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檢查

真菌檢查是通過直接鏡檢的方法,找到菌絲和孢子,以供初步診斷一種檢查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真菌檢查
  • 所屬分類:病原體
正常值,臨床意義,注意事項,檢查過程,相關疾病,相關症狀,

正常值

體表和體內菌群的種類和比例正常,人體處於動態平衡健康狀態。

臨床意義

適用於淺部、深部的真菌感染。直接鏡檢,陽性表示真菌的存在,但一般不能確定菌種。陰性不能完全排除。 異常結果:淺部真菌(癬菌)僅侵犯皮膚、毛髮和指(趾)甲,而深部真菌能侵犯人體皮膚、黏膜、深部組織和內臟,甚至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深部真菌感染腸道即表現為真菌性腸炎,可獨立存在如嬰兒念珠菌腸炎,或為全身性真菌感染的表現之一,如愛滋病並發播散性組織胞漿菌病。 需要檢查的人群: 有黏膜損傷,深部組織損傷,全身播散性感染,念珠菌腸炎,播散性組織胞漿菌病等症狀者

注意事項

採集標本時,要注意標本的質量,它直接影響檢查結果,因此,採集多部位的損害可提高陽性率。 製片時,溢出的封固液應吸去,以免腐蝕鏡頭。 保持感染部位清潔、乾燥有助於抑制真菌繁殖,促進皮膚癒合。感染處應經常用肥皂和水清洗,擦乾後撲撒滑石粉。避免使用含玉米粉的粉劑,因為它能促進真菌生長。 不合宜人群: 沒有 檢查前禁忌:注意正常的生活飲食習慣,注意個人衛生。 檢查時要求:積極配合醫生

檢查過程

直接鏡檢 【採集標本】 採取標本是檢驗能否取得正確結果的關鍵。根據臨床表現選取相應的標本。 鱗屑、菌痂:用鈍刀刮取病損邊緣的鱗屑。 病甲:先清除甲表面游離的污物,取甲板下靠近甲床上部的甲屑。 膿汁,滲出物及各種分泌物:直接用棉拭子採取。 毛髮:用鑷子拔取失去光澤和繞有菌鞘的病發、斷髮。 腦脊液、腹水、尿液、應離心後取沉澱。 放線菌病:尋找硫磺樣的顆粒。 【製片】 (1)、將採集的標本置於載玻片上,加1滴10%氫氧化鉀溶液,蓋上蓋玻片, (2)、微微加溫,避免煮沸,驅逐水泡,輕輕壓薄成雲霧狀,吸去溢液,先置低倍顯微鏡下觀察找到菌絲和孢子後,再用高倍鏡證實。 【鏡下觀察】 菌絲在鏡下粗細一致,綠色折光,有分隔,胞漿均勻,胞漿內可見大小不等的顆粒。孢子多為圓形或卵圓形,大小一致,可見孢漿內結構。 (1)、墨汁塗片:用於檢查隱球菌及其他有莢膜的孢子。方法是取一小滴墨汁與標本(如腦脊液)混合,蓋上蓋玻片後直接鏡檢。 (2)、塗片或組織切片染色:塗片染色可更好地顯示真菌形態和結構。革蘭染色適用於白念珠菌、孢子絲菌等;瑞氏染色適用於組織胞漿菌;組織切片通常用PAS染色,多數真菌可被染成紅色。

相關疾病

諾卡放線菌病副球孢子菌病,念珠菌病,復發性外陰陰道念珠菌病,舌病,胸壁軟組織損傷杜波組織胞漿菌病,手癬,腳癬,馬拉色菌病

相關症狀

胃黏膜充血水腫,鼻黏膜潰瘍,食管黏膜呈管型剝脫,陰道黏膜膨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