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基礎建設,社會保障,科教事業,醫療衛生,文體事業,交通,風景名勝,城市榮譽,
建制沿革
民國三十年(1941年)3月劃歸市轄,屬三、六兩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2月全市改劃為八個區,這裡主要屬五、八兩區。
1950年8月五、六、七、八4個區合為五、六兩個區,屬五區。
1953年12月五、六兩個區合併為郊區。
1958年正式建區,以轄區長安路命名為長安區(1958年10月實行城市公社後,曾一度成立長安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與區人委為一套機構兩個牌子)。
1968年改稱東方紅區。
1980年復名長安區。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長安區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東北部,東接藁城區,西鄰新華區,南以裕華東路、中山東路中心線,分別與裕華區、橋西區接壤,北至滹沱河,中心位置位於東經114°52',北緯38°05'。總面積138.3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長安區位於太行山前東部平原,屬滹沱河沖積扇頂部。其地形平坦,由西北向東南微微傾斜,坡度在1/5000~1/1000之間,屬華北斷拗的西部邊緣部分。
氣候
長安區地處中低緯度亞歐大陸東緣,臨近太平洋所屬渤海海域,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年均溫12.9℃,年均降水量542毫米。
自然資源
長安區有煤、石油、天然氣、石灰岩、白雲岩、石英砂、白雲母等20餘種礦產資源。
人口民族
截至2010年,長安區常住人口47萬,其中:高營鎮常住人口5.1萬;西兆通鎮常駐人口3.7萬,流動人口近1萬人;南村鎮有11170戶、人口39948人;談固街道人口10萬餘人;長豐街道人口10餘萬人;育才街道居民家庭13583戶,總人口42081人;青園街道有12300戶,常住人口35420人;建北街道共有13282戶,人口39066人;河東街道有24068戶,常住人口6.2萬餘人,流動人口1700人。
截至2015年,長安區常住人口77.4萬,以漢族為主。
經濟
綜述
2014年,長安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45億元,比2013年增長7%;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50.4億元,比2013年增長11%;全部財政收入完成90.6億元,比2013年增長10.6%,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6.3%,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43.5億元,比2013年增長17.2%,增速位居石家莊市內區第一。
第一產業
截至2014年,長安區大豐屯農業園已建成溫室大棚50個,某合作社投入2000萬元,種植竹柳5000畝,帶動周邊1600戶農民從中受益,打造省會最大竹柳種植基地。
截至2015年,長安區蔬菜種植面積18萬畝,產量38萬噸,其中設施蔬菜6.8萬畝,新發展百畝以上設施蔬菜基地、園區22個,千畝以上連片設施基地達到了10個年。
第二產業
截至2013年,長安區屬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38.3億元,工業利稅完成6.6億元。
截至2014年,長安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11億元,利稅達到9.4億元。
第三產業
截至2001年,長安區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服務及房地產業實現利潤1850.5萬元,同比2000年增長10.9%。
截至2013年,長安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65億元,比2012年增長15%。
截至2014年,長安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67.2億元,比2013年增長13%。服務業增加值完成272.6億元,比2013年增長8.6%。
社會事業
基礎建設
截至2014年,長安區投入2430萬元,完成二環、三環間裸露道路硬化22處4.2萬平方米,整修破損道路20條,新建垃圾轉運站4座。推進東北地表水廠、新城大道、軌道交通、石濟客專等市政工程項目征地拆遷工作,完成征地2500畝。創新實施區、鎮(街)、村(居)、樓組四級格線化管理,對3076個格線單位進行全面治理,人民會堂、化工學校2個國控點監測指數明顯下降。新建林蔭停車場12座,新植補植青園街等道路40條,綠化提升藤園、月季、陽光公園3座,栽植喬灌木96.5萬株,新增綠化面積6.6萬平方米,種植經濟林2930畝。
截至2014年,長安區投入5130萬元,改善沿西小區、廣電宿舍、義堂小區等64個老舊小區居住環境,完成河紡南區、談固新村等17個老舊小區供熱管網升級改造,受益居民17.7萬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4年,長安區為44家用人單位辦理用工招聘,提供就業崗位4200個,達成就業意向1300人,實現大學生登記失業率為零、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的目標,該區被評為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先進單位。完成各類醫療、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參保42.7萬人次;為2196名“三無”、低保、社會孤老、重度失能和9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購買養老服務,發放養老補貼470萬元;累計保障低保對象4.8萬人次,發放保障金1962萬元;發放各類優撫金、安置費3380萬元。
科教事業
截至2008年,長安區共有大中學校共84所;其中國小32所,中學23所,中等專業學校16所,大學13所。
長安區完成了高α相細氮化矽粉體等4個新產品的開發;實現了精密微孔過濾機等4項科技成果轉化;區屬5所中學和4所國小實行了以教職工全員聘任制為核心的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投資859萬元用於信息技術教育建設並基本實現了城區中國小“校校通”。
截止2014年,長安區申報國家專利115項,列入市級以上科技發展計畫27項,轉化科技成果8項;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38家,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86家。
截止2014年,長安區組建6個教育集團,設立2個“名校長工作室”,成立12個“名師工作室”,名師引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教師70名,充實教師隊伍力量;加快學校建設步伐,完成保利啟新國小、13中、鐵職專、區六幼、12中高中部和談固國小新校區等6所學校建設並開班辦學,長安區被市政府評為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醫療衛生
2001年長安區成立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建了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並對農村衛生工作實行分類管理,城區就醫條件逐步改善,該區被省、市列為社區衛生服務試點單位。
截止2014年,長安區全面實施計生特殊困難家庭暖陽工程,為238戶特殊家庭提供健康指導服務。成立“家庭醫生”推廣團隊101個,簽約服務協定2萬戶,提供服務4萬人次;在政府舉辦的13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部實現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完成9個社區“國醫館”升級改造,順利通過國家基層中醫藥工作督導驗收,建成兒童友好家園60個。
文體事業
截至2014年,長安區組織開展春節文化、“彩色周末”、非遺進校園、央視《尋寶》等活動190場,豐富民眾精神文化生活;成功舉辦“國學大講堂”4場,吸引民眾參與2000人次。完成第六次體育場地普查工作,長安區被評為河北省體育場地普查先進單位。
交通
長安區內107、307國道,京珠、石太、石黃高速公路,京廣、石德鐵路縱橫交錯,主城區內“四橫七縱”主幹道路網完善,公交網線密集。軌道交通一號線、新勝利大街、新城大道、太行大街及環城水系等重點基礎設施工程穿區而過,成為連線主城區和正定新區的交通動脈。
風景名勝
石家莊長安公園
石家莊長安公園位於石家莊中山東路,是省會大型的綜合性公園。 始建於1955年,取名為“解放公園”,後因地處長安區,改名為“長安公園”。公園及人民廣場占地總面積約380畝,其中人民廣場占地面積145.5畝,燕春花園占地9.8畝。公園共有水面70畝,各種划船、腳踏船、造型船100餘只,各種花卉、樹木200餘種、7.8萬餘株,綠化覆蓋率達90%,年遊客量約450萬人次。整個公園布局大體分為東、西、北三個區域。南部為人民廣場,公園北部為文化區,設有“老幹部活動廳”、“鹿泉小景”、“辦公樓”;西北角有辛亥革命先烈燕晉聯軍大將軍“吳祿貞墓”;西部為湖區,沿湖北側建有“未名湖清淤紀念碑”;東部為綠地休閒區。1999年被列入“全國百家名園”之一。
河北博物院
河北博物院位於石家莊市文化廣場,北起中山路,南到范西路,東臨東大街,西至西大街,是河北省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一級博物館。現館舍建築分為南北兩區,北區建於1968年,原為“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展覽館”,外觀仿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廊柱式建築,總建築面積20028平方米,2001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南區為新建區,總建築面積33100平方米。河北博物院總建築面積53128平方米,展覽面積22000餘平方米。
河北博物院有文物藏品15萬件,其中一級品334件(套),二級品1910件(套),三級品16313件(套)。以滿城漢墓出土文物、河北古代四大名窯瓷器、元青花、石刻佛教造像、明清地方名人字畫以及抗日戰爭時期文物最具特色。館內還有藏書5萬餘冊。
城市榮譽
2017年12月13日,長安區獲評第一屆河北省文明城區。
2018年10月,榮獲《中國中小城市綠皮書2018》2018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