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陀羅藝術

犍陀羅藝術

南亞次大陸西北部地區(今南亞次大陸地區的巴基斯坦北部及中亞細亞阿富汗東北邊境一帶)的希臘式佛教藝術。形成於公元1世紀,公元5世紀後衰微。犍陀羅地區原為公元前6世紀印度次大陸古代十六列國之一﹐孔雀王朝時傳入佛教﹐1世紀時成為貴霜帝國中心地區﹐文化藝術很興盛﹐犍陀羅藝術主要指貴霜時期的佛教藝術而言。因其地處於印度與中亞﹑西亞交通的樞紐﹐又受希臘——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希臘——巴克特里亞等長期統治﹐希臘文化影響較大﹐它的佛教藝術兼有印度和希臘風格﹐故又有“希臘式佛教藝術”之稱。犍陀羅藝術形成後﹐對南亞次大陸本土及周邊地區的佛教藝術發展均有重大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犍陀羅藝術
  • 地區:古印度
  • 國家:犍陀羅
  • 表現:希臘羅馬風韻
簡介,貢獻,歷史,

簡介

犍陀羅古印度十六列國之一,本部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印度河喀布爾河交匯處的白沙瓦谷地。印度河以東的塔克西拉曾作為犍陀羅的首府,可以說是犍陀羅藝術的搖籃。白沙瓦谷地北邊的斯瓦特河谷、西邊阿富汗喀布爾河流域的哈達、貝格拉姆等地,也往往被劃歸犍陀羅藝術流派的範圍。
犍陀羅藝術是由來自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地區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前356~前323)東征中亞、南亞次大陸西北部地區時所帶來的古典希臘文化與東方(中亞和印度次大陸)文化融合的結果。以希臘、羅馬式裝飾手法表現中亞和印度次大陸地區的題材,後來越過帕米爾高原流傳到我國新疆西南部地區,為我國的繪畫、雕刻、建築、工藝美術帶來了希臘羅馬風韻。

貢獻

犍陀羅藝術的主要貢獻在於佛像的創造。佛教在前6世紀末興起後,數百年間無佛像之刻畫,凡遇需刻佛本人形像之處,皆以腳印、寶座、菩提樹、佛塔等象徵。1世紀後,隨大乘佛教的流行,信徒崇拜佛像漸成風氣,遂有佛像的創作。最初佛像乃從印度民間的鬼神雕像轉化而來,而在犍陀羅地區,佛像的製作又較多地吸收了希臘式雕像和浮雕的風格。現存最早的犍陀羅藝術的佛像約作於1世紀中葉,是一塊表現釋迦牟尼接受商人捐贈花園的浮雕,其中佛和商人、信徒的形像皆用當地流行的希臘風格表現,僅佛頭部雕有光輪以顯示其神聖。其後表現佛從誕生、布道說法到涅盤的浮雕漸多,並有圓雕佛像出現。現存最早的犍陀羅圓雕佛像出土於馬爾坦,佛的臉型、衣衫皆有濃厚的希臘特色,但神態肅穆,頗具佛教精神。公元1世紀末至2世紀中葉是犍陀羅佛像製作的成熟期,這時已成功地融匯印度、希臘、波斯、羅馬、中亞草原地區風格於一爐,形成獨具一格的犍陀羅風格。其特色是佛像面容呈橢圓形,眉目端莊,鼻樑高而長,頭髮呈波浪形並有頂髻,身披希臘式大褂,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佛及菩薩像有時且帶鬍鬚等。呾叉始羅城址和今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的貴霜王國首都富樓沙城址出土的佛像和浮雕,都是這種風格的典型代表。與此同時,犍陀羅的佛塔建築也有較大發展,對印度原有的窣堵婆式圓塔(見桑奇大塔)作較大改動,基座層級加多加高,圓塔本身變為基座的一層,上部傘蓋亦加高增大,從而成為高聳入雲的佛塔。
桑奇大塔桑奇大塔
犍陀羅藝術

歷史

3世紀後,犍陀羅藝術逐漸向貴霜統治下的阿富汗東部發展,公元5世紀時,犍陀羅本部因貴霜帝國的瓦解而衰微,但阿富汗的佛教藝術卻一直繁榮到公元7世紀,此即後期犍陀羅藝術或“印度-阿富汗流派”,亦稱巴米揚藝術。主要代表有巴米揚佛教遺蹟哈達佛寺遺址、豐杜基斯坦佛寺遺址等。這個藝術流派除繼承犍陀羅藝術固有風格外,還較多地吸收了印度本土的傳統,佛像臉形趨圓,衣衫變薄,以灰泥表現衣褶,並將印度的石窟建築和巨型造像結合起來創立石窟佛像綜合體,形成常見的多層寶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