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田健治郎,日本兵庫縣人,父親是大莊屋(
名主)田文平,兄長田艇夫是
政治家、
實業家、
眾議員,孫子
田英夫是政治家、
日本社會民主黨參議員。明治7年(1874)上京,成為司法省警察官僚。歷任
愛知縣、
高知縣、
神奈川縣、
琦玉縣警部長。明治23年進入
遞信省,明治31年任遞信次官兼鐵道局長。同年辭官,進入實業界,任
關西鐵道社長。明治33年復歸
官界,任遞信省總務長官,翌年辭職。明治34年當選為
眾議院議員,明治39年敕選為貴族院議員。大正3年(1914年)“西門子事件”後作為貴族院內“茶話會”的核心人物,主導了對第1次山本內閣的倒閣運動。大正5年加入寺內內閣任遞信相。大正8年成為台灣第一任文官總督。大正12年任第2次山本內閣農商務相,大正15年任樞密顧問官。他的和風漢文調的日記從明治39年(1906年)1月開始一直到他死前一個月,從未間斷過,記述十分詳細。
人物生平
出身
1855年3月25日生於
丹波國水上郡柏原藩領的下小倉村(今兵庫縣丹波市柏原町下小倉)。田健治郎出身於世代經營莊屋的豪農(
豪強富農)家庭。幼年時的健治郎強壯、頑皮,而兄長田艇夫身體虛弱,
逸聞他經常代兄出頭。早年師從篠山藩儒渡邊弗措。
官僚政治家
1874年(明治7年)赴
東京,在同鄉前輩的舉薦下,11月5日被錄用為熊谷縣(今
群馬縣的前身)的下級官吏,等外三等出仕。1875年(明治8年)4月23日補十五等出仕,11月2日任史生。1876年(明治9年)5月31日補十四等出仕,愛知裁判所在勤,11月20日補十三等出仕。1877年(明治10年)1月19日補司法省十五等出仕,任判事補。1879年(明治12年)9月24日任五等
警部。1880年(明治13年)6月11日任四等警部兼四等屬。1881年(明治14年)3月5日任三等警部,同年4月11日兼任副典獄,6月25日兼任三等屬。1882年(明治15年)1月13日任警部,仍兼三等屬、副典獄。1882年(明治15年)2月28日任
高知縣警部長,同年11月18日任四等
警視兼一等警察使。1883年(明治16年)2月10日任
神奈川縣警部長。1886年(明治19年)8月12日敘奏任官四等、賜上級俸。1888年(明治21年)11月16日任
琦玉縣警部長,田健治郎從地方警察官僚開始踏入
仕途。
1890年(明治23年)受到遞信大臣
後藤象二郎的提攜,進入中央官僚機構發展。1890年(明治23年)5月24日,他以警保局官吏身份進入
遞信省,任遞信
書記官,敘奏任官四等、下賜上級俸。同年3月25日任遞信省往複課長兼記錄課長,4月1日任官報報告主任、省令審查委員。同年5月26日敘奏任官三等、下賜下級俸。同年7月2日兼任大臣官房第四課長,同年12月18日兼任大臣官房文書課長。1891年(明治24年)3月31日兼任大臣官房監察事務主管兼大臣官房記錄課長。同年4月30日任東京市區改造委員會委員,同年7月4日兼任遞信大臣秘書官,敘奏任官三等,併兼任大臣官房秘書課長。同年8月16日任遞信監察官心得、大臣官房文書課長兼職員課長。8月18日免官報報告主任,10月1日免監察官心得,10月16日免職員課長兼官。
1892(明治25年)10月1日任鐵道會議幹事。1893(明治26年)5月22日任遞信省郵務局長,同年5月24日兼任鐵道會議議員。1893年(明治26年)11月10日任遞信省通信局長,敘高等官二等。1896年(明治29年)1月7日——1897(明治30年)2月22日作為日本代表赴匈牙利參加萬國電信會議並赴歐美各國考察。1897(明治30年)3月25日任東京郵便電信學校校長心得,同年7月8日兼任條約實施準備委員會委員。1897(明治30年)8月18日——10月13日任遞信省電務局長。1898年(明治31年)1月17日任遞信省
次官兼鐵道局長,敘高等官一等,兼官敘高等官二等。同年1月21日任鐵道會議議員。同年7月5日依願免官,任關西鐵道株式會社社長。1900年(明治33年)5月9日任錦雞間祗候。1900年(明治33年)10月31日——1901年(明治34年)6月7日任遞信省總務長官(1900年5月事務次官改稱總務長官,1903年12月復稱次官)。
1901年(明治34年)8月,兵庫縣第3
選區因議員植木致一辭職而舉行
補缺選舉,在
伊藤博文的勸說下,作為
立憲政友會候選人出馬參選,同年9月當選為眾議院議員。1902年(明治35年)8月10日在第7回眾議院議員總選舉中再度當選眾議員。
政友會和山縣系
1901年,政友會圍繞第1次
桂太郎內閣存在
妥協和
反對兩種對策,田健治郎主張妥協,
尾崎行雄則持強硬立場。在這一過程中,田健治郎因批判黨內幹部而被立憲政友會開除出黨,後在伊藤博文的幫助下恢復
黨籍。1903年(明治36年),在伊藤博文辭去政友會總裁後,田健治郎亦脫黨,同時辭去眾議院議員職務,第三次復歸遞信省,1903年(明治36年)9月23日——1903年(明治36年)12月5日任遞信總務長官,1903年(明治36年)12月5日——1906年(明治39年)1月8日任遞信次官。
1906年(明治39年)1月7日——1926年(大正15年)5月15日任
日本貴族院勅任議員,屬茶話會(院內會派)成員。1907(明治40年)9月21日
敘爵為
男爵,列入
華族。1907(明治40年)11月任九州炭礦汽船株式會社社長。此後,他逐漸和伊藤博文保持距離,與
平田東助、
清浦奎吾、
大浦兼武等作為
元老山縣有朋一系的官僚政治家進行政治活動。
“
西門子事件”後,田健治郎作為推翻第1次
山本權兵衛內閣的中心人物之一,與老東家政友會發生尖銳對立,但是經過第2次
大隈重信內閣後,與政友會的關係得以改善,並充當了
原敬和山縣有朋之間的仲裁人。大隈內閣崩潰後,極力擁戴
寺內正毅組閣,1916年(大正5年)10月9日——1918年(大正7年)9月29日任寺內內閣遞信大臣。
台灣總督
1919年(大正8年)10月29日被原敬內閣委任為
台灣總督,成為日占台灣時期第一位文官總督。這是基於原敬反對台灣總督為軍人所壟斷,而山縣有朋相應作出的妥協。田健治郎在總督任內,致力於台灣的法制整備和文民統治,以此來鞏固日本在台灣的
殖民統治。他以“
內地延長主義”為施政方針,標榜“內台融合”、“一視同仁”,完成許多重大改革,如改革地方制度為五州二廳、以“法三號”取代“三一法”、廢止
笞刑、實行
日台共學制度及“內台共婚法”、獎勵日語、修建
嘉南大圳、設立
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對台灣經濟文化事業有所建樹。在“內台一體”的方針下,實行消除“內台差別”的融合政策,實質上就是推行
殖民同化政策,壓制台灣愛國知識分子的廢除六三法的民主要求,禁止成立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並一手炮製御用諮詢機構
台灣總督府評議會,鎮壓台灣議會請願運動。其同化政策的精神是內地延長主義,也就是將台灣視為日本內地的延長,目的在於使台灣民眾成為完全之日本臣民,效忠日本朝廷,加以教化善導,以涵養其對國家之義務觀念。內地延長主義最終演化為
皇民化運動,其本質是為了消滅台灣人民的祖國觀念,將台灣建成日本侵略中國和亞洲其它國家的基地,使台灣人民為其侵略戰爭效命。1923年(大正12年)9月6日,田健治郎辭去台灣總督,返回日本。
後期
1921年(大正10年)11月4日,
日本首相原敬被暗殺,元老
西園寺公望匆匆策立
高橋是清為政友會總裁,黨內驟起紛爭,田健治郎復歸政友會,橫田千之助力主在選出新總裁前由田擔任繼任總裁,但田以同山縣的關係為由推辭(之後,橫田千之助得急病死去,高橋是清在很長一段時間擔任政友會總裁)。
1923年(大正12年),日本經歷1922年(大正11年)的
關東大地震後,
山本權兵衛接替病死的
加藤友三郎,二度組閣,田健治郎入閣。1923年(大正12年)9月2日任第2次山本內閣司法大臣兼農商務大臣,同年9月6日免兼
司法大臣,專任農商務大臣。1923年(大正12年)9月19日任帝都復興審議會委員。1923年(大正12年)12月24日,因內務大臣
後藤新平主持的地震災後復興計畫遭到政友會的反對而辭職退出內閣,同年12月27日發生了虎之門事件,受事件影響,山本內閣於次年1月總辭職。1926年(大正15年)5月10日——1930年(昭和5年)11月16日任
樞密顧問官。
1930年(昭和5年)11月16日,田健治郎在
東京市玉川村(今
東京都世田谷區)上野毛的家中因腦出血並發肺炎去世,葬於多磨靈園。
1906年至1930年記錄他政治活動的《田健治郎日記》是日本近代政治史的貴重史料。
榮典
1882年(明治15年)5月23日:從七位。
1892年(明治25年)6月29日:勛六等
瑞寶章。
1892年(明治25年)12月25日:從五位。
1893年(明治26年)12月28日:勛五等瑞寶章。
1895年(明治28年)6月21日:勛四等瑞寶章。
1895年(明治28年)10月31日:勛三等旭日中綬章。
1898年(明治31年)9月20日:正四位。
1906年(明治39年)4月1日:勛二等旭日重光章、明治三十七八年從軍記章。
1915年(大正4年)11月10日:大禮紀念章。
1916年(大正5年)9月30日:從三位。
1917年(大正6年)12月29日:金杯一個。
1919年(大正8年)2月11日:金杯一個。
1919年(大正8年)12月25日:勛一等瑞寶章。
1924年(大正13年)1月10日:以七十歲高齡賜御紋附銀杯並御酒肴料。
1930年(昭和5年)4月1日:從二位。
1930年(昭和5年)11月16日:勛一等旭日桐花大綬章。
著作
主要著有《財政意見》、《鵬程日誌》、《田健治郎日記》(3部),參與編撰《明治後期產業發展史資料》第146卷。田健治郎日記後來由尚友俱樂部編纂,芙蓉書房出版,他在台灣總督時代所寫的日記被台灣中央研究院編篡為《台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三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