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修復標準》是2020年06月22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物多樣性修復標準
- 外文名:Standard for Biodiversity Restoration
- 標準編號:T/CGDF 00003—2020
- 發布日期:2020年06月15日
- 實施日期:2020年06月22日
《生物多樣性修復標準》是2020年06月22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
《生物多樣性修復標準》是2020年06月22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1起草人周晉峰、馬勇、楊曉紅、王豁、陸慧、唐玲、張永飛、馮雯雯、張思遠、王靜、張娜、牛靜美。起草單位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適用範圍本標準規定...
標準編號 T/CGDF 00031—2022 國際標準分類號 13.020.99 有關環境保護的其他標準 國民經濟分類 N771 生態保護 主要技術內容 本檔案制定了生物多樣性恢復的目標、原則、技術路徑和成效評估。
加大森林資源保護和修復力度,提升拓展森林固碳增匯能力。加強草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促進草原休養生息,提升草原生態系統穩定性。著力構建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協調推進紅樹林、海草床和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加強重點生態功能...
2023年12月,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准的亞洲象保護地方標準正式發布,於2024年2月23日起施行。檔案信息 《亞洲象棲息地修復技術規程》規定了亞洲象棲息地修復的撫育疏伐、計畫燒除、種植主食植物、人工硝塘建設、外來入侵植物清理、成效...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加快物種受損生境和棲息地的恢復,提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自我修復能力。(三)構建完備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監測體系。健立完善德宏州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信息監測網路體系,實現動態監測,建立完善生物...
到2020年,1.3億公頃天然喬木林和0.68億公頃天然灌木林地、未成林封育地、疏林地得到有效管護,基本建立天然林保護修復法律制度體系、政策保障體系、技術標準體系和監督評價體系。到2035年,天然林面積保有量穩定在2億公頃左右,質量實現...
持續推進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城市綠地等保護空間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八)推進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統籌考慮生態系統完整性、自然地理單元連續性和經濟社會發展可持續性,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實施《全國重要生態...
《生物多樣性規劃標準》是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中“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各地區、各有關領域中長期規劃”的要求,切實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協調機制,統籌解決生態修復、生態廊道建設、外來入侵物種防控、遺傳資源保護等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大問題。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區域協作,建立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信息共享...
長江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得到高度重視。習近平同志指出,“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在長江流域已有國際重要濕地18處,濕地...
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環境質量不斷改善,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保障。(2)生態保護修復紮實推進 “十三五”末,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5.6%,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6.4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22平方米。“十三五...
編制濕地保護修復工程規劃,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工程,對集中連片、破碎化嚴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濕地進行修復和綜合整治。在健全濕地監測評價制度方面,明確監測評價主體,完善濕地監測評價規程和標準體系。建立濕地監測數據共享機制和統一的濕地監測...
完善生態保護修復標準規範,將生物多樣性納入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績效評價體系。適時開展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實施成效評估。到 2030 年,森林覆蓋率達到 25%左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 60%左右,至少 30%的陸地、內陸水域、沿海和...
州、縣人民政府自然資源、水利、林業和草原等有關部門按其職責組織實施系統性生態修復、重要生態廊道節點生態修復等工程,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功能。第二十五條 承擔生態修復項目的單位應當依據州、縣級生態修復規劃,按照生態修復標準開展生態...
《紅樹林生態修復工程評價技術規程》是廣東省地方標準。內容解讀 主要以提高紅樹林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為主旨,內容涵蓋了生境修復和植被修復等關鍵環節的技術要求,明確了廣東省紅樹林生態修復工程的評價流程、評價指標等技術要求。
這些產品通常用標準的經濟學方法,即價格來估價。從自然環境中獲得並且在市場上出售的產品種類繁多,主要是燒柴、建材、魚和貝類、藥用植物、野生水果和蔬菜、肉類、皮張、纖維、藤條、蜂蜜、蜂蠟、天然染料、海草、動物飼料、天然香料、...
《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評估技術規程》是2016年12月1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適用範圍 本標準適用於全國陸域自然生態系統類和野生生物類自然保護區。起草單位 北京林業大學、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起草人 崔...
本標準起草單位: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周潔敏、唐小平。《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行業標準: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調查規範(LY/T 1814-2009)》由國家林業局於2009—06—18發布,並且於2009—10—01開始實施,本標準由...
行業標準《退化防護林修復技術規程》(LY/T 3179-2020)規定了退化防護林的修復原則、修復對象、修復類型與方式,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調查設計、質量評價、檔案管理等方面的技術要求。該標準適用於中國範圍內退化防護林的修復。制定過程 制...
《自然保護區建設項目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技術規範》是2014年08月21日發布的一項行業標準。起草單位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等。起草人 曹敏、馬友鑫等。
河南省黃河流域河流生態修復技術指南,2023年發布的河南省地方標準 主要技術內容 為河南省黃河流域河流生態修復總體設計、河道形態保持、基底及岸坡生態修復、緩衝帶構建、生物多樣性修復、河道水質淨化、監測評估與工程管理、成效評估提供指導和...
《區域生物多樣性評價標準》等六項標準 《《區域生物多樣性評價標準》等六項標準》是2012年1月1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備案信息 備案號:72166-2020 備案月報: 2020年第4號(總第240號)
區域生物多樣性評價標準 Standard for the assessment of regional biodiversity ( HJ 623—2011 2012-01-01實施)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範生物多樣性評價指標和方法,掌握並了解全國和各地生物多樣性的現狀、空間分布及...
生物修復常採用植物修復的方法,比如受污染灘涂種植蘆葦、鹼蓬、大米草等植物,可以修復受損的土壤。化學修復指採用化學試劑,比如海上溢油用化學分散劑消除石油。物理修復指採用物理、機械的方法。如海面浮油用機械、吸油材料回收等。工程...
各級各有關部門應開展天然林生長演替規律、退化天然林功能恢復提高、不同類型天然林保健性培育、撫育性採伐等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創新攻關,加強對更替、擇伐、漸進、封育尤其是促進復壯等修復方式的研究和示範,加快保護修復技術標準建設,加快...
HY/T 147.3-2013 海洋監測技術規程第 3 部分:生物體 HY/T 214-2017 紅樹林植被恢復技術指南3 HY/T 254-2018 海灘質量評價與分級 HY/T 255-2018 海灘養護與修復技術指南 LY/T 1819-2009 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技術規程 LY/T ...
1995)先後提出三個定義:生態恢復是修復被人類損害的原生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及動態的過程(1994);生態恢復是維持生態系統健康及更新的過程(1995);生態恢復是幫助研究生態整合性的恢復和管理過程的科學,生態系統整合性包括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