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歷史
遠古代
漢唐時期是中國佛教、道教復興並走向鼎盛的時期,恆、趙二州的宗教文化在中國宗教史上也留下了絢麗篇章。
金元時期石家莊建築藝術成就的代表作是井陘蒼岩山福慶寺橋樓殿,橋與殿渾然一體。著名數學家、學者
李冶在數學天元學術方面的研究,對中國的初等代數起到了奠基作用,標誌著13世紀世界數學的最高成就。
近代
20世紀初葉,石家莊還是獲鹿縣轄下的一個小村,那時的獲鹿就是通
燕趙、連三晉的貨物集散地,素有“日進斗金的旱碼頭”之稱,但是,隨著正太鐵路的興建通車,日進斗金的旱碼頭東移,石家莊逐漸取代了獲鹿的地位,日漸繁榮的商業、服務業,成為石家莊向近代化城市邁進的又一重要因素。
國和
比利時修建的京漢
鐵路設立一個站點,以相距不遠的振頭鎮命名,稱為振頭站。
1907年正太鐵路通車,正太鐵路為了避免在滹沱河上建橋,在石家莊和京漢鐵路連線,將正太鐵路起點由正定改為石家莊,石家莊成為兩條鐵路的交匯點,並逐漸成為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
1907年,橫跨
京漢鐵路和
正太鐵路的
河北省第一座鐵路公路立交橋“大石橋”竣工;正太路起點南移,正定城市中心開始南移,真正使石家莊向
城市化邁進的誘因因素,還是現代工業的興起和發展。
1947年11月12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石門市及其周邊所有縣城,在
石門市建立了第一個以城市為中心的人民政權(第一座解放軍解放的設防大城市)。
石家莊政府第一屆領導班子是
柯慶施和
毛鐸,1947年12月26日,石門市人民政府發布通
知,將石門市更名為
石家莊市;當時,石家莊市人口19萬,有大小工廠27家,工業總產值2000萬元左右。
1948年12月1日,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在
石家莊市中華北大街宣告成立,並發行了新中國第一套
人民幣,掀開了中國金融史上劃時代意義的新篇章。
現代
2014年9月23日,國務院同意河北省調整石家莊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之後,石家莊下轄8個市轄區: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井陘礦區、藁城區、鹿泉區、欒城區。其中,市政府駐地為長安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石家莊市地處河北省中南部,東與
衡水接壤,南與
邢台毗連,西與山西省為鄰,北與保定市交界,距首都北京270公里。南北向最長246公里,東西向最寬
211公里,周邊界長898公里。轄區總面積20235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55.81平方公里。
地勢地貌
石家莊市域跨太行山地和
華北平原兩大地貌單元。西部地處太行山中段,面積約占石家莊市總面積的50
%。東部為
滹沱河沖積平原,轄區內大地構造,屬山西地台和渤海凹陷之間的接壤地帶,地勢東南低西北高差距大,地貌複雜。西部太行山地,海拔在1000米左右,地勢高聳,京廣鐵路以東為華北平原的一部分。東部原,按其成因屬
太行山山前沖
洪積平原,海拔一般在30-100米,其中辛集市北龐村海拔28米,是轄區內的最低點。
水域河流
石家莊市轄區內河流分屬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和子牙河水系。主要行洪河道6條,其中北部的沙河、磁河木刀溝屬大清河系,中南部的
滹沱河、
洨河、
金河、
槐河、羜河屬
子牙河系、
民心河。總流域面積3.35萬平方公里。
氣候條件
石家莊市地處中低緯度亞歐大陸東
緣,臨近太平洋所屬渤海海域,屬於
溫帶季風氣候。
太陽輻射的季節性變化顯著,地面的高低氣壓活動頻繁,四季分明,寒暑分明,雨量集中於夏秋季節。乾濕期明顯,夏冬季長,春秋季短。春季長約55天,夏季長約105天,秋季長約60天,冬季長約145天。空氣年平均濕度65%。春季降水量偏少,常有4級偏北風或偏南風,3、4月份氣溫回升快;夏季,受海洋溫濕氣流影響,6、7、8、9三個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3%-70%,天氣比較潮濕,7月和8月份三伏天期間空氣濕度高達100%;秋季,受蒙古高壓影響,晴朗少雨,溫度適中,氣候宜人,空氣濕度平均為78%。深秋多東北風,有寒潮天氣發生;冬季,受西伯利亞冷高壓的影響,盛行西北風,氣候較冷,天氣晴朗少雲,常出現降雪。
石家莊年總降水量為401.1-752.0毫米。其中西部山區雨量為628.4-752.0毫米;其它地區為401.1-595.9毫米。冬季常降
鵝毛大雪,總雪量為19.2-26.8毫米。大雪雖給交通帶來一些不便,但對小麥越冬起到保護作用,為春季返青提供了有利的水分條件。春季降水偏少,總雨量為11.0-41.7毫米。夏季雨量大,十分集中,降雨量為500多毫米以上。年總日照時數為1916.4-2571.2小時,其中春夏日照充足,秋冬日照偏少。
石家莊市的冬季
供暖期於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為期四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