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信息
2024年1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2023—2030年)》。
計畫全文
1第一章
生物多樣性狀況一、概況中國幅員遼闊、陸海兼備,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複雜多樣的氣候類型,孕育了豐富而又獨特的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多樣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生態系統多樣性。中國具有全球陸地生態系統的各種類型,其中森林 212 類、竹林 36 類、灌叢 113 類、草甸77 類、草原 55 類、荒漠 52 類、濕地 13 個二級地類;有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海島、海灣、河口和上升流等多種類型海洋生態系統;有農田、人工林、人工濕地、人工草地和城市等人工生態系統。截至目前,全國森林面積2.31 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為 24.02%,其中天然林面積 1.4億公頃;草地面積 2.65 億公頃,其中天然牧草地 2.1 億公頃,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 50.32%;濕地 5635 萬公頃,已有 82 處濕地列入《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面積764.7 萬公頃,居世界第四位;擁有流域面積 5000 公頃及2以上河流 45203 條,總長度 150.85 萬千米。物種多樣性。中國已知物種 135061 種,其中,動物界 65362 種,有哺乳動物 694 種、鳥類 1445 種、爬行動物 626 種、兩棲動物 629 種、魚類 5082 種、昆蟲及其他無脊椎動物 56886 種;植物界 39539 種,有維管植物 35714種,角苔門、真蘚門和地錢門共 3130 種;還有真菌界、原生動物界、色素界、細菌界和病毒界共 30160 種。已記錄到海洋生物 28000 多種,約占全球海洋已記錄物種數的11%。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野生動物 980 種和 8 類,其中國家一級 234 種和 1 類、國家二級 746 種和7 類;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野生植物 455 種和 40 類,其中國家一級 54 種和 4 類、國家二級 401 種和36 類。遺傳多樣性。中國是全球農作物主要起源中心之一,也是稻、亞麻、茄子、香蕉、甜橙等作物的原生起源地之一,最早馴化栽培了大豆、粟、李、桃、杏等作物。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栽培作物 455 類 1339 種,其野生近緣植物 1930 種;有中藥資源種類 12807 種,3500 多種藥用植物為中國特有種;有經濟樹種 1000 種以上,原產觀賞3植物種類達 7000 種。中國是世界重要的畜禽遺傳資源中心和馴化起源中心,948 個畜禽地方品種、培育品種、引入品種被《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收錄。二、生物多樣性受威脅現狀與全球生物多樣性受威脅因素一致,中國生物多樣性也受到自然生境喪失與破壞、自然資源過度利用、環境污染、外來物種入侵和氣候變化等因素的不利影響,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多樣性均呈現不同程度的退化或喪失。1.生態系統脆弱且面臨退化森林生態系統不夠穩定,喬木純林占比較高,喬木林質量整體仍處於中等水平。草原生態系統不同程度退化,總體仍較為脆弱。沙化和水土流失問題依然嚴峻,部分河道、濕地、湖泊生態功能降低或喪失,自然岸線縮減現象依然普遍。2.受威脅物種比例較高《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評估結果顯示,高等植物受威脅物種(包括極度瀕危、瀕危和易危物種)4088種,占被評估物種總數的 10.39%;脊椎動物(除海洋魚類外)受威脅物種 1050 種,占被評估物種總數的 22.02%。43.遺傳資源保護難度加大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氣候變化以及農業種養方式的轉變,遺傳資源地方品種消失風險加劇,種群數量和區域分布不斷發生變化,野生近緣植物資源減少明顯,保護難度加大。
5第二章
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就與形勢一、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就作為最早簽署和批准《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中國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並將生物多樣性保護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與綠色發展、減污、降碳、脫貧等協同推進,在政策法規、就地保護、遷地保護、生態保護修復、監督執法、國際履約合作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為應對全球生物多樣性挑戰作出新貢獻。一是政策法規不斷健全。先後出台《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等 40 多項涉及生態文明建設的方案檔案,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對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進行了系統部署。頒布和修訂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生物安全法、長江保護法等 30 餘部相關法律法規,修訂調整國家重點保6護野生動植物名錄,不斷夯實生物多樣性保護法治基礎。二是就地保護體系持續最佳化。推進自然保護地保護範圍及功能分區的科學劃定,加快整合歸併最佳化各類保護地,積極推動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有效保護了 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 74%的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植物種類。截至 2021 年,自然保護地陸域面積約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8%。建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535 處,劃定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 33 處,嚴格執行休禁漁期制度,有效保護了水生生物資源及其生境。制定我國首部“多規合一”規劃,出台《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 年)》。創新生態空間保護模式,將具有生物多樣性維護等生態功能極重要區域和生態極脆弱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進行嚴格保護。打破行政區域界線,充分考慮重要生物地理單元和生態系統類型的完整性,劃定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其中 32 個陸域優先區域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 28.8%。7三是遷地保護進一步加強。建立植物園(樹木園)200餘個,推動建設國家植物園體系,設立國家植物園及華南國家植物園。開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搶救性保護,112 種特有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實現野外回歸。建立動物園(動物展區)240 多個、野生動物救護繁育基地 250 處,60 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人工繁殖成功。形成以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長期庫為核心,以 1 個復份庫、15 箇中期庫和 55 個種質圃等為依託的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體系,截至2022 年底,共保存農作物種質資源 53 萬份。推動構建國家畜禽種質資源庫、區域級基因庫、活體保種場保護區的三道保護屏障,共建立國家畜禽、蜂、蠶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基因庫)217 個。分別建成國家和省級林木種質資源保存庫(原地庫、異地庫)161 處、353 處,布局建設國家林草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庫 7 處,各級各類林草種質資源庫累計保存種質資源 10 萬餘份。建立藥用植物種質資源保存圃 31 個、水產原良種場 95 個,國家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收集保藏各類生物資源約 14 萬份,生物遺傳資源收集保存持續加快。四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近年來,中國持續加大8水、氣、土污染防治力度,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目標超額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1 年,全國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 30 微克/立方米,比 2015 年下降 34.8%;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優良(I-III 類)和喪失使用功能(劣 V 類)比例分別為 84.9%和 1.2%,比 2015 年提高 18.9 個百分點和降低 8.5 個百分點;近岸海域優良水質(一、二類)面積比例為 81.3%,較 2015 年上升 12.9個百分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穩定在 90%以上,農用地土壤環境狀況總體穩定。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最佳化了物種生境,促進了生態系統功能恢復,有效緩解了生物多樣性喪失壓力。五是生態保護修復步伐加快。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部署實施 51 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累計完成治理面積 500 多萬公頃。建立“1+N”生態保護和修復規劃及標準體系,實施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全面推動 100 個重點項目建設。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連續 30 多年保持“雙增長”,成為世界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連續 4 個監測期實現了“雙縮減”,草原生態9狀況持續向好。“十三五”以來,累計修復治理歷史遺留廢棄礦山面積超 30 萬公頃。堅持陸海統籌、河海聯動,紮實推進“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等重大項目,開展紅樹林、海草床、珊瑚礁等典型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累計整治修復海岸線 2000 公里、濱海濕地 60 萬畝,紅樹林面積已達 43.8萬畝,比本世紀初增加了約 10.8 萬畝。2018 年以來,累計騰退長江岸線 162 公里,灘岸復綠 1213 公頃。通過實施長江十年禁漁,長江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物種得到了初步恢復,洞庭湖 2021 年監測到的水生生物物種比 2018年增加了 30 種。在重要江河湖泊和近海海域開展增殖放流,每年放流各類水生生物苗種 300 多億尾。高標準建設海洋牧場,共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169 個。六是監管和執法力度不斷加大。完善環境保護約束性指標管理,加強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推進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改革。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加大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監督和查處力度。“中國漁政亮劍”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將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海洋10伏季休漁、內陸大江大河湖泊禁漁作為重點執法任務。組織開展“崑崙”、“清風”、“網盾”、“國門利劍”以及打擊破壞古樹名木違法犯罪活動、打擊涉野生動物犯罪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古樹名木等違法犯罪活動。開展“綠衛”2019 森林草原專項執法行動、2023 年全國打擊毀林毀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侵占破壞草原資源違法行為。開展“碧海”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破壞海洋生態環境違法違規行為。開展“國門綠盾”行動,加強外來物種入侵口岸防控。七是國際履約合作持續深化。作為 COP15 主席國,領導各方以大會主題“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為指引,發布《昆明宣言》等高級別政治成果檔案,達成“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等一攬子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會議決定,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率先出資15 億元人民幣,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支持開發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發起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40 多個國家成為合作夥伴,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氣候變化治理與綠色轉型等方面開展合作。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實施“綠色絲路使者計畫”,11幫助共建國家提高環境治理能力。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積極為開發中國家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支持,全球 80 多個國家受益。積極履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不斷深化雙多邊履約和執法合作,面向亞非拉開發中國家連續舉辦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和履約能力培訓班。八是全民保護意識顯著提升。充分利用全國生態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世界濕地日、愛鳥周、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科技活動周等重要時間節點以及 COP15 籌辦契機,持續開展宣傳教育和科普活動,調動全社會廣泛參與。創新宣傳模式,拓寬參與渠道,完善激勵政策,邀請公眾在生物多樣性政策制定、信息公開與公益訴訟中積極參與、建言獻策。成立長江江豚、海龜、中華白海豚等重點物種保護聯盟,為各方力量搭建溝通協作平台。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發起的“企業與生物多樣性全球夥伴關係”(GPBB)倡議,鼓勵企業參與生物多樣性領域工作。政府加強引導、企業積極行動、公眾廣泛參與的行動體系基本形成,全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積極性不斷提升。12二、中國生物多樣性治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生物多樣性治理指明了方向。中國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明確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和任務,為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COP15 為中國引領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提供了重要機遇。作為 COP15 主席國,中國帶領各方克服疫情困難,在昆明與蒙特婁分別成功舉辦 COP15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會議,首次在《生物多樣性公約》框架下舉辦領導人峰會,推動達成歷史性成果檔案,引領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人民民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待和優質生態產品服務的需求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有利條件。鞏固拓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可持續利用與惠益分享有機融13合,提供更多更豐富的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存在的主要問題:生物多樣性保護法律和政策體系仍需完善,依法保護和監管力度不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恢復的科學性和系統性有待加強,生物多樣性管理多部門協作、央地聯動機制亟需深化,科技創新和技術裝備支撐不足,生物多樣性監測體系不健全、監測評價方法不統一,生物多樣性價值實現機制尚未建立,公眾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還不夠強,參與和引領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能力有待繼續提升。面臨的壓力與挑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依然較大,土地利用變化加劇使自然生態空間受到擠占,生物資源過度利用和無序開發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加劇,環境污染對重點流域和海洋生物多樣性及物種棲息地造成影響,外來入侵物種增加了生物安全的壓力,野豬等野生動物致害造成的人與野生動物矛盾衝突日益凸顯,轉基因生物的環境釋放可能對農田及自然生態系統產生影響,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產生顯著影響,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14第三章
新時期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一、指導思想積極推動《生物多樣性公約》履約進程,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有效應對生物多樣性面臨的挑戰、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水平為目標,全面推進生物多樣性主流化,不斷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地位,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減少對生物多樣性的威脅,加強可持續利用與惠益分享,統籌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生物多樣性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重要生態系統、生物物種和遺傳資源得到全面保護,有效推動《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落實及“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執行,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15二、基本原則——堅持尊重自然、保護優先。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保護優先,綜合運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兩種手段,因地因時制宜、分區分類施策,對重要生態系統、生物物種及遺傳資源實施有效保護,保障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堅持綠色發展、惠益共享。將生物多樣性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目標和手段,科學、合理和可持續利用生物資源,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促進公平公正分享利用遺傳資源所產生的惠益,推動生產和生活方式的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雙贏。——堅持統籌推進、全民參與。發揮國務院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協調作用,加強部門協作,分級壓實責任,加大管理、投入和監督力度,完善全社會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長效機制,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自覺性和參與度,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治理新格局。——堅持多邊主義、合作共贏。堅定支持生物多樣性多邊治理體系,切實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他相關生態環境類條約義務,主動承擔同國情、發展階段和能力16相適應的環境治理義務,不斷深化生物多樣性領域交流合作,攜手應對全球生物多樣性挑戰。三、戰略定位——生物多樣性協同治理的行動表率。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及空缺區域的保護力度,加強典型性、代表性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物種和遺傳資源保護,實施針對性的保護和監管措施,有效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打造生物多樣性協同治理的中國方案。——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的實踐樣板。加強野生物種資源可持續利用與全過程監管,規範生物多樣性友好型經營活動,把經濟活動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以高水平生物多樣性保護塑造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激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內生動力,凝聚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的中國智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引領示範。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推動“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落實,加快推進更加公正合理、各盡所能的全球生物多樣17性治理新進程,積極開展生物多樣性國際合作,分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功案例,匯聚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的全球合力,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貢獻中國力量。四、戰略目標——2030 年目標。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政策、法規、制度、標準和監測體系基本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和國家戰略區域的本底調查與評估持續推進,國家生物多樣性監測網路基本建成。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得到有效緩解,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形成全民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良好局面。至少 30%的陸地、內陸水域、沿海和海洋退化生態系統得到有效恢復,至少30%的陸地、內陸水域、沿海和海洋區域得到有效保護和管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面積占陸域國土面積的 18%左右,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於陸域國土面積的 30%,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於 15 萬平方公里,長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有所改善,利用遺傳資源和DSI(數位化序列信息)及其相關傳統知識所產生的惠益得到公正和公平分享。——中長期目標與願景。到 2035 年,生物多樣性保18護政策、法規、制度、標準和監測體系全面完善,形成統一有序、結構連通、動態調整的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面積占陸域國土面積 18%以上,典型生態系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原生境)得到全面保護,長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顯著提高,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可持續利用機制全面建立,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穩固提升,保護生物多樣性成為公民自覺行動。到 2050 年,全面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五、戰略任務面對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全球性挑戰,生物多樣性保護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需統籌考慮國際生物多樣性現狀和中國生物多樣性國情,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落實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形成生物多樣性治理新格局。——構築生物多樣性保護社會行動體系。完善生物多樣性相關政策法規體系,明確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管理的標準規範及工作程式,理順各部門、地方政府生物多樣性工作的體制機制,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19發展規劃及相關行業領域發展規劃與計畫,進一步發揮政府主導、企業回響、全民參與的行動共同體作用。——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網路。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完善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保護指引,遏制資源過度開發和生產生活對生物多樣性的不利影響。最佳化建設各級各類搶救性遷地保護設施。加快建設生態廊道,填補重要區域和重要物種保護空缺。——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面實施《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及有關專項規劃。持續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與評估,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恢復重要自然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自然生境,強化監督管理。增強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協同治理,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進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發展。規範野生物種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推動特色生物資源、生態旅遊、康養、自然教育等生態產業發展和農林牧漁等相關行業可持續管理,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傳承發展生物多20樣性相關傳統知識,促進生產生活方式向生物多樣性友好型轉變,增進人類福祉。——加強生物安全管理與風險防控。強化國家生物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完善生物技術環境風險評估與監管技術支撐體系,提高生物安全風險識別和分析能力,建立生物安全風險監測預警機制,聯防聯控外來入侵物種和有害生物。推動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防範遺傳資源流失風險。——強化生物多樣性治理能力保障。完善重要科研基礎設施、監測網路體系和相關平台建設,加強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探索建立市場化、社會化投融資機制。積極履行生物多樣性相關國際公約並促進公約間協同增效,積極落實“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堅持開展雙多邊合作,發揮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積極引導作用,向其他開發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
21第四章
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領域與行動優先領域一、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優先行動 1:生物多樣性政策法規體系加快生物多樣性保護法治建設,加快出台國家公園法,持續推進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生物安全、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以及森林、草原、濕地、河湖、海洋等領域法律法規的制定修訂工作,研究起草生物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保護條例,完善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和管理制度。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及制度體系,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健全野生動物種群調控和致害補償制度,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完善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制度,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海灣休養生息,繼續實施長江十年禁漁,健全耕地休耕輪作制度。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出台相應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性法規政策。到 2030 年,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可持續利用相關政策法規全面建立。22專欄 1 生物多樣性政策法規體系優先項目1.構建生物多樣性相關法律法規體系梳理生物多樣性相關法律法規,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法制建設成效評估和空缺分析,積極推進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濕地、森林、草原、海洋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城市綠地等重要生態空間保護,以及農業、漁業、生物安全、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生物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等領域法律法規制修訂工作,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法律法規。2.研究起草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管理條例在前期工作基礎上持續深化生物遺傳資源相關立法研究,起草制定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管理條例,明確生物遺傳資源採集、利用、惠益分享以及出入境等關鍵環節的管理規定,推動條例頒布實施,保障國家生物安全。優先行動 2:生物多樣性治理體制機制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治理機制,推進國家和地方層面部門間協同聯動,落實管理和監督職責。強化各級政府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主導作用,鼓勵科研機構、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立法、管理、監督等決策過程。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持續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重要水系源頭地區、自然保護地轉移支付力度以及森林、草原和濕地生態保護補償,建立健全依法建設占用各類自然生態空間的占用補償制度,構建以受益者付費原則為基礎的市場化、多元化補償格局。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健全生物多樣性損害鑑定評估方法和工作機制,23研究建立近海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到 2030 年,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聯合機制基本完善,生物多樣性損害賠償制度逐步建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等不斷完善。專欄 2 生物多樣性治理體制機制優先項目1.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聯合機制完善研究制定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方針政策,組織領導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健全年度進展報告制度,加強工作成效跟蹤評估。生態環境部加強統籌協調職能,牽頭研究重要事項,彙編年度工作進展,提出下一年工作計畫。2.重要戰略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治理聯合推進機制建設圍繞京津冀、長江、黃河、粵港澳、長三角、青藏高原等國家重要戰略區域,聯合主要相關部門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跨區域工作,擬定工作計畫或方案,增強溝通協作,健全工作機制,研究確定重要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大政策、制度和工作方向,共同推進重要戰略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3.生物多樣性治理路徑政策體系構建落實“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構建生物多樣性治理“1+N”政策體系,“1”即本戰略行動計畫及總體實施方案,“N”包括資源、能源、工業、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等領域以及具體行業的生物多樣性治理方案。優先行動 3:生物多樣性規劃計畫體系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及其多重價值觀持續納入各級政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相關部門的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工作計畫及有關行動方案,依據國家相關發展規劃,研究制定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生物資源開發和可持續利用、生物安全管理、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點24領域實施方案,加強監督實施。鼓勵各地制定和更新本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及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方案,明確省、市、縣級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目標、任務和職責分工。鼓勵企業和社會組織自願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規劃、計畫實施的評估監督機制,促進其有效實施。到 2030 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各地區、各有關領域中長期規劃。專欄 3 生物多樣性規劃計畫體系優先項目1.地方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更新指導地方制定修訂本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明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近期、中期和遠景目標,明確生物多樣性保護、可持續利用、惠益分享等方面重要任務及優先行動,提出優先項目清單,確保地方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目標、任務、行動與國家層面保持一致。2.地方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編制指導地方因地制宜編制本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方案,明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工程項目,落實國家關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相關政策,明確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基礎設施建設、可持續利用等主要內容。3.重要戰略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制定結合國家區域重大戰略部署,圍繞京津冀、長江、黃河、粵港澳、長三角、青藏高原等國家重要戰略區域,制定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項行動計畫,明確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總體目標和重要任務,強化區域協同行動,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25優先行動 4:生物多樣性宣傳教育建立健全全覆蓋、多層次、多元化的生物多樣性宣傳科普體系,充分發揮新媒體、新技術、新業態優勢,加大新媒體平台推廣力度,創新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模式,推出生物多樣性重點融媒科普產品,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科學知識、典型案例、重大項目成果等宣傳普及,全方位講好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故事,宣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探索建立高效協同傳播機制,實現內容傳播共享互通。加強與科研院所、公檢法機構合作,提高科普宣傳和普法宣傳水平。將生物多樣性教育納入教育培訓方案,結合自然教育、生態體驗、野外探險等產業發展,引導各地依託當地生物多樣性特色為學生和社區居民提供教育培訓。完善生物多樣性宣傳教育基礎設施,充分依託現有自然博物館、動植物園、種質資源庫等,推動形成中國生物多樣性博物館體系,推進生物多樣性體驗地、自然教育園區等建設,推出一批具有鮮明生物多樣性教育示範意義和激勵作用的陳列展覽,形成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學習體系。到 2030 年,全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顯著提升。26專欄 4 生物多樣性宣傳教育優先項目1.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傳行動利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全國生態日等重要主題紀念日,廣泛開展面向公眾的生物多樣性科普宣傳活動。推出一批高質量的生物多樣性科普節目、欄目、讀物及產品,拍攝生物多樣性紀錄片。加強生物多樣性科普宣講專家隊伍建設。開展生物多樣性專家學者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行動。組織開展一系列生物多樣性保護志願者行動。2.生物多樣性教育行動充分依託地方現有資源,推動一批生物多樣性沉浸式研學體驗地、自然教育園區建設,引導建立豐富多元的自然教育和生態體驗課程,拉近人與自然的聯結。推動開展多樣化生物多樣性教育活動,持續完善各類教育素材。優先行動 5:企業與生物多樣性科學評估企業經營活動的生物多樣性影響,推動將生物多樣性相關信息納入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及其監督管理活動內容,以及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報告等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引導採取可持續的生產模式,推進綠色清潔生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遵守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要求,推動建立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及生物多樣性友好型企業組織管理流程和認證體系,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治理。倡導企業進一步規範對外投27資建設活動,減少或修復對當地生物多樣性的不利影響。完善工商業生物多樣性保護聯盟建設,探索企業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長效機制。鼓勵和推動金融機構將生物多樣性納入項目投融資決策。到 2030 年,基本建成企業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長效機制,形成可持續發展及與自然和諧的生產方式,定期監測、評估和披露重點行業企業對生物多樣性的風險、依賴和影響。專欄 5 企業與生物多樣性優先項目1.工商業生物多樣性保護聯盟建設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多利益相關方參與的工商業生物多樣性保護聯盟,組織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活動,搭建企業參與的政策對話與交流平台、最佳實踐展示平台、技術支撐平台和國際合作平台。2.企業生物多樣性影響指數構建在食品、能源與採掘業、基礎設施、製藥、文旅、網際網路科技等行業開展企業生物多樣性影響評估試點與示範,探索構建重點行業企業生物多樣性影響指數。3.企業生物多樣性信息披露示範選取有代表性的行業企業,識別其相關業務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並定期監測、評估和透明地披露其生物多樣性風險、依賴程度和影響。建立企業生物多樣性信息披露報告框架和流程,提高生物多樣性監管能力。加強項目成果宣傳和推廣,提升企業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4.企業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示範選取有代表性的行業企業探索建立企業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機制和程式,編制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合作協定模板,為建立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相關制度提供示範。28優先行動 6:生物多樣性保護全民行動編制出台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全民行動方案,推動建立政府主導、企業積極行動和公眾廣泛參與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長效機制,完善生態績效管理和激勵政策。培育生物多樣性友好型消費和生活方式,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及其製品,以公平的方式減少消費足跡,減少食物浪費和過度消費。拓寬全民參與渠道,發展生物多樣性公民科學,研究建立各方參與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聯盟,搭建以智慧型手機和網際網路為主要手段的全民參與監督平台,促進實現生物多樣性數據積累、共享和良性發展。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司法保障,完善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機制和違法活動舉報機制,暢通舉報渠道,支持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強化信息公開機制,及時回應公眾關注的相關熱點問題。創新發掘適宜不同人群參與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活動,保障婦女、兒童、青少年以及殘疾人群體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的權利並發揮其積極影響。到 2030 年,生物多樣性保護全民行動體系全面建立,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參與度大幅提升,生物多樣性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基本形成。29專欄 6 生物多樣性保護全民行動優先項目1.生物多樣性保護全民行動方案制定評估分析當前生物多樣性保護各方行為主體參與現狀及問題挑戰,堅持問題導向,以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全民行動為目標,研究促進全民行動的制度建設、技術模式創新以及不同行為主體的具體行動舉措,推動全民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2.生物多樣性保護全民參與平台建設搭建統一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全民參與平台,提供數據查閱、展示共享、知識科普、投訴舉報、志願者服務等參與功能,為企業、公眾、社會組織等利益相關方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連線埠和載體。3.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機制完善完善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政策機制,包括信息公開、宣傳教育、生態績效、激勵懲處等方面。結合碳足跡、碳信用、碳積分等,利用大數據完善全民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行為記錄,探索建立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綠色積分機制及公益資金機制,引導企業、公眾、社會組織等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優先領域二、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威脅優先行動 7:生態空間保護 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和保護格局,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國土空間規劃的重要內容。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加強生態保護紅線人為活動管控,開展動態監測及保護成效評估,強化生態環境監督。加強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的保護監督,築牢重點生態功能區格局,完善重點生態功能區配套政策。最佳化海洋生態安全格局,完善圍填海管控30和岸線開發管控制度,嚴守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目標底線要求。充分銜接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和用途管制等要求,完善全域覆蓋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建立差別化的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依託生態空間相關監督平台加強重要生態空間動態監測、評估和預警。將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納入大型工程建設、資源開發利用等項目的管理要求,強化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監管。到 2030 年,重要生態空間得到有效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得以保持,重要生態系統退化及棲息地喪失得到基本遏制。專欄 7 生態空間保護優先項目1.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保護監督 以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為基礎,銜接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等重要生態空間,結合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對陸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進行最佳化調整。完成海洋及海岸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劃定工作,確定優先區域範圍及工作重點。加強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的保護監督,建立更新調整、跟蹤評估等常態化工作機制。 2.生態保護紅線監測、評估與監督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監測,建立完善生態保護紅線在自然資源、土地利用、生態功能、環境質量等方面的評價指標體系。定期組織開展生態保護紅線保護成效評估。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督。31優先行動 8:生態系統恢復完成陸域、海域生態分區,開展生態恢復重點區域識別與判定,堅持自然恢復為主,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持續推進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強化濕地和草原生態修復,推進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採取近自然工程措施開展棲息地修復和生態廊道建設,提升棲息地連通性,擴大適宜棲息地範圍。規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定期開展增殖放流效果評估。完善生態保護修復標準規範,將生物多樣性納入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績效評價體系。適時開展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實施成效評估。到 2030 年,森林覆蓋率達到 25%左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 60%左右,至少 30%的陸地、內陸水域、沿海和海洋退化生態系統得到有效恢復,生態系統質量、功能和穩定性明顯增強。專欄 8 生態系統恢復優先項目1.生態廊道連通 依據重要野生動物分布及種群擴散趨勢,確定生態廊道建設優先區域,採取近自然工程措施建設生態廊道。對已有重要廊道的保護成效進行評估,識別問題和空缺,32完善恢復保護措施,提升連通效能。拆除阻隔動物正常遷徙交流的圍欄、阻隔網等障礙,保障遷移擴散通暢。 2.海洋生態系統修復 以自然恢復為主,恢復修復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加強入海河口、海灣、濱海濕地與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等生態系統修復和海岸線、砂質岸灘等整治修復。優先行動 9: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全面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最佳化自然保護地布局,高質量建設國家公園,提升重要生態系統、野生動植物及其重要棲息地(原生境)保護水平,全面提升自然保護地資源保護管理水平和生態服務質量。創新其他基於區域的有效保護措施(OECMs),加強對自然保護地外分布的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和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點(小區)的保護。探索公益治理、社區治理、共同治理等方式,支持開展多種形式的民間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法律法規、管理和監督制度,進一步完善自然保護地監測站點建設,加強自然保護地監管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評估,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到2030 年,至少 30%的陸地、內陸水域、沿海和海洋區域得到有效保護和管理(“3030 目標”),自然保護地面33積占陸域國土面積的 18%左右,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和陸生野生植物種數保護率均達到 80%左右,海洋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明顯提升。專欄 9 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優先項目1.其他基於區域的有效保護措施(OECMs)標準建設與示範研究提出適合中國實際的 OECMs 科學內涵及外延,制定 OECMs 認定標準,推動 OECMs 標準化進程,開展陸地、內陸水域、沿海和海洋 OECMs 試點示範建設,為“3030 目標”的實現做出貢獻。2.野生動植物就地保護開展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就地保護狀況與成效調查評估,識別保護空缺。加強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原生境、重要鳥類遷飛通道、重要水產種質資源及生存環境等就地保護。“十四五”期間,劃建 650 處左右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建立未納入自然保護地範圍內的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點(小區)300 處左右,加強管護監測。優先行動 10:生物多樣性遷地保護穩步推進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構建由國家植物園、植物園、擴繁與遷地保護研究中心和種質資源庫等組成的野生植物遷地保護體系。形成較為完善的野生動物收容救護體系,加強珍稀瀕危物種種源繁育基地建設,有序開展野化放歸,建設國家野生動物遺傳資源基因庫。加強國家生物遺傳資源遷地和離體保藏工作,強化野生生物遺傳資34源收集保藏,全面推進農作物、畜禽、林草、中藥材、海洋和淡水漁業等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大幅提升資源保存總量。科學構建珍稀瀕危動植物遷地保護群落,維持和恢複本地、野生和馴化物種的遺傳多樣性。深入實施中華白海豚、中華鱘等 7 個物種保護行動計畫,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嚴格管理動物園、海洋館和各類野生動物馴養繁育場所,規範展示展演等商業活動。到 2030 年,形成較為完善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遷地保護體系。專欄 10 生物多樣性遷地保護優先項目1.野生動植物遷地保護狀況評估開展各類野生植物遷地保護體系建設成效評估,掌握野生植物遷地保護及野外回歸狀況,識別保護空缺。評估動物園、海洋館、野生動物馴養繁育場所、收容救護機構等對野生動物遷地保護的貢獻及存在問題,建立遷地保護種群的物種譜系和繁育檔案,推動形成較為完善的野生動植物遷地保護體系。2.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體系建設落實國家和省級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兩級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國家統籌、分級負責、有機銜接的保護機制。確定建設一批國家級農業種質資源庫(場、區、圃),科學布局完善省級農業種質資源庫(場、區、圃)。3.國家中藥材種質資源庫建設基於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成果,對藥用資源進行廣泛收集、保存,建設國家中藥材種質資源庫。4.植物科學數據中心建設圍繞植物物種、植被生態和遷地保育等領域,持續開展重要科學數據匯聚與長期35保存,推動植物數據匯聚、質量控制、挖掘分析、共享服務為一體的國家植物科學數據中心建設,服務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5.珍稀瀕危物種和極小種群保育與恢複選擇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和極小種群,系統研究其分布、種群動態、棲息地與生境變化、遺傳多樣性變化和受威脅因素,深入探討其瀕危機制,構建物種瀕危機制與小種群保護技術理論框架,研發棲息地識別、物種繁育、瀕危途徑控制、棲息地保護與恢復、人工種群野化等技術,提出瀕危物種保護和恢復的措施與途徑,並進行試點示範。優先行動 11:野生物種可持續管理加強野生動植物可持續管理,完善特許獵捕證、採集證、捕撈許可證、人工繁育許可證、經營利用許可證及專用標識等重點野生動植物利用管理制度,尊重當地居民可持續利用習慣和生活方式,強化野生物種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監管,降低人為導致野生動植物滅絕風險。加強野生動物種群和群落健康管理,科學防控和降低亞洲象、熊、野豬等野生動物致害風險以及對人民民眾生命和財產的危害,建立種群調控限額制度,完善野生動物損害補償制度,推動化解人與野生動物衝突。加強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到 2030 年,野生物種可持續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36專欄 11 野生物種可持續管理優先項目1.人與野生動物衝突解決路徑研究及試點示範對局部地區種群數量明顯偏大、已嚴重影響民眾正常生產生活或自然生態系統健康的野豬、野兔、棕熊、黑熊、岩羊等野生動物,在試點的基礎上,建立年度種群調控限額制度,組織開展適度獵捕和妥善處置。完善獵捕限額管理制度和野生動物損害補償制度,探索緩解人與野生動物衝突新模式並試點示範。2.加強瀕危野生動植物貿易管理認真履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完善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特別是完善網路交易、快遞方面的相關管理政策和標準規範。優先行動 12:生物安全管理強化國家生物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協同推進外來入侵物種和有害生物聯防聯控。加強外來物種風險評估體系建設,嚴格外來物種引入和生物技術產品環境釋放審批,強化“異寵”交易與放生規範管理,加強多部門聯動,開展“嚴防外來物種入侵三年專項行動”,提高口岸檢疫、檢測、鑑定及風險防控能力。推進外來入侵物種識別、普查和監測預警。做好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最佳化監測站(點)布局,加強重點外來物種發生區域和入侵高風險區域監測預警。強化外來入侵物種和有害生物精準查驗、快速鑑定、智慧型預警、溯源監測、風險評估和綜合防治等關鍵技術研發與集成示範套用。完善生物技術產品環境釋37放風險評估與監管技術支撐體系,跟蹤監測轉基因生物等生物技術產品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研製新興生物技術產品精準檢測與快速篩查技術,構建其環境風險評估模型及指標體系。到 2030 年,形成生物安全聯防聯控機制,生物安全風險感知識別、監測預警、評估與防控能力顯著提升,已知或潛在外來入侵物種的引入和定殖率至少降低 50%。專欄 12 生物安全管理優先項目1.重點區域外來入侵物種監測預警及生物多樣性影響評估以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為重點區域,持續開展外來入侵物種識別、普查和監測預警,摸清外來入侵物種種類、分布範圍、發生面積和危害程度等情況,建立已知或潛在外來入侵物種基礎信息資料庫,評估重要外來入侵物種對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影響,完善重大危害入侵物種監測預警與生物多樣性影響評估技術體系。2.重要外來入侵物種阻截防控與綜合治理針對影響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的重要入侵物種,加強入侵機制和危害機理研究,分析研判擴散路徑和入侵趨勢,研發源頭防控、路徑阻截、生物防治等關鍵技術,開展綜合防控技術試點示範,建立重要外來入侵物種綜合防控治理技術體系,提升生態系統的入侵抵抗力和入侵防控成效的可持續性。3.生物技術環境安全監測在轉基因生物等生物技術產品環境釋放區,充分整合現有監測平台,合理布局監測站點,跟蹤監測和評估轉基因生物對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環境的影響,完善生物技術產品環境釋放的檢測、評價、監測及風險防控技術體系,防範生物技術產品環境釋放對生物多樣性及重要野生種質資源的潛在不利影響。384.新興生物技術產品環境釋放風險識別與評估開發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等新興生物技術產品環境釋放風險識別、監測與安全評價關鍵技術,構建基於全生命周期的環境安全風險識別、評價和溯源監測技術體系。根據新興生物技術產品的生物屬性、分子操作特徵以及套用場景等,構建環境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模型,分類識別、預判、分析與評估其環境釋放風險。優先行動 13:環境質量改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強化大氣污染物的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持續改善空氣品質。系統推進城鎮、工業園區污水收集處理,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推進重點海域綜合治理,完善沿海、流域、海域協同一體的綜合治理體系,增強水體自淨能力。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和農膜回收行動,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逐步淘汰高毒高風險農藥。強化塑膠污染全鏈條防治,大力開展塑膠垃圾專項清理整治,大幅減少塑膠垃圾填埋量和環境泄漏量,鼓勵有條件的省份全域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動態發布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科學制定並實施全過程環境風險管控措施,降低新污染物環境風險。到 2030 年,所有來源的污染風險得到有效遏制,農業源氮、磷污染物排放強度顯著降低,10 種高毒劇毒農39藥得以逐步淘汰,劣Ⅴ類國控斷面、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 95%以上,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塑膠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專欄 13 環境質量改善優先項目1.環境污染和污染防治行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評價及標準制定開展環境污染和污染防治行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評價,構建以生物多樣性為重要指標的環境污染生態風險評價體系,出台評價標準。開展污染防治行動成效評估,將生物多樣性相關內容納入污染治理項目績效評價體系,推動污染與生物多樣性協同治理,提升污染治理效能。2.生物多樣性與污染協同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將生物多樣性相關指標納入污染治理過程。強化大氣污染物的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持續改善空氣品質。持續深化水污染治理,推動陸域海域污染協同治理,因地制宜開展水體內源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風險,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和農膜回收行動,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保護蜜蜂、蚯蚓等有益生物。優先行動 14: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協同治理統籌制定生物多樣性適應氣候變化政策框架,強化生物多樣性適應氣候變化支撐體系建設。加強重大氣象災害和氣候變化對我國重要生態功能區、重要物種和脆弱生態系統的影響監測評估和預報預警,提升氣候風險管理和綜合防災減災能力。探索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bS)和基40於生態系統的方法(EbA),增強生態系統氣候韌性及碳匯功能。建立生態系統碳源和碳匯監測核算體系,研究評估重要生態系統碳儲量和碳匯提升潛力。制定氣候變化及應對氣候變化措施對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技術規範,構建氣候行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增效的技術方法和政策支撐體系。到 2030 年,基本建立生物多樣性適應氣候變化、生態系統穩碳增匯、氣候行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增效的支撐體系,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區全面納入氣候變化影響常規監測和風險預警系統,生態系統氣候韌性和碳匯能力不斷提升,應對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增效穩步推進。專欄 14 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協同治理優先項目1.生物多樣性適應氣候變化支撐體系建設和示範開展地質氣候環境演變與生物多樣性形成、生物多樣性適應氣候變化等基礎研究,探究關鍵技術、實施標準和重點政策,構建統籌協調機制,探索空間動態調整機制,搭建以“理論指導、技術驅動、策略落地”為依託,強調“協調強化、調整最佳化”的生物多樣性適應氣候變化支撐體系,推進典型生態脆弱和生物多樣性豐富區域適應氣候變化試點示範工程。2.氣候行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增效支撐體系建設和示範開展氣候變化和應對氣候變化措施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研究,制定影響評價技術規範,構建影響監測指標體系,構建氣候行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技術方法體系和實施路徑,搭建以“降低負面影響、提高協同增效”為目標的氣候行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41協同增效支撐體系,推進典型自然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農業生態系統與經濟社會系統協同增效試點示範。3.生態系統穩碳增匯支撐體系建設和示範開展生態碳匯“理論-調查-監測-評估-核算”工作,推進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碳匯基礎理論方法和前沿技術研究。建立生態系統碳匯監測核算體系,實施碳匯本底調查、碳儲量評估、潛力分析,構建生態系統碳匯基礎支撐體系。推進森林、草原、濕地、海洋、土壤等生態系統穩碳增匯示範工程。優先領域三、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與惠益分享優先行動 15:種質資源可持續利用強化國家層面種質資源利用平台和共享體系建設,推進生物資源安全共享和有序開發。強化對生物資源的發掘、整理、檢測、篩選和性狀與功能評價,構建種質資源DNA 分子指紋圖譜庫、特徵庫和資料庫。打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基礎性科研和商業化育種體系,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育繁推一體化發展。加強國家級和省級育制種基地建設,進一步最佳化良種生產區域布局。提高種質資源品種改良生物技術水平,推進釀造、燃料、環境、中藥等方面替代資源研發。到 2030 年,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體系更加健全完善,鑑定評價和開發共享能力大幅度提高,打造一批育種創新平台,選育推廣一批突破性新品種,建成一42批現代化良種繁育基地,全面提升良種化、智慧型化水平。專欄 15 種質資源可持續利用優先項目1.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加快推進農業種質資源普查,摸清資源家底,實現應收盡收、應保盡保。發布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報告、畜禽遺傳資源狀況報告和水產養殖種質資源狀況報告。2.農作物種質資源精準鑑定立足國家庫(圃)保存的資源,開展庫(圃)資源的基因型鑑定,探明遺傳背景和構成,構建“分子身份證”;在基因型鑑定基礎上,開展核心種質資源的表型精準鑑定。3.農業種質資源共享利用完善種質資源共享利用機制,推進種質資源登記工作,持續發布可供利用的種質資源目錄,發揮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共享平台作用,實現種質資源共享數位化、信息化。組織開展優異種質資源展示推介,鼓勵地方品種申請地理標誌產品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加大資源開發利用力度。4.中國特有藥用植物資源調查與保護對我國 3500 余種特有藥用植物資源開展種質資源調查,加強種質資源收集,開展種質資源保護與評估,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優先行動 16:農林牧漁可持續管理全面推進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發展,推進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協調,增強綠色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推進生態溝渠、生態廊道等田園生態景觀建設,發展生態農業、共生種養等生物多樣性友好做法,提升病蟲害綠色防控水平,43促進土壤健康,恢復蜜蜂等傳粉昆蟲種群。完善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輪牧政策,降低草地過載壓力。建立漁業資源養護管理制度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體系,完善休禁漁和限額捕撈制度,持續推進水產生態健康養殖,實施水產養殖用投入品使用白名單制度,建設現代海洋牧場,發展增殖型、養護型和休閒型等為代表的海洋牧場示範點。嚴格執行休禁漁制度,積極實施公海自主休漁,嚴厲打擊非法、不報告、不受管制(IUU)漁業活動,積極推進海洋捕撈限額試點,實施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適度有序發展林下經濟、生物經濟、生態旅遊、生態康養等,完善綠色供應鏈管理和綠色產品標準體系,加強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認證管理,提升生態系統恢復力和生態產品持續供給能力。到 2030 年,建立健全長江、黃河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長江上游魚類種群數量和多樣性得到顯著提升,農林牧漁綠色生態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傳粉昆蟲受威脅風險顯著降低,土壤健康等級明顯提升。專欄 16 農林牧漁可持續管理優先項目1.土壤健康評價與提升研究制定以生物多樣性為重要指標的土壤健康評價指標體系,出台相關評價標44準,開展農業土壤健康評價。編制土壤健康恢復與提升技術清單,開展生態農業等生物多樣性友好做法試點示範。2.水產養殖系統健康評價與提升系統研究和評估水產養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建立水產養殖系統的水生態健康評價標準、修復技術及套用規範。3.人工林系統的調控與功能提升系統研究和評估不同年代人工林的生態功能,完善人工林系統結構調控與功能提升技術體系,開展規模化人工林改造試點示範。優先行動 17: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健全完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產品價值評估標準,開展重點區域生態產品基礎信息普查及綜合價值評估,逐步建立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平台和市場交易體系,加快完善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創新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模式,因地制宜發展原生態種養、生態旅遊與康養休閒融合、特色生物資源加工利用等,推廣生物多樣性友好技術和傳統做法。鼓勵打造特色鮮明的生態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立和規範生態產品認證評價標準,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產品認證體系,推動生態產品國際互認。加快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鼓勵社會資本和地方社區以多種形式參與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生態產品開發及特許經營活45動。鼓勵地方對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產品價值進行損益核算和補償。到 2030 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基本建立,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能力顯著增強,生態系統多樣性明顯提升。專欄 17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優先項目1.重點區域生態產品基礎信息調查與編目開展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青藏高原等重點區域生態產品基礎信息普查,摸清各類生態產品數量分布、質量等級、功能特點、保護開發利用等本底現狀,形成重點區域生態產品目錄清單。開展生態產品價值評估,完善生物多樣性價值評估方法。2.生態產品價值評價技術標準化建設探索構建行政區域單元生態產品總值和特定地域單元生態產品價值評價體系,先行開展以生態產品實物量為重點的生態價值核算,形成標準化的生態產品價值評價技術,為規範引導全國各地大範圍開展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夯實基礎。3.區域性生物多樣性友好技術模式集成與推廣整合各地具有先進性和示範性的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的技術和方法,探索生物多樣性優勢向產業優勢高質量轉化的路徑和模式,整理形成生物多樣性友好項目典型案例,並進行大範圍多途徑的推廣複製,發揮示範項目的引領作用。4.生態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培育及經營針對典型區域有突出特色和顯著優勢的生態產品,深入挖掘生物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培育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將上下游各類生態產品納入品牌範圍,加強品牌保護和可持續經營,增強區域生態產品品牌影響力,提升生態產品溢價。465.生態產品認證體系標準化建設持續完善生態農業、文旅及其他生態服務業態相關的生態產品認證標準,協同減污、降碳目標,加強生態產品的認證、質量追溯和渠道建設,規範引導生態產品標準化經營和流通,參考國際生態產品認證先進做法,搭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產品認證體系。優先行動 18:城市生物多樣性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城市相關法規、規劃和政策制度體系,編制實施國家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項規劃。開展城市生態系統、物種、遺傳資源多樣性及相關傳統知識的調查評估,推動城市生物多樣性常態化監測。推進實施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加強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區藍綠空間及生態廊道建設,提高城市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和自維持能力,增強本地生物多樣性、生態連通性和完整性,改善人類健康和福祉,增進城市居民與自然的聯繫。加強城市物種及遺傳資源的遷地與就地保護設施建設,建立完善城市外來入侵物種風險防控、人獸接觸及疫病傳播風險防控機制。推進生物多樣性友好型城市建設,將生物多樣性融入城市修補、生態修復、智慧化改造及各類示範創建過程,加快推動社會公眾生物多樣性體驗設施建設。到 2030 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城市發展模式初步建立,城市47和人口密集地區的藍綠空間面積、質量和連通性大幅提高。專欄 18 城市生物多樣性優先項目1.城市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與評估標準化建設建立城市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評估、規劃和管理等技術規範。完善城市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網路建設,開展城市生物多樣性常態化監測,不斷提升高精度城市生物多樣性獲取能力。開展城市生態系統(棲息地)、物種、遺傳資源多樣性及相關傳統知識的調查,及時評估城市生物多樣性分布狀況及受威脅情況,採取適應性管理。建立城市外來入侵物種調查、評估與管控制度,建立人口密集地區的人獸接觸及疫病傳播風險防控機制,保障城市生態安全。2.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行動計畫編制開展城市生物多樣性時空分異規律及其影響機制、規劃和保護等研究,將生物多樣性相關內容納入城市發展規劃,引導各地編制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行動計畫,制定行動目標和工程措施,提升城市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3.城市生物物種棲息地修復及生態廊道建設開展城市物種棲息地恢復及水體岸線修復,加強河道、湖泊、濱海地帶等城市濕地生態和水環境修復,從城鄉一體化角度統籌考慮物種棲息環境的多樣化需求和空間連通性,保護古樹名木,鼓勵使用鄉土樹種,豐富植物結構層次,營建近自然的棲息地環境,增強城市藍綠空間的面積、質量、生態連通性和完整性,擴大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增進民生福祉。4.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城市發展協同模式構建將生物多樣性保護融入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等各類示範創建。探索社區、村鎮及景區、園區、學校等生物多樣性友好城市單元建設,加強鄉土物種在城市生態修復和環境質量改善中的套用。引導建立生物多樣性就地遷地保護設施及城市綠地、口袋公園等生物多樣性體驗地。48優先行動 19: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建立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管理制度,加強對我國生物遺傳資源採集、保藏、利用等活動的管理和監督,完善獲取、利用、進出境審批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開展生物遺傳資源流失風險評估,提高生物資源安全風險識別和分析能力,編制重點監管生物遺傳資源名錄,建立生物安全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制定重要生物遺傳資源申報登記辦法,加強對遺傳資源及其相關的新興生物技術產品的登記和來源管理。加強生物遺傳資源信息管理,促進生物遺傳資源獲取、開發利用、進出境、智慧財產權保護、惠益分享等監管信息跨部門互通共享。鼓勵企業和私營部門通過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開展生物遺傳資源及其相關傳統知識保護。到 2030 年,生物遺傳資源獲取、利用與惠益分享制度基本確立,生物遺傳資源流失得到基本遏制,特色生物遺傳資源保護和培育不斷加強。專欄 19 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優先項目1.生物遺傳資源可持續利用與惠益分享機制建設與試點示範明確我國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適用範圍,制定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管理制度。編制重點監管生物遺傳資源名錄,制定重要生物遺傳資源申報登記辦法。在湖南、廣西、海南、雲南等地開展生物遺傳資源及其相關傳統知識惠益分享試點。49優先行動 20:傳統知識保護與傳承開展生物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調查編目,對農牧、中醫藥、傳統工藝、民俗和遊藝等領域中具有較高價值的傳統知識進行搶救性調查、挖掘和整理,開展數位化、影像化記錄研究。建立傳統知識保護和登記制度,制定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條例。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制度和代表性傳承人制度,深化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登記和申報,強化認定管理。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展傳承活動,培養後繼人才。鼓勵具有典型民族傳統文化特徵的農業種質資源、食品、中藥、工藝產品等依法申請商標保護,提升品牌影響力和產品附加值。建設國家中醫藥古籍和傳統知識數字圖書館,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傳承體驗中心(所、點)和中醫藥文化館等場所開展生物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的研學體驗和普及傳播活動,推動生物多樣性相關的傳統知識融入文化旅遊產品,提升公眾對生物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的文化自信。到 2030 年,初步形成生物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保護政策體系,傳統知識保護和傳承創新能力明顯增強。50專欄 20 傳統知識保護與傳承優先項目1.生物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搶救性保護建立傳統知識數據信息庫,為傳統知識的保護、傳承與套用提供數據信息支持。2.生物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保護與傳承示範選取有代表性的民族、地區或典型物種,開展生物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的研究,挖掘傳統知識對於生物多樣性保護、氣候變化適應、鄉村振興的價值,開展基於傳統知識與現代技術方法有機融合的生態系統適應性管理示範,培育一批生物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研學體驗基地、文化創意產品,篩選典型案例並進行推廣。優先領域四、生物多樣性治理能力現代化優先行動 21: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完善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技術標準體系,推進調查監測工作標準化和規範化。統籌銜接各類資源調查監測工作,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監測,全面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和黃河重點生態區、長江重點生態區、京津冀、近岸海域等重點區域生態系統、重點生物物種及重要生物遺傳資源調查。充分依託現有各級各類監測站點和監測樣地(線),完善生物多樣性監測網路,將生物多樣性納入生態質量監測,提升自然保護地生物多樣性監測平台。持續開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野生植物資源調查監測,以及農作物和畜禽、水產、林草植物、藥用動植物、菌種等51種質資源調查,探索開展野生生物遺傳多樣性調查。及時調整並發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名錄,定期更新生物物種及生物遺傳資源名錄,確定並發布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整合建立多方合作調查監測體系,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和資本參與調查監測工作。到 2030 年,基本實現重點區域生態系統、重點物種和重要生物遺傳資源定期調查和常態化監測全覆蓋,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專欄 21 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優先項目1.生物物種資源(含生物遺傳資源)調查研究分析現有生物多樣性調查空缺並針對性開展調查,重點開展內陸水域、海岸帶和海洋生物多樣性調查,以及高等植物、鳥類、哺乳類、兩棲爬行類、昆蟲等生物物種調查,探索開展野生生物遺傳多樣性調查,持續推進農作物、畜禽、水產、林草植物、藥用動植物、菌種等種質資源調查,依據調查成果及時編制或更新相關名錄。2.生態質量監測網路完善以生態環境問題為導向,圍繞生態質量監管需求,依託國家生態質量監測網路和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網路,系統規劃,充分整合現有監測基礎,將生物多樣性納入陸地和海洋生態質量監測,合理布局監測站點,分類指導、分期實施,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監測。3.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加快生態系統和重點生物類群智慧型化監測設備研製,利用物聯網、人工智慧等信息化技術,研發集數據採集、回傳、識別鑑定、套用產出於一體的智慧監測系統,開發生物多樣性變化預測預警系統,構建全天候運行、空天地一體的智慧監測預警體系,開展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預警試點示範。52優先行動 22:生物多樣性評估建立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成效、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物種資源經濟價值等評估標準體系。定期開展全國生態系統、重點生物物種及重要生物遺傳資源狀況評估,每5 年發布全國生物多樣性綜合評估報告,更新《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建立國務院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協調機製成員年度進展報告制度,跟蹤評估《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2023—2030 年)》執行進展以及對“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貢獻。關注重大政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開展大型工程建設、資源開發利用、外來物種入侵、生物技術套用、氣候變化、環境污染、自然災害等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評價。到 2030年,形成較完善的生物多樣性評估標準體系,基本建立覆蓋重要生態系統、重點生物物種及重要生物遺傳資源的定期評估制度。專欄 22 生物多樣性評估優先項目1.全國生物多樣性狀況評估建立國務院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協調機製成員年度進展報告制度,掌握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和成效。定期對全國生態系統、重點生物物種及重要生物遺傳資源的分布格局、變化趨勢、保護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評估,每年更新《中國生物物53種名錄》,每 5 年發布全國生物多樣性綜合評估報告,每 5 年更新《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2.重點區域生物多樣性狀況動態評估根據生態保護監管情況,針對性開展部分重點區域生物多樣性狀況及動態評估,評估生態系統質量和功能變化情況、重要生物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成效、退化受損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成效、開發建設活動和生物技術套用等對生物多樣性影響以及突出生態破壞問題整改成效等。3.重大工程建設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在國家有關部門確定的重大水利水電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礦產資源開發項目等重大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按照相關技術導則和標準開展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並提出針對性的保護和修復措施,助力重大工程高質量建設和生物多樣性高水平保護。4.地方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實施成效跟蹤評估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評估指標庫,定期評估各級政府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進展與成效,識別存在的問題,指導各級政府如期完成戰略行動計畫所確立的各項目標和任務。優先行動 23:生物多樣性執法監督健全生物多樣性執法監管長效機制,開展跨部門和跨區域聯合執法行動,建立健全執法信息交換機制。將危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行為和整治情況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等相關專項行動,以“中國漁政亮劍”、“崑崙”等專項執法行動為載體平台,定期組織開展水生野生動物及其棲54息地保護、海洋伏季休(禁)漁和內陸大江大河(湖)禁漁期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採集、運輸、交易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等違法犯罪行為,加強網際網路違法犯罪的監管執法,規範行政管理和執法活動。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建立健全案件分級管理、應急處置、掛牌督辦等機制,對破壞生物多樣性相關犯罪行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行政執法能力,完善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鑑定和價值評估體系,加強檢察機關提起損害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工作。到 2030 年,形成完善的生物多樣性執法監督體系,持續保持嚴打嚴防嚴管嚴控的高壓態勢,野生物種的使用、收穫和交易的合法性顯著提升。專欄 23 生物多樣性執法監督優先項目1.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專項執法行動開展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專項執法行動,對違法從事出售、購買、利用、運輸、攜帶、寄遞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等交易活動行為進行全面檢查,認真排查各個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從源頭上切斷非法獲得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進入市場的渠道,規範野生動植物經營利用行為。55優先行動 24:生物多樣性智慧治理依託生態空間相關監督平台和生態環境大數據平台,套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充分整合利用各級各類資料庫和信息系統,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信息化和現代化建設,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信息系統管理、集成展現和深度挖掘。建立健全國家生物多樣性監管數據融合與共享體系,推進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數據匯聚融合,促進社會生物多樣性數據資源上傳整合,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進數據共享。推動智慧治理模式創新,建立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機制,研發動態監測、趨勢研判、影響評估、預測預警等功能模組,提升生物多樣性智慧型感知、精準監管和系統治理能力。充分發揮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作用,依法依規推動數據信息開放共享,提升政務公開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到 2030 年,生物多樣性保護數位化、智慧型化水平顯著提升。專欄 24 生物多樣性智慧治理優先項目1.生物多樣性智慧治理以現有的生態空間相關監督平台和生態環境大數據平台為依託,整合利用各級各類生物物種、種質資源資料庫,套用遙感、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信息系統管理、集成展現和深度挖掘,研發動態監測、趨56勢研判、影響評估、預測預警等功能模組,以科技創新助力生物多樣性監管和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優先行動 25: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恢復、可持續利用領域基礎科學研究和套用技術攻關,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設備研發,研究實施一批前瞻性、戰略性國家科技項目。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專業教育優勢,推進科教結合,加強生物多樣性人才培養和培訓交流,加大急需緊缺技能人才培養力度,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智庫建設。完善人才多元化評價機制,健全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勵機制。強化培訓機制,提高現有人才隊伍專業技能和管理決策水平,提升國際交流能力。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配置大型科研儀器等科研設備,完善資源庫、樣本庫、數據中心、科學觀測研究站和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和轉化套用平台,推動科學數據管理和資源開放共享。到 2030 年,生物多樣性基礎科研和套用技術水平明顯提升,基本建成布局完整、技術先進、運行高效的科技基礎設施設備體系,高素質、專業化、國際化人才隊伍與新時代生物多樣性保護要求相適應。57專欄 25 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優先項目1.生物多樣性關鍵技術及設備研發計畫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恢復、物種繁育、外來入侵物種防治、成效評估、生物技術環境安全等領域基礎科學研究和設備研發,研究實施一批前瞻性、戰略性國家科技項目。加強生物多樣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配置大型科研儀器等科研設備,完善資源庫、樣本庫、數據中心、觀測站和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和轉化套用平台,推動科學數據管理和資源開放共享。2.生物多樣性專業人才培訓計畫開展生物多樣性分類、保護、評估、履約、科普等方面人才培養與培訓,開展生物多樣性相關學科、師資建設。通過線上線下交流、培訓、研修、競賽等多種方式,提高現有人才隊伍專業技能和管理決策水平。 優先行動 26: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強化各級財政資源的統籌調度和最佳化配置,根據需要對生物多樣性保護予以重點支持。調動各類金融機構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政府引導資金的調控帶動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恢復,積極爭取國際資金支持。探索在綠色金融體系中考慮生物多樣性因素,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動員更多社會性資金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深化生態系統服務付費機制,探索建立市場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恢復補償機制,完善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機制,推動生態產品可交易可抵押可變現。逐步改革和淘汰不利於生物多樣性的政策措58施。推動將生物多樣性項目納入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充分銜接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最佳化生物多樣性和氣候投融資的共同惠益和協同作用。到 2030 年,基本建立生物多樣性多元化投融資機制,資金投入水平、使用效益和透明度明顯提升。專欄 26 多元化投融資優先項目1.國家生物多樣性戰略行動融資計畫編制開展生物多樣性融資基礎現狀、存在問題及面臨形勢研究,從財政資金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市場化交易、改革激勵政策措施、發揮集體行動的作用、協同氣候融資等方面提出保障國家生物多樣性戰略行動實施的融資渠道和規劃計畫。優先行動 27:國際履約與合作主動參與全球多邊環境治理,切實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相關議定書,積極落實“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建立生物多樣性履約支撐技術體系,做好國際國內工作統籌協調。積極參加生物多樣性相關國際公約談判和標準制定,促進生物多樣性相關國際條約和文書的協同增效。積極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基金”籌建工作,藉助“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全球環境基金、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一帶一路”生態環59保大數據服務平台等現有雙多邊環境合作機制和平台,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領域雙多邊對話合作,推動知識、信息、科技交流和成果共享。聯合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聚焦生物多樣性前沿熱點問題,開展科學研究、技術交流和人才培養等。繼續積極參與打擊跨境生物資源貿易犯罪國際專項聯合執法行動,深化野生動植物跨境聯合保護與合作交流。做好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啟動及運行工作,完善基金管理運作機制,切實支持開發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到 2030 年,持續深度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進程,生物多樣性國際履約與合作水平不斷提高。專欄 27 國際履約與合作優先項目1.公約履約能力提升計畫發揮 COP15 主席國影響力,做好國際國內工作統籌協調,按時高質量提交國家履約報告,參與制定“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監測指標體系,推動“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在國際、國內的落地實施。強化國際公約履約支撐,參與相關國際治理機制和規則制定與實施,積極參與相關國際標準制定。深度參與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IPBES)評估進程,提升生物多樣性科學評估能力。2.生物多樣性國際論壇籌辦籌辦生物多樣性國際論壇,搭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政策對話與交流平台,推動“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全球落實。3.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啟動和實施建立完善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的治理架構和運作模式,利用基金支持開發中國家60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和“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相關工作,包括國家生物多樣性戰略與行動計畫的制定與修訂、能力建設與提升、相關技術的研發和國際轉讓等。4.“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強生物多樣性雙邊和多邊對話合作,發揮“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中國國際環境合作委員會等平台作用。5.南南國家“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保護合作計畫”開發與實施推動加強與開發中國家在試點示範、能力建設、生物安全等領域的合作。
61第五章
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黨中央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治理的集中統一領導,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發揮好國務院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協調機制的統籌協調作用,整體部署和系統推進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治理工作,全面指導並監督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的實施。細化部署任務分工和實施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先行示範,探索有效模式和有益經驗。各成員單位加強協調配合,立足職能,制定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相關配套政策制度,組織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地執行。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統籌協調機制,具體實施本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治理工作。二、落實各方責任各級政府要切實擔負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治理責任,62將生物多樣性保護、可持續利用與惠益分享作為各地區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抓手,推動生物多樣性治理與污染防治、碳達峰碳中和、應對氣候變化、鄉村振興等戰略的協同增效。各地要科學編制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系統謀劃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目標、重點任務和工程項目,加強組織建設、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確保各項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精準落實。完善政府主導、企業行動和公眾參與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長效機制,拓寬公眾宣傳和社會參與渠道。引導企業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主動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社會責任,鼓勵企業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三、嚴格監督檢查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對國家和地方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評估和監督檢查,協調解決實施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定期向國務院報告相關情況。各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定期將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的執行進展和問題向生態環境部報告。63四、強化科技支撐在國務院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協調機制領導下,成立生物多樣性專家諮詢委員會,分析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治理的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問題,對重大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戰略規劃、決策部署、改革措施等進行論證審議並提出意見建議,參與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治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和評估。各地可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庫,對涉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政策和決策進行技術研判。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恢復領域基礎科學和套用技術研究,推動科技成果、關鍵技術的轉化套用。發揮高校、科研院所專業教育優勢,加強生物多樣性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增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履約、合作交流能力。五、加強資金保障各地建立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資金投入長效保障機制,各級財政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給予大力支持。強化財政資源統籌,通過現有資金渠道繼續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提高財政資源配置力度和資金使用效率,切實發揮資金效益。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強化自然相關環境信息披露,為64金融支持生物多樣性創造條件。各地要多渠道、多領域籌集資金,靈活運用多種形式的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和金融支持政策,探索建立市場化、社會化投融資機制,合力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的實施。
內容解讀
發布《行動計畫》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治理水平的科學指引,是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主席國持續推動“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落實的切實行動。
《行動計畫》作為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總體規劃和《生物多樣性公約》履約核心工具,明確了我國新時期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部署了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威脅、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與惠益分享、生物多樣性治理能力現代化等4個優先領域,每個優先領域下設6至8個優先行動,廣泛涵蓋法律法規、政策規劃、執法監督、宣傳教育、社會參與、調查監測評估、保護恢復、生物安全管理、生物資源可持續管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城市生物多樣性、惠益分享、氣候與環境治理、投融資、國際履約與合作等內容,為各部門、各地區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