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白雲禪寺位於
民權縣城西南20公里處,龍山晚期文化遺址上,西距省會
鄭州150公里,東到
商丘56公里,距連霍高速民權出口15公里,有花(園)--白(雲禪寺)旅遊專線公路相連,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白雲禪寺是
豫東現存最大的古建築群,占地20652平方米,建築面積1310平方米,與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開封
相國寺並稱為中州四大名寺,198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批准為
國家AA級旅遊景區。
近幾年又進行了一次大的整修。 該寺現占地百餘畝,坐北朝南。寺門雄偉,上書“白雲禪寺”四個大字。
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觀音殿、
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右側為
養心殿,後左側有禪堂,禪堂左右有廂房。均系清代建築。 白雲寺內安放有6尊玉石佛像。這是傅作義將軍的姑母傅鳳英長老從緬甸進獻的,價值30多萬美元。 大殿東側有一棵三人合抱的大槐樹,長在一口大鐵鍋內,鍋體理於土中,稱為“鐵鍋槐”。這是白雲寺的一大奇觀。 大雄寶殿後,有一經棟,又名多寶塔。高4米,九級六棱,青石雕刻。塔身上刻有眾僧拜佛圖、六僧鼓樂誦經圖、《提婆呵》經文、一佛圖及日、月、鶴、蓮花等。刻工精細,古樸大方。 寺東北五十米處有佛公靈塔,高4米,樓閣式,三級六棱,下部為六棱形須彌座。塔正面陰刻“佛公靈塔”、“佛洞宗三十一世佛公大和尚”十六字,塔身還刻有門、窗、花、鳥、蟲、草、獸等。此塔玲瓏小巧,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歷史
白雲禪寺歷史悠久,歲月滄桑。白雲禪寺始建於唐朝
貞觀元年(公元627)。金、元時曾毀於兵火,
明代傑修大和尚重修。清朝
康熙年間,佛定
大和尚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葺擴建。當時占地546畝,建有山門、鐘、鼓二樓、五大佛殿、
藏經樓及東西廊房千餘間,建築宏偉,莊嚴
崇麗。寺內松蒼柏茂,佛樂繚繞,遊人如織,是白雲禪寺發展的鼎盛時期。
據傳興建寺院時,正值夏季三伏,酷熱難當;工匠們個個汗流浹背,青磚方瓦曬得燙手,無法正常施工。正欲停工時,
赤日炎炎的天空上忽現白雲一朵,飄至寺院上空,如巨傘遮住驕陽,使工匠們在陰涼下得以正常施工。
直到寺院建成後,白雲方才散去。寺院由此取名“白雲禪寺”。天王殿是寺內的第一層大殿。此殿蓮花脊上飾
麒麟,岔脊上置走獸。殿內兩側供奉的是
四大天王像,故名
天王殿。中間供奉的是一尊滿面笑容、赤腳打坐的
彌勒佛。
觀音殿
第二層大殿是
觀音殿。該殿的東南側有一六角小亭,此亭是為答謝台灣如虛法師等人一次捐獻兩萬美金而建。觀音殿脊飾滾龍,筒瓦覆蓋,飛檐挑角,金碧輝煌。殿內兩側供奉的是十八羅漢像,坐姿不同,手持各異,神情奇特,栩栩如生。中間供奉的主像是觀世音菩薩,他正襟危坐,伸手示意,似在闡釋
佛家經典。後邊立一
韋馱菩薩。
大雄寶殿是寺內的主體建築。殿前有青石欄桿,雙獅把門,殿內為九脊山式,蓮花脊上雕滾龍,
琉璃瓦蓋頂,雙獅把門,殿內為九脊泰山式,蓮花脊上雕滾龍,琉璃瓦蓋頂,斗拱華蓋,筆觸細膩,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
三尊用
香檀木雕塑的大佛端坐殿中央,居中的是佛教創始人
釋迦牟尼,
三尊大佛後面是
海島觀音,觀音菩薩的32個化身站在海島上,表情各異,姿態紛呈,觀音菩薩站在鱷魚上,波濤洶湧,浪花翻騰。
多寶塔
大雄寶殿後有一青石雕就是
多寶塔,塔身刻有眾僧拜佛,鼓樂誦經。《提婆呵》經文,及日、月、鶴、蓮花等圖案,通體刻工精細,古樸大方,是開封蘭陽(現
蘭考)縣彭宅統合家立大願後所立。
多寶塔的東北角有一門樓,新穎別致,引人注目,脊上飾著一對胖娃娃,一個仰身,一個俯體,頭頂青天,昂首相望,憨態可鞠,活潑可愛,門前有玉石枕一對,由此得名玉石門枕曬娃娃門樓。玉佛殿前九塊殘缺不全的碑文,講述著一個個真實的傳說。
相傳清朝
康熙年間,康熙皇帝曾三次親臨白雲禪寺,並居住數日,親贈滿朝鑾駕龍頭五仗、玉翠如意鉤及八櫃藏經等貴重物品後,又親筆御書“當堂常賞”四個大字,刻于山門之陰。此碑雖殘,至今仍存。
玉佛殿內的10餘尊玉佛,均是
緬甸白玉雕琢,寶石嵌銀,形象逼真。特別是
釋迦佛的入涅槃
法相,長達3米餘,為當前國內所稀有。這是
傅作義將軍的姑母傅鳳英老
居士從
緬甸特意為白雲禪寺進獻的。該寺玉佛之多居河南四大名寺之首。
公靈塔
位於寺院東北角的佛公靈塔,為
青石雕成,
塔基為須彌座形,六棱三級十八角,正面刻有“佛公靈塔”,“傅洞宗三十一佛公大和尚”十一大字,塔身上雕有花鳥、蟲魚、走獸等圖案,刻工精細,維妙維肖,線條柔韌,灑脫秀麗,不愧為我國現存雕刻中的珍品。 佛公靈塔西南200米處有一鐵鍋古槐,高約15米,粗可3人圍抱,老乾斑駁,枝繁葉茂,婆娑如蓋。
令人稀奇的是,這棵大樹竟長在一口大鐵鍋內,這鍋口徑2.5米,埋於土中半尺露在土外,緊緊抱著樹根,樹幹曾長過綠色鳥、蓮花瓣、娃娃面等奇物。據傳,該樹是康熙皇帝到此尋父時為了懷念父親而親手所栽,天長日久,長成參天大樹,成為景觀一絕。
籌樂
白雲禪寺籌樂負有盛名,1952年,隆龍江師傅帶領的佛樂隊,在全國民間藝術匯演中一舉獲獎,周恩來總理對他用“
籌”吹的佛樂大加讚賞,受到了
周恩來總理、
朱德委員長的親切接見,併合影留念。2002年5月,應
少林寺之邀,為中外貴賓演奏,所奏籌樂被
德國國家電視台播放,把這一佛樂絕響推向了世界。
古蹟
天王殿內安放六尊玉石佛像,為
傅作義將軍姑母傅鳳英長老由
緬甸所進獻。大雄寶殿東側有棵胸圍近兩米的黑槐樹,因樹根植於鐵鍋內,與鐵鍋交織在一起,造型奇特,形如虬龍,頗為壯觀,故稱“鐵鍋槐”,被譽為白雲寺一大奇觀。
相傳,一隻鳳凰叼黑槐籽墜落鍋內,奇蹟般地生出一棵幼苗。佛定大師驚喜道:“鳳凰送子,鐵鍋育秀,乃
寶剎之吉兆也!”於是精心護理,代代培育,成為一大奇觀。
大雄寶殿後有青石雕刻的九級六棱高4米的
多寶塔。塔身刻有眾僧拜佛圖、六僧鼓樂誦經圖、一佛圖、《提婆呵》經文及日、月、鶴、蓮花等石刻。
白雲寺東北50米處有樓閣式佛公靈塔,高4米,三級六棱,下部為六棱
須彌座,又名
金剛座。塔陽面
陰刻“佛公靈塔”、“佛洞宗三十一世佛公大和尚”16字,塔身雕刻有門窗、花木、草蟲、鳥獸等。此塔小巧玲瓏,頗具特色。
傳說
相傳
康熙皇帝為尋父曾三次光顧
白雲寺。康熙皇帝的父親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因皇后將其
愛妃董氏致死,憤而出家。
康熙到了白雲寺,召集千餘僧人相見,並齋眾僧,繼而問住持
佛定:“僧人到齊否?”佛定道:“還有一燒鍋老僧未至。”康熙責備道:“朕齋眾僧,豈能漏之?速傳他來。”頃刻,老僧至。
康熙見他
氣宇軒昂,超凡脫俗,不由激動,急問老僧名姓。老僧道:“貧僧八ㄨ。”康熙大失所望,掃興返京。康熙返京後將此事告知母后,母后讓他將“八ㄨ”合寫一字,康熙恍然大悟,方知燒鍋老僧乃是其父,後悔不已。康熙急忙再次光顧白雲寺,但老僧已不知去向。康熙向住持僧佛定道出隱衷,並拜佛定為師,又親筆御書:“當堂常賞”四字。佛定不解其意,再三求教,康熙笑而不答。
一天,康熙在京師微服出行,見一幅字畫很眼熟,喚過賣字人詢問,方知賣字人乃是自己
欽點的第四名進士郭玉明。郭在赴京會試前曾誇下海口,不中
狀元不返鄉。結果中了二甲第四名
進士,自感羞愧,無顏見山東父老,於是到
白雲寺出家。出家後又受不了寺院的
清規戒律,便逃到京城,以賣字為生。康熙認他為師弟,又親自交給
佛定大師,並給白雲寺鸞駕一副,藏經八櫃。從此,白雲寺更是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