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釋義
思想淵源
歷史
主要內容
知行發展三時期
孫中山認為,人類文明過程是知和行不斷發展的過程,具體經歷三個時期:第一時期——“由草昧進文明”是“不知而行時期”;第二時期——“由文明再進文明”,是“行而後知”時期;第三時期——“由科學發明而後”,是“知而後行時期”。就是說,人類在尚未跨入文明的門檻時,是處於蒙昧時代,“人類渾渾噩噩不識不知”,人們雖然也進行各種“行”的活動,但那時的“行”並沒有系統的科學理論的指導,故稱之為“不知而行”;當人們跨入文明門檻之後,“人類之覺悟漸高,知識日漲”,已經能在各種不自覺的實踐活動中不斷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由“不知其道”到“知其道”,“知道”就是認識和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故這一時期稱為“行而後知”;當人類文明達到一定的高度,能正確揭示事物的本質與規律的近代科學產生之後,人類有了“真知識”,達到了“知道”,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就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故這一時期稱為“知而後行”。三個時期的發展展示了人類進化由比較盲目的、缺乏科學真知指導的“行”——“不知而行”,到比較自覺的、在科學真知指導下的“行”——“知而後行”的發展過程,一方面是通過“行”而產生“知”,另一方面,又是在“知”的指導下,進行自覺的“行”,“行”與“知”的辯證發展構成人類文明進化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歷史進程,從而揭示了人類的認識過程和人類的文明進化過程相一致。
“知必能行”與“不知亦能行”
孫中山認為,“知之則必能行之,知之則更能行之”,“天下事”只怕“不能知”,“倘能由科學之理以求得其真知,則行之決無所難”,在科學的真知灼見的指導下,“行”並不難。孫中山以日本的明治維新、美國的獨立運動、暹羅效仿日本維新等的成功,佐證“知之則必能行之”。孫中山強調世界已處於“科學倡明”時代,中國順應“世界進化之潮流”,依循各國的“先例”,在科學真知和革命理論的指導下,則革命與建設必能成功。孫中山又認為,“不知亦能行”,人類的進化以“不知而行”為“必要的門徑”,人類的進步“皆發軔於不知而行”,是不可“變易”的“自然法則”,它不因科學倡明而改變。因為即使在科學倡明的時代,人類也不可能什麼事都“先知之而後行之”,“不知而行”的情況比“知而後行”的情況會更多,“行”不僅是人類的本能,而且也是人類“生存”與“發達”所必要。
“知必能行”與“不知亦能行”,是兩個相輔相成的命題,二者分別揭示“知”和“行”的作用,並以此二者的並舉,來闡明“知”與“行”的辯證關係。孫中山既主張“知之而後能行”,高度肯定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告誡人們不可輕視科學的真知,同時又認為“不知亦能行”,十分重視實踐的基礎作用,勉勵人們勇於實踐。孫中山立此二命題,直接針對當時革命隊伍中既輕視理論、缺乏理想,又不敢大膽實踐,即既不欲“知”,也不欲“行”的狀況。
知行新路徑
孫中山認為,“當今科學倡明之世”,凡做事“必先求知”,而後才“敢從事於行”,這便能避免錯誤,防止失誤和浪費時間,以提高工作效率。他進而提出新的知行路徑:“從知識而構成意象,從意象而生出條理,本條理而籌備計畫,按計畫而用功夫”即從“知識”——“意象”——“條理”——“計畫”——“功夫”。孫中山認為,只要按這一知行新路逕行事,則不論事情“如何精妙”、“工程如何浩大”,都“指日可樂成”。他以美國的鐵路工程和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工程,以及當時的無線電和飛機等為例,說明這一切已是“彰彰可考”的“事實”。孫中山進一步分析其中的原因指出,由於“科學之原理既知”,以及“四周的情勢皆悉”,也就是既有科學理論的指導,又掌握有關的情況,於是“由工程籌定計畫”,“按計畫而實行”,便“無難”。
知行新路徑論,揭示在科學倡明時代人們的知行路徑從“行而不知”或“行而後知”轉變為“知而後行”。孫中山主張自覺地在科學的指導下,先計畫後行動,努力避免“行”的盲目性。
“三種人”
“三種人”論的基本內涵:(1)提出劃分“三種人”的依據。孫中山認為,過去中國社會把人分為“士農工商”四種,他卻依據“天賦的聰明才力”,把人分為“先知先覺”、“後知後覺”和“不知不覺”三種。(2)人類文明由三種人共同創造。孫中山認為人類文明進化“成於”三種人,“世界上的進步,都是靠這三種人”,“無論是缺少了那一種,都是不可能”。(3)三種人作用各異,但“相需為用,缺一不可”。孫中山認為“先知先覺”——“是發明家”,“後知後覺”——“是宣傳家”,“不知不覺”——“是實行家”,由第一種人“創造發明”,第二種人“仿效推行”,第三種人“竭力樂行”。“三種人”的關係就像建樓房時工程師、工頭和工人的關係,工程師通盤計算、畫出圖紙,工頭看清圖紙後交工人搬運材料、砌磚蓋瓦,樓房是“三種人共同做出來”,世界上的大事也都如此。故孫中山強調“為惟國家強盛與否,非一人之力可以成功”,“國家之強弱,人人有莫大之責任”。(4)世界的進步,或說是靠“第一種人”,或說是靠“第三種人”。孫中山認為,第一種人稱“先知先覺”,有“絕頂的聰明”,由於這種人“預先想出許多辦法”,“做了許多事情”,“世界才有進步”,“人類才有文明”;但又認為,天下事業的進步,都是“靠實行”,所以“世界上進步的責任,都在第三種人的身上”,政治改革的責任,第三種人“也要有一份”。
“三種人”論,沒有徹底擺脫“英雄人物創造歷史”觀的影響,但揭示了歷史由三種人創造,並重視“不知不覺”的“實行家”,即人民民眾對革命事業和世界進步的作用。孫中山早年便關注民眾,致力於“喚醒民眾”,晚年又從依靠軍閥轉向依靠民眾,相信“求中國民族解放”實以“多數之民眾”為後盾,提出“扶助農工”,並堅定建立“四萬萬人當皇帝”的民主政治的決心。“三種人”論是孫中山晚年思想轉變的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