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紹興景點)

蘭亭(紹興景點)

蘭亭,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西南13公里的蘭渚山麓,是東晉著名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園林住所,是一座晉代園林。相傳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曾在此植蘭,漢時設驛亭,故名蘭亭。現址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時任郡守沈啟重建,而後幾經改建,於1980年修復成明清園林的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蘭亭
  • 外文名稱:The Orchid Pavilion
  • 地理位置:浙江省紹興市紹興縣蘭亭鎮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8:00—17:00
  • 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旅遊區
  • 門票價格:80元(全價)、40元(半價)
  • 著名景點:鵝池、流觴亭、右軍祠、御題碑、蘭亭書法博物館
  • 有關人物:王羲之
  • 有關作品:《蘭亭集序》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門票預訂,景點美圖,景區熱度指數,歷史由來,《蘭亭集序》,位置變遷,布局,景點,概述,鵝池,蘭亭碑亭,曲水流觴,流觴亭,御碑亭,臨池十八缸,王右軍祠,蘭亭書法博物館,樂池,

歷史由來

蘭亭位於紹興市西南部,離市區約13公里。這個古樸典雅的園子雖然不大,卻為中外遊人所矚目。據歷史記載,公元353年(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邀友人謝安孫綽等名流及親朋共40餘人在此舉辦修禊集會,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筆直遂”,寫下了著名的《蘭亭集序》。傳說當時王羲之乘著酒興方酣之際,用蠶繭紙、鼠須筆疾書此序,全文28行,共324字,凡字有重複者,皆變化不一,可謂精彩絕倫。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點畫猶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後世但凡學習行書之人,都會傾心於蘭亭不能自拔。只可惜這樣一件書法珍品,最後做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殉葬品,永絕於世。在蘭亭里,有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內碑石上刻有“鵝池”兩個草書大字。相傳這兩個字是王羲之手書,傳說王羲之對鵝情有獨鐘,在家裡養了一群鵝。現在蘭亭的鵝池裡也養了幾隻白淨的鵝。
蘭亭蘭亭
蘭亭里還有曲水流觴亭、右軍祠、墨池等建築。流觴亭面闊三間,四面有圍廊。亭前有一彎彎曲曲的水溝,水在曲溝里緩緩的流過,這就是有名的曲水。當年王羲之等人就是列坐在曲水岸邊,有人在曲水的上游,放上一隻盛酒的杯子,酒杯由荷葉托著順水流漂行,到誰處停下,誰就賦詩一首,作不出者罰酒一杯。現在蘭亭景點有“曲水宴”的表演節目,參與的遊客,可以效仿古人,焚香禮樂、曲水流觴,體味當年曲水邀歡的情趣。右軍祠是紀念王羲之的祠堂。王羲之當時任右將軍、會稽內史,因此人們常稱他為王右軍。祠內有許多碑刻,正中懸掛王羲之畫像,兩邊的楹聯是“畢生寄跡在山水,列坐放言無古今”。祠內有一水池,稱為“墨池”,據說當年王獻之用這池子的水蘸筆習書,把整池水都染黑了。

《蘭亭集序》

蘭亭是著名的書法聖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區。春秋時越王勾踐種蘭於此,東漢時建有驛亭,蘭亭由此得名。東晉永和九年,會稽內史王羲之邀請了40餘位名流貴族在蘭亭舉行了曲水流觴的盛會,並寫下了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王羲之被尊為“書聖”,蘭亭也因此成為書法聖地。
歷史上,蘭亭原址幾經興廢變遷,現蘭亭是嘉靖年間郡守沈啟根據明嘉靖時蘭亭的舊址重建,基本保持了明清園林建築的風格。蘭亭,融秀美的山水風光,雅致的園林景觀,獨享的書壇盛名,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於一體,以“景幽、事雅、文妙、書絕”四大特色而享譽海內外,是中國一處重要的名勝古蹟,其內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來概況:“一序”即《蘭亭序》;“三碑”即鵝池碑、蘭亭碑、御碑;“十一景”即鵝池、小蘭亭、曲水流觴、流觴亭、御碑亭、臨池十八缸、王右軍祠、書法博物館、古驛亭、之鎮、樂池。

  
《蘭亭集序》·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蘭亭雅集蘭亭雅集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位置變遷

王羲之筆下的蘭亭,確切在什麼地方,說法不一。《蘭亭集序》僅曰:“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究竟在會稽郡治山陰縣何處卻並不明指。酈道元(472-527年)所撰《水經注·浙江水注》一書中說:“浙江東與蘭溪合,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號曰蘭亭,亦曰蘭上里。太守王羲之、謝安兄弟,數往造焉。吳郡太守謝勛封蘭亭候,蓋取此亭以為封號也。太守王羲之移亭在水中。晉司空何無忌之臨也,起亭于山椒,極高盡眺矣,亭宇雖壞,基陛尚存。”這裡講的湖當指鑑湖,蘭溪,即指蘭亭溪。當時鑑湖的範圍很大,曾流域蘭渚山。從這則記載可知:蘭亭在晉朝已數次遷移。
蘭亭蘭亭
文獻中有關蘭亭的記載還有:
《寰宇記》卷九十六,越州條目中引顧野王《輿地誌》曰:“山陰郭西有蘭渚,渚有蘭亭,王羲之謂曲水之勝境,制序於此。”可見當時蘭亭在湖中。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地理下·陂澤門》卷三曰:“山陰縣西南有三十里有蘭渚,渚有亭曰蘭亭羲之舊跡。”可見宋時,蘭亭也在湖中。
嘉泰會稽志》卷九曰:“蘭渚山在縣西南二十七里,王右軍《從修禊》雲“‘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從《嘉泰會稽志》記載來看,蘭亭在蘭渚山一帶,當時鏡湖在蘭渚山一帶的流域湮廢,蘭亭已不在湖中。
蘭亭蘭亭
呂祖謙《東萊呂太師文集》中有《入越記》一篇,曰:“十里含暈橋亭,天章寺路口也,才穿松徑至寺,晉王羲之之蘭亭。”呂祖謙是以天章寺為蘭亭故址的。
另據《嘉慶山陰縣誌》卷七記載:“明嘉靖戊申(1548年)郡守沈啟移蘭亭曲水開天章寺前”,又記載:“康熙十二年(1673年),知府許宏勛重建,三十四年(1659年),奉敕重建,有御書《蘭亭詩》,勒石於天章寺側,上覆以亭;三十七年(1689年)復御書‘蘭亭'兩大字懸之。其前疏為曲水,後為右軍祠,密室四廊,清流碧沼。可以看出,雖幾經興廢,現在的格局基本保持了明清格局。
一千六百多年來,蘭亭地址幾經變遷,期間幾度興廢。現在的蘭亭所在地的由來大致如下:
  •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由郡守沈啟主持,從宋蘭亭遺址——天章寺遷移到此,
  •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御筆《蘭亭集序》勒石,上覆以亭。
  •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知府宋駿業主持重修。
  • 清嘉慶三年(1798年),知縣伍士備,偕紳士吳壽昌茹棻等籌資重修蘭亭、曲水流觴處、右軍祠等。並查明舊蘭亭址在東北隅土名石壁下,已墾為農田,於是將墾為農田的舊址重新納入蘭亭。
  • 1914年,在右軍祠內建墨華亭;
  • 1916年,蘭亭增建了文昌閣、驛馬亭等建築。

布局

蘭亭布局以曲水流觴為中心,四周環繞著鵝池、鵝池亭、流觴亭、小蘭亭、御碑亭、墨華亭、右軍祠等。
鵝池用地規劃優美而富有變化,四周綠意盎然,池內常見鵝只成群,悠遊自在。鵝池亭為一三角亭,內有一石碑,上刻“鵝池”二字,“鵝”字鐵劃銀鉤,傳為王羲之親書;“池”字則是其子王獻之補寫。“鵝”字略瘦,“池”字略胖。一碑二字,父子合璧,鄉人傳為美談。
蘭亭蘭亭
流觴亭就是王羲之與友人吟詠作詩,完成《蘭亭集序》的地方。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當時名士孫統孫綽謝安支遁等40餘人,為過“修禊日”宴集於此,列坐於曲水兩側,將酒觴置於清流之上,飄流至誰的前面,誰就即興賦詩,否則罰酒三觴。這次聚會有26人作詩37首。王羲之為此作了一篇324字的序文,這就是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的王羲之書法代表作《蘭亭集序》。蘭亭也因此成為歷代書法家的朝聖之地和江南著名園林。
小蘭亭為一四角碑亭,內有康熙帝御筆“蘭亭”二大字的石碑。
小蘭亭西側“樂池”為最新建,池面十畝許。臨池有一草亭,曰“俯仰亭”。池中有竹排、小舟,池西有飯莊、茶室供遊人休憩。
小蘭亭東側為“流觴亭”,這裡是蘭亭的中心。亭前曲水疊石,綠柳成蔭,是今人流觴詠飲、舉行仿古活動的場所。
流觴亭東側有安置王羲之像之祠堂“右軍祠”,內有一幅王羲之愛鵝構想圖,其南有以迴廊圍繞的方形“墨華池”與墨華亭,周圍迴廊牆上鑲有唐宋以來歷代書法名家所書《蘭亭集序》之石刻。
右軍祠右軍祠
流觴亭北方有可視為蘭亭中心之幽美的八角形“御碑亭”,建於高一層的石台上,亭內御碑高3丈、寬1丈,正面刻有康熙臨摹的《蘭亭集序》全文,背面刻有乾隆帝親筆詩文:《蘭亭即事》七律詩。系東南地區罕見巨碑。亭後有稍微高起的山岡,借景十分優美。
從御碑亭再北行,出園林北門,為蘭亭江,淺溪清流,繞蘭渚山陂潺潺而過。水底游魚卵石,清晰可數,溪灘甚寬,為舉行民眾性水上修禊活動的場所。
在古蘭亭的茂林修竹中,新建有“蘭亭書法博物館”,四周樹木蔥蘢,環境幽雅。該館占地十餘畝,和蘭亭隔水相望,其建築風格和色彩,能與蘭亭古建築容為一體。館內除收藏和展出古今書法精品外,還設有書藝交流廳,並定期每年在清明節舉辦書法大會,仿效古人曲水流觴雅事。

景點

概述

蘭亭四周淺溪淙淙,幽靜雅致。園內“鵝池”、“曲水流觴”、“蘭亭碑”、“御碑亭”、“右軍祠”等建築精巧古樸,是不可多得的園林傑作。

鵝池

鵝池是蘭亭的第一個景點。池水清碧,白鵝戲水,訴說著王羲之愛鵝、養鵝、書鵝的傳說。
池邊立石質三角亭“鵝池碑亭”。亭中之碑系清同治年間建,上書“鵝池”二字,相傳“鵝”字為王羲之所書、“池”字王獻之所書,父子合璧,成為千古佳話,被人稱為“父子碑”。

蘭亭碑亭

蘭亭碑亭是蘭亭的標誌性建築,建於清康熙年間。碑上的“蘭亭”兩字,為康熙皇帝御筆所書。文革時期此碑被紅衛兵砸成四塊,後於80年修復,但已留下了“蘭”字缺尾,“亭”字缺頭的遺憾。許多民眾都喜歡用手去摸這塊殘碑,碑已被摸的非常光滑,所以又稱“君民碑”。

曲水流觴

“曲水流觴”是蘭亭非常著名的景點。流觴亭前,一條“之”字形的曲水,中間有一塊木化石,上面刻著“曲水流觴”4個字。顯現了王羲之《蘭亭集序》所描繪的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它包涵了一段非常著名的典故:永和九年,農曆的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請了共42位當時名流在蘭亭修禊,他們在酒杯里倒上酒讓它從曲水上游緩緩漂下來,如果漂到誰面前停住了,誰就要飲酒作詩,作不出的則要罰酒三觥。活動中共有11個人各作詩兩首,15個人各作詩1首,16個人因沒有作出詩而罰了酒,總共成詩37首,匯集成冊稱之為《蘭亭集》,大家推薦主人王羲之為之作序,王羲之欣然答應,趁著酒興,用鼠須筆蠶繭紙一氣呵成《蘭亭集序》,後人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每年很多遊客都喜歡來這裡仿效王羲之,蘭亭雅集,飲酒賦詩。每年書法節都要在此舉行曲水流觴的雅集盛會。

流觴亭

“流觴亭”為紀念“曲水流觴”活動而修建,亭上匾額“流觴亭”三個大字為光緒江夏太守李樹堂題。
旁邊對聯“此地似曾游,想當年列坐流觴未嘗無我;仙緣難逆料,問異日重來修禊能否逢君”是由徐生翁撰句,蘭亭書會會長沈定庵先生所寫。亭內陳列著由“蘭亭修禊圖”、“曲水流觴圖”及當年的流觴用具複製品,向遊客展現著王羲之曲水流觴的場景。亭背面還另懸由清同治年間楊恩澍所書的當年參加雅集盛事之一的一代文宗孫綽所作的《蘭亭後序》全文。

御碑亭

御碑亭,八角重檐,始建於康熙年間,56年毀於颱風,83年重建。亭中立一巨碑“御碑”,系清朝原碑,已有300多年歷史。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1693年所臨寫的《蘭亭集序》全文,書風秀美,雍容華貴。碑的背面是乾隆皇帝1751年游蘭亭時即興所作的一首七律詩《蘭亭即事詩》,書法飄逸,對蘭亭的仰慕之情溢於言表。祖孫兩代皇帝同書一碑,所以又稱祖孫碑。江澤民視察蘭亭時曾稱之為“國寶”。御碑曾經歷了很多劫難,如56年一次強颱風和文革時的破壞,均倖存下來。文革時,紅衛兵要來砸碑,在蘭亭駐紮著的血吸蟲防治所的醫生們得到訊息之後,連夜在碑上塗上石灰,再用紅漆正面寫上毛主席的《送瘟神》詩詞,背面寫上毛主席語錄“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才得以保存下來,文物史將不會忘記這批保護蘭亭文物的醫務工作者。

臨池十八缸

臨池十八缸是蘭亭的一個參與性景點,由十八缸、習字坪、太字碑組成。景點根據王獻之十八缸臨池學書,王羲之點大成太這一典故而來。相傳王獻之練了三缸水後就不想練了,認為已經寫得很不錯有些驕傲,有一次他寫了一些字拿去給父親看,王羲之看後覺得寫得還不好,特別是其中的一個“大”字,上緊下松,一撇一捺結構太松,於是隨手點了一點,變成了“太”字,說“拿給你母親去看吧”。王羲之夫人看了後,說:“吾兒練了三缸水,唯有一點像羲之。”王獻之聽後非常慚愧,知道自己的差距,於是刻苦練習書法,練完了十八缸水,長大後也成為著名的書法家。與王羲之並稱“二王”。

王右軍祠

王右軍祠是蘭亭的精華所在。建於康熙年間,粉牆黛瓦,四面臨水。祠內清池一方,傳為書聖洗筆之墨池,池中有墨華亭,亭旁連橋,祠旁環廊,整個建築“山水廊橋亭”於一體,獨具匠心。祠內陳列王羲之像,兩側迴廊是歷代名家臨寫的《蘭亭序》刻石。其內涵可以用兩句詩來概況:山水廊橋亭,天地日月星,唐宋元明清,正草篆隸行。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的中國蘭亭書法節開幕式和書藝交流活動就是在祠內舉行的。

蘭亭書法博物館

書法博物館建於1988年,依山傍水,裡面陳列著中國書法簡史,和美籍華人陳亦堯捐獻的各種瓷硯收藏,並不定時舉辦各種書法展覽。

樂池

樂池以王羲之《蘭亭集序》中“信可樂也”中樂字命名。是新開闢的一處休閒景點。遊客可在樂池喝茶聊天,乘坐竹排,休閒享受蘭亭美麗的湖光山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