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主產江蘇、湖北、河北、山西、河南、山東。
此外,廣東、廣西、四川、安徽、浙江、貴州、陝西、江西、甘肅等地亦產。
主要價值
基本信息
【採集】全年可采,但以9月至翌年3月間為宜。
【藥材】完整的棘刺有多數分枝,主刺圓柱形,長5~15厘米,基部粗約8~12毫米,末端尖銳;分枝刺一般長1.5~7厘米,有時再分歧成小刺。
表面棕紫色,尖部紅棕色,光滑或有細皺紋。
質堅硬,難折斷。
藥材多縱切成斜片或薄片,厚在2毫米以下,木質部黃白色,中心為淡灰棕色而疏鬆的髓部。
無臭,味淡。
以片薄、純淨,整齊者為佳。
性質
【化學成分】含黃酮甙、酚類,胺基酸。
【炮製】揀去雜質;用水浸泡,潤透後切片,曬乾。
【性味】辛,溫。
①《綱目》:辛,溫,無毒。
②《醫林纂要》:辛鹹,溫。
③《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辛,有小毒。
功用主治
搜風,拔毒,消腫,排膿。
治癰腫,瘡毒,癘風,癬瘡,胎衣不下。
①《本草圖經》:米醋熬嫩刺針作濃煎,以敷瘡癬。
②楊士瀛:能引諸藥上行,治上焦病。
③《本草衍義補遺》:治癰疽已潰,能引至潰處。
④《綱目》:治癰腫,妒乳,風癘惡瘡,胞衣不下,殺蟲。
⑤《本草崇原》:去風化痰,敗毒攻毒。
定小兒驚風發搐,攻痘瘡起發,化毒成漿。
⑥《四川中藥志》:治風熱瘡疹,並能通乳。
⑦《藥材學》:治扁桃體炎。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
外用:醋煎塗,研末撒或調敷。
【宜忌】《本草經疏):凡癰疽已潰不宜服,孕婦亦忌之。
選方
①治癰疽惡毒,外發內發,欲破未破,在四肢肩背肚腹之外者,則痛極大腫,在胸膈腰脅肚腹腸胃之內者,則痛極大脹:
皂莢刺飛尖一兩,
乳香、
沒藥、
當歸、
川芎、甘草各二錢,
白芷、花粉、
金銀花各五錢。
水、酒各二碗,煎一碗半。
未成可消,已成即潰。
(《醫鑒初集》) ②治癌瘭惡瘡:皂角刺(燒存性,研)、白及少許,為末,敷之。
(《仁齋直指方》) ③治婦人乳癰:皂角刺(燒存性)一兩,蚌粉一錢。
(《仁齋直指方》) ④治瘡無頭者:皂角刺(陰乾燒灰),為末,每服三錢,酒調,嚼葵菜子三、五個,前藥送下。
(《儒門事親》) ⑤治痔疾,肛邊癢痛不止:
皂莢刺二兩(燒令煙盡),臭樗皮一兩(微炙),防風一兩(去蘆頭),赤芍藥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藥,搗羅為末,用
釅醋一斤,熬一半成膏,次下余藥,和丸,如
小豆大,每於食前,煎防風湯下二十丸。
(《聖惠方》皂莢刺丸) ⑥治腹內生瘡在腸臟:皂角刺不拘多少,好酒一碗,煎至七分,溫服。
不飲酒者,水煎亦可。
(《藺氏經驗方》) ⑦治大風癘瘡,體廢肢損,形殘貌變者:皂角刺飛尖一斤(微炒,研為極細末),赤鏈蛇一條(切碎,酒煮,去骨取肉,焙),胡麻仁三兩,生半夏二兩,真鉛粉一兩。
俱炒燥,研為末,和
皂莢刺末,一總水泛為丸,如
綠豆大,曬乾,入淨
磁瓶內。
每早晚各服三錢,白湯下。
(《本草匯言》) ⑧治胎衣不下:皂角刺燒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
(《婦人良方補遺》) ⑨治小便淋閉:皂角刺(燒存性)、破故紙等分。
為末,無灰酒服。
(《聖濟總錄》) ⑩治小兒重舌:皂角刺灰,入朴硝或腦子少許,漱口,摻入舌下,涎出自消。
(《聖惠方》)
臨床套用
觀察10例,1例無效(並發扁桃體周圍膿腫),其餘均在2~8日內治癒。
大都在服藥次日,體溫及白細胞即下降至正常,自覺症狀及扁桃體紅腫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