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水雞學名:白胸苦惡鳥(Amaurornis phoenicurus)屬於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共有4個亞種。嘴基稍隆起,但不形成額甲,嘴峰較趾骨為短;跗骨較中趾(連爪)為短;翅短圓,不善長距離飛行。善奔走,在蘆葦或水草叢中潛行,亦稍能游泳,偶作短距離飛翔,以昆蟲、小型水生動物以及植物種子為食。在繁殖期間雄鳥晨昏激烈鳴叫,音似“kue,kue,kue”,故稱“姑惡鳥”或“苦惡鳥”。在荊棘或密草叢中,偶亦能在樹上,以細枝、水草和竹葉等編成簡陋的盤狀巢。
體長約320mm。嘴油綠色,嘴基部紅色;跗蹠、趾及爪淺黃色;頸側、上體石板灰色;前額、眼先、耳羽、頦、喉至上肢中央均白色;下腹中央白而稍沾紅褐色;腰側及尾下覆羽紅褐色。棲於沼澤、池塘、水田、溪邊和近水灌叢中。一般單獨或成小群生活。行動多在地上,很少飛上樹,能游泳。以各種昆蟲、麥粒、綠豆等為食。4月開始繁殖,營巢於近水的草叢地面或灌叢中,巢用草莖葉、蘆花穗等築成,有時占用黃斑葦䲸的巢。每窩產卵多為3枚,有產9個的記錄。卵呈土白或土黃色,具紫褐或黃褐色斑點,底層墊淺紫色,大小約為40 ×28mm。分布於分布於印度次大陸,中南半島,太平洋諸島嶼,華萊士區和中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面水雞
- 拉丁學名:Amaurornis phoenicurus
- 別稱:白胸秧雞、白面雞、白腹秧雞、苦雞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鳥綱
- 目:鶴形目
- 科:秧雞科
- 屬:苦惡鳥屬
- 種:白胸苦惡鳥
- 亞種:4種
- 分布區域:印度、中國南部、東南亞
- 命名時間:Pennant, 1769
- 英文名稱:White-breasted Waterhen
外形特徵
生活習性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
中國分布
生長繁殖
亞種分化
保護級別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