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態 乾燥種子呈長橢圓形,一端略狹尖,長11~13毫米,寬7~8毫米,厚約7毫米。 表面棕褐色,平滑而帶有光澤,較狹尖的一端有微凹的點狀種臍,有時不甚明顯,種皮剝落後,可見2片大形鮮黃色的子葉。 質極堅硬,氣微,味淡,以顆粒飽滿、堅實、無雜質、無蟲蛀者為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皂莢籽
- 基本形態:呈長橢圓形
- 別稱:皂角子、皂子、皂兒、皂角核
- 來源:皂莢的種子
基本形態 乾燥種子呈長橢圓形,一端略狹尖,長11~13毫米,寬7~8毫米,厚約7毫米。 表面棕褐色,平滑而帶有光澤,較狹尖的一端有微凹的點狀種臍,有時不甚明顯,種皮剝落後,可見2片大形鮮黃色的子葉。 質極堅硬,氣微,味淡,以顆粒飽滿、堅實、無雜質、無蟲蛀者為佳。
皂莢籽炮製方法 《雷公炮炙淪》:皂莢子,收得,用磁瓶盛,下水,於火畔煮,待泡熟,剝去硬皮一重了,取向裏白嫩肉兩片,去黃(其黃消人腎氣),用銅刀細切,於日...
皂莢子,中藥名。為豆科植物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種子。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南以及四川、貴州等地。具有潤腸通便,祛風散熱,化痰散結之功效。用於大便...
《皂莢子丸》是藥名,主治氣毒瘰癧,結硬疼痛。處方出自《聖惠》卷六十六。...... 藥物組成:皂莢子20個(炒熟),巴豆2個(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乳香2錢,斑...
形態特徵黑皂角籽,植物形態:皂角:落葉喬木,棘刺圓柱形,常分支。羽狀複葉互簇生,小葉6~16,卵形至長卵形,長3~8cm,寬1~2 cm,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齒...
皂莢,又名皂角樹,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生長旺盛,雌雄異株,雌樹結莢(皂角)能力強。皂莢果是醫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及洗滌用品的天然原料;皂莢...
皂莢,中藥名。為豆科植物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果實或不育果實。前者稱皂莢,後者稱豬牙皂。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南以及四川、貴州等地。具有祛痰止咳...
皂角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應呈劍鞘狀,略彎曲,長100~400mm,寬約40 mm,厚10~15 mm。表面紅褐色,被灰色粉霜,種子所在處隆起。兩端略尖,基部...
皂角米俗稱雪蓮子、皂角仁、皂角精,是皂莢的果實。屬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食物。並含有植物性膳食纖維。具有養心通脈、清肝明目等功效。具有放水...
皂角子,又名皂莢,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生長旺盛,雌雄異株,雌樹結莢(皂角)能力強。皂莢果是醫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及洗滌用品的天然原料;皂莢...
別名 皂莢 藥用價值 皂角果 目錄 1 概述 2 製作方法 3 相關介紹 ▪ ...4.皂角籽味辛甘、氣溫、有小毒、潤燥、通便、祛風消腫的藥用功能。皂角水經濟...
主治:1、喉痹腫痛。用盍藤子燒過,研細,酒送服一錢。 2、五痔下血。用盍藤子燒存性,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3、腸風下血。用盍藤子兩個、完好的皂莢子四...
用皂莢研末塗齒上,有涎即吐去。又方:用皂莢、食鹽,等分為末,每日擦牙。18、腸風下血。用長皂角五挺,去皮、子、酥炙三次,研為末,精羊肉十兩,細切,搗爛...
出處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 組成 蘿蔔子、冬瓜子半仁、栝樓子仁、訶黎勒皮、麥門冬、五味子、皂莢子仁、桂心、甘草 主治 婦人肺虛,上氣咳嗽,胸膈痰滯 目...
瓜蔞子(微炒)一兩,連翹一兩,何首烏一兩,皂莢子仁(微炒)一兩,牛蒡子(微炒)一兩,大黃(微炒)一兩,白螺殼一兩,梔子仁一兩,漏蘆一兩,牽牛(微炒)一兩,甘草(...
【藥物組成】瓜蔞子(微炒)1兩,連翹1兩,何首烏1兩,皂莢子仁(微炒)1兩,牛蒡子(微炒)1兩,大黃(微炒)1兩,白螺殼1兩,梔子仁1兩,漏蘆1兩,牽牛(微炒)1兩,...
邊董村,村落的形成與古皂莢樹息息相關。據傳,1800年前,一鳥餡一皂莢籽丟落於此,後皂莢籽落地生根,逐漸長大,鳥樹之名由此來之。後皂莢樹旁慢慢住上了人家,...
葫荽子(微炒)一兩(30g),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一兩(30g),當歸(銼,微炒)一兩(30g),皂莢子仁(微炒)一兩(30g),郁李仁(湯浸,去皮,微炒,別研)一兩(...
釋名 皂莢。 氣味 皂莢:辛、鹹、溫、有小毒。 皂角子:辛、溫、無毒。 皂角刺:辛、溫、無毒。 木皮、根皮:辛、溫、無毒。 主治 皂角子: 1、腰腳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