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瓦爾(遊戲《明日方舟》及其衍生作品中的國家)

玻利瓦爾(遊戲《明日方舟》及其衍生作品中的國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1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玻利瓦爾,遊戲《明日方舟》及其衍生作品中的國家。三百多年來,人們對玻利瓦爾的印象從象徵著富裕與強大的玻利瓦爾總督區變化至代表了混亂和落後的玻利瓦爾地區。對於那些身處安全之地的人來說,混亂是機遇的另一個名字,老牌強國萊塔尼亞和新興大國哥倫比亞先後試圖控制玻利瓦爾為己所用,卻一直沒有成功。

“探險者樂園”“征服者的王國”“赤金原野”……這些早已淡出人們視野的稱呼曾經屬於正飽受戰火折磨的玻利瓦爾——這一位於泰拉西部的地區甚至不能被簡單地叫作一個國家。

富饒、廣闊的玻利瓦爾在各方勢力的侵略和爭奪下已經殘破不堪,但人們的生活還要繼續,即便動盪的陰霾從未消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玻利瓦爾
  • 外文名:Bolívar
  • 出處:遊戲《明日方舟》及其衍生作品
  • 類型:國家
  • 語言:伊比利亞語、萊塔尼亞語、維多利亞語、哥倫比亞語
  • 貨幣:杜卡特、哥倫比亞金券、索爾
地理情況,種族特徵,政治概況,辛嘉斯王朝,聯合政府,真正玻利瓦爾人,多索雷斯,經濟與文化,歷史事件,光榮遠征,厄運降臨,戰爭泥沼,

地理情況

總體而言,北高南低是玻利瓦爾地區最大的地理特點,位於中部的玻利瓦爾平原是這片地區的中心,而南、北地區則被生活在這裡的人稱為“邊境”。北部靠近諾勒特海的地方被稱為“玻利瓦爾邊境高原”,整片高原占了全國面積的百分之二十左右,這裡各種資源稀少,全年溫差大,降水較少,並不適合生存,因此居民不多。
玻利瓦爾的大部分區域地處平原,一望無際的原野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正是探險者決定在此紮根落腳的決定性因素。同時,玻利瓦爾平原的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泰拉三大源石礦脈之一的科羅薩主礦脈由西南至東北橫貫了整個平原的中心。一千六百萬玻利瓦爾人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這片巨大的平原之上生活。
玻利瓦爾
多索雷斯景色
玻利瓦爾最南部與瓦伊凡聯盟相鄰地區的景色有著極鮮明的叢林特徵——遮天蔽日的蓊鬱雨林,每天下午幾乎準時的強烈降雨以及蜿蜒幾百千米的湍急河流等。與北部類似,南部這些並不適宜居住的地方人煙稀少。

種族特徵

玻利瓦爾地區人數最多的種族是佩洛。佩洛是分布最廣、人數最多的泰拉種族之一,從薩爾貢帝國到薩米地區,從玻利瓦爾到東國,到處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許多人無法直接靠外貌分辨佩洛、魯珀、沃爾珀和瑞柏巴。這幾者的分類問題可說是伴隨著人類的歷史而一直存在。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文字出現之前的遠古時代,這幾個種族確實是被統稱為“佩洛”的,後來因為認識觀念的革新以及阿斯蘭的影響,後三者才主動從佩洛這個大家庭中分離出來。“魯珀”等概念的發明反映了那個時代的人類對種族的認知水平已不再局限於單純的外貌,而是基於更詳細的生理研究。
玻利瓦爾
佩洛居民
佩洛的人口基數十分龐大,這其中包括了神民和先民的眾多分支。如今,奎爾莎、刻俄柏洛斯和烏瑞狄姆等神民分支大都與先民佩洛一起居住,佩洛以外的人很難直接分辨出他們之間的差別。
在佩洛的傳統中,人們非常注重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總是嘗試著友善待人,有人認為這和佩洛龐大的家族有關。在傳統的佩洛家族中,單個聚落的所有人都被認為是同個家族的成員,所以佩洛們儘可能地維持著彼此之間的和諧關係。值得一提的是,魯珀沿襲了大家族的傳統,卻發展出了完全相反的另一種文化。
不止一位佩洛表示,他們對玻利瓦爾地區軍隊訓練的,名為“獵犬”的生物有著某種難以言說的熟悉感和厭惡感。因此有傳言稱玻利瓦爾部分地區在進行殘忍的人體實驗,但沒有證據能夠證實這一說法。

政治概況

玻利瓦爾境內的三個政權有完全不同的名稱,也採取完全不同的三種體制以及治理邏輯。在此筆者會分別介紹玻利瓦爾王國(辛嘉斯政府)、玻利瓦爾獨立國(聯合政府)和真正玻利瓦爾人解放運動的特點。最後,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多索雷斯,這裡與玻利瓦爾其餘各處的治理邏輯完全不同,筆者認為有必要向各位做出特別說明。

辛嘉斯王朝

作為玻利瓦爾存在時間最長的政權,辛嘉斯王朝並沒有表現出什麼帶有玻利瓦爾地域風格的特質。或者說,也許它的平庸本質才是其得以延續的根本因素。
辛嘉斯王朝統治的玻利瓦爾王國是典型的君主專制國家,國王理論上掌握境內的一切資源。作為一個被萊塔尼亞扶持起來的政府,辛嘉斯政府在成立初期便儘可能地學習或者說借鑑了萊塔尼亞的政府機構設定。由血脈決定繼承權的國王(選帝侯)、不知所謂的廷臣、由七級貴族更改而來的六級貴族和永遠在受苦的平民——一切都是熟悉的萊塔尼亞風格,卻缺少了萊塔尼亞政權中最核心的妥協與互助之道。萊塔尼亞政權的一切都建立在九個大區互幫互助之上,這些地區即使彼此之間時常有矛盾,卻都認同自己屬於同一個集體,這也是巫王能通過放逐敘拉古自治領來凝聚萊塔尼亞九區的根本原因。辛嘉斯王朝卻從未,也不需要擁有這樣的認知,所以在套用萊塔尼亞的體制時,就如同一個沒有源石技藝適應性的人拿著法杖嘗試施法一般白費力氣。這種徒勞在越遠離王都大辛德拉卡托的地方體現得越明顯,在辛嘉斯政府控制下的偏遠村莊裡生活的人可能根本不會在意自己生活的地區理論上有六種貴族,對於他們來說就算這裡有一百種不同的貴族頭銜也完全無所謂。而在其他典型的君主制國家生活的人,比如同等生活條件下的烏薩斯人,他們在成長時就從生活環境裡習得了準確稱呼各級貴族老爺的能力。這種現象說明,辛嘉斯政府在文化上對生活在這裡的人的影響力可能還不如他們的宗主國萊塔尼亞——至少這裡的老百姓都在說萊塔尼亞語。腐敗和不公在玻利瓦爾王國是人們司空見慣的事情,並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還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與混亂的政府系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辛嘉斯王朝較為出色的軍隊系統。玻利瓦爾王國境內實行不論性別的強制兵役,包括貴族在內的所有人都需要在軍隊里度過至少三年的時光。來自萊塔尼亞各級軍事學院的教官和學生出現於辛嘉斯軍隊的各個角落,這些人大都是成績優秀的未來指揮官,萊塔尼亞將他們派來玻利瓦爾不僅是為了幫助辛嘉斯王朝訓練軍隊,也是為了讓這些人親歷戰場的前線並給以後可能遭遇的戰爭積累指揮經驗。巫王自玻利瓦爾內戰正式爆發後便停止了從軍事指揮上援助辛嘉斯王朝的行動,但雙子女皇登基後恢復了這個傳統。辛嘉斯王朝控制的區域大都保留了完整的工業設備和基礎設施,所以能夠做到在領地內對軍隊武器和補給進行充分供應。對比而言,辛嘉斯軍隊有著良好的軍紀和充分的補給,這也是這一政權能夠在玻利瓦爾延續兩百餘年統治的根基。

聯合政府

玻利瓦爾聯合政府的政治體制十分獨特,這裡存在著一種與泰拉其他所有地方都不同的政治制度,為了更好地解釋其運作原理,人們甚至專門發明了“寡頭議會制”這個名字來稱呼它。聯合政府中擁有決策權的是由15人組成的最高議會,這15人通過投票來決定這個國家最重要的事務。而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玻利瓦爾獨立國境內最富有、最強大以及掌握了最多資源的人。他們通常都是一些帶有壟斷性質的財閥團體或者軍事集團的領袖,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寡頭”。最高議會的席位是終身制,只有議員主動放棄或者死亡才能有下一個候補議員,這種規定帶來了大量不光彩的勒索以及暗殺。
拉烏尼達的本地人喜歡告訴遊客說,每一位最高議會的議員都曾經嘗試統治這個國家,但都因為其他議員和哥倫比亞的阻撓而失敗。在看見足夠的證據之前我並不會完全相信這個小道訊息,但是我非常理解它能夠傳播如此之廣的原因。每一位議員都是在動盪時代抓住機遇徹底改變命運的投機者,當有十幾個這樣的“成功人士”聚在一起的時候,大家想做的事情其實每個人都心知肚明——他們都想變得比其他人更成功一點。而哥倫比亞雖然一直以來都在扶持和培養他們,卻絕對不能容忍這些人真的實現自己的夢想,也不允許他們脫離掌控。一般而言,國家的政治局勢想要保持穩定,就需要國內有一股強勢政治力量來牽制另一股強勢政治力量,比如卡西米爾的商業聯合會和監正會,又或者維多利亞的皇帝和各大公爵。但是玻利瓦爾聯合政府的穩定是靠著外部的哥倫比亞來維持的,這種危險的平衡比辛嘉斯王朝腐朽的王權更加脆弱。不過考慮到聯合政府成立只有五十餘年的歷史,在這裡也只能說這套體制的穩定性還有待考察。
玻利瓦爾獨立國實行徵兵制,本質上是寡頭出錢雇用領地內的居民成為職業軍人。軍隊的教官是各大寡頭高薪聘請的各國退役軍人,而這些教官帶來的是七八種完全不同的訓練方式和軍事理論,因此聯合政府軍隊的軍紀和戰鬥力良莠不齊。除了專門的軍人外,聯合政府內部還有一支名為“玻利瓦爾國民警備隊”的部隊,這支部隊是政府在軍隊系統外單獨訓練的軍警部隊。聯合政府每年都會花費巨資從其他國家那裡購買新式軍備來武裝自己的士兵。

真正玻利瓦爾人

真正玻利瓦爾人解放運動是一個勉強聯合的巨型軍政府,十幾支完全不同的軍隊在這裡並肩作戰——他們僅有的相同點是都反對辛嘉斯政府和聯合政府。各級軍官同時也是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軍隊內等級嚴明的上下級關係大大提升了政策執行的效率。他們治下的控制區基本上全年都維持著緊張的戒嚴狀態,只有在節日的時候才會稍微放鬆管控。
許多生活在和平地區的人經常會呼籲大家支持真正玻利瓦爾人,畢竟當他們一聽到這個名字,腦海中自然浮現出的就是飽受壓迫的人忍無可忍起義反抗慘無人道的壓迫者的場景。筆者不會評價這種做法和幻想是錯誤的,但是筆者想在這裡補充一下這個場景中外國人所不知道的後半部分。真正玻利瓦爾人反抗壓迫者的做法並沒有統一的綱領和願景,目的也並不是單純地驅逐辛嘉斯政府以及聯合政府,他們中的大部分還熱衷於摧毀一切與敵人哪怕只有一點關係的人——而這些人大部分都只是在亂世中艱難求生的普通人。真正玻利瓦爾人對於敵人治下的領土實施焦土政策,即消滅所有人並劫掠一切物資後再徹底摧毀定居地。在真正玻利瓦爾人眼中,他們殺死的不是被貴族或者寡頭折磨的老百姓,而是向敵人提供糧食或者衣物的叛徒。從1050年至1060年,被真正玻利瓦爾人這個迅速成長為強大軍事集團的組織徹底摧毀的定居地加起來至少足夠三十萬人生存。雖然在最近十幾年中,較為溫和的玻利瓦爾青年黨在真正玻利瓦爾人內掌握主導權後,這種慘絕人寰的事件已少有發生,但真正玻利瓦爾人從未杜絕使用最極端的暴力。

多索雷斯

人們總說風暴的中心最為平靜,而多索雷斯正是玻利瓦爾這個巨大且無序的風暴的中心。熱鬧的市集、繁華的街道和來往的外國旅客讓這裡看起來充滿和諧,似乎與玻利瓦爾格格不入,但這和平的表象之下充滿著玻利瓦爾最本質的一切。
多索雷斯繁華得幾乎不像是一座玻利瓦爾的城市,夜晚,高樓上的燈火足以將地平線點亮。對於在玻利瓦爾其他地區掙扎求生的人們來說,只有在聯合政府軍炮轟真正玻利瓦爾人陣線的時候才能見到這么多的光亮。
多索雷斯是玻利瓦爾境內僅有的一座中立移動城市,它不屬於任何政府,而只屬於市長個人。它位於玻利瓦爾平原西北部,有著獨特的航道,每年會前往北方的諾勒特海引入海水來更換城內人工海里的水。多索雷斯被稱為“娛樂之都”,這裡的旅遊業、商業、娛樂業、釀酒業和咖啡種植與加工產業非常發達。城市中的各種門店給市政府帶來了巨額稅收。多索雷斯還是玻利瓦爾地區極少數從政策上不迫害感染者的城市,感染者被允許進入多索雷斯市區,但是只能進入官方指定的感染者酒吧和賭場等娛樂場所消費。
玻利瓦爾(遊戲《明日方舟》及其衍生作品中的國家)
多索雷斯的繁華市景
多索雷斯市的前身索雷城建立於1007年,索雷城在創立之初只是一座沒有什麼特色的普通移動城市。本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辛嘉斯王朝的統治者希望擁有一座以旅遊業和娛樂業為主體產業的移動城市,於是就打算對索雷城進行改造,結果卻遭遇了哥倫比亞扶持玻利瓦爾聯合政府等一系列事情,所以索雷城的改造陷入了停擺,整個城市變成了一座龐大的爛尾樓。上一任市長老桑切斯在本世紀七十年代買下索雷城後開始繼續對其進行改造。最大的變化出現在坎黛拉·桑切斯於1083年就任市長後,索雷城進入了高速發展期。這裡成為玻利瓦爾境內重要的中立城市和經濟中心。整座城市在1086年完成人工海的建設後更名為“多索雷斯”。
市長坎黛拉·桑切斯在多索雷斯實行獨裁統治,她有著強大的魄力和政治手腕,通過與多方勢力周旋確保了多索雷斯的中立地位。這座擁有超過一百萬人口的城市在她的治理下成為玻利瓦爾的經濟中心。在多索雷斯的生活看似美好,但這種美好建立在玻利瓦爾的苦難中心。

經濟與文化

玻利瓦爾雖然一直處於戰爭中,但是這裡的經濟一直保持著平穩的發展。以農業和礦業為首的產業非常發達。豐饒且平坦的玻利瓦爾平原堪稱農業的天賜福地,德萊昂曾經感嘆在這裡隨便撒一把種子不需勞作就能長出作物,後世的紛爭也大都因這片平原而起。玻利瓦爾的農業呈現出極大的南北差異:南方以咖啡和甘蔗種植為主,而北方則是瓜果和甜菜種植占主導。在玻利瓦爾平原上有大小各異的種植園,種植園主用極低的價格雇用工人進行勞作。產品中的絕大部分被萊塔尼亞和哥倫比亞等大國掠走,而這些消費品對玻利瓦爾本地人來說則十分昂貴。此外,豐富的源石礦、鐵、銅和其他寶石也是各方勢力爭相搶奪的資源。
在玻利瓦爾本地,仙人掌乾是常見的食物。憑藉其低廉的價格與易於保存的特性,仙人掌乾成了工人與農民首要的主食選擇。儘管高端市場上的精製仙人掌乾口感有如蜜餞,散裝的廉價粗製品口感卻好似枯木,底層勞動者們選擇把它作為主食,或許只是因為他們沒有選擇。
玻利瓦爾(遊戲《明日方舟》及其衍生作品中的國家)
仙人掌乾製品
不知是哪位異想天開的哥倫比亞商人,把玻利瓦爾產的仙人掌乾做成茶包,不遠萬里推上了炎國市場。仙人掌茶一經上市便飽受惡評,被評價為“不如檸檬折耳根晌午茶”。
僱傭兵是玻利瓦爾的一大熱門產業,受僱於任意一方的軍人都可以獲得不菲的報酬。這些僱傭兵是遊蕩在玻利瓦爾境內的中立軍事單位,來自泰拉各處的他們帶著戰爭報酬在玻利瓦爾境內移動且消費,在所到之處大肆揮霍並且購買巨量的補給和產品,這極大提高了各個地區經濟循環的速度與活力。
與蓬勃發展的經濟相對的是活躍的文化。玻利瓦爾與人們印象中落後野蠻的殖民地不同,這裡的文化實力非常強勁。雖然識字率不高,但是很多人可以熟練地說二至三種語言。這裡盛產各類文學和音樂作品。幾個世紀以來,來自伊比利亞、高盧、薩爾貢、萊塔尼亞、哥倫比亞和維多利亞的人在這裡共同生活,他們帶來了各國的語言和藝術,來自不同國家的作品在這裡碰撞然後交融,這種獨特的文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玻利瓦爾人。
除了玻利瓦爾人見多識廣的因素外,這裡危險的生活和動盪不安的政治局勢也催生出了大量的藝術作品,人們憑藉藝術創作控訴著現實世界的醜陋與不公。

歷史事件

光榮遠征

移動城市技術出現之前,生活在各地的人們被迫不定期地遷離暫時的居住地以降低天災可能造成的損失。於是,許多國家熱衷於探索大陸上的未知區域並尋找物產豐饒的地區。探索未知領域的行為被稱為“探險”,它一方面承擔了尋找資源和定居地的任務,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那個時期泰拉人渴望征服未知自然的雄心壯志。所以探險行動在那個時代極為盛行,有些國家和組織會嘗試組建探險隊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新領土。
地理意義上的探索與發現是八世紀的時代主題,躁動不安的冒險家們輾轉於各個國家的宮廷之間,希望遇見與他們同樣懷有偉大理想和抱負的王室和貴族,以便從其手中獲得足以支持探險活動的資金和補給。在這樣一個充滿激情的開拓年代,伊比利亞治下的玻利瓦爾總督區的誕生帶著某種必然性。甚至可以說,哪怕沒有玻利瓦爾總督區,大地上也會有維多利亞的玻利瓦爾公爵領、薩爾貢的玻利瓦爾帕夏行省、高盧的玻利瓦爾行省或者其他地方的玻利瓦爾。而人們認知中的這個玻利瓦爾的故事開始於一個叫德萊昂的人。
弗朗西斯科·德萊昂698年出生於伊比利亞北部一個貧窮的村莊,他在人生的前十多年中都只是一個經常在荒野四處遊蕩的無名之輩。717年,德萊昂加入了一支途經村莊的探險隊,這支人數不多的隊伍的目標是前往伊比利亞的東部,探索未知的土地。年輕的德萊昂在旅途中展現出了一名優秀探險家應該具備的品質:堅強、活躍、機靈、善於規劃且充滿野心。隨後的時間裡,這位來自北方的窮小伙不但迅速接管了探險隊,還成了各國宮廷的座上賓。他為高盧皇帝提供開拓國境的建議,也向維多利亞公爵獻上來自遠方的寶物。從炎國到薩爾貢,從烏薩斯到伊比利亞,德萊昂在717-735年間幾乎走遍了當時人類已知的整個泰拉。他下定決心成就一番更加偉大的事業。
735年,德萊昂正式向伊比利亞國王提請援助,目的是請其“贊助一次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探險”。德萊昂向王室說明,這次探險的目標是從未有人踏足過的泰拉大地西北方,如果能夠發現合適的定居地,那么便由伊比利亞來接管和建設那裡,如果沒有發現合適的定居地,這支探險隊的見聞和經歷將成為寶貴的經驗以及彰顯伊比利亞國力和君主開明決策的有力證據。國王與廷臣商議再三,最終被探險家的實力及其允諾的榮耀所打動,決定從全國範圍內徵集人手和資源來資助德萊昂。已經脫離了那個各國爭相開疆拓土年代的現代人也許很難理解,一國之主為何要花如此之大的精力來投資一項看起來並不可靠的事業。但在八世紀,前往未知地區這件事本身就被人們視為一種勇敢者的壯舉,各地的人都會向以身試險的探險家們致以敬意,而他們背後的贊助人則會以此宣傳自己的名號,就好像是贊助人自己為全人類開拓出了一片廣闊的新天地一樣。
在經過了長達兩年的準備後,德萊昂帶著大量的物資於737年踏上了前往泰拉西北部的旅途。為了獲得更多資源,德萊昂向國王提供了一套詳細的路線方案——他會沿著核心圈各國的貿易路線前進,這樣雖然消耗巨大卻最為保險。但實際上,德萊昂從來都沒有打算返回伊比利亞,他將人生餘下的一切都賭在了這次探險上,他希望能夠帶著足夠多的資源開拓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地。為了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消耗最少的補給到達目的地,探險家決定帶著所有人和補給借路薩爾貢,走最短的路徑前往目的地。就這樣,德萊昂靠著一套假方案從國王手裡拿到了兩倍於實際所需的物資。當探險隊離開伊比利亞後,獨掌大權的德萊昂才將真正的計畫向隊員們展示並令眾人執行。
當時的伊比利亞與薩爾貢之間雖有商業交流,但僅限於局部的少量貿易,幾乎沒有國家級別的往來。在抵達薩爾貢境內時,德萊昂作為探險隊的全權代表直接找上了當地的最高長官——貝亞德帕夏。在溝通時,德萊昂提出了各種合作的可能性,邀請帕夏與伊比利亞交好並與他共同建設商道。帕夏欣賞探險家孤注一擲的冒險精神和他說的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於是同探險隊協商了一系列合作方案。在仔細檢查過探險隊攜帶的都是普通的補給後,帕夏同意放行,並且派出了自己的軍隊開拓出一條新的道路。事實證明,德萊昂的賭博贏得了不可計數的豐厚回報。他在泰拉大陸的西北方發現了一片資源豐沛的開闊大平原,於是決定在這裡停下腳步,一邊開始建設,一邊派使者返回伊比利亞溝通建立新領地的事宜。
同年,當德萊昂和探險隊的成員在如火如荼地完善第一個定居地和修道院的建設時,伊比利亞官方派出的特使隨著德萊昂的使者的腳步來到了這片新領土。特使向在場所有人宣布了伊比利亞王室的命令——探險隊發現的這片土地從即日起屬於伊比利亞,這裡被命名為“玻利瓦爾”,設立殖民地總督區,並由探險者德萊昂出任總督,管理一切事務。總督區進行農業建設、礦業開採以及殖民活動,每年所有的經濟所得一部分支付給薩爾貢商路,一部分留在本地維持正常生產運轉,剩下的全部運往伊比利亞本國。
相比於當今哥倫比亞的拓荒宣傳,彼時伊比利亞的移民呼籲堪稱真誠。誠然,玻利瓦爾不像宣傳中那樣遍地財寶,這裡的馱獸和作物也不是由黃金所鑄,但人們確實發現了肥沃的土地與豐富的礦產。即使大部分經濟所得都被運往伊比利亞本土,殖民地的人們過得也堪稱富庶。
玻利瓦爾(遊戲《明日方舟》及其衍生作品中的國家)
玻利瓦爾移民宣傳畫
探險者德萊昂從此變成了總督德萊昂,為了宣傳他的功績,以及彰顯伊比利亞征服自然與荒野的雄心壯志和大膽嘗試,王室賜予了德萊昂“征服者”的頭銜。城鎮與炊煙開始出現在這片名為“玻利瓦爾”的平原之上,薩爾貢境內的那條商路見證了玻利瓦爾的崛起,伊比利亞更是收穫頗豐,一切都呈現出欣欣向榮之勢。那個時候,還沒有人預料到,等待這個新興地區的將是長久的苦難與戰火。

厄運降臨

玻利瓦爾總督區在德萊昂的治理下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人們將這裡視為實現夢想之地,薩爾貢、萊塔尼亞及維多利亞等地陸續有人移居至這片充滿活力和生機的土地。759年德萊昂去世,伊比利亞指派了另一位總督接管玻利瓦爾。新任總督雖然沒有德萊昂那樣出色的能力和極高的人望,但也是堪用之材。在接下來的幾年中,玻利瓦爾仍然保持著活躍的狀態。
一切的變化開始於767年,這一年開發伊比利亞一薩爾貢一玻利瓦爾商道的貝亞德帕夏去世,他的繼任者為了淡化貝亞德的功績並為自己累積威望,強行關閉了這條玻利瓦爾與伊比利亞本土之間最繁榮也最重要的商路。同時,維多利亞皇帝擔憂玻利瓦爾這塊伊比利亞飛地的快速發展會威脅到本國未來的安全,於是嘗試聯合其他國家一同破壞玻利瓦爾的現狀。無獨有偶,高盧、萊塔尼亞也在盤算著類似的計畫,三國在簡單地交流意見後一拍即合,同時向伊比利亞施壓,他們嘗試通過各種手段切斷位於南方沿海的伊比利亞與位於西北內陸的玻利瓦爾之間的關聯。在多方同時的壓力下,玻利瓦爾總督被迫宣布玻利瓦爾決定獨立,並從伊比利亞治下的玻利瓦爾總督區變更為不臣服於任何勢力的玻利瓦爾自治領。
至此,玻利瓦爾開始逐步陷入混亂的狀態。以維多利亞為首的各核心圈強國只想削弱伊比利亞的國力,而對在玻利瓦爾生活的居民毫不關心。這些老牌帝國一方面要提防來自其他大國的威脅,一方面又想儘可能地從玻利瓦爾攫取資源。在一番權衡後,放棄獨占玻利瓦爾的計畫反而變成了性價比最高的選項,因此各個核心圈國家均未對新興的自治領施以援手,反而還暗中破壞其他國家與這裡進行的貿易和政治往來。玻利瓦爾南邊的薩爾貢則宣稱可以幫助玻利瓦爾自治領,但要求這個地區像瓦伊凡地區一樣對薩爾貢萬王之王俯首稱臣並接受一位帕夏的治理。此時的玻利瓦爾剛剛經過了蓬勃生長的三十年,對自己的未來仍充滿信心,薩爾貢這種傲慢並且略帶羞辱的態度使得總督直接回絕了萬王之王的使者。那時的玻利瓦爾人以為自己遇到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卻沒想到這種程度的困難在多年以後回看簡直堪稱幸福。
玻利瓦爾自治領存在了一百三十年左右,其間一共經歷了四十餘位統治者,每人在位時間平均不到三年。內憂外患完全籠罩了玻利瓦爾。就內部而言,自治領政府崩潰、經濟癱瘓、瘟疫橫行,各地都是割據政權,整個國家呈現出完全混亂的狀態。伊比利亞的第一批移民在貧困、疾病與暴行的夾縫中掙扎求生,只有少數聚落還保留著信仰,渴望重新與祖國建立聯繫。而外部社會也在發生劇烈動盪,移動城市的出現完全改變了國際局勢。曾經因為忌憚長途行軍作戰可能帶來的意外情況而未對玻利瓦爾發兵的大國,也把控制玻利瓦爾的計畫重新提上了議程。

戰爭泥沼

九世紀下半葉,高盧、維多利亞和萊塔尼亞等國在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移動城市後紛紛試圖插手玻利瓦爾的事務。各方混亂的外交拉鋸戰從885年一直延續到897年,最後的勝利者是萊塔尼亞。施彤領的選帝侯召集了一大批來自各區的軍隊以“協助新政府”為由,在這年發兵進入玻利瓦爾自治領,在經歷了一系列打著“平叛”口號的戰爭後,基本上重新統一了玻利瓦爾全境。選帝侯協助的這個“新政府”被稱為“辛嘉斯王朝”,這基本上是個純正萊塔尼亞風格的傀儡政權。辛嘉斯的領袖自稱為“國王”,定都玻利瓦爾的大辛德拉卡托,從此開啟了玻利瓦爾王國時代。
選帝侯的大軍撤走後,辛嘉斯政府參考萊塔尼亞的大區模式統治了玻利瓦爾,但這種統治更多是一種名義上的管理,各地在對待辛嘉斯政府的政策時不約而同地採取了陽奉陰違的做法。辛嘉斯政府每年向萊塔尼亞提供源石礦、糧食、人力以及大量的現金,而玻利瓦爾也成為萊塔尼亞人出門遠遊的首選之地,說萊塔尼亞語的人在這裡能夠同時享受到便利的語言環境、貴族一般的旅居生活和景色獨特的異國風光——然而這一切都建立在玻利瓦爾人的苦難之上。雖然辛嘉斯王朝因為尾大不掉的行政體系和平庸的治理能力並沒能有效地快速發展玻利瓦爾,但與自治領時期相比,玻利瓦爾人的生活至少有了些許略帶恥辱的改善。
可這種虛假的平靜也沒有持續多久,哥倫比亞這個新興勢力的出現再次改變了核心圈諸國對於玻利瓦爾的外交策略。1019年獲得獨立的哥倫比亞完全覆蓋了玻利瓦爾前往萊塔尼亞的路線,雖然此時的哥倫比亞還沒有能夠切斷萊塔尼亞一玻利瓦爾商路的實力,卻也實打實地嚴重影響了兩地之間的通行效率。不僅如此,哥倫比亞聯邦政府還試圖通過扶持具有政治影響力的企業和商人來左右玻利瓦爾的國內事務。哥倫比亞的一系列行為在1020-1047年這段時間裡越來越明目張胆,甚至玻利瓦爾部分地區的割據勢力已經實際上脫離了辛嘉斯王朝的控制而投向哥倫比亞的庇護。哥倫比亞當局於是做出判斷——萊塔尼亞已無實際能力掌控玻利瓦爾,所以哥倫比亞應該儘可能地投入資源加入這場玻利瓦爾爭奪戰。
這個時間段,玻利瓦爾真正的統治者其實是被稱為“巫王”的赫爾昏佐倫,此時已值赫爾昏佐倫統治的後期,這位近乎癲狂的強大皇帝於1048年向玻利瓦爾派出大軍,劍指所有與哥倫比亞暗中勾結的“叛徒”。同時,赫爾昏佐倫還希望利用玻利瓦爾在哥倫比亞掀起內亂。萊塔尼亞本土此時也是一片混亂,因此巫王從各大區召集來的軍隊主要由流民和盜匪組成,而金律法衛指揮官則以自己只為《金律樂章》庇護的九大區而戰為由,拒絕了赫爾昏佐倫的調度。這支半職業軍隊——或者說得更直接點,這些職業兵匪——紀律散亂,戰鬥力低下,他們前往玻利瓦爾可能更多是為了逃離巫王的統治而不是去對抗哥倫比亞。
在萊塔尼亞軍隊緩慢進軍的途中,哥倫比亞趁機撮合玻利瓦爾境內早就私通了哥倫比亞的大商人和地方政府,在拉烏尼達組成了由財閥議會領導的玻利瓦爾聯合政府,意圖反過來顛覆萊塔尼亞的控制,榨取更多的資源。哥倫比亞不斷地向玻利瓦爾聯合政府控制區輸送武器、軍隊教官和參謀,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幫助自己扶持的傀儡控制玻利瓦爾。但哥倫比亞顯然低估了玻利瓦爾的混亂程度,長期的投資並沒有讓哥倫比亞迅速奪取這片地區,反而將其拖入泥沼。從此,玻利瓦爾陷入長期內戰,哥倫比亞為了削弱萊塔尼亞在玻利瓦爾的影響力,藉此機會將玻利瓦爾聯合政府控制的地區從玻利瓦爾王國改稱為“玻利瓦爾獨立國”。
在聯合政府與辛嘉斯政府開戰的前幾年中,一大批有著結束內戰或者消除外國干涉等不同訴求的軍事組織在玻利瓦爾陸續出現——有要求結束內戰並驅逐傀儡政府的玻利瓦爾拯救陣線,有接受了銹錘思想反對一切政府的解放玻利瓦爾鬥爭聯盟,也有要求建立全新議會體制的玻利瓦爾青年黨等。這些軍事組織在1050年合流,名義上以“真正玻利瓦爾人解放運動”自稱並一同行動。辛嘉斯政府以及聯合政府都將真正玻利瓦爾人稱為“恐怖分子”,而真正玻利瓦爾人內部大多也都使用這個詞語來稱呼辛嘉斯政府和聯合政府的人。
新勢力的出現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玻利瓦爾殘破不堪的分裂狀態。時至今日,玻利瓦爾仍處於激烈內戰的狀態。三百餘年過去了,那些與玻利瓦爾的命運息息相關的國家都變成了不同的模樣:伊比利亞遭遇變故瀕臨崩潰,高盧兵敗戰場而徹底滅亡,萊塔尼亞在政權更迭後進入恢復期,維多利亞內部接近分裂且皇權衰微,而新生的哥倫比亞則開始了自己的強盛時代。但是玻利瓦爾從誕生的那天起,便從未逃離他人的掌控。有關人生的一切對這裡的人來說,就如同一位真正玻利瓦爾人解放運動軍閥說的那樣:“我的生活和我本人好像是兩個分離的存在——我想要掌控我的生活,但我的生活似乎從來不在乎我的看法。”
759年初春的一天,德萊昂總督在離世之前掙扎著向身邊的隨從說了人生中最後一句話:“玻利瓦爾必將擺脫伊比利亞的控制。”從某種程度上說,德萊昂的預言實現了。多年來,左右玻利瓦爾局勢的政權早已不是伊比利亞,但人們都明白德萊昂期待的是玻利瓦爾不再受任何外人擺布。看來,玻利瓦爾仍需時日才能追上德萊昂的希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