稀少,裂葉石蓴分布於福建南部、台灣及廣東沿海。具有利水消腫,軟堅化痰,清熱解毒之功效。用於水腫,頸淋巴結腫大,癭瘤,高血壓,喉炎,瘡癤,急、慢性腸胃炎,疳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石蓴
  • 別稱:石被、紙菜、海萵苣、海白菜、綠菜、豬母菜、青菜婆
  • :植物界
  • :綠藻門
  • :綠藻綱
  • :石蓴目
  • :石蓴科
  • :石蓴屬
  • :石蓴、孔石蓴、裂葉石蓴
  • 採集時間:冬、春兩季
  • 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藥材性狀,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藻體。

性味

味甘、鹹,性寒。

功效

利水消腫,軟堅化痰,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水腫,頸淋巴結腫大,癭瘤,高血壓,喉炎,瘡癤,急、慢性腸胃炎,疳疾。

相關配伍

1、治水腫、小便不利:石蓴、蠣菜、車前各15g。煎服。
2、治喉炎、頸淋巴結腫:石蓴、鐵釘菜、大青葉各15g。煎服。(1-2方出自《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3、治喉炎:石蓴15g,大青葉15g,蛇莓12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4、治瘡癤、癮瘤:石蓴、銅藻等量(15-30g),煎服。外用:將等量的石蓴和銅藻搗碎敷患處。(《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

孕婦及脾胃虛寒,內有濕滯者慎服。

採集加工

冬、春兩季採收,洗淨,曬乾。

形態特性

1、石蓴又名:岩頭青、海青菜、菜石蓴。藻體淡黃綠色,高10-40cm。體膜質,由兩層細胞組成,近似卵形,邊緣常略有波狀皺褶,或呈寬廣的葉片狀,中部厚約45μm左右,近基部厚約120-140μm。細胞不規則排列,直徑10-20μm,切面為亞方形,每個細胞有一杯狀葉綠體和1-3個澱粉核。
2、孔石蓴又名:大本青苔菜,海菠菜,海條。幼藻黃綠色,逐漸長成藍綠色,片狀,高10-40cm。單生或2-3株叢生,藻體變異較大,有卵形、橢圓形、披針形及圓形等,邊緣皺褶稍呈波狀,膜質。兩層細胞,厚約70μm,近基部厚約130-180μm,甚至可達500μm。藻體上有大小不等的孔,隨著藻體生長,幾個小孔可成為較大的孔,最後形成不規則的裂片。細胞橫切面可見垂直延伸,長為寬的2-3倍。固著器盤狀,無柄。
3、裂片石蓴,藻體暗綠色,一般高10-12cm,也可達60cm。不規則二叉分裂。裂片似舌狀或線狀,邊緣不規則波狀或鈍齒狀。膜質,厚70-80μm。

生長環境

1、生長在海灣內,中、低潮帶的岩石上或石沼中。分布於浙江至廣東、海南沿岸,黃海、渤海沿岸較少。
2、生長在中、低潮帶及大幹潮線附近的岩石上或石沼中。我國沿海均有分布,遼寧、山東較多,但由北向南逐漸稀少。
3、生長在風浪較小的中潮帶岩石上或低潮帶石沼中。分布於福建南部、台灣及廣東沿海。

藥材性狀

1、石蓴,藻體淡綠色或綠色,呈不規則的團塊狀。水浸展平後,葉狀體近卵形,邊緣常略有波狀皺褶。表面稍有白霜。質極鬆軟,膜質,極易破碎。氣微、味淡。
2、孔石蓴,葉狀體卵形、披針形或近圓形,有多數大小不等的孔,或不規則的裂片,邊緣皺縮,略呈波狀。
3、裂片石蓴,葉狀體不規則二叉分裂形成或多或少的舌狀或線狀裂片,邊緣平滑或具不規則的齒狀突起,有時亦呈波狀。

藥理作用

1、凝血作用。
2、負性肌力作用。

相關論述

《本草拾遺》:“下水,利小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