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次仲
- 別名:名王仲,字次仲
- 國籍:中國 漢代(一說為秦代)
- 出生地:上谷郡沮陽縣(今河北懷來大古)
- 出生日期:不詳
- 逝世日期:不詳
- 職業:書法家
- 主要成就:書法八分體的創始人
人物簡介,人物軼事,人物貢獻,
人物簡介
王次仲,名王仲,字次仲。
東漢書法家(一說秦書法家),東漢上谷郡沮陽縣(今河北省懷來縣大古城附近)人。少有異志,年及弱冠,變倉頡舊文為八分。秦始皇時官務繁多,行文山積,以次仲文簡,便於事要,奇而召之。然次仲三徵而輒不至。始皇怒其不恭之至,令檻車送之,竟於道上化為大鳥,出在車外,翻然而去。是時,落二翮於斯山,故其峰巒有大翮小翮之名矣。次仲以楷字法侷促,遂引而伸之為八字之分,故號八分。按張懷瓘曰:“王愔(yīn)云:次仲建國中以隸草作楷法。蕭子良云:靈帝時王次仲飾隸為八分。二家俱言後漢而兩帝不同。或云:後漢亦有王次仲為上谷太守,非上穀人。陶宗儀曰:次仲與程邈同時,增廣隸書為八分。或云:東漢末人。又云:有二王次仲,皆非也。”無書跡存世。
我們今天所寫的楷書,又叫正書、真書。自創始至今,幾千年來一直通行中國。它的創始人和確切年代說法很不一致。不過歷代多數書家認為創始人是王次仲。東漢末年蔡瑁《勸學篇》中說:“上谷次仲,初變古形”。《晉書·衛恆傳》:“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王愔《文字志》說:“王次仲始以古書方廣少波勢;建國中以隸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宋《宣和書譜》:“字法之變,至隸極矣。然猶有古焉,至楷法則無古矣,東漢章帝建初(76-84年),有王次仲者,始以隸書作楷法,所謂楷法者,今日之正書是也。”
可見,是王次仲把複雜費事的隸書改造成簡便易行的楷書。有的記載也說他是秦代人,是書法八分體的創始人。無論哪一種說法,王次仲都為中國書法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中國最早的書法家。 但是我們對王次仲的生平卻知之甚少,現存的文獻是把他作為神仙看待的。《太平廣記》就這樣記載:王次仲是古時的神仙。那時正是周朝末年戰國時代,各國互相紛爭征伐,策士們到處遊說“合縱連橫”策略,第三次仍然如此。這下可把秦始皇惹火了,派了一千精兵,趕上一輛囚車,殺氣騰騰來到上谷,一進門就把王次仲鎖了,打入囚車,然後翻箱倒櫃把他平日寫的書簡全部抄走了。臨走,對他老父親說:“到了鹹陽,你兒子要給皇上效力還算罷了,如果不識抬舉,就連你抓去一塊殺了。
第二天,王次仲被押到居庸關,他想到秦始皇殘暴無道,一股怒氣,直達上蒼,想到老父親要因自己遭難,一陣哀思,直通地府。他恨不得蹬碎囚車,肋生雙翅,飛回家去。說來也怪,這王次仲想什麼來什麼,立時覺得渾身上下有了無窮的力量,一晃肩膀,囚車散了,瞬息間,變成了一隻大鵬,一展翅便衝上了天空,直向西北方向飛去。飛到家鄉,他想到秦兵還會再來抓老父親,便拔下兩根羽毛化作兩座山峰,把他家擋在深山背後了。這兩座山峰就是今天赤城的海陀山。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還在山腳下修了座王次仲廟,每到節令就去祭祀一番。 傳說雖然與史實距離不小,但是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只要對人民、對社會做出了貢獻,歷史是不會忘記他的。
人物軼事
【譯文】
王次仲是古時的神仙。那時正是周朝末年戰國時代,各國正互相紛爭征伐,策士們到處遊說“合縱連橫”策略的時候,王次仲正住在大夏山小夏山中。他認為當時通行的篆體字,寫起來很費事而用處不廣,而且人們很難在短時期內學會使用篆字。天下紛亂,事情繁雜,文字的普及是很重要的。王次仲就把篆體、籀體字變化成隸書,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認為王次仲改革文字為統一大業立下了功勳,就請他到秦國來作官,但王次仲拒絕了。秦始皇很生氣,又派了使者去傳詔讓王次仲入秦,並對使者說:“我征服了各諸侯國,統一了天下,誰敢不臣服我!王次仲不過是一個書生,竟敢違抗天子的聖命,何等狂妄。這次你去召他,他如果再不來,就殺掉他,提他的頭來見我,以正法紀,讓他這種人再不敢傲慢抗上!”使者到了山里見到王次仲,宣示了秦始皇的詔命,王次仲立刻變成一隻大鳥振翅飛去。使者又驚又怕跪在地上不住的磕頭哀求說,“您這樣作,叫我怎么回去向皇上交差啊,皇上非殺了我不可。請大仙可憐可憐我吧!”那大鳥在空中盤旋了半天,故意落下三根翎毛,使者只好拿著這三支羽毛回去向秦始皇復命。秦始皇向來愛好修道求仙的事,聽使者說王次仲已經變成了神仙,挺悔恨的。王次仲變大鳥的地方叫“落翮山”,河北(古幽州),老百姓一直在祭祀他。
人物貢獻
王次仲 為中華文明做出卓越貢獻
在世界文明體系中,古老的華夏文明是唯一沒有間斷的文明,方塊字為此起了重要的作用,是中華文明能夠延續至今的原因之一。方塊字以獨特的魅力,成為中華文明的載體和基礎,也是世界文明寶庫中獨一無二的藝術瑰寶。方塊字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蘊藏著豐富的審美和詩意,有著深厚的文化意蘊和魅力。
漢字在流變的過程中,“王次仲”這個名字是一個不能忽略的關鍵字,他所作出的劃時代的改革,使中國文字最早實現了規範化、標準化。
王次仲,姓王名仲,字次仲。上谷郡沮陽縣(今張家口懷來縣小南辛堡鎮大古城村)人。王次仲從小聰明伶俐,志氣很高,博覽群書又善於獨立思考。
當時,人們普遍使用結構修長,筆域之間空距非常勻稱的秦篆。這種字型既繁複又難寫,不必說民間使用,就是官府書吏也為公文山積、批覆緩慢而嘆苦。
年僅二十歲的王次仲深知文字改革的必要,就把各種鐘鼎器皿以及詔版文字蒐集起來,按文字相同、形體不同進行排列比較。他反覆琢磨,經過了許多不眠之夜,將方廣不夠統一、規範的“古書”筆畫平直規整,使字形結構的方廣程度以“八分”為標準,即字的高、寬比例大約取十分之八為宜,整理創造出一套筆帶波折,並向左右分開的“八分”書。這種字型既有藝術價值,又非常適用,與當時通行的大篆、小篆相比較,書寫起來方便很多。
王次仲對書體的改造,史料作了記載。東漢末年蔡瑁在《勸學篇》中說:“上谷次仲,初變古形。”《晉書・衛恆傳》書:“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宋《宣和書譜》記載:“字法之變,至隸極矣。然猶有古焉,至楷法則無古矣,東漢章帝建初(76-84年),有王次仲者,始以隸書作楷法,所謂楷法者,今日之正書是也。”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知縣許隆遠主編的《懷來縣誌》記載:“王次仲,上谷郡人,始為楷法。”
唐張懷�在《書斷》中曰:“王次仲即八分之祖也”。王次仲把複雜費事的古書改造成了簡便易行的八分,到當時帝王的重視,很快得以在全國推廣,尤其在碑刻銘書中,八分書因受到普遍的青睞而風靡四海。八分書作為一種規範、整理的新體書,兼具實用和美觀價值。唐張懷�《書斷》卷上《八分》引用北魏書法評論家王�語:“次仲始以古書方廣,少波勢,建國中,以隸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張懷�還贊王次仲道:“點畫發動,體骨雄異,作威投戟,勝氣揚波,賞逸尚奇,探靈索妙。”這是早期關於八分書最詳盡的文獻記錄。
王次仲的“八分”和名字在當時以極快的速度“流行”,民間的大力傳播,給他帶來了極高的聲譽和知名度,他的名字更是廣泛流傳於人們的口耳當中。一些有關王次仲的傳說和故事便在民間流傳開了。
宋代的《太平廣記》這樣記載:王次仲是古時候的一個神仙。周朝末年,群雄割據,國家間相互征討、攻伐,各國的國君都想成為霸主,謀士們到處遊說推銷“合縱連橫”策略,希望一夜出名。王次仲卻隱居在山中,並不參與到當時紛亂的世事裡面,只關心體字的研究。
不久,秦始皇也知道了。他親自找到王次仲的書法作品觀看,非常喜歡,心裡也對王次仲生出了愛惜之意,覺得這是難得的人才,決定親自召見,於是派大臣前去傳請。不曾想王次仲卻很有個性,他對秦始皇沒什麼興趣,壓根兒就不想見他,因此一再推辭和逃避。《晉書・衛恆傳》記載:“楷法一也。郡人王次仲變蒼頡舊文為隸書,秦始皇奇而召之,三徵不至。”
秦始皇非常惱火,於是派檻車去接。檻車是古代用來押運囚犯的,秦始皇的這種做法,意味著要懲罰王次仲。王次仲逃脫不掉,被官兵用檻車押走了,但神奇的是,當走到居庸關時,王次仲突然幻作一隻大鳥騰空而起,展翅衝上天空,飛回自己的家鄉。想到秦兵還會再來抓老父親,王次仲拔下兩根羽毛化作兩座山峰,把秦兵擋住。
雖然這是個歷史傳說,但也說明不管是誰,只要對人類對社會做出了貢獻,歷史是不會忘記他們的。
東漢中晚期八分書雖然風格多樣,但始終不失其典範美的特徵。這其間,有一特殊現象,即王次仲所創八分書原型之作,以一種獨特的風格面貌,始終被保存下來。而且這種書風面貌有著頑強的生命力,令人嘆為觀止。特別是在東漢魏晉南北朝近五百年銘石書史中,這種書風貫穿於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無論戰爭的侵擾,還是萬里山河阻隔,它都具有一種超穩定性,而成為銘石書的某種精神的維繫。
王次仲“八分”書的確立對中國書法史也有著重要的意義。考古學家,書法家叢文俊在《漢唐隸書通論》中指出:“王次仲的飾隸為八分,意義不限於自身風格及藝術成就,而更多的是其楷模所具有的社會功能,即典範美的確立。典範美根基於儒家思想,例如經世致用、盡善盡美,與漢代人觀念中以文字為‘經藝之本,王政之始’的認識完全吻合。書法藝術的典範美因文飾而生,代表了正統和主流……所以它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以及書法史研究的普遍意義”。
王次仲對中國方塊字和書法的創新所達到的歷史高度、為推進中華文明進步做出的歷史性的卓越貢獻,是我們城市的驕傲,令今人自豪,也應成為中國文字發展史上乃至世界文字發展史上應有的文化地標。王次仲讓漢字走向橫平豎直,端端正正,有規有矩,亦如中華兒女的優良品行;方塊字用一筆一划寫成,剛勁有力,恰似炎黃子孫的傲人風骨;用方塊字留下的不朽的巨作與詩篇的誦詠,傳承的燦爛文明和璀璨文化成為世界文明的瑰寶。
何為“八分”
古漢字一種書體的名稱。又稱楷隸,指東漢中期出現的新體隸書。字形方正,有規整的波勢、挑法,橫划起筆頓抑,終端上揚,所謂“蠶頭”、“燕尾”。這種書體莊嚴典雅。漢靈帝熹平四年(175)蔡邕書寫7種經書,刻石立於太學,成為東漢晚期的標準書體。隸書從此向真書過渡,漢字的方塊形象,也就由八分書奠定了基礎。
這種書體的形成年代,蔡邕在《勸學篇》中說:“上谷王次仲初變古形”,六朝書家有“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次仲始以古書方廣,少波勢,建國中以隸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靈帝時,王次仲飾隸為八分”等說法。王次仲認為,漢字結構取8:10這種方廣的程度最為美觀,言其“有楷模”。正是這個原因,這種書體便有了“八分”這個名稱。
八分成為正式書體的年代,有《熹平石經》為證,王次仲始作楷法的年代,從有年號的漢簡看,約在東漢中期。由於王次仲作楷法,使這種書體的傳授有章法可循。
王次仲生活的年代,人們使用的文字是篆體字,寫起來很費事。王次仲經過反覆創新,把既難認又難寫的篆體改成了八分體。這種字型好認易寫,讓更多的人學會了認字和寫字。(王志軍、武佳奇、尤秀斌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