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有理論是現代西方犯罪學中認為犯罪人及其犯罪行為並非絕對的“惡”的一系列理論的總稱。主要觀點:(1)犯罪人的犯罪行為是正義的行為,雖然觸犯了法律,但從終極價值上講,其行為是合理的、有價值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犯罪有理論
- 類型:現代西方犯罪學術語
犯罪有理論是現代西方犯罪學中認為犯罪人及其犯罪行為並非絕對的“惡”的一系列理論的總稱。主要觀點:(1)犯罪人的犯罪行為是正義的行為,雖然觸犯了法律,但從終極價值上講,其行為是合理的、有價值的。
犯罪有理論是現代西方犯罪學中認為犯罪人及其犯罪行為並非絕對的“惡”的一系列理論的總稱。主要觀點:(1)犯罪人的犯罪行為是正義的行為,雖然觸犯了法律,但從終極價值上講,其行為是合理的、有價值的。(2)犯罪是社會造成的,是社...
犯罪理論(theory of crime),有關犯罪行為的,相互關聯的,可被實證檢驗的一系列命題或假設。其中研究有關犯罪的形成原因的主要理論有:(1) 本質相異論。犯罪人在生理上、心理上同守法公民相比較,是本質上完全不同的人。參見“犯罪人異質觀”。(2) 犯罪傾向論。一些研究者認為,正常人與犯罪者都存在著...
犯罪有益論指的是西方犯罪學家的一種犯罪學理論。埃米爾·德爾海姆是其主要代表人物。這種理論認為,犯罪本身對道德與法律的正常發展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犯罪是社會變革的必要前提,它可以幫助社會準備變革。引用示例 該理論還認為,任何人都.不能完全避免犯罪,犯罪的人不應當再被看成是完全不能容忍的人;犯罪本身...
犯罪深度理論是日本犯罪心理學家安倍淳吉提出的一種犯罪學理論。他把犯罪和違法行為的深度分為2個階段(外行階段和內行階段)、4個深度。第一深度:純外行階段;第二深度:內外行階段;第三階段:外內行階段;第四階段:內行階段。第一深度(純外行階段)的違法犯罪活動不具備違法犯罪技術、多發生在家庭、近鄰,學校...
犯罪控制理論是西方犯罪學者提出的一種犯罪多元性理論。主要代表人物是雷克利斯、西蒙、迪尼茲等,代表著作有1976年前後發表的《克制論》、《倡議以自我觀感為青少年易於犯罪的因素》等。該理論!主張:一個人如有良好的自我觀感,則生活在易於犯罪的社會環境中,也能抵制外部不良環境的誘引;反之,自我觀感欠佳,內心...
個性心理學犯罪理論個性心理學家阿德勒創立。該理論認為,人類個體為了保護自己;都具有一種追求權力的欲望。當人類個體因為某種原因而不能適當地滿足權力欲望時,就會形成一種自卑情緒。犯罪就是個體為克服自卑情緒而付出超過常規的代價的結果。阿德勒認為促成自卑情緒的形成原因有:(1)身體有缺陷;(2)社會經濟地位低下...
犯罪本能論是犯罪學學說之一。西方犯罪學家提出的認為犯罪行為的原動力來源於人的心理本能的一種犯罪心理學學說。主張這一學說的流派在西方犯罪心理學中一直占居著重要地位。其主要理論有:性衝動說、利慾性說,侵犯性說。較早對此進行研究和解釋的是犯罪心理學家索耐,他認為人的犯罪行為之所以產生,是由人的侵犯性...
動力學犯罪論是指犯罪原因研究中的一種理論。認為素質與環境各因素本身雖具有潛在的產生犯罪的可能性,但尚不能直接引起犯罪行為,只有經過多樣的相互作用,才能將潛在的產生犯罪的可能性變為實際的犯罪行為。該理論是由德國犯罪學家麥茲格於本世紀30年代提出的,並得到多數犯罪學家的支持。麥茲格對以往的犯罪原因的...
衝突犯罪理論(conflict theory of crimc)是指運用社會學中的衝突理論研究犯罪現象的犯罪學理論。20世紀六七十年代流行於西方國家。基本觀點:刑事法律及犯罪定義並非由整個社會的共同利益群體決定,而由擁有權勢的利益群體決定;犯罪是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產生衝突的結果。1981年,美國犯罪學學者T.伯納德在《刑法與犯罪學...
犯罪單因論(single factor theory of crime)亦稱“犯罪一元論”。是指僅以一種因素解釋犯罪行為產生的理論。與“犯罪多因論”相對。強調某一因素即是犯罪原因,可以決定犯罪。犯罪生物學派中的犯罪遺傳決定論、犯罪智力落後論、犯罪本能論、犯罪體型論、犯罪血型論等,犯罪社會學派中的犯罪模仿論、犯罪經濟決定論、...
(4)如果被教唆者所實際實施的犯罪與教唆的犯罪不一樣,在教唆的犯罪的範圍內成立教唆罪。2.明知被教唆者的犯罪意圖。(1)根據傳統理論,教唆罪的責任與被教唆者的主觀因素無關,即被教唆者是否有犯罪意圖不影響教唆者成立教唆罪。但在柯爾(Curr)一案中,形成了被教唆者主觀因素的附加條件,即被教唆者具有...
其中,共意論認為在每一社會內部都存在一種反映社會共同利益的社會共意,即社會共同價值準則;法律是社會共意的表達形式和具體化,犯罪是對社會共意的違反和破壞,刑法和刑罰則表達了對犯罪行為進行責罰的社會共意。按照這種對西方犯罪學理論的劃分,古典派犯罪學和實證派犯罪學幾乎都可以歸入共意論的範疇,因其在...
自然犯罪論是指犯罪人類學派早期的一理論觀點。認為有些犯罪的產生是受人體特徵決定的,與環境或經濟因素無關;而這種人體特徵決定了行為人具有反自然的道德觀念,即缺乏憐憫和正直的道德觀念而去實施犯罪。1858年由義大利犯罪人類學派主要代表人物加羅法洛在其著作《犯罪學原理》中提出。他認為,人類具有保護自己本能的...
認知理論犯罪說是認知心理學派關於犯罪問題的觀點。在奧地利、德國一些心理學家中影響較大。這種理論認為,應該在人格與環境的關係中動態地去理解人格,建立所謂“場的理論”。並認為從這種觀點看,可以發現大多數違法少年具有如下特徵:在生活空間領域中的分化未成熟或停滯、衰退,各領域間的分化不平衡;在時間性因素上...
麥圭爾(J. McGuire)總結了犯罪行為的5個研究層面:巨觀層面、地理位置層面、群體層面、行為層面與個體層面。群體層面與亞文化犯罪理論 為什麼同一社區的人有人犯罪有人沒有呢?我們就要關注社會化和群體的影響過程(socialization and group influence processes),例如家庭與青少年同班群體是個體日常生活的社會背景,對...
主要有:(1)法國社會學家塔爾德的犯罪模仿理論。(2)美國犯罪學家薩瑟蘭的不同交往理論。(3)英國心理學家艾森克的條件反射犯罪觀。(4)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的犯罪社會學習論。這些理論均注重從個體的社會化過程中尋找犯罪原因,在解釋個體犯罪和群體犯罪心理中被廣泛套用。詳“犯罪模仿理論”、“不同交往理論”...
現代犯罪研究中,有人提出了多元分類法,即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不同的分類。如根據反社會性的強弱為標準,可分為偶發性犯罪人和習慣性犯罪人;根據反社會性的固定程度,可分為少年犯和成年犯;根據犯罪人的精神狀態,可分為常態犯人與精神異常犯人;根據犯人的性別,可分為男犯和女犯。犯罪分類理論多樣化,對於犯罪研究...
犯罪學習理論 犯罪學習理論(learning theory of crime)是2014年公布的心理學名詞,出自《心理學名詞》第二版。定義 根據行為學習理論解釋犯罪心理形成及犯罪行為發生機制的理論。出處 《心理學名詞》第二版。
《犯罪構成理論》是2010年法律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付立慶。中國傳統的四要件犯罪構成理論雖具有歷史必然性與合理性,但已喪失現實合理性和比較合理性。內容介紹 《犯罪構成理論:比較研究與路徑選擇》主要內容簡介:中國傳統的四要件犯罪構成理論雖具有歷史必然性與合理性,但已喪失現實合理性和比較合理性。這一理論在前提...
少年犯罪區理論(delinquency area theory)一譯“少年犯罪區域理論”。關於少年犯罪發生原因和分布的一種犯罪學理論。與社會生態學理論密切相關。認為城市中的少年犯罪往往發生在某些特定區域,並由犯罪亞文化造成。美國犯罪研究者C.R.肖和麥凱根據1927—1933年芝加哥少年法庭的資料,運用E.w.伯吉斯的同心圓理論探討...
英國心理學家艾森克(H·J·Eysenck)於1964年根據巴普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原理,提出了犯罪行為的條件反射論。艾森克提出,犯罪行為是特定環境條件與神經系統特徵互動作用的結果。與當代的很多犯罪理論不同,艾森克的條件反射論及其人格理論著重強調反社會行為和犯罪行為的遺傳傾向,主張人格的神經學基礎是反社會行為的...
“犯罪學習”理論,犯罪原因論之一。認為犯罪是學習、模仿的結果的理論。該理論分為兩種。其一是刺激—反應說,即S-R理論。把學習解釋為引起刺激的事物和它所引起的新反應的聯結,認為犯罪是外界刺激物(S)和內心反應(R)相結合的產物。另一種是認知結構論,指出由於認識對象的誘惑性的變化和主體需求水平的變化等原因,...
犯罪二元論是西方犯罪學家解釋犯罪原因的一種理論。由德國刑法學家李斯特提出。他認為犯罪原因包括人體特質和社會這二元因素;人之所以犯罪,一方面是因為其先天性的特徵,另一方面是由於後天受社會環境影響或外界的刺激。但他強調社會因素是犯罪的主要原因,認為“犯罪原因大部份在於社會,研究犯罪原因就要研究社會缺陷,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