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及其有效性問題研究

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及其有效性問題研究

《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及其有效性問題研究》是2017年12月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新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及其有效性問題研究
  • 作者:劉新全
  • 出版社: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2月
  • 頁數:278 頁
  • 定價:3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463832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基於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內涵和機制的界定,《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及其有效性問題研究》提出了評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有效性的“行為一過程”方法,並以此方法對當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狀況進行了評估與致因分析,尋求導致接受行為有效性不盡如人意的癥結所在。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發生的內外機制以及相關影響因素的分析為基礎,本研究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有效性的方案進行了探索,提出了改進的範圍與方式的擇定原則,並在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調適與功能提升、社會環境最佳化與主體自覺方面進行分別闡釋。

圖書目錄

導論
一、立論緣起
二、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究綜述
(二)國內研究綜述
三、研究意義
四、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創新與不足
(一)創新之處
(二)研究缺陷與不足
第一章 立論基礎與知識依據
一、立論基礎
(一)“現實的人”,人的現實生存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體
(三)現實生存的“現代”境遇及其對接受主體與接受行為的規定
二、馬克思主義理論依據
(一)生活決定意識
(二)入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三)需要是人的“內在規定性
(四)“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
(五)“服從於同一運動規律的”合力
三、相關學科知識借鑑
(一)特殊的“客群”:傳播學客群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體的契合
(二)主客體雙重建構:接受學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的契合”
(三)框架約束:行為科學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的規定
(四)本質一致性:社會化理論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研究的啟示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內涵界定與發生機制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的內涵界定
(一)行為與接受行為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的發生依據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的定義
(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的特徵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發生的行為機制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的內部發生機制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的外部機制
(三)互相依存、協同影響:內外部機制的辯證關係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有效性要素及其評估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有效性要素
(一)有效前提:需要與誘因的契合
(二)有效發動:生成接受動機
(三)有效衍化:從認知、情感到意志、信仰
(四)有效調整:結果回饋與行為反應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有效性的“行為~過程評估方法
(一)對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之評估方法的評析
(二)接受行為的過程性與“行為一過程”評估方法
三、“行為一過程”評估方法下的接受有效性評估結果
(一)前提:內在需要旺盛與有效誘因不足
(二)動機:求成求才中的功利色彩
(三)認知:豐富的知識性認知與相對模糊的價值性認知
(四)情感:感性認同正向與理性基礎不足
(五)意志一踐行:有效轉化不足
(六)結果:信以為“真”與信以為“值”的糾結
四、癥結與致因分析
(一)癥結所在
(二)致因判斷
第四章 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有效性的外部因素分析
一、外部因素及其作用方式
(一)環境影響:結構及其作用方式
(二)教育影響:結構及其作用方式
二、社會環境影響的具體分析
(一)社會經濟環境因素
(二)政治環境因素
(三)文化環境分析
三、教育因素影響的具體分析
(一)教育者因素
(二)教育內容和教育媒介分析
第五章 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有效性的內部因素分析
一、接受者主體性發展
(一)主體性生成的基礎性要素:個體生理與心理發展
(二)主體性發展的階段性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的階段性特徵
(三)主體性的階段性轉化不暢甚至斷裂
二、接受主體之需要:現實性與功利性
(一)接受主體需要的現實性
(二)滿足需要途徑的功利性
三、接受主體非理性因素的影響
(一)情感:旺盛與敏感並存
(二)意志:低自覺與高依賴
(三)價值取向的偏移
四、接受主體的能力
(一)求知慾強,有敏銳的認知能力然分析鑑別能力弱
(二)獲取與驗證信息能力強大但過度依賴即時搜尋與網路
(三)實踐能力不足
結論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有效性的探索
一、主體自覺:接受主體的自為與超越
(一)思想政治素質“狀態差距”及其影響的自我確認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之價值的自我確認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之自我定向
(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之自我監控
(五)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之自我超越
二、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調適與功能提升
(一)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調適
(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升
三、社會環境最佳化
(一)增強人民獲得感的經濟環境
(二)廉潔與回應性的政治環境
(三)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