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遮普族

旁遮普族

旁遮普族(PUNJABI)屬南亞民族。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另外還分布於印度的哈里亞那邦和旁遮普邦等地區,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該族占巴基斯坦總人口的63%,是巴基斯坦的主體民族,占印度總人口的2.3%。典型的旁遮普人高大魁梧,膚色稍白,略帶褐色。語言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西部多方言差別。文字原為16世紀古魯(錫克教創始人)二世創製的“古爾穆基”字母,後使用阿拉伯字母或梵文天城體字母。民族來源主要由古代雅利安人、拉其普特(拉賈斯坦人的支系)和古賈爾人等民族長期融合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旁遮普族
  • 外文名:PUNJABI
  • 總人口:約1.2億
  • 主要分布地區:巴基斯坦、印度等
  • 語言:旁遮普語
  • 宗教信仰:伊斯蘭教、印度教、錫克教
簡介,分類,宗教信仰,民族文化,語言,生活方式,

簡介

旁遮普人的民族來源主要由古代來自中亞和帕米爾高原西部和興都庫什山區一帶的印歐民族——雅利安人、拉其普特(拉賈斯坦人的支系)和古賈爾人等民族長期融合而成。以灌溉農業為主。農作物主要有甘蔗、小麥、稻米、棉花和蔬菜等。家畜有山羊、綿羊、牛和驢。輕工業以紡織、制陶和地毯業較著名。
旁遮普族
巴基斯坦境內的旁遮普人多信伊斯蘭教;印度境內多信印度教錫克教。信仰印度教的旁遮普人也按伊斯蘭教習慣通婚,死後土葬。20世紀末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有一定發展,農村以小農經濟為主。主要從事農業,紡織、陶器、地毯工業和木刻也很發達。信奉印度教的剎帝利種姓則多從事商業。農民通常穿無領長袖布衫,纏圍褲,包長頭巾。逢年過節和婚嫁喜慶時,則穿絲綢衣服,頭巾的一端或兩端垂在耳上。城市婦女穿肥腿長褲、單衫,披披巾。婦女善於繡花,披巾上常繡各式花色圖案。以麵食為主,在膳食中喜用大量酥油和乳酪。旁遮普人性格開朗,能歌善舞。
旁遮普人是南亞次大陸地區的民族之一,也是巴基斯坦境內的主體民族。據1994年統計,巴基斯坦約有6980萬旁遮普人。旁遮普人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 具有身體高大健壯,高鼻子,黑眼睛,黑頭髮,絕大多數人皮膚淺棕色等體質特徵(也有白色皮膚者)。“旁遮普”是“五河”之意,因其境內的5條河流而得名。旁遮普人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最富饒的旁遮普省、西北邊境省的扎哈拉、德臘伊斯梅爾汗和信德省。其生產方式除了農耕外,還有紡織、制陶等手工業。
旁遮普人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服飾。婦女通常穿一種過膝長衫和沒過腳踝的燈籠褲,頭上或胸前圍一條長頭巾,顏色艷麗而和諧。少數婦女穿黑色罩袍。男人也穿過膝長衫和燈籠褲,顏色比較素雅。有身份的男人喜歡穿土耳其式外套或西裝。在炎熱的夏天,農村的男人多穿一種用土布做的汗衫和圍裙。
旁遮普人在飲食方面普遍比較簡樸。主食為一種用粗麵粉做的薄餅,或者是一種用大米和牛油、牛羊肉做的抓飯。土豆、洋蔥、西紅柿和牛羊肉是他們的主要菜餚。烹調時加入大量香料也是他們飲食方面的一大特色。旁遮普人的傳統飲料是一種用紅茶、牛奶和白砂糖煮成的奶茶,香甜可口。
與飲食相比,旁遮普人在住房方面的開支比較大。在伊斯蘭瑪巴德拉合爾甚至一些中小城市,有錢人的花園別墅式住宅比比皆是。
旁遮普人多使用旁遮普語,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文字用錫克教師尊創製的古魯穆喀字母、阿拉拍字母或梵文天城體字母。不少人也通用烏爾都語印地語
在旁遮普語文學中,詩歌占很大比重。旁遮普人早期的詩歌或描繪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或表達蘇菲派的神學和哲學思想。18世紀最有影響的旁遮普語詩是《希爾蘭恰的故事》。近代旁遮普語詩歌多以反對殖民統治,宣揚教派團結為主題。巴基斯坦獨立之後,許多作家開始重視旁遮普語散文的創作,並出版了文學評論和長篇小說等作品。

分類

旁遮普人大體由4種人組成:①古代雅利安人及後來進入旁遮普地區的希臘人和塞種人等,主要分布在印度境內。②賈特人,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境內。③拉傑普特人,系移居旁遮普的拉賈斯坦人的後裔。④古賈爾人,古代自克什米爾遷入,其上層多屬剎帝利種姓。
旁遮普人是巴基斯坦的主體民族,據1994年統計,約6980萬。屬雅利安人種的拉其普特人,身材高大健壯,多為淺棕色皮膚,也有人具有雅利安人的白色皮膚,高鼻子,黑眼睛,黑頭髮。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最富饒的旁遮普省、西北邊境省的扎哈拉和德拉伊斯梅爾汗以及信德省。主要從事農業、紡織業和制陶業。
旁遮普族旁遮普族
“旁遮普”意為“五河”,因其境內的五條河流而得名。旁遮普省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使它在歷史上屢遭外族的侵犯。
“拉其普特”意為“王之子”,即外族統治者與印度社會融合而形成的封建王族。公元前20世紀至公元2世紀來到印度西北部的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臘人斯基泰人安息人貴霜人等諸民族,其貴族和軍事首領與當地婆羅門教教徒雜居通婚,改信印度教,逐步被印度主流社會所同化,並取得“剎帝利”(“武士”)的種姓地位。在穆斯林統治時期,許多拉其普特家族改信伊斯蘭教,成為穆斯林。在印度河流域的民族形成和文化建設中,外來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希臘人早在公元前4世紀就隨亞歷山大的軍隊來到印度西北部地區,定居下來。在希臘人統治印度西北部的100多年裡,許多希臘士兵和王朝官員與當地家庭聯姻,融入當地居民之中。所以,在今天的旁遮普和西北邊境省,還可以看到希臘人與當地居民的混血後代。
塞種人的部落早在公元前9世紀~前8世紀就來到印度河流域。雖屬於雅利安人的東部支系,但文化卻不同於雅利安人的文化。既未接受種姓之分,也不承認婆羅門的精神領導。由於來自巴里黑(巴赫特爾),所以雅利安人稱為“巴爾希卡”。據說,巴爾希卡人是普勒爾、帕爾瓦納和帕拉族人的“根”。後來,“巴爾希卡”一詞逐漸變成了“瓦希卡”,印度河流域被稱為“瓦希卡國”。在旁遮普語中,至今把農民叫做“瓦希”。第二批塞種征服者是公元前1世紀來到印度河流域,他們分成達哈、薩卡拉歐卡和穆薩格迪亞伊三個部落。達哈部落的人至今還在旁遮普。這三個部落的共同首領叫穆加。在旁遮普,至今還有穆加族人。
塞種人使印度河流域流行新的乾果、水果和蔬菜,如乾果中的核桃和阿月渾子,水果中的杏、桃、葡萄、西瓜和梨,蔬菜中的大蒜、洋蔥、胡蘿蔔、茴香、豆角以及桉脂和五倍子等;還教會當地人縫製圓領衫和釘馬掌等技術。塞種人最明顯的特點是宗教上的寬容,自己傾向於佛教,但也十分友好地對待其他宗教。
安息人屬伊朗人種,其文化也染上了伊朗文化的色彩。安息人統治的時間很短,但是在塔克西拉挖掘出的那一時代的各種製品,具有極高的水平。犍陀羅藝術實際上起源於他們那個時代。
貴霜人大約在公元前170年遷徙至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後征服巴赫特爾,進而攻占喀布爾河流域,最後占領犍陀羅,定都白沙瓦。貴霜人在犍陀羅和印度河流域大約統治了200年。貴霜人最著名的統治者迦膩色伽贊助學術和藝術,在當政時期,佛教大振,犍陀羅藝術得到極好的發展。
自雅利安人以來,犍陀羅一直是印度西北部政治和文化的中心。犍陀羅藝術實際上是雅利安、希臘、塞種、安息和貴霜文化的精華,是阿拉伯人到來之前最燦爛的文化集錦,也是巴基斯坦寶貴的歷史和文化遺產。
旁遮普省是次大陸最早接受伊斯蘭教的地區之一。在阿拉伯人統治時期,木爾坦曼蘇拉和烏奇是大的文化中心。9世紀末,什葉派伊斯瑪儀派就成為木爾坦的統治者,在那裡建造了清真寺。據著名阿拉伯旅行家和地理學家穆克德希描述,當時的木爾坦是一座繁榮的商業和旅遊城市,居民屬什葉派,大部分是阿拉伯人。
10至16世紀在突厥人占領和統治時期,旁遮普的許多拉其普特家族改信伊斯蘭教,逐漸與定居的突厥人混居融合,成為印度穆斯林的主體。同時,旁遮普始終是伊斯蘭文化的中心。加茲尼人占領旁遮普的200年,是印度伊斯蘭文化形成的重要時期,拉合爾是重要的伊斯蘭文化中心。1039年,大神學家和蘇非學者賽義德·阿里·胡吉偉利(1010~1079)來到拉合爾傳教,蘇非派的經典著作《秘密的揭示》就是他在拉合爾定居期間寫成的。11至12世紀,許多蘇非用旁遮普語和其他語言傳教和寫作,而採用了穆斯林的書寫體,形成了印度穆斯林的語言烏爾都語。烏爾都語至今是巴基斯坦和印度穆斯林的通用語言。德里蘇丹王朝時期,蘇非派的蘇赫拉瓦迪教團在旁遮普有很大影響,木爾坦和烏奇是蘇非派神秘主義中心。
莫臥兒王朝時期是印度伊斯蘭文化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除了德里的紅堡阿格拉泰姬陵等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築外,拉合爾的皇家清真寺、皇宮、城堡、陵墓等建築也同樣雄偉壯麗。今天,這些建築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而受到國家的保護。在莫臥兒王朝時代,旁遮普語詩歌逐漸形成了一種自主的民族文學形式,並顯示出其獨特的風格。
大部分旁遮普人講與烏爾都語近似的旁遮普語,一部分人講烏爾都語。旁遮普語是梵語“俗語”的一種方言,酷似烏爾都語。

宗教信仰

巴基斯坦境內的旁遮普人98%以上多信仰伊斯蘭教,印度境內的則多信仰印度教和錫克教。旁遮普人歸信伊斯蘭教可追溯到10世紀末期。阿富汗加茲尼王朝素丹馬哈茂德征服印度西北部時期,使今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地區一些民族改信了伊斯蘭教。16世紀,莫臥兒王朝時代,伊斯蘭教在旁遮普人中已占統治地位。旁遮普人多數屬遜尼派哈乃斐教法學派,少數屬什葉派,其中又以十二伊瑪目派為主。遵奉《古蘭經》和聖訓,嚴守教法規定,履行宗教功課。大、中、國小普遍開設宗教課程。旁遮普省會拉合爾設有伊斯蘭文化研究所等宗教研究機構。
旁遮普族
旁遮普人的精神文化特徵突出體現在其宗教和文學方面。宗教活動在旁遮普人的日常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巴基斯坦境內的旁遮普人多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規定穆斯林每天做5次祈禱。人們一般在家裡做。政府機關和學校設有祈禱室,工作人員和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去那裡祈禱。星期五的“聚禮”一般去清真寺做。清真寺遍布旁遮普城鄉各地,拉哈爾的皇家清真寺可同時容納10萬人做祈禱。伊斯蘭教蘇菲派對旁遮普人有廣泛的影響,因此旁遮普穆斯林至今還保留著崇拜蘇菲聖徒和聖墓的習俗。在木爾坦、拉合爾和錫亞爾克特等地,也有許多蘇菲的陵墓,每逢節假日,人們都要在這些陵墓前舉行紀念活動。拉合爾的達塔清真寺是當地最早修建的清真寺,蘇菲長老胡吉傳里的陵墓安放在那裡。人們在他的墓前默念“法提哈”,並許下心愿,求聖人保佑。

民族文化

旁遮普語文學早在10世紀左右就帶有反封建的色彩。它的先驅者弗里德(1173~1265)是蘇菲派詩人,著有100首雙行詩,描寫農村的生活情景和風俗習慣,表達了對窮人的同情。旁遮普語文學中的三大史詩《希爾-郎卡》、《瑟西-布努》和《索赫努-馬希瓦爾》,描寫戀人在生前終生分離、死後才能團聚的愛情悲劇,對宗教表示蔑視。錫克教創始人納納格大師(1469~1539)運用詩歌形式宣傳教義,主張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制;在詩中也描寫了農村生活的景色,主要作品有《十二月》、《傑布先生》等。阿爾瓊大師(1563~1606)編選了詩集《最初的著作》,收入3,384行詩,作者是7個大師和16個信徒。這些詩宣傳對各種宗教信仰一視同仁,人人平等。高文德·辛赫大師(1666~1708)的詩宣揚英雄主義,大多收集在《第十任大師之作》之中,名篇是《成功書》。曾組織50多個詩人用梵文、波斯文和旁遮普文寫作。錫克教大師的傳記問世的也不少,它們被稱為“生平見證人”,在散文中占有重要地位。17世紀和18世紀,詩人布萊·夏赫(1680~1758)和瓦里斯·夏赫(1735~1798)比較有影響,寫的是帶有神秘色彩的浪漫主義詩歌。前者的“加非”體詩和後者的“希爾~郎卡”體詩為人民廣泛傳唱。在近、現代文學中,穆罕默德·夏赫(1782~1862)的《錫克教徒與英國人交戰的傳說》,描述了錫克教徒第一次反對英國入侵者的戰爭,歌頌錫克教人的勇敢,讚揚他們為反對共同敵人而與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團結一致的精神。19世紀末期,開展了復興旁遮普語文學的運動,要求文學反映印度人民反對殖民主義的鬥爭和民族覺醒。帕伊·維勒·辛赫(1872~1957)的小說《美女》、《維傑·辛赫》和《巴巴·瑙特·辛赫》等,大多描寫錫克教人的武士精神和錫克教的道德觀。最先寫作無韻詩。長詩《我的主人,你活吧》曾獲得印度文學院獎。特尼拉姆·賈德里克(1876~1954)的幾部詩集,收有《蓋薩爾花壇》、《第九世界》和《蘇菲樓》等詩;《犍牛》一詩以一頭挨打受餓的犍牛的形象反映了貧苦農民的痛苦。同情農民,對農村的封建制度流露了不滿情緒。莫亨·辛赫(1905~)的詩集《沃達·威拉》曾獲全國文學獎。阿默麗達·普里德姆(1919~)是當代知名女作家,她的詩描寫印巴分治前美好的日子和分治時的互相殘殺,具有民歌色彩。詩集《蘇奈胡萊》曾獲1956年印度文學院獎。她著有小說《德里的街道》,並編選了《世界優秀短篇小說選》和《旁遮普語優秀短篇小說選》。古爾伯克希·辛赫曾主編《愛環》報,著有散文集《棕色石頭的一生》。納納格·辛赫(1897~)是著名的小說家,著有60部長篇小說,如《白色的血》(1932)、《吃人者》(1953)和《兩劍一鞘》等,作品宣傳不同教派應相互友好,痛斥宗教狂和封建殘餘。《兩劍一鞘》曾獲1962年印度文學院獎。格勒達爾·辛赫·杜格勒(1917~)是當代較有成就的作家之一,長篇小說大多描寫印巴分治問題,短篇小說之中,比較有影響的有《黎明的湖》和《第九家》。
旁遮普的地理人文環境培養了許多優秀的詩人。在旁遮普語文學中,詩歌占很大比重。蘇非詩人沙·沙姆斯·薩布茲瓦里(1164~1248)和法里德·甘吉·沙卡爾(1173~1227)最早用旁遮普語寫詩,詩作或描繪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或表達蘇非派的神學和哲學思想。16世紀著名的旁遮普語詩人達斯·達穆德爾和沙·海珊分別把希爾蘭恰的故事寫成詩和吟唱詩,使之廣為流傳。18世紀最有影響的旁遮普語詩人是蘇非詩人賽義德·瓦利斯·沙,再次創作的長詩《希爾蘭恰的故事》,成為旁遮普語古典文學的傑作。近代旁遮普語詩歌多以反對殖民統治,宣揚教派團結為主題。
20世紀印度最傑出的穆斯林詩人和哲學家伊克巴爾(1877~1938),出生於旁遮普省的錫亞爾克特,一生用波斯語烏爾都語寫有多部詩集,在《自我的秘密》中闡述的“自我”哲學,極大地鼓舞了印度穆斯林在現實生活中去實現自身的價值,為民族的獨立和自由而鬥爭。
巴基斯坦獨立後,政府重視發展自然科學,特別是在核物理學領域取得飛速發展。著名旁遮普族核物理學家阿卜杜勒·薩拉姆教授(1918~1997)於1979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最富饒的省份,素有“巴基斯坦的糧倉”之稱。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英國人大力扶持旁遮普的封建地主,使他們在經濟和政治上處於統治地位。巴基斯坦獨立後,旁遮普人在巴基斯坦文武官員中仍占絕對優勢,在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中仍居主導地位。

語言

旁遮普語是印度憲法承認的語言之一。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使用旁遮普語的人口分布於巴基斯坦東北部的旁遮普省和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使用人口約7000萬。
旁遮普語源自古梵語,是在普拉克利特語(古印度通俗語)的一支白夏基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巴基斯坦境內的旁遮普語稱拉亨達語或拉亨迪語,又稱西旁遮普語。使用者中穆斯林占多數。用阿拉伯字母書寫,印度教徒則用倫達體文字書寫。拉亨達語有幾種方言,標準語為沙赫布爾縣的語言。在印度境內的旁遮普語受印地語影響較大,也有幾種方言,標準語為阿姆利則的語言。使用人口中錫克教徒占多數。文字為師說體(意思是宗師嘴裡說出來的)。旁遮普語的語音和印地語的語音基本相同,但沒有外來的音素。旁遮普語有3個聲調,聲調與音節結構有關係。語法結構也與印地語比較接近,但名詞、代詞、動詞等的詞尾變化不同。旁遮普語的辭彙至今仍保留了較多的巴利語普拉克利特語的詞語,而這些詞的形式在其他現代印度-雅利安諸語言裡都已發生變化。有的語言學家認為旁遮普語是現代印度-雅利安諸語言中最古老的一種語言。
旁遮普語是錫克教的神聖語言,錫克教的經典Guru Granth Sahib都是以旁遮普語寫成的。旁遮普語也是印巴地區北部流行的Bhangra音樂的主要語言。
現代旁遮普語的辭彙受到其它語言的影響,其中包括印地語、波斯語和英語。海外的旁遮普人也有從西班牙語和荷蘭語借來新的辭彙。
旁遮普語有幾套不同的書寫系統,其使用情況因應不同地區、方言和宗教信仰而有所不同。錫克教信徒傾向使用Gurmukhī字母。其它省份的印度教信徒多會使用天城文字母,巴基斯坦境內的多使用阿拉伯字母,Gurmukhī和阿拉伯字母是旁遮普語最常用的兩種書寫字母,也往往被視為官方的字母

生活方式

旁遮普人至今保留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在服飾方面,婦女通常穿一種過膝長衫和沒過腳踝的燈籠褲,有身份的男人則穿土耳其式外套或西裝。在炎熱的夏天,農村的男人多穿一種用土布做的汗衫和圍裙。
紀念幣紀念幣
旁遮普人的主食為一種用粗麵粉做的薄餅,或者是一種用大米和牛油或牛羊肉做的抓飯,土豆、洋蔥、西紅柿和牛羊肉是他們的主要菜餚,烹調時加入大量香料。在飲食方面,旁遮普人普遍比較簡樸。
與飲食相比,旁遮普人在住房方面開支比較大。同樣,有錢人的私人汽車在大街上川流不息。而大多數窮人仍住在破舊簡陋的房屋裡,乘公共汽車。
宗教活動在旁遮普人的日常生活中占重要地位。伊斯蘭教規定穆斯林每天做五次祈禱,人們一般在家裡做。政府機關和學校設有祈禱室,工作人員和學生在規定時間去那裡祈禱。星期五的“聚禮”一般去清真寺做,清真寺遍布旁遮普城鄉各地,拉合爾的皇家清真寺可同時容納10萬人做祈禱。
歷史上,蘇非派在旁遮普有廣泛的影響,因此,旁遮普穆斯林至今還保留著崇拜蘇非聖徒和聖墓的習俗。在木爾坦、拉合爾和錫亞爾克特等地,有許多蘇非的陵墓,每逢節假日,人們都要在這些陵墓前舉行紀念活動。拉合爾的達塔清真寺是次大陸最早修建的清真寺,蘇非長老胡吉傳里(達塔·甘吉·巴赫什)的陵墓安放在那裡,人們在他的墓前默念“法提哈”,並許下心愿,求聖人保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