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玡台刻石是秦代時期的一種篆書碑刻,作者是李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琅琊台刻石
- 類別:碑刻,書法
- 作者:李斯
- 書體:篆書
- 創作年代:秦代
- 規格:高129厘米寬76.5厘米厚37厘米
琅玡台刻石是秦代時期的一種篆書碑刻,作者是李斯。
琅玡台刻石是秦代時期的一種篆書碑刻,作者是李斯。...... 《琅琊台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東巡,群臣請立石刻銘,傳為李斯書。清光緒中葉尚存山...
秦二世繼位後,於元年(前209)春東行郡縣至琅琊台,在始皇所立刻石旁加刻詔書,以彰明先帝功德。據清代志書記載,刻石為棱形錐體,高1丈5尺,下寬6尺,上寬5尺,...
秦泰山刻石立於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天下第一山”——泰山最早的...《書跡名品叢刊》等均有影印,秦刻石中,僅此與《琅琊台刻石》為真,余皆後人...
西漢末,琅琊台毀於地震。明代萬曆年間在琅琊台頂修建海神廟和禮日亭,後廟、亭等俱毀。今琅琊台最珍貴的文物是秦朝刻石,刻石496字,記述了秦始皇統一宇內的...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曾多次巡遊各地並刻石表功,現存刻石文共有七篇:《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之罘刻石》、《東觀刻石》、《碣石刻...
少包里卓雲的父親,擅長盜墓,曾為盜得《琅琊台刻石》而連盜一十七個漢朝大官的墓,終於尋得(可是後來在龐太師屠村的時候估計《琅琊台刻石》也跟著失傳了),...
二是秦小篆刻石。多為丞相李斯所書,著名的有《嶧山刻石》、《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等。這些刻石以平直規矩為長,字型方正,線條勻稱,寫法完型,具有嚴格...
李斯為之書《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和《嶧山刻石》。刻石為標準體,孫過庭《書譜》說“篆尚婉而通”。李斯被人們視為“小篆極則”。王澍評其書法“筆法...
始皇帝當年巡狩四方,立碑頌德紀功,著名的琅琊台刻石就在附近。由青島輪渡過海,經膠南遊五蓮山必經此處。如今自濟南至日照的鐵路已經全線開通,交通更是方便。...
書法以篆、隸見長,所作篆書遠宗《石鼓文》、《琅琊台刻石》、《會稽刻石》諸碑,近鄧石如、楊沂孫諸家,用筆柔中剛,瘦中帶潤,生動多姿。隸書從《曹全碑》...
今存《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殘石,即小篆代表作。秦權上刻制的小篆,據說是李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
鐵線篆為小篆書體之一,由秦代《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玉筯書風中脫出。其書寫方法與玉篆的書寫方法基本相同,因筆畫纖細如線剛勁如鐵而得名,因此又稱...
其傳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殘部,僅存10字。另有《泰山》《琅琊台》二石真跡拓片存世,《會稽》、《嶧山》後人摹刻本傳世,據傳上述刻石皆為李斯所書。《...
嶧山碑(2張) 立《琅琊台刻石》,其內容皆為歌頌他立國的功德,《嶧山刻石》是他的第一個刻石頌揚其廢封建立郡縣的功績。原秦嶧山篆碑,立於嶧山書門。唐《...
2. 琅琊台刻石:驅民歸農的信號3. 灶王爺的故事:山東人的家訓三、山東人傳統性格:“闖關東”的素質1. 南北之異:國民性格的地域格局...
清方朔跋此碑雲:“乍閱之有似《石鼓文》,有似《泰山》、《琅琊台刻石》,然結構有圓亦有方,有長行下垂,亦也斜直偏拂。亦不能為此書也;僅能作篆者,亦不...
但是無論怎么說,除《石鼓文》,泰山上的秦《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應是中國石刻的鼻祖,因為它既有實物印證,又有史書記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的源頭...
《祀三公山碑》書法很有特色,字型篆隸相間,似可稱為“繆篆”。多有異字,清方朔在《枕經金石跋》中說“乍閱之有似‘石鼓文’,有似‘泰山’、‘琅琊台刻石...
韓紹玉、蘇士澍、金運昌等先生,山東地區有蔣維崧、石可等先生,河南地區宋華平等...篆書學習嶧山碑、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漢少室石闕,兼及李陽冰。隸書學習衡方...
琅琊台刻石其一也。秦始皇東巡時,三次到達山東。在 [1] ,秦始皇委派徐福東渡,開拓海域;在文山召集文人頌秦功德;在中國太陽最早升起的地方——成山頭,拜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