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崖瀑布(百丈瀑布)

百丈崖瀑布

百丈瀑布一般指本詞條

百丈崖瀑布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沂山風景名勝區內。由東鎮廟西行,過汶河,沿盤山道逶迤而上1公里許,有巨壑,名“瀑布穀”,又稱“銀河溝。”該谷曲折幽深,其間有河,即汶水上游。河道山石磊砢,橫斜相阻。流水屈曲迴旋,時隱時現,急流怒浪奔騰於谷底。兩岸山巒陡立,雲橫腰間;岩崖峻峭險岌,望而怵然可懼。

南京兵部尚書原傑(陽城人,字子英,正統進士。授御史,巡撫江西,歷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改左副都御史,累官兵部尚書)《游沂山百丈崖》所贊:“夾道松陰自在行,關關野鳥弄新晴。雲開峰頂遙空碧,泉瀉岩頭巨壑鳴。強飲為憐山色好,豪吟祗恐銀龍驚。乾坤放眼寬多少,萬里江河一線明。”

基本介紹

地形地貌,旅遊資源,詩詞歌賦,古今題刻,日月同輝奇觀,

地形地貌

沿著北坡斷續起伏的崎嶇山徑,采荊捉棘,西行約半公里,有石壁突兀垂立,陡峻如斧劈,形若半環,東南向,色呈丹赭,映日反光,“悉赤壁霞飛,若紅雲秀天”。
百丈崖瀑布
自下仰望,嶄截雲表,名“百丈崖”。崖上有河,即“玉帶溪”,名為漢武所賜。
溪源法雲寺聖水泉,終年常流不涸。溪水循著蜿蜒如蛇的幽谷東流,河道坎坷不平,流水分合迴環,忽爾漩入地下,嗡嗡作響;驟又從深坎湧出,急流而下,頗為神妙可觀。
水流匯集諸多山泉,水勢漸次增大,流至百丈崖,傾瀉直下,形成瀑布,故又稱“百丈崖瀑布”、瀑布泉”。此即桑欽(漢,河南人,字君長。
從平陵塗子真受古書《尚書》、《毛詩》。撰有《水經》)《水經》所載:汶水之源也。

旅遊資源

瀑布三疊,一疊磐石參差,其高約4米,水流噴薄吞吐,如雲似絮。匯集崖下,水勢湍急,右折東流下注,形成二疊。
百丈崖瀑布百丈崖瀑布
該疊高6米許,由於岩口高凹不平,迫使水流分散,數瀑爭泄,激浪翻滾,猶如眾龍戲水。水注仙人盆,合為一瀑,是為三疊,其落差達80餘米。水大崖峻,飛流直下,俯衝谷底,洶湧澎湃,猶如萬馬奔騰。
近看若萬匹白練懸掛絕壁,遙望似銀漢傾斜自天而垂,崖下浪花翻騰,如拋球卷雪,迸珠濺玉,聲似沉雷常鳴,震盪山谷,遠聞數里。氣勢浩大,景象極為壯觀。

詩詞歌賦

百丈崖瀑布,天成奇觀,是臨朐“八大景”之一。古來名士學者、騷人墨客贊詠殊多。
百丈崖瀑布
如明嘉靖西塘名士陳慶(嘉靖間山東按察使)贊曰:“銀河直似九天發,泄落沂山萬仞岡。下有虬龍蟠石窟,中浮雲霧接穹蒼。晴空解布枯苗雨,白晝糾飛絕壁霜。
共說喬公品題後,匡廬簾洞(匡廬,即廬山;簾洞,指沂山瀑布。
喬宇《沂山瀑布泉詩》:‘山深六月少炎暑,水晶影動簾櫳移。’)可相當。”據不完全統計,自唐宋至清末民初,載入史書文獻的贊文頌詩等,有300多篇章,僅東鎮碑刻載詩詞歌賦,就有百餘首。從這些詩文可知,沂山百丈崖瀑布,其壯景秀色,可與廬山瀑布相媲美
。它不但是北國瀑布之最,名泉之一,而在神州大地也是屈指可數的。
沂山瀑布泉序
明正德間戶部右侍郎喬宇(山西樂平人。字希大,號白岩山人。成化進士。武宗時官南京兵部尚書,論功加少保,世宗初為吏部尚書)《沂山瀑布泉序》中贊曰:“東鎮廟之西,緣麓而上,路皆蒙翳峻絕,十五里曰百丈崖,有泉自山巔而下,映若晴虹,灑若飛雨,為江北瀑布之冠。”
沂山百丈崖瀑布二首
山高谷深,光照少,氣候陰冷,瀑布南側崖下積雪,其上結冰懸凌,如簾似旒,至初夏不消。
百丈崖瀑布百丈崖瀑布
雖炎伏酷暑,至此頓覺寒氣襲人,冷侵肌骨。古人謂:“百丈瀑布六月寒”,即此。
對這異常的氣候和現象,邑人宇民(即夢熊,疑為化名,真實姓名不詳,待考。
清末臨朐人,多有詩作)《沂山百丈崖瀑布二首》其二曰:“雷鳴三夏傾盆落,冰雪雨浸巋若山。冬神炎帝(冬神,主冬季之神,即玄冥,或曰顓帝。炎帝,即夏神)棲一壑,瀑布幽谷兩重天。”此描述可謂恰如其分。
登百丈崖觀瀑布泉二首
嘉靖間巡撫應天十府陳鳳梧(泰和人,字文溜。弘治進士,歷任湖廣提學僉事,河南按察使,累擢有副都御史,巡撫應天十府)所賦《登百丈崖觀瀑布泉二首》其二,描述更是生動逼真:“廬山瀑布聞天下,東鎮飛泉亦併名。三伏岩邊無暑氣,九秋雲外有寒聲。凝目已覺心神爽,入口還教膽肺清。如我好奇已成癖,緣崖涉澗溯空明。”
沂山瀑布泉次前韻
弘治間中書舍人劉銃(壽光人,字汝中。8歲時憲宗召見,愛其聰敏,命為中書舍人。
歷官50年,嘉靖中,官至太常卿兼五經博士)《沂山瀑布泉次前韻》曰:“此泉真托此詩知,千年勝跡留荒陲。雷霆呵禁魍魎避,星斗照耀光芒垂。
亟香我來自天上,益見草樹增化滋。東方名泉七十二,可能一滴爭其奇。明珠白玉任飛濺,至寶或為天所遺。遙分爽氣滌雙眼,時聽寒聲支兩頤。
酌泉咀詩更大快,坐覺此味回澆漓。山風萬古吹不斷,懸崖六月含水漪。雲中素鸞起復墜,海底白龍藏在茲。匡廬瀑布勝天下,似恐縮地神能移。
歌徹滄浪興非淺,塵土出此將安之。此中萬態本難狀,一一獻我無餘姿。吮毫作賦愧才薄,敢曰筆硯非我司。仙翁隔水渺莫見,欲追黃鶴鞭玄螭。”

古今題刻

對百丈崖瀑布的讚許,除詩文記勝外,遊人還即景揮毫於石,留下了不少的題刻。石刻遍散幽谷,字型草隸篆均有,鐫刻形式多為陰刻,筆路各有特點,耐人尋味。這些古今題詠,名筆刻石,與天然之美渾然一體,不但壯其景,亦表其名,使沂山百丈瀑布之奇遂以聞於天下。據初步考察發掘,詩書見載而刻石已毀者有六,現存石刻二十餘處。或鐫於磐石,或鏨於峭壁,多為大家名筆。最早者,是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龍圖閣直學士曾布(南豐人,字子宣。進士,熙寧初為集賢校理,進翰林學士,兼三司使。哲宗時知樞密院。徽宗立,拜為尚書右僕射)的記游題刻:“丹崖銀龍”,字徑約10厘米。剝落將盡,惟剩部分筆畫痕跡。再為金承安四年(1199年),王有元題刻“天弓口口”。此二石刻,於百丈崖東25米處的磐石東側。次為明代石刻,有嘉靖間吏部尚書喬宇題壁“瀑布泉”三篆字,大斗方,鏨刻形式雙勾,直排,於百丈瀑布左側石壁。有西峰主人張繼孟(扶風人,字伯功。萬曆進士,夭啟中擢南御史,因不建魏忠賢生祠削籍.祟禎初起故官,歷川西道副使)《觀百丈崖瀑布十絕》其一:“萬水俱從山下出,此泉飛灑白雲邊。吾藩赤子征輸苦,借爾為霖大有年。”體行書,陰刻,伉於北側懸崖。在瀑布穀中部巨石上,有雪蓑道人(河南杞縣人,姓蘇名洲、自號雪蓑漁者。舉止怪譎,好談元理,不畏權貴,愛恤貧民。書法遒勁,詩文豪放。與章丘李開先,臨朐馮惟敏友善)的“樂在其中”題詠。晚者清代刻石,有康熙青州知府張連登(陝西鹹陽人,官青州知
府)《沂山瀑布》詩刻:“一派銀河瀉九天,長虹倒掛飲前川。愧非太白匡山句,勒向崖頭亦並傳。”鐫於百丈崖正面石壁,書體行草陰刻。有貢生陳占(臨朐人,字幾先。康熙癸酉歲貢。善草書,筆氣豪放,亦長詩文。)題石“海岳”二字於瀑布穀東口北岸石壁,字高1.9米,寬 1.5米,體正楷,鐫刻形式雙勾,是現存最大石刻。另外,百丈崖東1公里處山腳道旁,大石堆列,上有殘斷鉤刻筆畫痕跡,人們呼為“龍爪石”。據清《[光緒]臨朐縣誌·山水》載:原石竟畝,鉤刻大書,字巨如屋,不可辨,有本道副使題名。可惜於清末民初毀壞。

日月同輝奇觀

每當晴日午間,瀑布水氣蒙淞中,卻因太陽折射,現像一圓形光亮,大如面盆,映於水簾丹崖之上,遠遠望去,恰似十五的明月。若遊客以瀑布為景留影,則照片上那丹崖水簾中的明月十分顯眼。人們稱此奇觀為“白日見月”。據傳說:此為“日月同輝”,瑞氣之象。為此,遊客至此,無不觀此奇景,嘆為觀止,並留影為永久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