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分體
- 解釋:隸書體的兩種形態之一
- 形成:漢成帝陽朔年間
- 例證:張遷碑、曹全碑
- 記載:《晉書》、《古文苑》
- 特徵:取左右分布之勢,突出挑畫和捺畫
起源,發展,形態,
起源
“八分”的名稱在書史中最早見於《晉書》。“八分”的名稱又見於宋人輯錄的《古文苑》中。《古文苑》卷十七收錄魏詞人牟準的題《衛敬侯(凱)碑陰》一文,云:“魏《大饗群臣上尊號奏》及《受禪表》顗(凱之誤)並金針八分書也,”若此文不偽,則“八分”最早出現於魏時,則“八分”書的形成時間肯定在魏之前。關於八分書的作者,有王次仲和蔡邕兩說,前文已言,蔡邕造八分是不符合實際的,歷代書論中均認為蔡邕是漢代八分書成就最高的書家。一般都認為王次仲為八分的整理者。關於王次仲為何時人又有三說,一為漢章帝建初時人(王愔說),一為漢靈帝時人(蕭子良說),一為秦人(北魏酈道元,唐張懷瓘《書斷》引《序仙記》,楊固《北都賦》皆持此說)。由於時代懸隔久遠,王次仲究為何時人,我們現已無從考定,但我們從出土隸書資料來看,“八分書”的形成大致可以劃定在漢成帝時期。至西漢末年,八分應已相當成熟。筆者猜測,“建初”或為“建始”之訛,(從訓詁意義看,“初”、“始”意義相當,《爾雅》:“初,始也”。)若果真如此,王次仲可能為西漢成帝時人,則王次仲整理八分書的時間與出土材料正相吻合。
何謂“分”法?“分”,《說文》“別也,從八從刀,刀以分別物也”。“八”,《說文》“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從“八”之“小”、“詹”、“公”、“半”諸字均有“分別”、“相背”之義,故知“八分”非言數而言勢,證之尹灣名謁木牘正相吻合,如其上之“太”、“史”、“奉”、“不”、“吏”、“令”諸字挑、捺左右分飛,分別相背之形已極盡誇張之美。“八分”的筆法與小篆相關涉但又不同,這就是書史上艷稱的“外拓”法和“內擫”法,八分書外拓,小篆內擫,千年筆法導源於此,後世書家,鐘繇一路擅長外拓法,右軍一路擅長內 法。但不管是外拓法還是內擫法,這種筆法的“下筆處”在字的上方,書家是通過運肘來完成的。外拓法從上方運筆下來,左右相背,內擫法從上方運筆下來,左右相抱,沈尹默先生總結右軍筆法為“轉左側右”真乃不刊之論。
發展
八分體一詞,現在用得很少。阿累在1936年回憶魯迅的一篇文章《一面》中提到:“他從架上扳下一本書來,版式紙張和《毀滅》一模一樣,只是厚一點點,封面上印著兩個八分體的字:《鐵流》。”
形態
通覽編年資料,首先,我們可以從巨觀上將秦漢隸書劃分為古隸、漢隸和八分三種形態:古隸 就上面排列資料來看,古隸的流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309年至公元前111年,即從秦武王時期至漢武帝晚期。這只是大致的分期。實際上,古隸的存在時間很長,公元前52年的丞相御史律令冊(漢24)還是古隸體。古隸包括十七批資料,即秦1-7,漢1-9,漢24。古隸的特徵為:縱向取勢,橫不平,豎不直。漢隸 廣義的說,所有漢代的隸書都是漢隸,包括漢初的古隸、漢隸(狹義的漢隸)和八分書。狹義的漢隸是指西漢使用最廣泛的隸書體,五鳳元年簡(漢22)和定縣漢簡(漢23)是其成熟的形態。漢隸較古隸規範,又不像八分那樣具有裝飾性,是西漢直至漢末的通用書體。從編年資料來看,漢隸包括21批資料,即漢10——23,漢25——27、漢29、漢31、漢33——34。漢隸的特徵為:取橫勢,突出橫畫,橫平豎直.其結構類型類似於沙孟海先生總結的平畫寬結類。八分 在編年資料中,尹灣名謁木牘是有別於古隸和漢隸的一種新出現的形態。與其形態相近的還有居延陽朔元年牘(漢28)和敦煌始建國天鳳元年牘(漢32)。有意思的是這三批資料均書寫在木牘之上,這也許不是一種巧合。尹灣名謁木牘從形態上看應為八分書無疑(除第十八號木牘反面為漢隸體外),八分是隸書中的藝術書體。八分書的特徵是:取左右分布之勢,突出挑畫和捺畫.其結構類型類似於沙孟海先生所總結的斜畫緊結類。 其次,通過上述41批資料的排比,我們還可以發現: ①漢武帝時期是隸書發展的轉折時期,此時隸書由古隸階段向漢隸階段過渡。至漢宣帝時期,漢隸完全成熟,五鳳元年簡(漢22)和定縣竹簡(漢23)是其典型形態。 ②大約於漢成帝陽朔年間,隸書又產生一種新體——八分。西漢末年的尹灣名謁木牘中,八分已相當成熟,但在我們的編年資料中,八分還少量地在較寬的木牘中出現。我們認為八分在西漢末年形成,但不是隸書的主流形態。其後八分書在東漢廣泛流行。 ③ 漢隸和八分是隸書的兩種形態(也可以代表兩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