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塊

痞塊,指肚子裡可以摸得到的硬塊,是脾臟腫大引起的,也叫“痞積”。傷寒病敗血病、慢性瘧疾、黑熱病等都會發生這種症狀。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痞塊
  • 英文名稱:a lump in the abdomen
  • 常見病因傷寒病敗血病、慢性瘧疾、黑熱病
  • 常見症狀:肚子裡可以摸得到的硬塊,是脾臟腫大引起的
詞語解釋,基本信息,引證解釋,病名由來,肝病痞塊,治療方法,

詞語解釋

基本信息

詞目:痞塊
拼音:pǐ kuaì
  注音:ㄆㄧˇ ㄎㄨㄞˋ
英文:a lump in the abdomen

引證解釋

 指腹腔內可以摸得到的硬塊。
朱震亨 《丹溪先生心法·積聚痞塊》:“痞塊在中為痰飲,在右為食積,在左為血塊。”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百病主治藥上·積聚症瘕》:“同獨蒜、穿山甲、鹽、醋調,貼痞塊,化為膿血。” 清 李漁 《憐香伴·緘愁》:“膏肓雖入在三春後,那痞塊先成在十月頭。”

病名由來

痞塊痞塊
痞塊 ,病名。
①泛指腹內腫塊。《丹溪心法·積聚痞塊》:“痞塊在中為痰飲,在右為食(一雲“痰”),積在左為血塊,氣不能作塊成聚,塊乃有形之物也,痰與食積、死血而成也。”《雜病廣要·積聚》:“大抵積塊者,皆因一物為之根,而血涎裹之,乃成形如杯如盤,按之堅硬也。食積敗血,脾胃有之,痰涎之積,左右皆有之。”
②指肝積。周之乾謂:“痞塊,肝積也。肝經濕熱之氣,聚而成也。”參見肝積條。
③指症瘕。見《東醫寶鑑·積聚》)症有定位,按之不能移動;瘕則或聚或散,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亦多在腹腔。參見症瘕積聚條。又當前臨床所見之肝脾腫大,亦屬痞塊類疾病,可用鱉甲煎丸,或滋水清肝飲加減。

肝病痞塊

肝脾腫大是肝炎或肝硬化常見的體徵之一。屬於中醫“痞塊”或“鰴”“積”範圍。
痞塊是指腹內有形結塊,例如《難經》中對於左脅下積塊稱為“肥氣”,胃脘部積塊稱為“痞氣”,右脅下積塊稱為“息賁”,狀如覆杯或覆盤,日久不愈,並可伴有嘔逆、黃疸、消瘦、乏力、吐血、寒熱等症狀。形成的原因不外科肝鬱氣結,瘀血停聚,或脾虛氣鬱,痞塞不通,積氣留結和痰熱壅遏等。根據臨床症狀,關老醫生體會,肝病痞塊與一般所謂之痞塊,既有相同之處,又不盡相同。

治療方法

痞塊治療痞塊治療
消散和破削體內有形積滯,以祛除病邪的治療方法。
中醫辨證論治八法之一。又稱消積導滯法。運用範圍比較廣泛,凡由氣、血、痰、濕、食等壅滯而形成的積滯痞塊,均可用消法。由於致病的原因和病情的不同,消散的方法可分為消食導滯、消痞化積、軟堅散結、消腫潰堅等。消法與下法均可消除有形之邪,但 兩者作用不同,下法是在燥屎、瘀血、停痰、留飲等有形實邪必須急於排除,且有可能排除的情況下使用;消法則是在慢性的積聚,尤其是氣血積聚而成的嘓瘕痞塊,不可能且無條件排除的時候採用。下法是猛攻急下,消法是漸消緩散,方法不同,用藥也各異。消法雖較瀉下法緩和,但仍屬祛邪之法,對於純虛無實之證應禁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