笈多美術(Gupta art)是印度笈多王朝時代(320~600)的美術。德乾地區與笈多王朝聯姻的伐卡塔卡王朝的美術(如阿旃陀石窟)通常也歸屬笈多美術的範疇。笈多時代也被譽為印度古典主義美術的黃金時代,印度教美術蔚然勃興,名作迭出,流派紛呈,建築的形制、雕刻的樣式、繪畫的風格,都確立了印度古典主義的審美理想和藝術規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笈多美術
- 外文名:Gupta art
- 漢語拼音:jiduomeishu
- 時代:印度笈多王朝時代
笈多簡介,笈多建築,笈多佛教建築,①堵波,②支提、毗訶羅,③祠堂,④高塔,笈多印度教建築,初期,②中期,③後期,笈多雕刻,笈多佛教雕刻,笈多印度教雕刻,笈多繪畫,笈多工藝美術,
笈多簡介
公元4世紀初, 笈多王朝從比哈爾一帶的古國摩揭陀崛起,幾十年間征服了北印度全境,繼孔雀王朝之後,建立了印度人統一的大帝國。旃陀羅笈多二世(376~415在位)號稱超日王,文治武功盛極一時。中國東晉僧人法顯赴印求法適逢其盛。笈多時代印度社會經濟發達,海上貿易興旺,更兼笈多諸王獎掖文藝,促進了宗教、哲學、科學、文學和藝術的全面繁榮。世界聞名的古典梵語詩人迦梨陀娑相傳便是超日王宮廷的九寶之一。笈多諸王大多信奉印度教,但並不排斥佛教、耆那教等異教。
笈多建築
笈多時代的建築遺存極少,法顯在他的《佛國記》中曾讚嘆笈多王朝首都華氏城(今巴特那)宮殿的壯麗,現已蕩然無存,殘存至今的石造或磚砌的笈多宗教建築一般規模較小,似乎與所謂黃金時代不太相稱。然而,笈多建築特別是新興的印度教建築的形制,卻承先啟後,提供了以後數世紀印度建築的雛形和範式。
笈多佛教建築
笈多佛教建築繼承、發展了印度早期王朝的堵波、支提、毗訶羅等傳統形式,又創造了祠堂、高塔等新的形式。
①堵波
:薩爾那特的達邁克堵波(約6 世紀)是笈多古典主義建築的範例,覆缽外層的磚石已殘缺過半,但圓筒形的台基和鼓胴部仍不失古樸莊嚴的美感;台基表面的蓮花捲草紋與幾何紋浮雕典麗高華,是典型的笈多裝飾圖案。
②支提、毗訶羅
:5世紀中葉至 6世紀陸續開鑿的阿旃陀石窟第16、17、19等窟,形制在早期支提、毗訶羅的基礎上有所變化。第19窟支提入口增闢了前廳門廊,窟內岩鑿堵波的台基明顯升高,台基正面設龕雕刻佛像。第16、17窟毗訶羅也在窟內深壁中央增闢了過廳和密室。
③祠堂
:桑奇第17號祠堂與笈多初期印度教神廟結構雷同,在方形平頂的聖所前帶有列柱門廊。
④高塔
:佛陀伽耶的大菩提寺始建於5~6世紀,1880年重修,該寺高塔的原型可能類似印度教神廟的悉卡羅。
笈多印度教建築
笈多印度教建築處於印度教神廟初創時期,神廟的形制尚未定型,呈現由簡而繁的多種形式,大致可分為3期:
初期
神廟構造簡樸,僅由1間方形平頂聖所(供奉神像或林伽的密室)和正面的1 座列柱門廊組成,例如中央邦蒂哥瓦的石造神廟(5世紀初);
②中期
神廟略為複雜,整個神廟建於方形台基之上,在聖所周圍增修了帶有頂蓋的迴廊,即右繞甬道,例如中央邦班納縣的帕爾瓦蒂神廟(5世紀中葉);
③後期
神廟更加完備,在聖所上方出現了方尖角錐形高塔,即成為中世紀印度教神廟最顯著特徵的悉卡羅(象徵印度教神山),在聖所和台基外壁上飾有印度教神像和神話浮雕,例如北方邦坎普爾縣的皮德爾岡磚廟(5世紀末) 和詹西縣的代奧格爾十化身神廟(6世紀初)。
笈多印度教雕刻
笈多印度教雕刻,在追求古典主義的平衡、和諧、完美的同時,強調造型的力度、動態和生命感,逐漸顯示出從古典主義向巴洛克風格演變的跡象。當時馬圖拉、烏德耶吉里、代奧格爾等地,在佛像雕刻的刺激之下,興起了毗濕奴、濕婆等印度教諸神的造像熱潮。
馬圖拉地區卡特拉出土的紅砂石雕刻毗濕奴立像(5世紀),面容沉靜,身材勻稱,寶冠輝煌,珠飾豪華,是笈多古典主義神像的代表作。約開鑿於402年的烏德耶吉里石窟第6窟入口的恆河女神與葉木那河女神雕像,左右外壁的浮雕,都充溢著活潑的生命感。烏德耶吉里第5窟的高浮雕嵌板《毗濕奴的野豬化身》(5世紀初),寬3.9米,高6.7米,瓦拉赫昂首天外的雄姿充滿了壓倒一切的威力。第 4窟的《一面林伽》正面雕有濕婆頭像,造型與中央邦庫赫出土的《一面林伽》(5世紀) 同樣精力彌滿。貝斯那伽爾出土的《七母神坐像》(5世紀前半葉)肌肉飽滿而緊張。代奧格爾十化身神廟南壁的砂石高浮雕嵌板《毗濕奴臥像》(6世紀初) 是笈多後期的傑作。身軀偉岸的毗濕奴雖處於靜謐的安眠狀態,仍孕育著更新宇宙的內在活力。十化身神廟東壁的《那羅和那羅延》、北壁的《毗濕奴拯救大象》也活力充沛。瓜廖爾附近松德尼出土的浮雕殘片《飛天》(約535),乾達婆與阿布薩羅聯翩飛翔,阿布薩羅飄帶漫舞,動態輕盈,預示了中世紀印度教巴洛克雕刻繁盛時期的到來。
笈多繪畫
笈多繪畫從宮廷到民間廣泛流行,在迦梨陀娑的詩劇《沙恭達羅》和詩集《雲使》中均有關於繪畫的記述。但笈多繪畫一般畫在棕櫚葉上,早已湮滅無存,僅在阿旃陀石窟中保存著一些漫漶剝蝕的壁畫遺蹟。阿旃陀第16、17、1 諸窟的壁畫多繪於5世紀中葉至6世紀前後。題材主要是本生經和佛傳故事,形象地再現了笈多時代的宮廷、民間和宗教生活情景。代表作有第16窟的《難陀出家》、第17窟的《須大拿本生》和《因陀羅禮佛》第1窟的《持蓮花菩薩》和《摩訶賈那格本生》等。
這些壁畫的風格,處於從古典主義的高貴單純向巴洛克的豪華絢爛過渡期間。構圖緊湊和諧而曲折多變;人物造型尤其是呈三屈勢的女性體態優雅,眼神飛動,手勢微妙;線條流麗,色彩鮮艷。在肌膚或花卉著色時邊緣部顏色較深,向內暈染漸淡,具有一定立體感,這種凹凸暈染法是阿旃陀壁畫的特技之一(見阿旃陀石窟)。
笈多工藝美術
笈多時代的冶金、鑄幣、制陶和象牙雕刻等工藝水平都達到了驚人的高度。旃陀羅笈多二世時期鑄造的一根祀奉毗濕奴的金翅鳥熟鐵圓柱,現矗立於德里顧特卜尖塔附近,高7.25米,重6.5噸,至今尚未生鏽。《蘇丹甘吉銅佛像》高2.28米,重1噸,也是金屬工藝的傑作。笈多諸王發行的金幣以設計精美著稱,鐫有沙摩陀羅笈多(335~376年在位)彈奏尾那、旃陀羅笈多二世獵獅等圖案的金幣都堪稱藝術珍品。北方邦阿黑恰德拉出土的赤陶《帕爾瓦蒂頭像》(5世紀),鬈曲的波狀長發和腦後的髮髻塑造得異常優美。
笈多美術在印度、東方和世界美術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現代各國學者公認,笈多美術比犍陀羅美術成就更為巨大,影響更為深遠。笈多式佛像不僅影響了南亞、東南亞、中亞諸國的佛像,而且比犍陀羅佛像更深地影響了中國的佛像。中國北齊畫家曹仲達“曹衣出水”的佛像畫法,可能亦曾受笈多馬圖拉式佛像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