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投入是一個經濟學術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環保投入
- 外文名: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put
環保投入是一個經濟學術語。
當然,政府也可以制定一些稅收和價格優惠政策,以鼓勵企業自覺地增加環保投入。根據環境事權的劃分,政府將承擔環境公共基礎設施、跨地區的污染綜合治理以及履行國際環境公約等方面的投資。由於政府具有特殊的信用地位,因此可以採用下列方式進行...
《環保投入與企業價值關係研究》是一本圖書。內容簡介 《環保投入與企業價值關係研究》由陶嵐著,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出版。《環保投入與企業價值關係研究》以我國2004~2009年上市公司中披露環境保護投入信息的公司為樣本,構建多元回歸模型,...
綠色環保是指人類為了保護大自然而採取的一種行為。這裡綠色環保標誌的含義是 ,標誌由三部分構成,即下方的綠色環保,左右的葉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徵自然生態。顏色為綠色,象徵著生命、農業、環保。圖形為正圓形,意為保護。綠色主題 2005...
《我國環保產業投入績效與發展研究報告》是2016年9月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紅梅。內容簡介 本報告在對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國內外環境分析的基礎上,總結了我國環保產業在規模、結構以及不同領域方面發展的現狀。報告對我國...
上海石化2012年底完工的煉油改造項目中,環保投入就超過了6億元,實現了對含硫原油的“吃光榨盡”,並具備了大規模生產相當於歐V標準汽、柴油的生產能力。現今啟動的這一“碧水藍天”計畫,6億元只是先期,接下來還將陸續增加投入,另有...
投資者應如何挖節能環保的機會呢?根據國家規劃,環保裝備產業在2010 年將達到1200 億元,在環保投入占GDP 比重持續提高的背景下,節能環保產業鏈的相關設備、施工將迎來較大的投資機會。具體來看,節能環保涉及的領域包括有工業設備領域的...
環保部門主要負責規劃的協調和對環保工作實行統一監管、統一規範和發布環境信息;發展改革、經貿、財政、稅收、金融、價格等部門負責制定有利於環保的市場機制和經濟政策,建立有效的投融資體制,增加環保投入,並在產業政策、循環經濟建設、...
1 生態環保 2 生態系統 3 發展史 4 財政投入 生態環保生態環保 編輯 語音 生態環保簡稱ECO,即英文單詞“Ecological”的縮寫,是指轉變觀念和思路,加強引導,樹立綠色低碳發展觀,發展綠色低碳經濟、促進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生態環保是...
(七)進一步增加環保投入。污染治理的錢遲早要花,早治理早主動,晚治理就被動。要把環境保護投入作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各級財政都要調整支出結構,加大對環境保護的支持,保證環保投入增長幅度高於經濟成長速度。國家基本建設投資,要繼續...
三、拓展籌資渠道,增加環保投入 各級政府要把環境保護作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積極調整支出結構,加大對污染防治、生態保護和建設、農村環境保護和環保監管能力建設的投入。嚴格預算執行管理,加強資金使用績效評價和項目後續管理,切實提高財政...
要多渠道增加環保投入。到本世紀未,全省年環保投入要逐年有所增加。省人民政府從今年(1996年)起至2000年,每年撥出2000萬元專款,作為環境污染防治資金,該資金由省環保局統一管理、財政監督、有償使用、滾動發展。各地市縣人民政府也...
在“中國綠色競爭力與走出去論壇”上,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我國著名環保專家程振華指出:提高我國能源利用率是改善環境、發展經濟的當務之急。程振華回顧說,我國環境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在建立環保機構、制定環保法規、增加環保投入,特別...
檔案就實行環境質量行政領導負責制、認真解決區域環境問題、堅決控制新污染、加快治理老污染、禁止轉嫁廢物污染、維護生態平衡,保護和合理開發自然資源、切實增加環境保護投入、嚴格環保執法,強化環境監督管理、積極開展環境科學研究,大力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市放鬆生態環境監管、減少環保投入的現象可能出現反彈。全市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渝東北和渝東南大多數區縣(自治縣)仍處於工業化初級或中級階段,統籌區域經濟發展和生態產品供給是面臨的重大...
重經濟輕環境的思想依然存在,環保投入不足,融資渠道不暢,環境管理能力跟不上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快速發展需要等問題都給環境保護工作增加了難度。 二、規劃目標 (一)總目標 在保持已達標的各類環境功能區質量穩定的基礎上,到2010年,扭轉...
伴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發展與保護的矛盾更加突出,一些地方環保投入減弱,進一步推進環境治理和質量改善任務艱巨。區域生態環境分化趨勢顯現,污染點狀分布轉向面上擴張,部分地區生態系統穩定性和服務功能下降,統籌協調保護難度大。我國積極...
(十九)確保增加環保投入。各級政府要把環保投入作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新增財力要進一步向環保傾斜,確保財政對環保支出的增幅高於經濟成長速度。要全面足額徵收排污費,用於污染治理和環境執法。省級財政除繼續保留原有對環保...
加大政府環保投入,優先保證污染防治、環保科技創新、生態環境保護、環保基礎設施和環境保護能力建設。各級徵收的排污費重點用於污染防治和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各類環保專項資金。建立政府引導、企業和社會共同投入的多元化環境保護...
全國人大代表、永清環保董事長劉正軍認為,我國環境污染歷史欠賬巨大,且GDP平均年增7.5%還將在未來不斷產生大量新的污染。根據已開發國家經驗,環保投入占到GDP的3%以上,環境質量才會得到改善,而目前我國中央財政對環保的投入約為3‰,加...
進一步加大財政基本建設投資向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的傾斜力度。“十一五”期間,全市環保投入保持在相當於同期全市生產總值3%的水平。政府環保投入重點支持主要污染物減排工程和環保監管能力建設。健全水資源使用、保護和其他敏感生態...
“九五”期間,我國環保投資是“八五”期間的2.7倍,達到3516.4億元。1999年,環保投入占GDP比例首次突破1.0%。“十五”期間,環保投資占同期GDP比例1.19%。環保投資的增長,加快了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了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率。
政府和企業應積極研究環保對策.將環保投入作為企業開拓市場、降低成本、實現高效益的有效手段。針對中國綠色企業的現狀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提出如下對策: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環保意識 大多企業都設有環保機構 但幾乎都是形同虛設。企業內部...
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彭松表示,隨著公民意識的覺醒以及網路傳播力量的增強,過去在環保方面有欠賬的企業,與周邊社區的矛盾可能會更容易爆發。對於這種趨勢,企業、地方政府都要有所預期。增加環保投入也好、廠區搬遷也好,雖然看似要增加不少...
十五期間計畫環保投入占GDP(國民生產總值)的1.3%比“九五”提高0.27%。“十五”國家環境保護目標:到2005年,環境污染狀況有所減輕,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城鄉環境質量特別是大中城市和重點地區的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國民經濟...
(1)從投入的視角來測量生態創新,使用的具體指標有研發投入(包括人員、設備、資金等)或環保投入。以投入指標測量生態創新的優點在於數據容易獲取,而缺點在於反映的是正式的技術研發行為,而不能反映非正式的非技術生態創新行為。(2)從產出...
減少環保投入 污染事故早有“前科” 有相關人士指責紫金礦業在環保方面捨不得投入,儘量壓低成本。最好的例子是2007年,紫金礦業收購湖北鑫豐礦業。鑫豐礦業主要利用氰化工藝和提純工藝進行金礦冶煉。紫金礦業介入之後,很快停掉了上述兩個...
輕工行業。大型釀造企業能耗、水耗力爭達到全國先進水平。推進廢渣制飼料或二次發酵技術。造紙行業要大力推進林漿紙一體化工程,促進原料結構調整;麥草製漿要加大廢液處理和綜合利用力度;加大環保投入和技術改造力度,確保實現達標排放。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