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逖

陳逖,(890-952年)字田遠,號易齋,五代泉州(今福建泉州)晉江瀆頭世科人。五代後梁貞明年間(915--921)狀元。陳逖雖身居高官,仍然經常體察民情,了解民眾疾苦。據傳,他的家鄉瀆頭連續多年遭受水災,五穀顆粒無收,他便將自己有限的月俸資助給陳洋中最貧困的農民,讓他們渡過難關,重建家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逖
  • 外文名:陳易齋
  • 別名:陳文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瀆頭世科(池店陳厝)
  • 出生日期:890年
  • 逝世日期:952年
  • 職業:翰林承旨
  • 畢業院校:國子監
  • 信仰:儒學
  • 主要成就:後梁狀元
  • :田遠
人物簡介,皂莢傳說,陳逖仕途,陳逖晚年,

人物簡介

《玉芝堂談薈》第二卷第五十一頁中記載:“五代梁,貞明 中狀元陳逖。……”清朝徐松撰《登科記考》第二十五卷第九 百四十三頁中記載:“貞明四年,進士十二人:陳逖。《玉芝堂 談薈》載貞明某年狀元陳逖,未知其年,附此俟考。”宋朝徐鉉 撰《稽神錄》第五卷中“登第皂莢”一文中記載:“泉州文宣王廟 宇嚴峻……。庭中有皂莢樹,每州人將登第,即生一莢,以為 常矣。梁貞明中,忽然生二。莢有半,莫喻其意。乃其年州人 陳逖進士及第,黃仁穎學究及第。仁穎恥之,復應進士第。至 同光中……復生全莢。”可知陳逖為後梁泉州貞明年間狀元。

皂莢傳說

唐昭宗大順元年(890)九月二十五日,少好學敏慧善屬文,五代後梁貞明四年(918)高中狀元。是年共取士12人。廷試的那一天,他胸有成竹,執筆直書,一氣呵成,無一敗筆。據《泉州府志》載:古時泉州府文廟莊嚴而神聖,每當泉州士子及第就生一莢,郡民覺得極其應驗,都認為是神靈所賜。又《晉江縣誌》載: 泉州文宣王廟庭有株皂莢樹,每逢開科考試,皂莢就開花結莢,結多少莢,預示該科有多少泉州人中進士。晉江生員陳逖中狀元這一年,泉州府文廟庭皂樹結了一莢半,黃仁穎中應試明經第,但進士試落第。到了後唐天成二年(927),晉江生員潘湖翁黃仁穎再度赴試,才得中狀元。那半莢皂便成了全莢。這固然是個傳說,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卻表明五代時泉州府學與取士的內在聯繫。其實,那時廟內並不辦學,只是祭祀孔子而已。中國歷史上的五代,是個政治黑暗,朝廷更迭,兵荒馬亂的年代。陳逖在如此形勢下,高中狀元,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陳逖仕途

陳逖自幼聰慧,進退知禮,風度翩翩,入京應試,對答如流。從此,他在中國進入五代這艘朝綱混亂、社會動盪的歷史之舟上,開始步入仕途。陳逖為人深沉又雄才大略,能日夜操勞盡心為後梁效力,為當朝丞相敬翔所薦辟。末帝下詔,到後梁京都開封待候授職。初授編撰時,後梁國土盡為晉國所侵占,先是侵占河北,不久又占山東。據史書載:陳逖曾向後梁末帝上奏指出:國家連年喪失兵力士氣未振,陛下深居殿閣之中,何以建家立業 。但終未被後梁末帝朱友貞所採納。他非常苦惱,屢向當朝宰相敬翔提出辭去編撰之職,未能獲準。後歷禮部員外郎、郎中、翰林承旨。後來,陳逖又隨從安元信救上黨,攻破夾寨,收復潞州,以功授校檢司空。因受奸臣趙岩排擠,被貶為雷州推官。

陳逖晚年

後梁末帝卻信任奸臣趙岩操弄朝政,陳逖深感憂慮,後梁王朝國勢也日見衰弱。後梁龍德二年(922)十二月,陳逖抱憾稱病返回家鄉瀆頭世科隱居。宋太祖廣順二年(952)十一月十四日卒於家,賜諡號為“文端 。著有《田遠詩話》五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