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莢樹是一種豆科多年生木本植物,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可達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壯,圓柱形,常分枝,多呈圓錐狀,長達16厘米。
皂莢樹主要生於路旁、溝旁、宅旁,主產河南、江蘇、湖北、廣西。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皂莢樹
- 拉丁學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薔薇目
- 亞目:薔薇亞目
- 科:豆科
- 亞科:雲實亞科
- 族: 雲實族
- 屬:皂莢屬
皂莢樹是一種豆科多年生木本植物,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可達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壯,圓柱形,常分枝,多呈圓錐狀,長達16厘米。
皂莢樹主要生於路旁、溝旁、宅旁,主產河南、江蘇、湖北、廣西。
皂莢(學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又名皂莢樹、皂角等,是豆科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可達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壯,圓柱形,常分枝,多呈圓錐狀。葉為一回羽狀...
皂莢樹是一種豆科多年生木本植物,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可達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壯,圓柱形,常分枝,多呈圓錐狀,長達16厘米。皂莢樹主要生於路旁、溝旁、宅...
美國皂莢(學名:Gleditsia triacanthos Linn.)是豆科皂莢屬植物,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可達45米;樹皮灰黑色,厚1-2厘米,具深的裂縫及狹長的縱脊。葉為一回或二回...
皂角刺,為豆科植物皂莢的棘刺。全年可采,但以9月至翌年3月間為宜。完整的棘刺有多數分枝,主刺圓柱形,長5~15厘米,基部粗約8~12毫米,末端尖銳;分枝刺一般長...
伍佑古皂莢樹位於鹽城市亭湖區伍佑鎮,樹齡150年左右,樹有三層樓高,伸開雙臂不能合抱,距地面一丈處分成四根主枝,主枝又分成九個枝節,如龍盤蛇舞。皂莢樹的主人是...
皂莢木——又名什亭木,樹形亭立如傘,高二丈許,乾莖有達二尺者,樹身有剌,葉對生,花球狀,木性甚堅,蟲蛀不入,為製造會幕中各種神器之美材。埃及人嘗用以...
滇皂莢(學名:Gleditsia japonica Miq. var. delavayi (Franch.) L.C.L.)是豆科皂莢屬植物,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達25米;小枝紫褐色或脫皮後呈灰綠色,微有棱,...
山皂莢也稱為山皂角、皂莢樹、皂角樹、懸刀樹、莢果樹、烏犀樹、雞棲子等。屬於落葉喬木或小喬木;小枝有棱;刺略扁。羽狀複葉。花成穗狀花序,腋生或頂生。...
山皂莢(學名:Gleditsia japonica Miq.)是是豆科,皂莢屬山皂莢的變種落葉喬木或...山皂角、皂莢樹、皂角樹、懸刀樹、莢果樹、烏犀樹、日本皂莢 界 植物界 ...
1、皂莢子:取原藥材,揀去雜質,洗淨,乾燥。用時打碎。2、炒皂莢子:取淨皂莢子,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表面呈深褐色,微帶焦斑,取出晾涼。用時搗碎。...
美國皂莢木(學名:Gleditsia triacanthos)木紋平直,心材呈淡紅褐色,邊材淡黃色。中文學名 美國皂莢木 拉丁學名 Gleditsia triacanthos 別稱 甜洋槐木(sweet ...
皂莢,又名皂角樹,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生長旺盛,雌雄異株,雌樹結莢(皂角)能力強。皂莢果是醫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及洗滌用品的天然原料;皂莢...
野皂莢 (學名:Gleditsia microphylla Gordon ex Y. T. Lee)是豆科皂莢屬植物,灌木或小喬木,高2-4米;枝灰白色至淺棕色;幼枝被短柔毛,老時脫落。葉為一回...
《雷公炮炙淪》:皂莢子,收得,用磁瓶盛,下水,於火畔煮,待泡熟,剝去硬皮一重了,取向裏白嫩肉兩片,去黃(其黃消人腎氣),用銅刀細切,於日中乾用。...
資源分布:生於皂莢樹上木耳。參考出處:《本草綱目》皂莢蕈主治功能 編輯 除垢止痛、解毒消腫、祛風止血。治積垢作痛。治腫毒初起。...
皂莢根皮為豆科植物皂莢的根皮,秋、冬採收,主治風濕骨痛、癢子、瘡毒及無名腫...(《普濟方》木乳散) ②治產後腸脫不收:皂角樹皮半斤,皂角核一合,川楝樹皮...
藥用,皂莢樹的莢果、種子、枝刺等均可入藥,莢果入藥可祛痰、利尿;種子入藥可治癬和通便秘;皂刺入藥可活血並治瘡癬,皂莢樹以果實、種子入藥。...
皂角樹(Gleditsia sinensis)標準中文名稱“皂莢”,豆科植物,屬於落葉喬木,皂角是豆莢狀,可以入藥,也當肥皂用。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甘肅、廣東、浙江...
皂角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應呈劍鞘狀,略彎曲,長100~400mm,寬約40 mm,厚10~15 mm。表面紅褐色,被灰色粉霜,種子所在處隆起。兩端略尖,基部...
到過紹興魯迅故里百草園的人都知道,這兒有魯迅筆下的“皂莢樹”,然而經專家考證,這裡種的“皂莢樹”其實是“無患子”。這些無患子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根據魯迅親友...
為豆科植物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乾燥棘刺。分布於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
皂角鄉起名據說緣由為鄉政府和集市上的幾棵皂莢樹。其中一棵上百年的皂莢樹在2004年左右因養護不當死去。目前僅存2棵。中文名稱 皂角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
宋朝徐鉉 撰《稽神錄》第五卷中“登第皂莢”一文中記載:“泉州文宣王廟 宇嚴峻……。庭中有皂莢樹,每州人將登第,即生一莢,以為 常矣。梁貞明中,忽然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