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莢子

皂莢子

皂莢子,中藥名。為豆科植物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種子。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南以及四川、貴州等地。具有潤腸通便,祛風散熱,化痰散結之功效。用於大便燥結,腸風下血,痢疾里急後重,痰喘腫滿,疝氣疼痛,瘰癧,腫毒,瘡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皂莢子
  • 別稱:皂角子、皂子、皂兒、皂角核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薔薇目
  • :豆科
  • :皂莢屬
  • :皂莢
  • 分布區域:東北、華北、華東、華南以及四川、貴州等地
  • 採集時間:秋季
  • 毒性:小毒(本草經疏)
  • 貯藏:置乾燥容器內,防蛀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一、採集加工,二、炮製方法,形態特徵,生長環境,鑑別,一、藥材性狀,二、飲片性狀,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種子。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歸肺、大腸經。

功效

潤腸通便,祛風散熱,化痰散結。

主治

用於大便燥結,腸風下血,痢疾里急後重,痰喘腫滿,疝氣疼痛,瘰癧,腫毒,瘡癬。

相關配伍

1、治腸風下血:皂莢子、槐實各30g。用粘谷糠炒香,去糠為末。陳粟米飲下一錢。(《聖惠方》神效散)
2、治痢疾里急後重:枳殼、皂莢子等分。炒令乾燥為末,米飲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普濟方》)
3、治一切疔腫:皂莢子取仁,作末敷之。(《千金要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

孕婦及體虛者禁服。
《廣東中藥志》:“孕婦及體弱、氣虛陰虧者禁用。”

一、採集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剝取種子,曬乾。

二、炮製方法

1、皂莢子:取原藥材,揀去雜質,洗淨,乾燥。用時打碎。
2、炒皂莢子:取淨皂莢子,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表面呈深褐色,微帶焦斑,取出晾涼。用時搗碎。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可達30m;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壯,圓柱形,常分枝,多呈圓錐狀,長達16cm。葉為一回羽狀複葉,長10-18(26)cm;小葉(2)3-9對,紙質,卵狀披針形至長圓形,長2-8.5(12.5)cm,寬1-4(6)cm,先端急尖或漸尖,頂端圓鈍,具小尖頭,基部圓形或楔形,有時稍歪斜,邊緣具細鋸齒,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脈上稍被柔毛;網脈明顯,在兩面凸起;小葉柄長1-2(5)mm,被短柔毛。花雜性,黃白色,組成總狀花序;花序腋生或頂生,長5-14cm,被短柔毛;雄花:直徑9-10mm;花梗長2-8(10)mm;花托長2.5-3mm,深棕色,外面被柔毛;萼片4,三角狀披針形,長3mm,兩面被柔毛;花瓣4,長圓形,長4-5mm,被微柔毛;雄蕊8(6);退化雌蕊長2.5mm;兩性花:直徑10-12mm;花梗長2-5mm;萼、花瓣與雄花的相似,惟萼片長4-5mm,花瓣長5-6mm;雄蕊8;子房縫線上及基部被毛(偶有少數湖北標本子房全體被毛),柱頭淺2裂;胚珠多數。莢果帶狀,長12-37cm,寬2-4cm,勁直或扭曲,果肉稍厚,兩面臌起,或有的莢果短小,多少呈柱形,長5-13cm,寬1-1.5cm,彎曲作新月形,通常稱豬牙皂,內無種子;果頸長1-3.5cm;果瓣革質,褐棕色或紅褐色,常被白色粉霜;種子多顆,長圓形或橢圓形,長11-13mm,寬8-9mm,棕色,光亮。花期3-5月;果期5-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路邊、溝旁、住宅附近。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南以及四川、貴州等地。

鑑別

一、藥材性狀

乾燥種子呈長橢圓形,一端略狹尖,長1.1-1.3cm,寬0.7-0.8cm,厚約0.7cm。表面棕褐色,平滑而帶有光澤,較狹尖的一端有微凹的點狀種臍,有的不甚明顯。種皮剝落後可見2片大型鮮黃色的子葉,質極堅硬,氣微,味淡。以顆粒飽滿、堅實、無雜質、無蟲蛀者為佳。

二、飲片性狀

皂莢子呈長橢圓形,一段略狹長,長11-13mm,寬7-8mm,厚約7mm。表面棕褐色,平滑而帶有光澤,較狹長的一端有微凹的點狀種臍,有時不甚明顯。種皮剝落後可見2片大形深黃色的子葉。質極堅硬。氣微,味淡。炒皂莢子表面呈深褐色,微有焦斑。

相關論述

1、《本草衍義》:“疏導五臟風熱壅。”
2、《綱目》:“治風熱大腸虛秘,瘰癧,腫毒,瘡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