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石刻基本信息,文化背景,評價,
石刻基本信息
名稱:佛陀說法
年代:約公元2~3世紀
文化背景
這時期的佛像已被定型化。這種定型化在古代正是宗教哲學的思想反映。作為至高無上的佛陀形象,他是大徹大悟,悲天憫人的思想體現者;他超凡脫俗,忘情於世事紛爭,可又要體現對萬民的慈悲為懷心理。這是宗教哲學中兩相矛盾的主題。佛陀說法像作為佛經故事的形象體現,似乎掩蓋了這一對相互矛盾的主題。盤腿而坐是說法形象的傳統形式。此雕像約作於公元2~3世紀左右,系由片岩石雕成,它也是犍陀羅藝術中最好的一尊佛像。
佛陀身上薄如蟬衣的僧服褶紋密集,使佛陀的形體畢現無遺。初期的佛陀是穿右肩袒露的袈裟的,兩手作說法手勢(佛的手勢稱手相Mudra,也即手印。在佛教中有嚴格的規定和特定的含義,常有禪定印施與印施無畏印論辯印指地印合掌印等等。此像為Dharmachakramudra,即雙手置於胸前,手指屈伸,左掌心朝上,右掌心向內,以左拇指與食指觸另一手的兩指)。佛陀的坐勢,一般最多是坐蓮花座,它是印度式的。此處尚未製成蓮花座,以蒲團為墊,但兩腿交叉,腳放在相對的大腿上,足心向上。這是早期的作法。在佛像的基座上,還雕刻著禮佛的浮雕場面。基座四角以獅獸形象為座腿。
評價
這件作品典型地反映出犍陀羅藝術早期的雕刻特徵。那時的佛像眼睛還未低垂,而是睜眼凝視前方,作澄思靜慮之態,於溫雅之中顯露內心的充實感。佛陀的體魄壯實健美,肌肉部分未予誇大,而是如實表現。 所謂說法,據佛經說,釋迦牟尼於35歲那年修成正果後,先在波羅奈(Varanasi)城鹿野苑向其侍從阿若、陳如等五人說法,此即是佛教所謂的說法的開端。以後佛陀一直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進行傳教,並組成適應傳教的僧團,始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由此看來,佛教的說法就是講經,傳道,或從事某種宗教哲理的探討。在藝術形象上,以這一尊佛陀的姿勢為最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