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徽劇

婺源徽劇

婺源徽劇是安徽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屬於皖南徽劇的一個流派。其聲腔以弋陽腔、高撥子為底子,吸收了目連戲的高腔、下江調,並吸納了贛劇的南詞和婺源民間小調,逐漸形成風格獨特的婺源徽調。其表演技法注重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塑造,並通過動作和神情予以外化;還特別講究身段、亮相的造型,讓人產生一種雕塑美的感覺;藝人繼承了目連戲武技高超的傳統本領,形成婺源徽戲剽悍粗獷的風格。其劇目通俗易懂,結構簡練,動作性強,戲”的成分濃,雅俗共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婺源徽劇
  • 文化遺產名稱:徽劇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遺產編號:Ⅳ—29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所屬地區:江西省婺源縣
基本內容,歷史溯源,藝術特色,傳統劇目,傳承現狀,

基本內容

徽劇是一種重要的戲曲聲腔,主要流行於安徽省境內和江西省婺源縣一帶。明末清初,亂彈聲腔傳入安徽,與地方聲腔及民間音樂結合,在安慶府的石牌、樅陽、桐城等地形成撥子。乾隆年間,撥子與四平腔脫胎而來的吹腔逐漸融合,形成二簧腔。二簧腔又與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劇的基礎。清初,徽劇盛行於安徽及江浙一帶,在南方流布甚廣;清中期,風靡全國。清乾隆年間,"三慶"、"春台"、"四喜"、"和春"四大徽班先後進入北京演出,名噪華夏,這就是著名的徽班進京。清道光、鹹豐年間,徽劇在北京同湖北漢劇等劇種結合,逐漸演變成京劇。清代後期,京劇興盛,徽劇藝人多改學新腔,但徽劇在徽州部分地區仍然流行。徽劇是一個包羅萬象、五彩繽紛的藝術寶庫,是新安文化燦爛篇章的重要一頁。
《貴妃醉酒》劇照《貴妃醉酒》劇照

歷史溯源

明代中葉,皖南的徽州、池州成為中國東南商業、文化的中心之一,當時著名的戲曲聲腔如餘姚腔、弋陽腔已在這一帶流行。嘉靖、萬曆年間,這一帶產生了徽州腔、青陽腔(亦稱池州腔)、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種聲腔。這些聲腔興起後,很快風靡各地,如徽州腔和青陽腔被稱為"天下時尚南北徽池雅調"。明末清初,西秦腔等亂彈聲腔流入安徽,受當地諸腔影響,逐漸衍變,形成了徽調主要唱腔之一的撥子。撥子高亢激越,常和當地委婉柔和的吹腔在同一個劇目中配合使用,習稱"吹撥"。由於它產生和流行在樅陽、石牌(今懷寧)、安慶一帶,先後被稱為樅陽腔、石牌調或安慶梆子。吹腔脫胎於由弋陽腔和崑山腔衍變而成的四平腔,五聲音階,屬南曲系統。早期的吹腔(昆弋腔)為曲牌體,後受滾調的影響,逐漸形成七字句或十字句,有正板、疊板、散板、哭板、頓腳板等一套板式的唱腔。撥子為五聲音階,有時亦出現"變宮(si)",但無"變徽(fa)"。
婺源徽劇屬“石牌”流派,以吹腔、高撥子和二黃為主,也有別具風味的西皮、高腔和崑腔。據記載,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弘曆皇帝過80大壽,調集徽劇戲班入京祝壽,婺源徽劇班就是其中一個,引起轟動效應,此後“四大徽班”進京,取代了當時主宰北京的秦腔地位,並最終產生了京劇。
道光年間,婺源浙源李茂才、俞灶喜、吳根煥等藝人在安徽安慶、石牌搭班習藝,將“老石牌”即老吹腔、高撥子等徽調傳入婺源。此後,婺源徽劇又吸收了目連戲的高腔、下江調,並吸納了贛劇的南詞和婺源民間小調,逐漸形成既有皖南特色又有濃郁地方韻味的“婺源徽劇”。
婺源徽劇在清末民初曾盛行一時。“洪福林徽昆戲班”等一批婺源徽班曾煊赫一時,湧現了“小旦紅”、“武旦宜”、耿金榜、汪進、汪仙保、汪灶喜等深受觀眾喜愛的名角。
徽劇和徽商的興衰緊密相連。抗戰時期百業凋零,徽商日趨衰落,婺源徽劇瀕臨絕境。解放後成立的婺源縣徽劇團是全國兩個徽劇團之一。挖掘和收集了傳統劇目《昭君和番》、《斬經堂》、《水淹七軍》、《扈家莊》、《百花贈劍》、《盜令三擋》、《北河祭旗》等400餘出,整理曲牌800多首、臉譜50多個,同時還創作了大量品格高雅、深受民眾喜愛的文藝作品,為繁榮婺源文藝事業做出貢獻。1959年,婺源徽劇團以徽劇《汾和灣》參加古老劇種赴京匯報演出,受到高度評價。

藝術特色

徽劇的音樂唱腔可分徽昆、吹腔、撥子、二簧、西皮、花腔小調等類。徽昆以演武戲為主,多用嗩吶、鑼鼓,氣勢宏大;吹腔兼有曲牌體和板腔體形式,以笛和小嗩吶為主奏樂器;撥子用棗木梆擊節,以嗩吶、笛、徽胡伴奏;二簧以徽胡為主奏樂器,有導板、原板、回龍、流水等板式;西皮則有文武導板、散板、搖板、二六等板式,同樣用徽胡為主奏樂器;花腔小調多為民間俗曲,生活氣息濃郁。徽劇腳色行當包括末、生、小生、外、旦、貼、淨、醜等類,表演火爆熱烈,氣勢豪壯,動作粗獷,特別擅長武戲,有翻台子、跳圈、竄火、飛叉、滾燈、變臉等特技。其表演技法注重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塑造,並通過動作和神情予以外化;還特別講究身段、亮相的造型,讓人產生一種雕塑美的感覺;藝人繼承了目連戲武技高超的傳統本領,形成婺源徽戲剽悍粗獷的風格。

傳統劇目

徽劇傳統劇目豐富,其中徽崑劇目以武戲為主,有《七擒孟獲》、《八陣圖》、《八達嶺》、《英雄義》、《倒銅旗》、《白鹿血》等;昆弋腔劇目有《昭君出塞》、《貴妃醉酒》、《蘆花絮》等;吹腔、撥子劇目有《千里駒》、《雙合印》、《鳳凰山》、《淤泥河》等;西皮劇目有《戰樊城》、《讓成都》等;皮簧劇目有《龍虎鬥》、《反昭關》、《宇宙鋒》、《花田錯》等;花腔小戲有《李大打更》、《探親相罵》等。經過整理較有影響的徽劇劇目有:《齊王點馬》、《百花贈劍》、《七擒孟獲》、《八陣圖》、《水淹七軍》、《淤泥河》、《打百彈》、《拿虎》等。

傳承現狀

徽劇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曾起過重要作用,它不僅孕育了京劇,而且中國南北幾十個地方戲曲劇種都同它有著密不可分的血緣關係。同時,徽劇還是徽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直觀的方式反映了徽州文化乃至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特點,值得深入研究。但當下徽劇面臨著“斷種”的危險,演員老化,傳承乏人,經費緊張,從業人員越來越少,因此必須加緊從保護老藝人入手,進行徽劇的搶救、挖掘、整理工作,否則將會錯失良機,造成巨大的遺憾。
計畫經濟時代,婺源縣財政每年都撥給劇團一些專款,每年安排劇團六十場的農村演出任務。包產到戶後,無人組織演出。作為觀眾主體的農村青年也都紛紛外出打工了,沒有了觀眾,劇團也就無法演出,演員們便紛紛自謀出路,一般營業性籌資的徽劇演出搞不起來,劇團難以生存。因此,婺源縣徽劇團只剩下一塊招牌。
2002年以後,婺源旅遊開始紅火,婺源徽劇似乎有了被喚醒的希望。縣徽劇團常常有演出任務,徽劇團長就得四處找人、借人,演員們紛紛從各自單位回到劇團,張羅排練,演出結束,眾人散去。
婺源縣徽劇團送戲下鄉婺源縣徽劇團送戲下鄉
為配合縣委、縣政府“做大做強旅遊品牌、建設中國最美鄉村”的需要,徽劇團克服資金不足的困難,“招兵買馬”,組織了幾十個人,並挖掘和收集了一些傳統劇目。冬閒時節,江西省婺源縣徽劇團的演職人員放棄雙休和節假日,把一出出精彩的戲劇送到全縣各地農村,讓農民朋友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免費看戲,滿足當地民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婺源徽劇的復興是大有希望的。婺源旅遊需要文化品牌,婺源的發展需要文化品牌,也需要這個國家級文化遺產,這就是希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