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徽州目連戲是存在於古徽州地區的一種歷史宗教戲劇,其故事源於《經律異相》《佛說盂蘭盆經》等佛教經典,藉助盂蘭盆會的盛行,目連救母的故事也逐漸流傳開來。唐朝時期,說唱文學中開始出現多種有關目連的變文,故事漸趨完整,並盛行於民間。北宋時,開始出現《目連救母》雜劇,其演出形式有“兩頭紅”的說法,即從太陽落山開始演,一直演到第二天日出。及至明代,祁門清溪人鄭之珍在傳說、變文、雜劇的基礎上,撰寫了《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演劇者結合徽州當地風俗形成了人們所見的徽州目連戲。
文化特徵
唱腔特點
徽州目連戲的音樂唱腔與徽州的民間山歌小調等有關係,它的基本唱腔是“弋陽腔”(老藝人稱為“陽腔”,也就是明代中葉盛行於徽州一帶的“徽池雅調”,即徽州腔,青陽腔);但它有較大一部分唱腔則是直接來自徽州當地或外地流傳的民歌小調,如劉氏在地獄內唱的《十月懷胎》,《開葷》一折中乞丐唱的蓮花落《十不親》,均屬民歌;還有的唱腔與齊雲山的“道士腔”,與徽州流傳的“撒帳”“鬧房”等民歌亦較相似。
角色特徵
在角色行當上,目連戲有生、旦、外、貼、醜、淨、末七類,角色扮演比較自由,主題故事中還插演一些民間的歌舞小戲,表演起來有歌有舞,相得益彰。而目連戲演出中穿插的特技表演、武術表演、幻術表演、紙紮藝術等,也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興奮、激動、刺激、恐懼等情緒,使人慾罷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劇情當中去,也為後來徽班的武戲表演奠定了基礎。
演出流程
徽州目連戲演出之前的組織有嚴格流程,絕非隨時想演就能演,不但需要完整周密的籌備方案,而且必設有一套專門的人馬負責。例如,環砂村在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曾演出過徽州目連戲。當時,就是先由族內的長者提出建議,再由議事組織商討並在家族內形成統一意見後,立下文書字據才開始籌備。徽州目連戲演出流程包括搭神台、守齋、禁賭、掃除、祭祀、進香、請神、送子、驅邪、收台等,雖然叫法上各地有差異,但形式基本相同。
代表劇目
代表劇目有《梁武帝》《紫竹林》《勸善記》《十月懷胎》《開葷》《十不親》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徽州目連戲是民俗文化的一種歷史積澱,涵蓋多元思想,包容多種藝術。在思想內容方面,融合儒、釋、道三家思想;在藝術形式上,有腳色行當、唱做念打,包含各種雜技、歌舞、百戲以及大量的民間風俗,並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畫和矛盾衝突的安排,具有結構藝術的整體性。徽州目連戲作為徽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徽州民俗文化乃至中華民俗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價值。
傳承狀況
徽州目連戲的主要演員都是普通村民,他們平時要工作生活,沒有足夠的時間練習這些高難度的動作,另外,戲班的資金有限,沒有可靠的安全保護措施,高難度的技藝大部分面臨失傳危險。徽州目連戲“傳男不傳女,傳內不穿外”的傳習制度嚴格限制了繼承人的身份。在年輕一代對徽州目連戲傳承意願普遍較低的背景下,年輕人中主動跟隨目連戲老師傅學習表演的微乎其微,再加上傳習環境簡陋和口耳相傳的教學方式直接導致學習效果不顯著,徽州目連戲後繼乏人。
傳承人物
葉養滋,男,漢族,1939年生,安徽祁門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目連戲(徽州目連戲),安徽省祁門縣申報。
王長松,男,漢族,1956年生,安徽祁門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目連戲(徽州目連戲),安徽省祁門縣申報。
王秋來,男,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目連戲(徽州目連戲),安徽省祁門縣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祁門縣文化館獲得“目連戲(徽州目連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保護單位祁門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表演
2011年10月10日,祁門縣箬坑鄉馬山村的目連戲班舉行傳統的祭祀活動。
2015年7月,徽州目連戲應香港康樂和文化事務所邀請,赴香港演出。
2018年10月27日,安徽歙縣長陔鄉韶坑村農民在古戲台上展演“目連戲”《一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