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用工荒是最近幾年出現的新現象。是最具中國特色的新現象,一邊是人口最多的國家,一邊卻企業招不到人。它暴露了我國以前之政策不合理之處,急需要調整。
北京家政研究協會
全北京家政服務人員需求量達到121.6萬人,實際服務人員只有53.78萬人,總缺口達到67.82萬人。其中,保姆缺口25.7萬人,保潔、小時工缺口達到21.49萬人。這樣的供需矛盾在春節期間表現更為突出。 2012年春節前北京很多家政公司提前引進大批
替班保姆,以緩解雙節保姆用工荒。
“用工荒”,即用工短缺,是最近幾年出現的新現象。近幾年來,“用工荒”的說法始終在珠三角迴蕩。雖然此前不斷有媒體報導不斷增長的用工成本導致不少企業無法招架,但其實珠三角普通工人最近幾年的收入並沒有明顯增長。勞務公司扣壓工人、收入增長緩慢、企業不願招零散工人以及90後工人流動性強等原因都加劇了珠三角“用工荒”現象。同時,很多工廠不僅為招工發愁,更為留不住工人而發愁。
北京青年報稱,在國內外經濟大環境的作用下,“中國製造”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作為中國製造業的典型樣本,珠三角地區有著標本意義。很多工廠不僅面臨“用工荒”,但更擔心留不住工人。在珠三角大多數工廠生產線上的工人的工作經驗不超過6個月,看似簡單的用工問題其實已經成為中國製造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石市餐飲協會
截至2008年底,石市大大小小的飯店共10147家,2009年來又增加10%。餐飲行業出現自2005年來最大用工缺口,據協會粗略統計,幾乎每家飯店至少要缺一名服務員,用工缺口已達上萬人。
浙江省人力資源市場
7月份的供求報告顯示,企業總需求人數60.3萬人,而同期的求職總人數卻只有35.4萬人,用工缺口達到25萬人。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最新統計顯示,到7月底,江蘇省新增就業人數66.5萬人,月均增長9.5萬人,尤其7月份單月新增就業人數達到13.3萬人,已恢復到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平。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數據顯示,7月份上海實際淨增就業人數約3.9萬人,比6月份的1.8萬人增長了一倍多。
廣東省統計局
對全省598家企業開展的季度用工情況
重點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二季度末,廣東企業員工總數比上
季末新增加6.29萬人,企業用工需求總體呈增長趨勢。
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調查
據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調查,溫州中小企業開工率為70%,較金融危機以來最差的60.9%,有了較大的提高。
出現原因
直接原因 與更深層次的原因
用工荒有出口訂單恢復增長、企業紛紛擴大生產的直接原因,但從用工荒本身的出現以及發展趨向看,它有更深層次的原因,與
中國發展模式的結構瓶頸甚至財富分配的調整都有莫大關聯。
短短几十年里,中國建立了一個依託世界貿易、面向全球市場的出口加工型經濟結構,支撐它的就是似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低廉勞動力優勢。這種優勢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因為中國人口多的現實,另一方面也緣於國人易於滿足、吃苦耐勞的民族特性,還有打工者對自身權益認識不足的原因。不管怎么說,靠著低廉的勞動力優勢,再加上其他有利條件,我們積累了巨大的財富,迅速崛起為世界主要
經濟體。如今,這種模式遭受了挑戰,用工荒也算是對這種發展模式的一個回應。
雖然很多企業為找不到工人而著急,但我們應該更看重用工荒的必然性和它的積極意義。作為一種經濟現象,用工荒的出現打破了中國廉價勞動力優勢可以永遠持續的神話,也將促使那些沿海
勞動密集型企業改變在國內一味壓榨本國勞動力、在國際上壓縮自己利潤空間的生產模式。同時,用工荒也會促使企業提高工人工資和福利,使得整個社會正視幾十年大發展中被忽視了的人群的正當權益,正視不同群體之間巨大、不合理的收入差異。
中國的崛起不能只依賴沿海地區,沿海地區也不能只把自己變成世界的加工廠。用工荒是
民工潮的一個反向運動,從經濟領域看,它提醒我們: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時不我待;從社會生活領域看,它會把我們從“為了發展而發展”中解放出來,促進勞動者對自身權益的認識,從而營造一個更加和諧發展、繁榮共享的社會環境。
根本原因與主要原因
專家稱勞動者權益得不到保障是“
民工荒”根本原因。一項對珠三角五市1500餘名農民工的最新調查表明,2009年加班費收入為0元者為839人,但工作時間為1至8小時者有640人,也就是說有199人有加班,但是沒有加班費,工作時間更長,收入卻沒有增加。另外,從2007年開始,農民工每月、每周、每天的工作時間均值都在增加。但小時工資卻在下降,從2007年的8.0258元/小時,降至2009年的6.9658元/小時。
具體原因
葉榭鎮服裝行業的有關企業家分析說,由於服裝行業有向中西部地區梯度轉移之趨勢,許多打工者就近實現了就業,外出務工的人員減少,加之這一行業
勞動強度較大,本地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乾。不過,除了春節因素之外,當前各種生活成本大幅上漲,是許多務工者萌生“退出大城市打拚”的關鍵。
中西部快速發展吸引農民工“逆流動”
隨著沿海產業向內陸地區轉移和推進,中國經濟的縱深活力凸顯,勞動力也不再是單向地流動,“逆流動”的隊伍正在壯大。事實上,近幾年來沿海地區頻頻上演“用工荒”,一定程度上也是中西部地區與東南沿海“民工爭奪戰”的結果。
節後進京謀生 起薪較節前降一成
粗略估計,節後各用人單位列出的各職位起薪,普遍比節前降了一成左右,“市場在起著槓桿作用,節前用工是供不應求,而現在則成了供大於求的局勢,用人單位降低起薪並不奇怪。再說,企業也更願意用調低起薪、拔高最高工資的辦法,來刺激員工的積極性。”
引發關注
隨著經濟的平穩回升,進入新年之後,中國經濟出現了一些運行中的新情況,尤其是不少地方出現的“用工荒、
招工難”情況更是引發了多方關注。
2010年2月7日
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
經濟信息聯播》欄目也對珠三角地區愈演愈烈的用工荒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鄭秉文點評:“對於企業而言,用工荒是把雙刃劍。一方面,推動了企業成本,甚至對利潤微薄的
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有可能導致其接近倒閉的
臨界點,具有較大的‘殺傷力’。但另一方面,這迫使企業不得不進行產業結構升級和轉型。”著名時評人
十年砍柴點評:“用工荒,一年甚於一年,這是件大好事。中國勞動者吃苦耐勞舉世聞名,低廉的
勞動力價格竟然成為一些地方政府引以自豪的引資條件。用工荒證明中國普通勞動者不是“低賤”的代名詞。普通人的身價不斷提高,才有可能組成一個真正有尊嚴的大國。”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此番“用工荒”或許只是企業訂單的“
超跌反彈”現象,“用工荒”持續時間不會太長。 同時,在用工短缺的背後,也有值得思考與總結的地方。 一方面要從教育制度上著手,不光培養普通教育人才,也需要大力培養專業技術人才,以解決中國高級人才之缺。另一方面,相關部門需要將信息發布制度完善,企業也要善於利用信息發布平台。
宋頌興建議,從企業自身建設角度上講,企業需要花力氣培養人才,不能全指望現有的招聘人才,同時,相關部門可以在政策上給予支持,並完善相關的法律、用工制度等。
“
三農問題”學者
李昌平在媒體上撰文認為,應從出現的“用工荒”得到一些啟示。他認為,必須改革勞動制度、戶口制度、社保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等,同時,加快
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向中西部集群轉移的步伐,加快農村
合作經濟和新
集體經濟的發展步伐,並加大行業協會的整合力度,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
對外貿易中的協調和統籌作用。
有業內人士指出,以常規思維來看,“
民工荒”意味著勞動力供小於求,市場會依據供求雙方的博弈結果自發上調均衡工資水平。但事實表明,低端簡單勞動供給者因替代性強而不被企業重視,
工資水平仍舊偏低。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無可厚非,所以“民工荒”不能指望企業單方面解決,必須要有調控部門的積極介入與引導。
相應對策
用“權利”留人
中西部開始與東部爭搶農民工 工資差距逐步縮小
對策:用工荒――用“權利”留人!
幾年前已引起關注的“
民工荒”現象,在2011年尤其突出,更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經濟地圖的悄然變化,中西部開始與東部展開爭搶農民工的激烈競爭。
重慶多家企業到火車站截留民工 月薪開到4000元
用工荒導致市內很多企業把橄欖枝伸向沿海回渝過春節的農民工。節後,陸續有企業到火車北站等客流密集的地方招工,不乏
富士康、英業達這類世界五百強企業。
隨著園區工業的快速發展,中部地區的江西省
湖口縣勞動力需求迅猛增加,沿海城市的“民工荒”也初露端倪。為了化解這一勞動力供需矛盾,湖口縣千方百計吸引農民工返鄉就業。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萬名農民工返鄉就業。
返鄉探親農民工開始返程 廣州用工荒將緩解
春節過後,返鄉探親的農民工開始返程。廣鐵集團旅客傳送量超過50萬人,滾滾南下的務工人潮,將使節前廣州的保姆荒等用工緊張局面得到緩解。
在新型城鎮化的建設中,企業用工的難題會不會通過新產業和服務業發展而得到緩解呢?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張車偉認為,未來城鎮化的發展將催生新業態的產生以及服務業的發展,將有利於城市吸納更多就業人口。
申銀萬國巨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建議,未來改善就業需要合理開發和配置人力資源。
相繼出現
成都再現
成都再現用工荒,大家腫么辦
為緩解春節前後“用工荒”難題,儘管元旦假期還沒有結束,成都製造行業、服務行業等春節前後需要大量工作人員的單位,已經開始走進招聘會招人了。在宇輝人力資源市場舉行的綜合性招聘會上,記者看到不少餐飲、酒店等服務行業向大學生求職者拋出橄欖枝:明確表示利用寒假兼職的大學生,其在工作期間的待遇與正式員工基本相同。
法律保障工人權益並非增加用工負擔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烏日圖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企業用工要有長遠眼光,要認識到
勞動力成本提高並不是因為實施勞動契約法造成的,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經濟已經步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儘管從全球範圍來看,特別是和歐美國家相比,我國勞動力成本還很低,儘管從國內看,勞動力成本也在逐步提高。但應該說這些年在這方面提高得還不夠,所以中央提出要提高勞動報酬在
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
居民收入在
國民收入中的比重。”烏日圖還說,從根本上來講,我們發展企業、解決就業的目的,也是為了提高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而勞動者權益保障水平太低,收入不高。
記者在採訪一些企業時了解到,企業認為
勞動契約法導致他們用工成本增加,主要是因為以前一直沒為員工交
社會保險費,勞動契約法規定“社會保險”一項是勞動契約中應當具備的條款,勞動行政部門有權對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沒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必須補繳。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張世誠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也有很多企業向他反映社會保險費增加了他們的用工成本,但社會保險費在
勞動法中就有規定是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繳納的,勞動契約法只不過將社會保險作為勞動契約的必備內容。正是因為以前企業沒有遵守法律,長期不為勞動者繳費,才造成增加了企業負擔。實際上根本算不上是增加了企業的用工成本。
企業反映比較強烈的還有用人單位
終止勞動契約時要支付給勞動者
經濟補償金。
烏日圖解釋,這一規定的本意是勞動者在契約期滿後除了應得的勞動報酬,還能得到一些經濟補助,以保障其在失去工作而又沒有申請失業救濟的短時期內的基本生活,而不是因為企業未履行契約而支付的經濟賠償。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經濟補償金這一規定只涉及用人單位的部分勞動者,增加的用工成本也只在用人單位主動終止勞動契約時才會發生。對大多數用人單位來說並沒有增加過多的成本。
遵守勞動契約法會讓企業走得更遠
張世誠指出,勞動契約法不只是在保護勞動者,實際上也保護了企業的利益,比如其中對員工培訓後員工的
服務期、
競業限制的規定,另外還賦予了企業
經濟性裁員權利等等。法律的根本目的是創建
和諧勞動關係。遵守勞動契約法,從剛性的方面講是法律要求企業必須這樣做,從柔性的方面講則有利於企業勞動關係和諧,有利於
企業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和諧發展。
“如果企業想明白了,就會知道,勞動契約法實際上是在挽救企業,現在法律強制企業善待工人,長遠來看,和諧的勞動關係是企業穩定發展的基本條件。”
王向前說。
儘管勞動契約法一度遭受非議,但有責任感的企業仍然占據主流,在金融危機影響加深的2009年初,全國不少企業紛紛發出“不減員、不降薪”的倡議,以穩定員工隊伍。停產企業有的藉機培訓員工,有的大規模檢修設備,有的給員工補貼暫時放假。
“企業的經營利潤要從技術、質量和管理中來,而不是靠
廉價勞動力,更不能靠剋扣勞動者工資、社會保險等
福利待遇來獲得。企業要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形勢,加快
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換代,這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正確方向。”
烏日圖說。
張世誠認為,
勞動契約法在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功不可沒,法律的實施,使得企業裁員更加謹慎,被欠薪的農民工得到了法律上的大力支持,維護了社會穩定。再加上國家一系列扶持政策,不僅使勞動者權益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失業率也得到了較好的控制,應該說勞動力市場實現了平穩過渡。
消除方法
漲工資只是破解“用工荒”的第一步。破解“用工荒”並非只有漲工資一條路可走,敞開城市胸襟,樹立居民
人本意識,或許比漲工資更能留住人。
有媒體稱,長期形成的企業的極端強勢,工人的絕對弱勢,這兩者之間力量的的過於懸殊。關鍵還是要企業來做這件事。那就是放棄中國的勞動力都天經地義是
廉價勞動力,對待他們可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老觀念,給他們比較合理的報酬;按照法律法規,讓他們享有的基本的安全保障、
福利待遇;在管理上真正體現出一種比較切實的人性化的做法,真正將他們當人,特別是當成企業不可或缺的成員看待與對待,努力建立一種讓企業與員工能夠同甘共苦的企業文化,讓員工有一種家的歸屬感。
在破解今天面臨的“缺工潮”,以及要避免將來再出現類似的問題,政府要出力,社會要伸手,但最關鍵的還是要看企業的態度與動作。
反思
反思
應重視解決“民工荒”背後的深層次問題 要破解“民工荒”,必須解決其背後反映出的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各種問題。出現“民工荒”,表面上看是工資待遇相對農民工要求過低所致。但其深層次原因是農民工對城市生活的不適應。只有通盤考慮,採取切實的措施,逐步解決這些城市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才能從根本上破解“民工荒”。
春節過後,東西部開始打起了農民工的爭奪戰,在東部的上海,一些用工企業開著400輛長途大巴奔赴安徽、江蘇、河南、湖北等地,到家門口去接農民工回來。而西部的重慶,當地的官員更是在春節期間有一項特殊的加班任務,就是設法把那些回家過年的農民工截留一部分,能留多少就留多少。
“用工荒”和“就業難”很少在一個國家如此激烈地對抗,說明中國正把一段漫長的歷史強行壓縮在一個短短的時間段中。這種壓縮的疼痛正在釋放出來,沒有現成的藥可以療傷,我們必須自己配藥,還要有對疼痛一定的忍耐力。
扶正用工理念才能破解用工荒
如何從“用工荒”的啟示中改變企業的用工理念,這才是解決“用工荒”問題的治本之策。要讓工人“人懷固志”,與企業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就要做到“以情結其心,以利固其志”,就要切實地做到職工與企業一起分享經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