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俱進

與時俱進

與時俱進由來已久,1910年初,蔡元培撰寫《中國倫理學史》。針對清朝末年中國思想文化界抱殘守缺、固步自封的局面,蔡元培通過中西文化對比,指出“故西洋學說則與時俱進”。他把散見於中國古書中的“與時偕行”、“與時俱化”、“與時俱新”等激勵人的說法概括綜合為“與時俱進”。現指貼合時代的正確思想以及觀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與時俱進
  • 外文名: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 別名:與時偕行、與時俱化、與時俱新
  • 文化歸類:漢語詞語
  • 概念背景:源自《易經》
  • 哲學思想:創新、進取;推陳出新
漢語詞語,基本信息,詳細解釋,政治學名詞,精神實質,客觀規律,實踐創新,辯證統一,解讀意義,

漢語詞語

基本信息

【詞目】 與時俱進
【拼音】 yǔ shí jù jìn
與時俱進
【基本解釋】行動和時代一起進步。

詳細解釋

含義
  1. 是指準確把握時代特徵,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和實踐前沿,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開拓進取,在大膽探索中繼承發展。
2.觀念、行動和時代一起進步,從而發生一些改變。
3.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發展。
出處
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代文化總源頭:易經,易經64卦中的遁卦,彖曰:遁,亨,遁而亨者;剛正位而應,與時行也。小利,貞,浸而長也。遁之時義大唉哉!
損卦有雲
損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虛,與時皆行
益卦有雲
益動而巽,日進無疆;天施地生,其益無方。凡益之道,與時皆行。
示例
貫徹“三個代表”要求,關鍵在堅持~。
[1]與時俱進:《江澤民文選》的哲學基礎和理論精髓

政治學名詞

精神實質

主要觀點
把與時俱進確立為黨的思想路線的內容,使黨的思想路線呈現鮮明的時代性。它昭示全黨,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前進,必須把握時代變化,緊跟時代步伐,始終站在時代前列。
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本質就是要以創新的精神和科學的態度去認識、把握和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與時俱進強化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創新內涵,反映了時代的發展變化對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富於創造性的新要求。
全面把握與時俱進的精神實質,必須弄清楚與時俱進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辯證統一關係,進而弄清楚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之間的內在聯繫。
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這一重要論斷,不僅豐富了黨的思想路線的內涵,從黨的思想路線的高度進一步強調了弘揚與時俱進精神的極端重要性,而且對什麼是與時俱進、如何做到與時俱進作出了精闢論述,提出了明確要求。這對於我們全面把握與時俱進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堅持時代性、規律性、創造性的統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站在時代的前頭
與時俱進是一個以時代特徵為基礎的動態概念。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把與時俱進確立為黨的思想路線的內容,使黨的思想路線呈現鮮明的時代性。它昭示全黨,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前進,必須把握時代變化,緊跟時代步伐,始終站在時代前列。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步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發展階段,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都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經過80多年的發展,我們黨所處的地位和環境,所肩負的任務,黨員隊伍的情況,也都有了很大改變。當今國際國內的這些變化,要求我們必須用更加深邃的歷史眼光和更加寬廣的世界視野,深刻認識和把握時代的發展要求和根本趨勢,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形成新認識,開闢新境界。只有這樣,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才能體現時代性。只有充分體現時代性,才能始終堅持黨的先進性。如果看不到這些變化,不能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和實踐前沿,黨的思想理論就不能發展,黨的事業就不能前進,黨就有喪失先進性和領導資格的危險,甚至會被時代淘汰。
與時俱進,體現時代性,根本在於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黨的建設同當今世界先進生產力和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聯繫起來,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承擔的歷史任務聯繫起來,同中華民族在21世紀實現現代化的奮鬥目標聯繫起來,與時代脈搏緊緊相扣,與時代發展息息相通,完整地體現了黨走在時代前列的內涵和要求,是時代精神最集中的體現。只要我們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扎紮實實地把各項工作搞好,就一定能夠在解決時代性課題的進程中不斷開拓前進。

客觀規律

與時俱進,作為黨的思想路線的內容,既從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規律和時代要求的角度體現了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發展,又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中獲得了本質的規定性。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其本質就是要以創新的精神和科學的態度去認識、把握和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在與黨內的主觀主義教條主義作鬥爭的過程中,提出併科學地闡述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他說:“‘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實事求是,要求我們研究和把握事物的內在本質及其規律,並按照事物的本來面目和內在規律去認識和改造世界。“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鄧小平同志帶領全黨重新確立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並賦予這一思想路線“解放思想”的時代內涵,提出堅持實事求是首先要解放思想,同時強調解放思想必須以實事求是為根據和目的,從而把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有機地統一到思想符合實際、主觀符合客觀、一切從實際出發、按客觀規律辦事的精神實質上來。江澤民同志從迅速發展變化的時代特徵出發,強調必須使全黨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並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之後加上了“與時俱進”。將與時俱進確立為黨的思想路線的內容,具有重大的理論與實踐意義。與時俱進的提出,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世界與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變化的時代,我們只有立於時代的潮頭,與時俱進,才能視野更開闊,思想更解放,思想和行動才能更加符合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實際,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時代發展的要求,更加符合客觀規律。
與時俱進,把握規律性,是對黨全部理論和工作的一個總體要求。在當今時代和當代中國,與時俱進,把握規律性,集中起來就是,要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以指導黨的建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

實踐創新

解放思想,激發主體的活力,以積極、能動、進取的姿態去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體現著創新的精神。實事求是,以“求”為中介,從“實事”到“是”,超越事物的現象狀態,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內含著創新的要求。與時俱進則強化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創新內涵,反映了時代的發展變化對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富於創造性的新要求。
報告中
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再次強調,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從而進一步闡明了創新的極端重要性。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大背景下,我國正處於從傳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轉型,從計畫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從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從以“引進來”為重點的開放戰略向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開放戰略轉移的交匯點上。面對這樣複雜深刻的歷史性大轉折,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任務極為緊迫和艱巨。我們必須弘揚與時俱進的精神,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而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實踐創新,使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富於創造性,充滿生機和活力。
分析
與時俱進,富於創造性,是與教條主義、本本主義、主觀主義、因循守舊等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風相對立的。由於複雜的社會歷史原因,長期以來,有些人對馬克思主義持教條主義、本本主義的態度,不顧時間、地點和時代條件的變化,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特定條件下做出的個別結論當作亘古不變的終極真理照抄照搬。還有的黨員幹部,不注重汲取民眾創造的新鮮經驗,思想脫離實際,習慣於單憑老辦法想問題、做工作,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隨意性和片面性嚴重。諸如此類的現象警示我們,與時俱進,富於創造性,首先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自覺轉變思想作風,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衝破各種落後的條條框框和舊的思想觀念的藩籬,開拓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實踐的新天地。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是一種艱苦的創造性活動。它要求我們,一方面必須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不畏艱險的創新勇氣;另一方面必須具備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實踐所需的理論功底、知識水平和分析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要使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富於創造性,必須建立創新的機制,既包括有利於創新的激勵機制,也包括有利於創新的用人機制。同時,還必須努力營造有利於創新的環境和氛圍,真正在全黨和全社會形成認真學習的風氣、民主討論的風氣、積極探索的風氣和求真務實的風氣。

辯證統一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一個思想內涵豐富、理論形態完備的有機統一體。全面把握與時俱進的精神實質,必須弄清楚與時俱進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辯證統一關係,進而弄清楚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之間的內在聯繫,以增強全面貫徹黨的思想路線的自覺性。
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前提和條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實事求是。同時,解放思想也是與時俱進的前提和條件。堅持與時俱進,必須破除前進道路上錯誤思想和陳腐觀念的障礙,最好的武器就是解放思想。反過來,只有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站在時代的前列,才會有深遠的歷史眼光和寬闊的世界視野,才會有思想的真正解放。與時俱進與解放思想互相依存、互為條件。如同解放思想一樣,與時俱進也是實事求是的前提和條件。實事求是的首要前提是從客觀實際出發。客觀實際是不斷變化的,只有與時俱進,才能跟上發展的時代,才能符合變化的實際。
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據和目的,也是與時俱進的根據和目的。與時俱進從外在表現上看是順乎歷史潮流,反映時代精神,其實質則是從不斷變化的實際出發,探求和揭示客觀事物的新屬性、新聯繫、新規律,以有效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離開了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就失去了前進的方向和目標。反過來,與時俱進又是實事求是的實踐目的。與時俱進既是一種精神狀態、一種方法論,又是一個實踐的範疇。人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解決問題,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實事求是也不例外。從這個意義上說,與時俱進貫徹到理論創新上將結出實事求是的思想成果,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則是實現實事求是的實踐價值。因此,與時俱進與實事求是又是一種互為條件和目的的關係。
實際
弄清楚與時俱進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關係,我們在理論工作和實際工作中,一方面要以更加寬廣的眼光觀察當代社會,以與時俱進和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開展工作,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體現時代性,富於創造性;另一方面,與時俱進不是盲目冒進,體現時代性不是貼標籤,富於創造性不是一味地標新立異,而必須把大膽探索的精神和求真務實的態度結合起來,把勇於創新和善於創新結合起來,把時代性、規律性、創造性統一起來,紮實有效地把各項工作推向前進。

解讀意義

與時俱進是對黨的思想路線的豐富和發展,是《文選》的哲學基礎和理論精髓。面對黨的歷史方位變化,我們黨究竟怎樣才能做到“三個代表”?江澤民同志的回答是,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與時俱進,就是使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江澤民同志指出,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能否始終做到與時俱進,從根本上決定著我們黨能否做到“三個代表”,進而決定著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與時俱進的關鍵在於理論創新,為此,必須適應實踐的要求,以實踐來檢驗一切,堅持“三個解放出來”,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這就從內涵上豐富和發展了黨的思想路線。在世情、國情和黨情發生重大變化的今天,在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新世紀,把與時俱進確立為黨的思想路線的重要內容,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進取性
與時俱進更加突出了思想路線的進取性。與時俱進昭示和要求人們要有一種時不我待、不進則退的緊迫感,一種深切的歷史憂患意識,一種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一種不甘落後、奮起直追、實現民族復興的雄心壯志和能力。唯有堅持與時俱進,才能使我們黨永葆先進性,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時代性
與時俱進更加突出了思想路線的時代性。與時俱進昭示和要求黨的理論和人們的認識要跟上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不僅要與時代同步,正確反映時代的主題和本質,更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認清並把握時代和世界發展的大趨勢,進而始終站在時代發展和世界潮流的前列,否則就要落伍,甚至被淘汰。
開放性
與時俱進更加突出了思想路線的開放性。與時俱進昭示和要求人們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戰略眼光,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時,既要著眼國內,也要著眼世界;既要著眼現實,也要著眼未來。只有把這些要求有機結合起來,對大局瞭然於胸,才能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和預見性。思想路線自身就是一個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體系,它將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
創新性
與時俱進更加突出了思想路線的創新性。認識的最終目的和最高價值是發現和掌握真理。與時俱進的真諦是昭示和要求人們不斷發現和掌握新的真理,從而避免真理可能因跟不上事物的發展變化而變為謬誤,避免認識可能因跟不上事物的發展變化而產生偏差,使我們始終在科學理論的指引下,進行卓有成效的社會實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