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地形,地質,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政治體制,基本情況,教育,衛生,廣播電視,金融業,網路通訊,歷史文化,人文文化,自然風景,南五台圓光寺,淨土茅蓬,當代英烈,參考資料,
建制沿革
《
陝西通志》、《
長安縣誌》、《
鹹寧縣誌》等諸多史料記載,南五台古稱太乙山,為“終南神秀之區”,為我國佛教聖地之一。山上有文殊、清涼、靈應、觀音、捨身五個小峰,俗稱五指山。因其位於陝西耀縣五台山(藥王山)以南,故名南五台,五台因此而得名。
據《陝西南山谷口考》、《鹹寧縣誌》等記載,石砭峪古稱石鱉谷(又稱石壁谷),因谷口有大石為鱉而得名。以谷水為鹹寧、長安分界。
夏商周時期
春秋戰國(前770-前221)屬亳。
秦時期
兩漢時期
西漢(前206-前23)高祖五年(前202)屬內史右內史京兆郡。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屬
京兆尹(意為“京畿之地”)。
王莽新朝(公元8年-23年)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屬京兆尹常安縣轄;天鳳二年(公元15年)改常安縣為饒安縣;劉玄更始元年(公元23年)改饒安縣為長安縣。
三國時期
三國(220-280)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改京兆尹為京兆國,後改為京兆郡,改杜陵縣為長安縣。
晉(266-316)屬京兆郡長安縣。
十六國時期
十六國時期(304年-439年)
後趙(319年-352年)太和二年(329年)改長安縣為杜城縣,屬雍州京兆尹杜城縣.
前秦(350年-394年)皇始元年(351年)改京兆尹為司隸校尉京兆郡,屬杜城縣。
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時期(420-581)
南朝梁(502-557)中大同元年(546年)北魏改屬雍州山北縣。
北周(557-581)明帝二年(558年)改為
萬年縣。
隋唐時期
隋(581-618)文帝開皇三年(583年)改萬年為
大興縣。
唐(618-907)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大興縣為萬年縣,屬京畿道京兆府萬年縣;玄宗天寶七年(748年)改萬年縣為鹹寧縣;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改為萬年縣。
五代十國時期
五代十國時期(907-979)
後梁(907年-923年)太祖開平元年(907年)改大年縣。
後唐(923年-936年)莊宗同光元年(923年)改萬年縣。
宋金時期
北宋(960-1127)宣和七年(1125年)改屬京兆府樊川縣。
金(1115-1234)大定21年(1181年)改樊川縣為鹹寧縣;泰和四年(1204年)並鹹寧縣入長安縣,後復置鹹寧縣(取“天下鹹寧”之義),屬京兆路京兆府;泰和四年(1204年)撤銷縣制,不久復設。
元明清時期
明(1368-1644)屬陝西布政使司西安府鹹寧縣;代宗景泰年間(1450-1456)鹹寧縣設杜曲社甘留里。
清(1616-1912)嘉慶年間(1796-1820)為鹹寧縣杜曲社轄;光緒33年(1907年),社設倉,為杜曲倉轄。
中華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1912-1919)
民國2年(1914年)撤鹹寧縣入長安縣;民國14年(1925年)為
關中道長安縣轄;民國16年(1927年)改屬陝西省長安縣轄;民國20年(1931年)為長安縣第七區(杜曲區)轄;民國23年(1934年)為長安縣杜曲
聯保轄;民國24年(1935年),為陝西省第十行政督察區長安縣杜曲聯保轄;民國29年(1940年)為長安縣杜曲鄉轄。1949年5月20日,長安縣解放,隸屬於
陝甘寧邊區鹹陽分區。
建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 )
1950年1月19日改由
西北軍政委員會轄;1950年5月2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批覆,鹹陽專區的長安縣改由省直轄;1952年8月屬長安縣第十五區(王曲);1953年為長安縣直屬鄉;1956年2月為長安縣子午區五台鄉;1957年6月屬長安縣直轄鄉;1958年9月改為五台公社;1966年9月改稱五一公社;1971年9月恢復原公社名;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改為鄉,1984年5月為王曲區轄鄉;2002年9月長安區撤縣設區,為區轄鄉,同年將石砭峪鄉併入五台鄉;2010年,長安區撤銷五台鄉,設立五台街道,街道辦事處駐地留村。
唐代及以前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村有留村、甘露寺村(留村以南古甘露寺旁,古甘露寺康熙年間毀)、甘村(現東甘村、西甘村)。宋代有明確記載的地名有石鱉谷(石砭峪)。
清代記載的村或地名有留村、甘村、白石峪(現星火村白蛇峪)、鏵墹(現和平村)、竹峪口(現星火村台溝口)、趙家坡(現星火村4、5組)、輞子橋(現星火村3組)、康谷(新農村康峪溝)、西湖坑(現新農村西湖清)、東胡坑(現新農村東湖清)。
石砭峪建制沿革
據《長安縣地名志》載,石砭峪在宋元明時期屬鹹寧縣,清為鹹寧縣石鱉谷社,乾隆48年(1783年)屬寧陝廳(縣)所轄。
1950年11月8日,將寧陝縣高豐鄉7個半峪子劃歸長安縣,設為長安縣王曲區石砭峪鄉;1956年2月,屬長安縣子午區轄;1958年屬王曲公社石砭峪管區;1962年5月,長安縣增設石砭峪公社;1966年9月,石砭峪公社改稱紅峪公社;1971年9月,恢復原公社名;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改為鄉;1984年5月為王曲區轄鄉,鄉政府駐關帝廟村。2002年9月長安區撤縣設區,為區轄鄉,同年併入五台鄉;2010年,長安區撤銷五台鄉,設立五台街道。
唐代及以前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村有羅漢坪(含大板岔)、龍窩(屬老龍橋)、熊溝、了峪溝、了峪口、青溝、大瓢溝(含天池、沙嶺子、沙嶺子溝、頭道溝、二道溝)。《鹹寧縣誌》載,嘉慶年間(1796-1820年)鹹寧縣石鱉峪有青溝、熊溝、了溝、觀音溝、大瓢溝、沙嶺、梅場砭、北池嶺、小瓢溝、北極井、鐵爐溝、仙女岔12 峪。
行政區劃
概況
五台街道地處秦嶺北麓,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南部,總面積162.9平方公里,轄西堯、東堯、團結、留村、星火、新農、西甘、東甘、星光、和平、關廟村、大瓢村、四岔村、青岔村、小馬杓村、老龍橋村、羅漢坪17個村民委員會,西街社區1個居民委員會,82個村民小組。
城鄉分類及代碼
五台街道城鄉代碼
代碼 | 城鄉分類 | 名稱 |
610116019001 | 111 | 西街社區居委會 |
610116019200 | 111 | 留村村委會 |
610116019201 | 220 | 西堯村委會 |
610116019202 | 220 | 東堯村委會 |
610116019203 | 220 | 星火村委會 |
610116019204 | 220 | 新農村委會 |
610116019205 | 220 | 東甘村委會 |
610116019206 | 220 | 西甘村委會 |
610116019207 | 112 | 星光村委會 |
610116019208 | 220 | 和平村委會 |
610116019209 | 220 | 團結村委會 |
610116019210 | 220 | 關廟村委會 |
610116019211 | 220 | 大瓢村委會 |
610116019212 | 220 | 四岔村委會 |
610116019213 | 220 | 青岔村委會 |
610116019214 | 220 | 小馬杓村委會 |
610116019215 | 220 | 老龍橋村委會 |
610116019216 | 220 | 羅漢坪村委會 |
地理環境
位置
五台街道地處秦嶺北麓,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南部,距市中心25Km。東鄰
太乙宮街道,西接
子午街道,南連商落市柞水縣營盤鎮,北靠
王曲街道。經緯度北緯33°5`-34°15`,東經108°50`-109°。海拔高度500-2800m。
地形
地形南高北低,地貌複雜,川塬並茂,多以山地為主。山峪溝道多,自西向東分別為石砭峪(石鱉谷)、台溝(竹谷)、白蛇峪(白石峪)、大陽穀、小陽穀、化龍溝、胡慶溝(胡坑)、康峪溝(古稱康谷)。
地質
境內土質情況較鬆散,雨季山區及沿山部分地帶極易發生滑坡、土石流等地質災害。
氣候
五台街道大部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雪,年平均氣溫13。3℃,無霜期224天,最大凍土深度20cm,年平均降雪日為12天,全年日照時間2230h。年平均降雨量650㎜,易出現暴雨天氣,防汛形勢較嚴重。主要氣象災害有乾旱、雨澇、乾熱風和低溫凍害等。
水文
滈河古稱福水,也稱交河、滈河、湘子河。源於石砭峪耍錢場。峪口內長25.3公里,右岸支溝有
大瓢溝、小瓢溝、仙人岔等九條,左岸有北四岔、後溝、龍窩溝、大板岔、柏木溝等10條。出峪後先向北流9公里,又向西北流7.3公里,先後流經五台、王莊、王曲、皇甫、郭杜等街道,於
郭杜街道香積寺村南匯入
潏河。左岸有
子午峪、天子峪、見子河、牛角溝、小台溝、竹子溝、牛尾溝等匯入,右岸有台溝、白蛇溝、康峪溝、虎豹溝、左背溝、木橋溝、化龍溝、西湖清、東湖清、三岔溝、龍尾溝、江兆溝等注入。滈河全長41.6公里,流域面積238.4平方公里,其中山區為142.4平方公里。
位於五台街道石砭峪境內,所在河流為石砭峪河,於1972年開工建設。控制流域面積130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1立方米/秒,設計洪水流量420立方米/秒,總庫容0.26億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9.7萬畝,裝機容量0.3萬KW。主壩壩型為瀝青混凝土斜牆堆石壩,最大壩高82.5m,壩頂長度285m,壩基岩石為片麻花崗岩,壩體工程量208萬立方米。主要泄洪方式為隧洞,大壩特點是定向爆破築壩。
陝西省南水北調工程之一。於2003年11月30日開工建設,它是利用西康公路秦嶺隧洞施工的有利條件修建輸水隧洞,將柞水縣乾佑河的水調入石砭峪水庫,經過石砭峪水庫統一調度調節後向西安市城區供水,增加城市生活和工業供水水量,並補充城區和下遊河道生態環境用水。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總面積162。9平方公里,轄17個村,1個社區,82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8655畝,林地面積170000畝,人均有林14畝,森林覆蓋率達75%。
礦產資源
境內秦嶺山區大片的火成岩、變質岩以及渭河地巨厚的新生代沉積層,為各種金屬、非金屬及能源資源的集聚奠定了基礎。已發現各類礦產20餘種,已開發利用的礦產有10餘種。優勢礦產主要有建材類非金屬等。主要有非金屬礦:大理石、長石、白雲岩、水泥灰岩、建築砂礫、脈石英、砂線石等。
生物資源
1、境內主要植被類型有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亞高山針葉林,現有木本植物100種,草本植物300種,樹種資源有28科、48屬、103種,其中自然起源的40種,人工起源的60種,草本植物有野生種子植物60科、194屬、301種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秦嶺冷杉。
2、境內有脊素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野生動物136種,其中哺乳綱動物30種,鳥類動物75種,爬行綱動物10種,兩棲綱動物4種,魚綱17種。另外有節肢動物門、氣管亞門、昆蟲綱動物共555種。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大熊貓、黑鸛、金錢豹、扭角羚、
紅腹角雉,二級保護動物小熊貓、林麝、鬣羚、金貓、青羊等。還有太白血雉、大鯢等珍稀保護動物。
人口民族
人口
到2006年底,五台總戶數數為3058戶、人口12424人,其中農業人口11948人,占總人口96.1%,非農業人口476人,占總人口3.9.%。其中留村人口在三千人以上,青岔村是最小的村,人口只有151人。
民族
民族構成以漢族為主。
政治體制
五台街道共有1個黨委、18個黨支部,1個黨總支,黨員550餘名。
基本情況
全街道有耕地面積8655畝,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麥、豆類、薯類等。綠色特色產業方面主要有核桃、板栗、經濟林果等。
2006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600畝,糧食總產量559萬公斤,農民人均有糧450公斤;經濟作物播種面積480畝,總產量48000公斤。
2006年生豬存欄400頭,出欄900頭,大牲畜存欄790頭,出欄320頭,家禽存欄960隻,出欄22650隻。
2006年完成工農生產總值1140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00元。
設施農業和現代農業
五台街道大力發展
設施農業和
觀光農業,積極做好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加快推進西安景莊生態文化園、西安化龍苑農業觀光園、西安龍泉生態農業養生園等現代農業園項目建設。重點做好西安景莊鐵皮石斛種植及開發利用,西安龍泉生態養生園樹莓、藍莓種植,形成以特色漿果、特色苗木、特色蔬菜等現代設施農業和採摘、觀光花田等休閒體驗為特色的觀光農業。
培育發展特色農家樂,在新型農村社區、五台鎮區、西堯村等村引導村民發展農家樂,形成集觀光、休閒、旅遊、文化為一體的環山公路現代農業產業帶。
結合五台文化旅遊名鎮的發展目標,大力推進西蘭公司現代文化旅遊示範園項目,打造集觀光農業、文化旅遊、奇珍植物園、溫泉養生、運動娛樂、國際文化、體驗農莊為一體的國際生態旅遊區,全面提升五台旅遊整體水平。
教育
義務教育階段國中有五台中學1所,國小有五台中心國小、東五村聯合國小,學前教育有五台街道中心幼稚園1所。教育教學設施較為完善,共有在職教師150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123人,在校學生1600人,其中女生75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
衛生
全街道有五台街道中心衛生院1所,醫療設施較好;村級醫療服務所12個,共有醫務人員48人,醫療設施較差。
廣播電視
在山區實施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全覆蓋,平原地區實施有線電視入戶。
金融業
金融機構有長安信用聯社五台分社、中國農業銀行長安支行太乙宮分理處五台代辦點。
網路通訊
網路寬頻用戶300餘戶。固定電話用戶1860戶,行動電話用戶2500戶,通訊覆蓋率達88%。
歷史文化
1、1986年8月,南五台基建時在獨松閣水池發掘出4枚石斧,說明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於南五台一帶居住。傳說隋煬帝之母在聖壽寺修行,唐王李世民曾在勝寶泉避難,蔣介石在五台避暑觀光,釋迦牟尼的牙骨埋藏於聖壽寺隋塔之下……
2、1932年冬,紅四方面軍經引鎮庫峪口出山,經大峪口、胡留、白道峪、四皓、留村、天子峪口、子午鎮、內苑、灃峪、祥峪西進。
3、1941年,國民黨三十四集團軍總司令部戰地服務總隊直屬王曲小組在留村設定情報點,負責偵察七分校及縣境內共產黨的地下活動情況,逮捕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
4、民國34年(1945年)8月,胡宗南在留村辦起西安綏靖公署軍官訓練團,亦稱“中美訓練班”。軍官訓練團下設教育處、總務處、軍官大隊、練習示範隊。教育處由美國軍官負責。軍官大隊的成員均系由部隊調來的少校以上軍官。訓練團分3箇中隊,訓練內容有新兵器的使用、沙盤教育、野外實施表演示範等。訓練團主要為反共打內戰準備力量。
5、1947年2月,因國民黨搜捕甚嚴,中共長柞工委在石砭峪大瓢溝會議後撤回陝甘寧邊區。
人文文化
1、廣惠公祠
《類編長安志》載,唐開成二年(837年),唐文宗冊
終南山為廣惠公,令長安縣令杜慥(左火又造)於終南山下置祠宇,以季夏土王日致祭,今五台留村有祠。
廣惠公祠即終南山祠,建在長安城軸線所對的石鱉谷(
石砭峪)口 。
2、觀音大士降伏毒龍
相傳南五台是觀音大士降伏毒龍現比丘身所開的道場。自隋開始已有一千三百餘年,據《南五台山圓光寺觀音菩薩示跡之記》載,隋文帝年間,南五台山中有條毒龍,變化成道人,在京城賣藥,稱服用後可以得道升天。其實是使用妖術,將服藥之人,攜帶回山中的洞裡吞食。觀音菩薩現比丘身,在峰頂搭建草廬。用佛法,降服毒龍,使人民免受危害。第二年六月十九圓寂。皇帝收骨起塔,御書牌額,錫號為觀音台寺。至宋太平興國三年夏,前後六次,現五色圓相,祥雲等瑞。因改名為圓光寺。南五台觀音菩薩傳說已被列入西安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五馬石的傳說
有兩種。其一說,五位觀音菩薩從西天至南五台,騎五匹白馬,行至古五馬石處,下馬小憩,故此地叫五馬石。沿下邊山道數處山路大石上都留有馬蹄印痕。其二傳說與此截然相反,說是五匹妖馬在南五台行妖作怪,殘害生靈,觀音菩薩在此降伏了五匹妖馬,為民除了害,所以民修寺建宇以紀之。
4、送登台的傳說
傳說觀音菩薩伏毒龍後,要回天宮,諸佛挑燈為觀音菩薩照徑送行,至送燈台巧遇八仙,八仙讚美觀音降毒龍功績,以神奇法力在送燈台上空留下一個個紅色光球,為觀音照路。據說仍能看到的團團光球就是八仙以法力留下的神燈。
5、火龍的傳說
相傳南五台的山洞裡住著三條火龍,經常竄出洞來尋釁滋事,興風作浪,甚至殘害生靈。山上大茅篷(又名西林寺)的菩薩將它們的劣跡稟告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震怒,派出天兵天將捉住火龍,綁在柱子上用雷電擊死,再碾其屍骨為齏粉。遂命一仙翁挑來天池水沖刷乾淨。不料仙翁中途不慎碰翻了水桶,沒能沖洗。火龍的骨粉就化作了臭蟲、跳蚤、虱子、蚊子,人間從此有了這“四害”。山上仍有“拴龍樁”、“碾龍場”遺蹟。
6、湘子洞的傳說
相傳八仙之一的韓湘子曾在這裡修行。韓湘子為了修煉為仙,秋水不波,誓於欲絕,讓魯班在床上拋一墨線,林英雖為其妻,但同床不共枕。
7、送子殿的傳說
送子殿,亦稱娘娘廟,敬奉姜原聖母。據傳姜原是幽人的先祖,心地慈善,勤勞手巧,人緣很好,可30多歲,亦未生子。一次出外,踩了野人腳印,只覺身木心悸,不久懷孕生子。她認為不吉,後棄子於野外山道。虎狼出沒,非但不傷其嬰,反為其哺乳,百鳥也紛紛飛至,殿翅為其遮風擋雨。姜原感動,又將嬰兒抱回取名為“棄”。後她升天。被天上玉皇大帝封為送子娘娘。相傳昔日香火頗盛。常有許多年輕婦女向送子娘娘虔誠祈禱,跪拜像前,祈求送子,據說相當靈驗。
8、遇仙橋的傳說
相傳唐時留村有一“鄉貢”,連中三元,去京城參加會試。女皇武則天親臨策試貢生於洛城殿,因答不出後落選。一直在思考皇帝考他的問題,不知不自覺來到五台山,在石橋上遇見一樵夫指點後頓悟,自此以後,這個貢生歸隱於南山,不知所終。只留下四名詩:“平生枉讀五車書,不如南山一樵夫,遇仙橋上指迷津,原知書外還有書。”
9、甘露寺的傳說
《鹹寧縣誌》載,甘露寺在城南五十里,唐杜牧之有詩為證。“曾上蓬萊宮裡行,北軒欄檻最留情。孤高堪弄桓伊笛,縹緲宜聞子晉笙。天接海門秋水色,煙籠隋苑暮鐘聲。他年會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陝西省長安縣地名志》載,“此村位於古甘露寺近旁”,甘露寺是古人為祈禱天降甘霖所修的廟宇。相傳留村以南有甘露寺村,康熙《鹹寧縣誌》載,“今尚有古甘露寺遺址石柱礎”。昔日甘露寺分上下兩院,上院為天火所焚,下院即甘村西南的甘露廟,破四舊時拆除。今西甘村西的甘露廟為後來所建。
自然風景
境內的自然、歷史、人文旅遊資源豐富,自古以來就是旅遊勝地,被文人墨客所讚頌。
南五台國家森林公園
南五台是終南山中段的一座主峰,海拔1688米。因山上有觀音、文殊、清涼、靈應、捨身五個台(五個山峰),同耀縣五台山南北相向,故而得名。南五台是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中的特級景區,自古有“西部廬山”之稱,又是我國佛教聖地之一。
牛背梁國家自然保護區
位於秦嶺東段,陝西省長安、柞水、寧陝三縣交界處,1980年批准建立,1988年晉升為國家級。總面積16520公頃,是西安市和陝南地區的重要水源涵養地,是中國以保護國家Ⅰ級保護動物羚牛及其棲息地為主的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羚牛、紅腹角雉、血雉、金絲猴、狗熊、朱䴉、黑鸛、豹、林麝,二級保護動物小熊貓、金貓、青羊、大鯢等。主要植被類型有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亞高山針葉林,保護區內罕見的高山草甸,參天古木。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座落在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中心地帶和隋唐佛教聖地南五台山腳下,東接翠華山,南擁五台山,西鄰草堂寺,北瞰長安城,占地493.88畝、規劃建築面積10.8萬平方米,計畫總投資人民幣5.7億元。該院由全國人大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王勇超先生歷經20餘年創辦,是以民俗文化遺產搶救、保護、收藏、研究和展示為主的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為一體的戰略帶動項目,是陝西省、西安市"十一五"和"十二五"重大建設項目,陝西省愛國教育基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南五台圓光寺
亦名觀音台寺,俗稱大寺、岱頂,在南五台最高峰,其岩高峻,其地平坦,為五台之首。經一線鳥道,與文殊、清涼(普賢)、靈應、捨身四台相通。門額書有“
圓光寺”三個金色大字。正中三間大殿,供有觀音、勢至、普賢、地藏、文殊五大菩薩塑像。背後為千手千眼觀音、送子觀音、眼光菩薩三尊塑像。初建於隋仁壽年間(601-604),相傳觀音大士現比丘身,以妙智力降伏毒龍於此,始奉敕創建觀音台寺於頂峰。唐代宗大曆六年(771年),更其寺額曰“南五台山聖壽寺”。五代時,兵火連綿,殿宇遭焚。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夏,前後六次現五色圓相祥雲等瑞氣,當時住僧懷偉具申府尹,被奏天廷,敕額為“五台山圓光之寺”。明代曾復修,計有殿宇房舍40餘間。清光緒五年(1879年)乙卯二月,香火遺寺,付之一燼。由於僧眾的銳意修復,三年乃成,然制度簡樸,回異舊觀。民國四年(1915年)因寺中煉蠟不慎,寺又毀於火。後又修復,大殿雖為三間,其大足有五間。庚午(1930年)十月,佛界大德寶生法師禮佛於南五台圓光寺,是日天朗氣清,禮畢日將午空,突現五色圓光,目睹者數十人(現存《圓光再現碑》)。解放後,1953年又毀於火災,殿宇全無,所遺鐵瓦系明萬曆年間所鑄。1986-1992年,重修大殿三間。1993年在大殿北、原庫官殿遺址又建五間兩層樓閣,並護欄桿,使之重現昔日之風采。
佛境梵剎-長安彌陀寺
彌陀寺位於五台街道境內。該寺獨居山麓,風景優美。彌陀寺創建於隋朝,與盛於唐朝。後歷經兵火禍亂,屢經偽復。抗日戰爭期間,彌陀寺為國民黨中央軍官學校第七分校。後該寺到為禁區,供西安事變時西北剿總政治部主任曾曠晴隱居休養。1943年蔣介石曾在此寺避暑。l944年春,國民黨派張治中、邵力子與中共代表林柏渠、吳玉章等,在此寺舉行秘密談判,商討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政治協商事宜,為“雙十協定”,做了籌備。
聖壽寺
位於南五台塔寺溝內。背靠送燈台,前臨竹谷山澗,四周峰巒起伏,林木陰翳,溪水淙淙。古寺依山而建,占據了一面山坡,林木繁茂,鳥語花香。聖壽寺建造於隋代仁壽年間(601-604),據說隋煬帝的母親曾在聖壽寺修行,原為應身大士塔院。唐朝大曆六年(771年)稱南五台聖壽寺,岱頂觀音寺改寺為聖壽寺上院。唐末五代十國時期,由於兵亂,聖壽寺遭毀。聖壽寺興於隋,盛於明。曾住僧1300餘人,寺院面積曾經達到達400餘畝。
大茅蓬-西林禪寺
大茅蓬,亦稱西林寺,位於南五台大台(觀音台)南的峭壁懸崖間。大茅蓬由覺郎和尚創建於光緒16年(1890年)。光緒25年(1899年),大茅蓬住定、道、堅諸師及覺郎。民國年間,改建為磚木結構,其時大茅蓬始稱西林寺。現存大雄寶殿及佛殿6間,僧房兩間,客房一間,廚房兩間。大雄寶殿內供奉著釋迦牟尼、觀音、勢至三尊佛像,造形逼真,做工精美,堪稱佛像雕塑之珍品。建築主要為大茅篷、兜率殿等。寺藏明代鐵瓦、鐵磬及佛經多部。寺東有西林羅漢洞(亦名金牛洞)洞前石泉清冽,名曰楞嚴。寺東南崖下,西有覺郎禪師塔,四面六層,高約九米,東有終南沙門慧定禪師塔,“清故園覺茅庵覺郎禪師塔銘”藏於寺內,並珍存有明正德四年所鑄大鐵香爐一隻,唐代鐵制護法神一尊。
紫竹林
為
觀音菩薩道場,光緒23年(1897年)仲春重修時更名為紫竹林。因地依勢分上下兩院,上院由靈光殿和塔院組成,有聖宗禪師靈骨塔,果初禪師靈骨塔和常慧法師靈骨塔。靈光殿雕樑畫棟峻拔雄偉,俯瞰長安大地平盪如砥。下院正中為圓通寶殿,內奉觀音大士端坐紫金蓮台。東廂“佛光閣”與犀牛石相依,西廂“紫薇閣”與白龍洞為鄰。院內青石鋪地,雕欄玉砌,清淨幽雅。近代高僧
聖宗、果初、
常慧等名師都曾住持紫竹林寺。
淨土茅蓬
又稱小茅蓬,位於大台(靈應台)之下,是南五台後山較早、比較知名茅蓬。因觀音台下的西林寺為大茅蓬,故稱為小茅蓬。現有三間正殿,中間懸掛匾額“淨土茅蓬”。正殿東西兩側建有僧房。沿熊溝向下距離淨土茅蓬二百多米處,是淨土茅蓬的塔院。
送燈台
位於南五台西北方向的塔寺溝頂,海拔1400米,孤峰聳立,神秘而秀麗。其山頂開闊平坦。原有坐北向南的三間前殿,三間上殿,四間廊房,均為古代木樓建築,雕樑畫棟,雄偉而有氣勢。一進山門,有土地神,前殿供奉
韋馱菩薩。大殿前檐供奉釋迦牟尼佛、彌陀佛和藥司,後殿供奉千手千眼佛。兩邊,東有送子菩薩,西有眼光菩薩,均為彩塑。造型栩栩如生,寺前有一水窖,寺後一二百米處,有一
黑虎泉,其水清澈見底,兩水被譽為送燈台日月潭。原為水寨和聯志村湯房,民國三年(1914年)春,寺殿著火,寺毀,兩村共同修葺重建。“文革”破“四舊”被折除。現台頂存胸圍合抱的古榕樹及寺院遺蹟。
五馬石
位於南五台國家森林公園內,原為上山燒香拜佛的善男信女提供飲水的湯房,現為西安市韓森寨村所有。古五馬石在朝天門之上,一天門之下。寺院原有一塊炕面大小的青石板,上面雕刻有五匹駿馬,五匹駿馬或仰或臥,活靈活現,據說,初為石刻浮雕,損壞後,另仿作線雕,線雕五馬,線條簡約,雄健昂場,後線雕也因寺毀而散失。今五馬石,在古五馬石之下。1993 年,韓森寨村對其重新修建。
送子殿
位於勝寶泉與下寶泉之間,同四方鏡(亦稱西方鏡),並排坐落於山路兩旁。其送子殿早毀,只剩其遺址荒草。
遇仙橋
在勝寶泉之上,黑虎台與下寶泉之間,林茂泉清,風景神秀。山澗之一,有一石橋,古稱
遇仙橋。據傳,原橋頭一大石上,曾有馬蹄印痕,傳為仙人騎馬所留。此處傳說頗多,有說遇見了八仙,有說遇見了二郎神,還有說遇見了無名仙的。其情節故事,搖曳多姿。各有千秋。
湘子洞
湘子洞,亦稱無門洞,位於觀音台下。洞腦有一石竹、節、桿明晰,與真竹無異,堪稱一景。洞頂是集危、奇、絕,險於一身的老虎岩,觀其老虎岩,虎口大張,令人驚恐顫慄而移目。觀音洞及拴龍樁位於它的東南。湘子洞洞觀簡陋,面積僅250平方米。但這裡背崖面壑,環境清幽,遠離凡世,一塵不染,卻歷為名道名僧所嚮往。
白衣堂
創建於隋唐時期。歷經滄桑,至清鹹豐年間,已年久失修,破垣殘壁。1959年修盤山公路炸石古
白衣堂殿。1993年由西安北關龍首村動工重建,仿其舊例,於同年九月,三間大殿落成。大殿內供奉的白衣菩薩,膚色潤潔,鳳目微張,垂鬟髻後,長發垂肩,斜披天衣,戴項飾、瓔珞、臂釧、腰束貼體羅裙,手持風雨瓶和柳枝,顯得端莊、肅穆、秀雅、脫塵超凡。大殿粉牆上,有西遊記唐僧取經壁畫,堪稱藝術品。
廣惠廟
又稱留候祠、
張良廟,相傳此地為漢時留候張良辟穀之地,位於五台街道留村內。坐北朝南,面對大殿,背靠山門,始建年代不詳,內建戲樓,據廟門內側石柱上刻“大清道光二十八年歲次戍申桂月吉日立”。
戲樓為前歇山後懸山式屋頂,東北西三面有迴廊環繞,重檐翹角。屋面覆施板、筒瓦。戲台為台基式建築。中部為表演區,左右為文武場面,其後設耳房。四座偏殿分別供奉有,留候張良、瘟神
呂岳、蜀帝
劉備、和佛陀菩薩。
康峪溝
在五台街道新農村境內,康裕因何而得,說法不一。當地人說因為峪中有一條康溪,故名康峪;也有人說因為以前峪中住有康姓人家,故名康峪;有人還說是因為春秋時期秦穆公修灞橋,在此取石(康峪里還有遺石),為保年景豐裕,故稱康峪。據當地一位老人講,當年他的父親當甲長時,曾帶民兵護衛過蔣介石上山,但必須人人面朝外站著,不許窺看領袖尊容。
康峪溝石門,有詩為證“大禹斧劈成石門,雄峙終南面三秦。開閣化作悶雷響,電擊長空助聲威。”
石砭峪天池寺
天池寺是
秦楚古道路旁的一座古寺院,此處峰雲際會,松柏環繞,台地開闊,風水涵養。上天池寺所在地上天池,因在溝道東側,又叫東天池。相對的陽坡院子上有下天池,又叫西天池。化外仙境,天籟香音,峰巒疊嶂,風雲擊盪,自古以來就是修行的聖地。這裡山地開闊,蘆葦波盪,曠野無人,鳥雀安詳,空山寂靜,日月淨朗,心靈釋放,自在徜徉,世外仙境,人間天堂!
石砭峪的天池寺蘆葦盪是發現的秦嶺北麓地區面積最大的,也是最為漂亮的天然蘆葦盪,方圓有幾十畝,上下三大片,是秦嶺秋季最獨特亮麗的風景線,為秦楚古道增添了無窮的魅力和神秘的色彩。
蘆葦學名叫芒草,酷似蘆葦勝似蘆葦,一人多高,滿山遍野成片,美麗異常。
當代英烈
孫會民(1926~1953年) 男,五台鄉白蛇口人(今五台街道星火村)。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為後勤汽車六團二連司助。1953年1月在朝鮮江原道犧牲。
姚長盈(1927~1951年) 男,五台鄉東窯村人(今五台街道東堯村),中共黨員。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後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十二軍三十四師一○六團二營六連班長,1951年5月在朝鮮犧牲。
朱博堂(1929~1953年) 男,五台鄉留村人。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後為中國人民志願軍九十九團炮營山炮連班長。1953年2月在朝鮮文川郡朴川里犧牲。
姚福華(1930~1951年) 男,五台鄉留村人。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後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後方醫院一所一連戰士。1951年5月在朝鮮犧牲。
何生才(1930~1953年) 男,五台鄉和平村(鏵尖村)人。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為十九團三連通訊員。1953年6月在朝鮮犧牲。
參考資料
1、元 駱天驤 .《類編長安志》 :三秦出版社 ,1996 .
2、清 張德賢 .《長安縣誌》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民國25年 .
3、清 高延法 .《鹹寧縣誌》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民國25年 .
4、民國 翁檉修 宋聯奎 .《鹹寧長安兩縣續志》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民國25年 .
5、清 舒其紳 .《西安府志》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乾隆44年刊本 .
6、清 畢沅 .《三輔黃圖》 :成文出版社 ,乾隆49年刊本 .
7、清 毛鳳枝 .《陝西南山谷口考》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同治7年刊本 .
8、宋 宋敏求 .《長安志》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民國20年鉛印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