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書法全集

王羲之書法全集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徒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世稱王右軍王會稽。王羲之出身於一個書法世家的門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導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當時的書法名手。

王羲之七歲那年,拜女書法家衛鑠為師學習書法。王羲之臨摹衛書一直到十二歲,雖已不錯,但自己卻總是覺得不滿意。因常聽老師講歷代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使他對東漢「草聖」張芝的書法產生了欽羨之情,並決心以張芝的「臨池」故事來激勵自己。為了練好書法,他每到一個地方,總是跋山涉水四下鈐拓歷代碑刻,積累了大量的書法資料。他在書房內,院子裡,大門邊甚至廁所的外面,都擺著凳子,安放好筆,墨,紙,硯,每想到一個結構好的字,就馬上寫到紙上。他在練字時,又凝眉苦思,以至廢寢忘食。

基本介紹

  • 書名:王羲之書法全集
  • 作者:王羲之
  • 類別:文學類
  • 裝幀:精裝
作者簡介,作品目錄,

作者簡介

他認為養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能從鵝的某些體態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兒子王獻之乘一葉扁舟遊歷紹興山水風光,船到縣禳村附近,只見岸邊有一群白鵝,搖搖擺擺的模樣,磨磨蹭蹭的形態。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覺對這群白鵝動了愛慕之情,便想把它買回家去。王羲之詢問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這群鵝賣給他。道士說:「倘若右軍大人想要,就請代我書寫一部道家養生修煉的《黃庭經》吧!」王羲之求鵝心切,欣然答應了道士提出的條件。這就是「王羲之書換白鵝」的故事。
二十歲時,有個太尉郗鑒派人到王導家去選女婿。當時,人們講究門第等級,門當戶對。王導的兒子和侄兒聽說太尉家將要來提親,紛紛喬裝打扮,希望被選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麼也沒聽到似的,躺在東邊的竹榻上一手吃燒餅,一手筆劃著名衣服。來人回去後,把看到的情況稟報給郗太尉。當他知道東榻上還靠著一個不動聲色的王羲之時,不禁拍手讚嘆道: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於是郗鑒便把女兒郗浚嫁給了王羲之。這故事便成了「東床」和「令坦」兩個典故。 在他身上出現的成語還不只這些,據說有一次,他把字寫在木板上,拿給刻字的人照著雕刻,這人用刀削木板,卻發現他的筆跡印到木板裡面有三分之深。這就是成語「入木三分」的由來。 王羲之楷書師法鐘繇,草書學張芝,亦學李斯蔡邕等,博採眾長。他的書法被譽為“龍跳天門,虎臥鳳闕”,給人以靜美之感,恰與鐘繇書形成對比。他的書法圓轉凝重,易翻為曲,用筆內厭,全然突破了隸書的筆意,創立了妍美流便的今體書風,被後代尊為“書聖”。
書
王羲之作品的真跡已難得見,我們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飛白等體皆能,如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等。著名的尚有《官奴帖》、《二謝帖》、《奉桔帖》、等。其書法主要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後人評曰:“飄若游雲,矯苔驚蛇”,王羲之的書法是極美的。他所書的行楷《蘭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東晉永和九年(353)農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修契(一種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動)時,眾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合成一本【蘭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這時王羲之已醉了,他趁著酒意,拿起鼠須筆,在蠶繭紙上,揮起筆來。這篇序文,就是後來名震千古的【蘭亭集序】。 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時興致高漲,寫得十分得意,據說後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行書第一”。     《蘭亭序》在王羲之死後的二百七十年間在民間珍藏,後唐太宗從民間賺進御府,太宗李世民對《蘭亭序》愛不釋手,稱其書“盡善盡美”,“置於座側,朝夕觀覽”,遂遺命以《蘭亭集序》帖殉葬。從此真跡失傳。好在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十年,曾讓人摹拓十本以賜近臣。一般認為在所有臨摹本中,馮承素的墨跡摹本最為神似,稱為《蘭亭神龍本》。此本摹寫精細,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得以體現,公認為是最好的摹本。而後世臨摹《蘭亭序》的版本不下數百種。還有各類木石鐫刻本,摹本,臨本。這其中不乏大家之作,也有文人雅士的追捧。而最有名的幾副臨本除了剛才提到的馮承素神龍本外,還有《定武蘭亭》,傳為歐陽詢所臨摹等。今人所見,皆為《蘭亭序》臨摹本。 元趙孟頫曾稱此帖為“天下第一法書”。《石渠寶笈》收晉人三帖,號稱“三希”,此帖列於首位。 其為人所重視,由此可見。《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鳳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

作品目錄

1 蘭亭序
3 黃庭經
5 佛遺教經
7 臨鐘繇千字文
13 如常帖
19 長風貼
20 丘令帖
25 官奴帖
26 追尋帖
28 伏想清和帖
29 近得書帖(永興帖)
30 虞休帖
31 得萬書帖
33 里人帖
34 秋中帖
36 不快帖
37 太常
38 吾唯帖
40 重熙帖
42 獨坐帖
43 想濱帖
44 秋月帖(七月帖)
45 此郡帖
46 八日帖
47 月半帖
49 知念帖
50 瞻近帖
52 嘉興帖
53 轉佳帖
54 奉告帖
55 鯉魚帖
56 一日一起貼
57敬豫帖
58追尋傷悼帖
59 臨川帖
61 疾患帖
62 定聽帖
63 俎署帖
64 長素帖
65 謝生多在帖
66 奉對帖
67 汝不帖
68 更安和帖
69大小悉帖
70不審帖
71 運民帖
72 大熱帖
73 周常侍帖
74諸懷帖
75得西問帖
76 中郎帖
77 發虐帖
78 腫不差帖
79 昨還帖
80 賢內妹帖
81 狼毒
82 夜來腹痛帖
83 安西帖
84 闊轉久帖
85 不審帖
86 飛白帖
87 小佳帖
89 增概帖
90 由為帖
91 獨坐帖
92 如兄子帖
93 黃甘帖
94 尊夫人帖
95 日五帖
96 雨快帖
97 取卿帖
98 適得書帖
99 適欲帖
100 行成帖
101 闊別貼
102 建安靈柩帖
103想第帖
104 節日帖
105 仆可貼
106 知欲東帖
107 小婢帖
108 日月如馳帖
109 如何貼
110 想上下帖
111 奄至帖
112 桓公帖
113 時事帖
115 謝范新婦帖
117 比諸賢帖
118 宰相安和帖
120 三月十三帖
121 舅母帖
122 又不能貼
123 紙華精貼
124 秋中帖
125 嚴君
126 疾不退帖
127 力東帖
128 兒女帖
130 講堂帖
131 思想帖
132 平康帖
133 大都帖
134 勞人帖
135 得書知足下問帖
136 半截碑
137 聖教序
139 阮郎帖
140 苦不得眠帖
144 十一月四日帖
145 知君帖
146益州帖
147 自慰帖
148 言敘帖
149 執手貼
150 但凡帖
151 鶻等帖
152 西問帖
153 丘令帖
154 足下佳帖
155 愛為上
156 毒熱帖
157 二哥帖
158 勞弊帖
160 雪候帖
161 道意帖
162 嘗新帖
163 何當帖
164 宏遠帖
165 散勢帖
166 罔極帖
167荀侯佳帖
168 知遠帖
169 夢秋帖
170 昨得期書帖
171 二月二十日帖
172 十二月六日帖
173 省飛白
174 皇象帖
175 源日帖
176 従洛帖
177 賢室
178 多日帖
179 期已至帖
180 遠婦帖
181 舍子帖
182 得萬書帖
183 折藥貼
184 承足下帖
185 今日熱甚帖
186 君學書帖
187 致酒帖
188 遷轉帖
189 萬福帖
190 吾怪帖
191 累書帖
192 腕兼帖
194 尚停帖
195 百姓帖
197 長平帖
198 今因帖
199 然恐帖
200 數有帖
201 君晚帖
203 熱日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