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梅,乾燥花蕾,呈圓球形,直徑4~8毫米,基部常帶有小梗。苞片3~4層,褐色鱗片狀。苞片內有萼片5枚,淡黃褐色,微帶綠色,卵圓形,覆瓦狀排列,基部與花托癒合。花瓣5枚或多數,白色或黃白色,緊緊相抱。花瓣內包含許多黃色絲狀的雄蕊。中心有一枚雌蕊,子房呈卵形而有細長的花柱。質輕。氣香,味淡而澀。以花勻淨、完整、含苞未放、萼綠花白、氣味清香者為佳。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家梅與野梅,家梅,野梅,氣味,生長習性,分布範圍,品種類別,栽培技術,種植方法,病蟲防治,主要價值,藥用價值,經濟價值,觀賞價值,相關詩詞,
形態特徵
葉
花
果實
核果近球形,兩邊扁,有溝,直徑2~3厘米,黃色或帶綠色,有短柔毛,味酸;
核
核卵圓形,有蜂窠狀孔穴.。
家梅與野梅
野生與栽培均有。商品稱家梅與野梅,均可入藥。
家梅
野梅
野梅為白花黃萼花瓣少,質量較次。花蕾呈圓球形如大黃豆,直徑4~8mm,基部常帶有花梗,苞片3~4層,褐色鱗片狀,苞片5枚,灰綠色或淡黃褐色,卵圓形,復瓦狀排列,基部與花托癒合。花瓣多數通常卷折皺縮,白色或黃白色,倒廣卵形,有紅棕色脈紋從基部射出。內有多數雄蕊著生於花托邊緣,中心有長卵形子房,密生細毛,並有一細長花柱,質輕。
氣味
氣清香,味淡、微。
生長習性
白梅喜溫暖氣候,耐寒性不強,較耐乾旱,不耐澇,壽命長,可達千年;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白梅喜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
分布範圍
品種類別
屬於梅花中的綠萼型,花單瓣、復瓣或重瓣,白色或初開時為淡綠色,萼綠色,小枝青綠而無紫暈。
栽培技術
種植方法
1.栽植在南方可地栽,在黃河流域耐寒品種也可地栽,但在北方寒冷地區則應盆栽室內越冬。在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為提高成活率,應避免損傷根系,帶土團移栽。地栽應選在背風向陽的地方。盆栽選用腐葉土3份、園土3份、河沙2份、腐熟的廄肥2份均勻混合後的培養土。栽後澆1次透水。放庇蔭處養護,待恢復生長後移至陽光下正常管理。
2.光照與溫度喜溫暖和充足的光照。除杏梅系品種能耐-25℃低溫外,一般耐-10℃低溫。耐高溫,在40℃條件下也能生長。在年平均氣溫16~23℃地區生長發育最好。對溫度非常敏感,在早春平均氣溫達-5~7℃時開花。
3.澆水與施肥生長期應注意澆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偏於狀態,既不能積水,也不能過濕過乾,澆水掌握見乾見濕的原則。一般天陰、溫度低時少澆水,否則多澆水。夏季每天可澆2次,春秋季每天澆1次,冬季則乾透澆透。施肥也合 理,栽植前施好基肥,同時攙入少量磷酸二氫鉀,花前再施1次磷酸二氫鉀,花施1次腐熟的餅肥,補充營養。6月還可施1次複合肥,以促進花芽分化。秋季落葉後,施1次有機肥,如腐熟的糞肥等。
4.整形修剪地栽白梅整形修剪時間可於花後20天內進行。以自然樹形為主,剪去交叉枝、直立枝、乾枯枝、過密枝等,對側枝進行短截,以促進花繁葉茂。盆栽白梅上盆後要進行重剪,為製作盆景打基礎。通常以梅樁作景,嫁接各種姿態的白梅。保持一定的溫度,春節可見白梅盛開。若想“五一”開花,則需保持溫度0~5℃並濕潤的環境,4月上旬移出室外,置丁陽光允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即可“五一”前後見花。
5.花期控制盆栽白梅一般為家庭觀賞。冬季落葉後置於室內,溫度保持在0~5℃,元旦後逐漸加溫至5~10℃,並日充分接受光照,經常向枝條噴水,水濕應與室溫接近。
病蟲防治
白梅病害種類很多,最常見的有白粉病、縮葉病、炭疽病等。
1、白粉病。此病常在濕度大、溫度高、通風不良的環境中發生。早春三月,白梅萌芽時,嫩芽和新葉易受病菌侵染,受害部位會出現很薄的白粉層,接著白粉層上出現針頭大小的黑色或黃色顆粒,後期葉片變黃而枯死。
3、炭疽病。病發初期可噴70%托布津1000倍液或噴代森鋅600倍液防治。發現其他各種病時,噴灑上述兩種藥液亦可見效。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性味】:酸澀,平。
①《綱目》:"微酸,澀,無毒。"
②《百草鏡》:"性寒。"
③《食物宜忌》:"味酸,澀,性平。"④《飲片新參》:"苦微甘。"
①《本草原始》:"清頭目,利肺氣,去痰壅滯上熱。"
③《綱目拾遺》:"安神定魂,解痘毒。"
④《飲片新參》:"紅白梅清肝解郁,治頭目痛;綠萼梅乎肝和胃,止脘痛,頭暈,進飲食。"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外用:敷貼。
由此可見梅的藥用範圍很廣。近代醫學界研究表明,梅的花蕾能開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末可治黃疸。烏梅肉具斂肺澀腸,殺蟲生津功能,並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藥方
①治咽部梗塞感(但無陽性體徵):綠萼梅二錢,橘餅二個。煎服。(蘇醫《中草藥手冊》)
②治唇上生瘡:白梅瓣貼之,如開裂出血者即止。(《赤水玄珠》)
④預稀痘疹:每年臘月清晨,摘帶露綠萼梅蕊一百朵,加上白糖,搗成小餅,令食之。(王玷桂《不藥良方》)
【產季】:立春前後採收。過早太嫩,花外有紅色萼片;過遲花瓣開放,不符合質量。
【品質優劣】:以身乾,勻淨、顏色新鮮含苞未放、氣味芳香者為佳。
【效用】:昇陽氣、解毒、生津、開胃、散郁。治痰熱壅滯,暑熱煩躁、瘰癧結核、癰疽腫毒。
【貯藏】:放置乾燥通風處,防生霉及蟲蛀。
經濟價值
白白梅主含揮髮油,苯甲醛、異丁香油酚、苯甲酸。烏梅主含檸檬酸、谷甾醇,成熟後含氫氰酸。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傷寒、副傷寒、痢疾、結核等桿菌及皮膚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能減少豚鼠蛋白質過敏性休剋死亡的發生。
此外,白白梅可提取芳香油,據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海澄人善蒸梅及薔薇露,取之如燒酒法,每酒一壺滴露少許便芳香。”古人根據芳香油與水的沸點不同,利用分餾技術,將芳香油提取出來,用作食品的添加劑。
觀賞價值
白梅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白梅之處皆成遊客駐足之地!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的2000畝梅林成為廣大遊客嚮往的地方!
相關詩詞
白梅在我國已有幾千年栽培歷史,是極具觀賞性和文化象徵的植物。多為詩人筆下的最愛!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
散作乾坤萬里春。
白梅花 風姿物語·李煜
白梅花
流雲過,一落索,好風似水又如昨
誰在林間月下吹那一支白梅落
牽白衣,傾江左,人生如雪最寂寞
又是十年如夢一壇醉顏酡
金縷鞋,步香階,杳杳迢迢去長街
人間七月初七明肌雪吼悲風烈
拍闌乾,玉石裂,臨風可再飄香屑
傾了故國還踏馬蹄清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