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洞是沖繩第一、日本第二大的鐘乳石洞,亦有東南亞最大地下美術館的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玉泉洞
- 地理位置:日本沖繩縣
- 級別:國家級
- 區域面積:5公里
- 最佳遊玩季節:夏季最佳。
- 建議遊玩時長:半天
行前必讀,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如何到達,景點美圖,簡介,發現,特色,洞中奇觀,洞內景觀,形成條件,交通狀況,周邊景點,
簡介
玉泉洞是沖繩第一、日本第二大的鐘乳石洞,亦有東南亞最大地下美術館的稱號,玉泉洞的鐘乳石是沖繩獨有的珊瑚礁,30年才能長一公分,在30萬年悠長的歲月中,慢慢形成今日模樣,這些經年累月的天然傑作,形形色色,千奇百怪,在燈光的照射下,更顯的斑斕絢爛,充滿獨特的美感。
沖繩因為琉球石灰岩分布,造成許多鐘乳洞。玉泉洞是東南亞最大的鐘乳石洞,約5公里長。在昭和四十二年(1967)被愛媛大學學術探索隊發現。現在,被當作觀光洞開放的約長800公尺。洞內的氣溫約21度到24度,相當涼快,可以舒適地參觀,由自然界形成的奇觀。洞內98萬支的各式各樣的石筍鐘乳石,加上燈光投射,讓人有如進入奇幻的神奇世界。在洞外可讓遊客觀賞民間大鼓隊及豐年祭舞蹈表演,還有琉球傳統手藝和小吃。
發現
玉泉洞是沖繩島上最大的石灰岩鐘乳洞,在昭和四十二年(1967)被愛媛大學學術探索隊發現。據推測,玉泉洞已有30萬年的歷史,其主洞和支洞合起來總長5公里,規模僅次於岩手縣的安家洞,居日本第二,但它有數量超過90萬根的鐘乳石,而且形狀極其多樣化,堪稱東洋第一。目前,開放接待觀光客的部分只有800米長。洞內的氣溫大約在21度到24度之間,非常涼快,遊客在裡面可以很舒適地參觀自然界的這一奇觀。
特色
玉泉洞中最有名的是成滿水的黃金杯,直徑長達31公尺,高有2.5公尺,是來到玉泉洞一定要特別到此一游的特殊景點。黃圃鎮位於中山市最北端,鎮內有個龜山村,村邊有座奎樓崗的山丘,山雖不高,卻很險峻,長滿了茂盛的樹木,山腳有個自然而成的石洞,面積百餘平方米,裡面擺放著玉泉洞為海蝕洞,形成於晚全新世之前海蝕時的島嶼時期(距今約2000-7000年)。玉泉洞旁邊有一個長約一、二十米,貫通前後山的洞,經海浪長期衝激而成,相傳可從洞的一頭穿到洞的另一頭。有自然而成的浴日池、金蟾望月、好運洞、天狗岩、飛來石、滴水崖等為肖為妙的景點,不少遊人為之駐足。海蝕有著非常獨特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觀看海蝕遺址,可令人領略到滄海桑田的演變過程,萌發無邊暇想,也不愧為地理學的活教材,所以堪稱絕。
洞中奇觀
玉泉洞的鐘乳石是沖繩獨有的珊瑚礁,千姿百態,妙趣天成。有多種顏色,乳白、淺紅、淡黃、紅褐,有的多種顏色間雜,形成奇彩紛呈的圖案,常常因含礦物質成分不同,而色彩各異。它的形狀千奇百怪,筍狀、柱狀、簾狀、葡萄狀,還有的似各種各樣的花朵、動物、人物,清晰逼真,栩栩如生。兩壁如刀削,流水潺潺,紿人以驚險刺激;走進地下畫廊溶洞,萬般奇幻的大面積鐘乳石、石筍及怪異的捲曲石朴面而來,如行走在一處塵封百萬年的地下藝術殿堂,而在日本是稀有景觀類型最多的九天石花洞,成片的球粒狀、蘑菇狀、樹叢狀、針葉狀結晶體石花、石蓮、石珊瑚,玲瓏剔透,栩栩如生,貫穿整個洞體,令人目不暇接。洞中遍布石筍、石柱、石塔、石鼓、石盾、石花、石芽、鐘旗、捲曲石、月乃石、雞血石、葡萄石、蛇皮石、松子石、晶芽、雲盤、雲碟、穴罐、谷針田、梅花田、珍珠田、邊石壩等四十多種堆積物,形成千姿百態的岩溶景觀。洞道縱橫交錯,石峰四布,流水、間歇水塘、地下湖錯置其間。高大的石幔、石帷如從天上垂下,顏色各異。地下煙河煙霧縹緲,深邃莫測。被譽為“岩溶瑰寶”、“溶洞奇觀”。因其岩溶景觀如傳說中的天宮,又稱“織金天宮”。
鐘乳石(stalactite),又稱石鐘乳,是指碳酸鹽岩地區洞穴內在漫長地質歷史中和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不同形態碳酸鈣沉澱物的總稱,它的形成往往需要上萬年或幾十萬年時間。由於形成時間漫長,鐘乳石對遠古地質考察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鐘乳石光澤剔透、形狀奇特,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碧野《富春江畔·“冰壺”與“雙龍”》:“洞內到處都是鐘乳石,濕潤清新,有的像玉柱從頂垂直到地,有的像雨雲倒懸空中,有的像白浪滔滔,波涌連天,真是氣象萬千,蔚為奇觀。”在石灰岩裡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滲入石灰岩隙縫中,會溶解其中的碳酸鈣。這溶解了碳酸鈣的水,從洞頂上滴下來時,由於水分蒸發、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鈣質又變成固體(稱為固化)。由上而下逐漸增長而成的,稱為“鐘乳石”。鐘乳石和石筍每年只增長1毫米左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沉積物就會形成千姿百態、十分壯觀的天然建築物。
洞內景觀
玉泉洞面積大,其主洞和支洞合起來總長5公里,洞中分支眾多,而景色各異,可分位不同分區來介紹。
迎賓廳:長二百餘米。由於洞口陽光照射,廳內長滿苔蘚。岩溶堆積物如巨獅、玉蟾、岩松。廳頂有直徑約十米的圓形天窗,陽光可直射洞底;窗沿串串滴落的水珠,在陽光的照耀下,仿佛撒下千千萬萬個金錢,稱“圓光一洞天”,又名“落錢洞”。側壁旁一小廳,中有一棵十餘米高的鐘乳石,形如核彈爆炸後冉冉升起的蘑菇雲,名“蘑菇雲廳”。廳內還有直徑約四米的圓形水塘,站立塘邊,可觀看塘中如林石筍和洞窗倒影,名“影泉”。
講經堂:長約二百米,寬五十米。因岩溶堆積物如羅漢講經得名。中間有一面積三百平方米的水潭,被鐘乳石間隔為二,名“日月潭”,系全洞最低點。潭中岩溶物高二十餘米,底部圍大十餘米,形如三層寶塔,頂端坐一佛,如聚神講經。東側半圓形石台上眾多羅漢齊集諦聽,有的手捧經卷,有的托腮凝思,有的問訊於鄰,有的低頭默想。洞壁如七色俱備的天然壁畫,呈山巒、林海、田野諸景。潭北為陡坡,石徑盤旋而上,伸手可觸頂棚,名“摩天嶺”。左側有九根石柱,毗鄰成排,形如蟠龍,從洞底直抵頂棚,我“九龍撐天”,是全洞洞頂最矮處。
塔林洞:又稱“金塔城”。面積一萬六千餘平方米,有石塔一百餘座,呈金黃色,熠熠閃光,最高的達三十餘米,底部圍二十餘米。群塔將景區分為十一個廳堂,其間遍布石筍、石柱、石帷、鐘旗,形態各異,氣象萬千。“蘑菇潭”潭水清澈,中有無數朵石蘑菇,影隨波動;潭前石花成片。“石鼓”面平中空,水點滴在鼓上,咚咚作響。“塔松廳”內有相對兩株石松;一株黑褐色、高五米,酷似針葉的鐘乳石聚成片狀凝結在主幹上,下大上小,呈塔形;另一株高近二十米,層層葉面上如覆白雪,名“雪壓青松”。
南澤國:全長一點一公里,面積五萬多平方米。分為漫谷長廊、北海隴、宴會大廳、南澤國四部分。“漫谷長廊”,洞廊深長、壁間鐘乳石奇異多姿。“宴會大廳”,面積一萬多平方米,洞內平坦乾燥,是遊覽途中理想的休息、進餐和活動場所。“北海隴”,數條游龍似的邊石壩蜿蜒伸展,鐘乳石林立。中有一深潭,潭中有九根石筍,稱“清潭九筍”。“江南澤國”,流水、湖泊、水塘、水田交錯,流水潺潺,田水如鏡。
雪香宮:全長三百餘米,面積六千餘平方米。岩溶堆積物如茫茫雪原。注柱四立,玉帷高掛,其間,有自然形成的二十多塊谷針田、珍珠田、梅花田;有二十餘個大小不一的石盾;有數十面紅色透明的鐘旗,扣之如鐘聲;有百餘株石竹形成的“竹苑”,如叢篁密,意趣橫生。“捲曲石洞”,在二百餘米的洞廳頂棚上,布滿數萬顆晶瑩透亮的捲曲石,中空含水,彎曲橫生,甚至向上生長。
形成條件
在大自然里,許多石灰岩地帶(主要成份是石灰石),就是由於這個原因而形成了奇峰異洞,生長了鐘乳石、石筍等。鐘乳石和石筍大不相同,一個像冬天屋檐下的冰柱,從上面垂下來;一個象春天從地面下“冒”出來的竹筍。洞頂上有很多裂隙,每一處裂隙里都有水滴不斷滲出來,每當水分蒸發掉了,那裡就留下一些石灰質沉澱。一滴、兩滴、三滴……水不斷出現,又不斷地揮發,洞頂上的石灰質愈積越多,終於生成一個乳頭--這就是鐘乳石的“童年”時代。以後,乳頭外面又包上一層層石灰質,以至越垂越長。有的鐘乳石的長度能達到好幾米。
石筍是鐘乳石的親密夥伴。當洞頂上的水滴落下來時,石灰質也在地面上沉積起來。就這樣,石筍對著鐘乳石向上長。可以說鐘乳石是“先生”,石筍是“後生”。但石筍底盤大,本身比較穩定,不容易折斷,所以它的“生長”速度常比鐘乳石還快。石筍的最大高度能達30米,像是一座平地里長出來的“石塔”。
往下長的鐘乳石,有時候也會和往上長的石筍接在一起,連線成一個石柱,兩頭粗,中間細,不明底細的人還認為是誰鑿出來的呢。在許多石灰岩洞裡,鐘乳石和石筍多數不是連在一起的;那是因為不是鐘乳石折斷了,就是過多的石灰質堵塞了水滴的通路,水滴被迫改變路徑轉移到另一處,又長出一根新的鐘乳石。這樣,鐘乳石和石筍就不會“碰頭”了。地下水在鐘乳石和石筍的形成過程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凡是它流過的地方就會留下痕跡,或是一道溝或是一個洞,或是一根鐘乳石,或是一根石筍,或是一根石柱;把它們組合在一起就成了“樹林”、“珠簾”等奇麗景象。這種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碰到:例如用來燒水的壺底常結一層垢。取出一些加些醋,會看到有大量氣泡產生。這是因為自來水裡含有碳酸氫鈣、碳酸氫鎂等,水垢的某些成分就是它們在加熱時的分解產物,如碳酸鈣和氫氧化鎂等。因為大自然中溫度沒有煮開水那么高,所以鐘乳石和石筍等的形成也就沒有那么快,是經過幾萬年的長期沉積,不斷變遷才形成的。
交通狀況
從那霸巴士總站,搭琉球巴士前川線,約50分鐘後,在玉泉洞前下車,步行5分鐘。另外,搭琉球巴士經東風平的富里線約50分鐘,在新城下車後再步行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