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炳靈寺,位於甘肅臨夏永靖縣西南35公里處的小積石山中。從蘭州出發乘車行75公里,到
劉家峽水電站大壩換乘遊艇,經過54公里浩渺的高原平湖,西拐進峽口,過姊妹峰,即可到達。炳靈寺地處甘肅
永靖縣西南35公里的小積石山中,距蘭州也有70多公里。周邊的主要景點有劉家峽水電站、姊妹峰等。
建築歷史
炳靈寺歷史淵源,自古以來是佛教聖地,也可以稱道教聖地,(或哲學聖地)。現經1600多年歷史公元393—431年(47年)建立西秦。炳靈寺是藏語‘十萬佛洲’之音(十萬彌樂佛現靈的說法)。
炳靈寺最早叫“唐述窟”,是
羌語“鬼窟”之意。後歷有
龍興寺、
靈岩寺之稱。明永樂年後,取藏語“十萬佛”之譯音,取“炳靈寺”或“冰靈寺”之名。炳靈寺在唐代稱為龍興寺,宋代稱為靈岩寺,初建於16國時期。
炳靈藏語為“笨郎”,即“十萬佛”之意。遠在十六國時期,
鮮卑族乞伏氏曾在
枹罕建立
西秦政權(公元385-431年),統治達47年之久。
炳靈寺石窟,始建於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從十六國時代起,歷經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各代,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西秦建都臨夏期間,國王御駕親臨石窟,揮毫題詞,真跡尚存於岩壁之上。
自公元420年鑿窟起到宋代,石窟對漢傳佛教、
淨土宗、
華嚴宗和禪宗的影響較大。
在隋代曾是一個繁榮的商船停泊之處,也是古“
絲綢之路”南去
吐蕃的必經之地,經濟發展和不同文化的交溶造就了炳靈寺。
元末明初,藏傳佛教中的黃派(
格魯派)傳入炳靈寺。
炳靈寺石窟在承襲前代民間藝術的基礎上,吸收和融合外來
佛教藝術,以嶄新的姿態、簡潔的手法,創造了生動的雕塑形象和繪畫藝術。
建築結構
炳靈寺分為上寺、下寺、洞溝三部分。現有212窟龕、雕像694、壁畫龍點睛1500平方米,最大特徵是以石雕為主,中國占重要地位。
石窟分別為上寺、洞溝、下寺三處,分布在大寺溝兩岸的紅沙岩上,洞窟層層疊疊,棧道曲折盤旋而上。
現存窟龕183個,分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種,壁畫約900平方米。其中169窟開鑿於一天然石洞中,規模最大。浮雕石塔25座。
石窟懸崖上有石刻大佛像一尊;懸崖旁邊矗立著姊妹峰。周圍有鴛鴦洞,藥水泉等勝境,山清水秀,峰險石奇。乘坐遊艇可以直接到達石窟碼頭。歷史變遷,炳靈寺屢遭戰火破壞,棧道毀壞。
寺最為典型的是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畫藝術,與
莫高窟和
麥積山石窟並稱為甘肅
三大石窟。在最早的
西秦169窟中,塑造有
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以及北壁正中的大力佛。坐落在仰蓮台座上得為無量壽佛,北壁正中大力佛,高7.5米。
北魏造像最有特色的是25龕的石雕釋迦多寶像,面帶微笑,舉手敘談,莊重而瀟灑,再現
南朝崇尚
清談玄學的風采。
炳靈寺石窟以下寺最為壯觀,西秦建都
臨夏期間,國王御駕親臨石窟,揮毫題詞,真跡尚存於岩壁之上。
保護狀況
炳靈寺以石雕而著名(河南的
龍門石窟也以石雕見長)。炳靈寺是中國著名的
石窟寺,號稱全國
四大石窟之一,其藝術價值僅次於敦煌莫高窟。隨著古“絲綢之路”衰亡,炳靈寺也漸漸地失去光彩。
在60米高的懸崖上,當年眾多工匠和藝人懸掛在繩索上,利用懸崖的天然凹凸,修建了大量的佛教洞窟。炳靈寺分布在大寺溝兩側的紅砂岩上,登岸後沿小路可到
棧橋,172號窟的佛像高達27米,是
炳靈寺石窟中最為高大的一座,如今雖已是遍體鱗傷,
炳靈寺所在的
積石山山岩的地質結構,雖然易於開鑿雕造,但卻不耐風化和潮濕。峭壁高處的岩層伸出,形似屋檐,為一些佛窟遮擋了不少風雨和驕陽,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但許多歷經千年的窟龕造像,卻是有的褪色、有得風化。由於當地這種砂岩結構,很多其他地方的保護措施在這裡基本無用。
泥塑的佛像則更是四肢不全首級常無。
新中國成立後,國務院頒發通知,正式公布炳靈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設立了
炳靈寺文物保管所,修建了防洪大堤,並在溝中架起了一座15米的獨孔水泥雕欄橋。
除了自然因素對
佛龕的毀損外,人為破壞也很嚴重,20世紀60年代的文革浩劫,還有就是歷史上的戰亂造成的破壞,大多是當地回漢兩族之間的紛爭,因各自的宗教信仰不同,得勢者往往要摧毀對方的宗教崇拜偶像。
1967年
劉家峽水庫開始蓄水時,對
炳靈寺石窟構成了威脅,有些石窟只能長埋於水下,在棧橋上遊覽時,常看到石壁上刻有字樣:此處往下××米,為××窟。當時只將16號窟的一尊8.6米長的大臥佛大卸9塊遷移保存。在
劉家峽水電站蓄水截流時,為保護藝術國寶,
周恩來總理曾經親自關心安排防護工程建設。
1999年,炳靈寺文保所騰出原來的辦公室,在炳靈寺的一側,修建
臥佛寺,
大臥佛的九塊肢體總算可以九九歸一了。水庫的修建,雖然給炳靈寺帶來了難以挽回的損失,但也為開發黃河,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文獻記載
書籍
范文瀾在他的《中國通史》一書中認為,
炳靈寺石窟不僅以石刻雕像作品見長,其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畫同樣與
莫高窟和
麥積山石窟齊名。炳靈寺壁畫真實地反映了十六國時代
西北地區的社會風貌、音樂舞蹈以及裝飾藝術,對佛教的認識和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
詩歌
炳靈寺
世上本無佛,拜的人一多
也便有了佛
*
佛光十萬,高臥炳靈
每一窟皆由無名者開鑿
*
高峽之中,丹崖之下
黃河,著一身布衣緩緩走過......
主要景點
石窟
石窟是中國的佛教石窟,分上寺、洞溝、下寺三處,以下寺最為壯觀。位於甘肅省永靖縣城西南35千米的小積石山中。炳靈寺在魏晉時稱唐述窟,唐代稱
靈岩寺,宋代始稱炳靈寺。今存窟龕196個,分布在上寺、下寺、洞溝、佛爺台等處。
它們分布在長200米,高60米的懸崖上。
炳靈寺石窟現存窟龕196個,石雕像694身,泥塑82身,壁畫900多平方米。最大的唐代彌勒坐佛高達27米,最小的雕像高10厘米。其中,西秦開鑿的有2窟1龕,北魏開鑿的有8窟25龕,北周的有2窟,隋代的2窟,唐代的有20窟113龕。唐代作品藝術成就最高,當時僧人達到3000多人。
該窟中的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名僧法顯的墨書題記,是國內石窟中保留最早的紀年題紀,對全國其他古老石窟的斷代提供了標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
西秦之後的北魏,以是一個開窟造像的興盛時期,共9窟33龕。一個是以126窟為代表的中心,另一個是以146窟為代表中心。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個方面都達到了空前繁榮和發展的階段,佛教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電大鼎盛時期,炳靈寺大部分窟龕,均完成於唐代,唐代窟龕有135個占全部窟龕3分之2以上。
3號窟
盛唐時候開鑿的大型石窟,它屬於平面方形平頂的大窟,窟的中間連著山體四面坡頂的石塔,這坐石塔在中國來說“獨於無二”也可以說世界少見。最突出特點是:四面都有浮雕左面
普賢、右面
文殊,左面文殊右面普賢,中間刻棵有千佛,前面有小龕,所供佛像早以不存在了頂部小龕上寫有天、地、日、月、君、親師。有句話:有塔就有佛。塔分兩大類:一類叫
佛塔,一類叫
舍利塔。(塔里有佛)(活佛或大師燒成的骨灰)是一座連山體雕鑿的石雕方塔,仿木結構,整個塔由塔基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表現了盛唐建築藝術與雕刻藝術的完美結合。
4號窟
初唐造像它屬於馬蹄型平面。正璧雕有彌樂佛一宗,肉髻半圓面相清秀而不豐圓(豐滿圓潤),披有雙領下垂的袈裟,衣紋陽刻,身材修長,善
跏趺坐與方台坐上普濟眾身。
結跏趺坐(盤腿)善跏趺坐(佛坐在椅子上)
6號窟
北周一窟。2公元老派1557年
宇文覺,推翻了西魏政權建成立了北周。此窟就是這時間開鑿的,從佛的造像來看,肉髻低平,面如滿月,口眼俱小,具有水波紋式的袈裟,衣紋
綢密,像曹衣出水似的(好像剛從水裡出來貼在身上一樣)。(你們遠到而來),佛發自耐心的微笑表現在面部,表現了匠士高超的藝術。菩薩頭戴方平花冠,面形較方圓,帔巾交於胸下,身體前傾,然後下卷,立於佛兩側,立於半圓台上。釋迦多寶,兩側為文殊,
普賢。
阿彌托佛兩側
觀音,
大勢至(
西方三聖)
8號窟
隋代(泥塑)它屬於平面衡長方行頂略作群隆行,泥塑造像,塑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菩薩頭戴花冠,面部比較方圓,略帶清秀亭亭玉立,眉毛彎細,眼低垂,嘴小唇薄,披井搭於雙肩,長裙瀉地。(其中一菩薩是唐代造像)已毀。
壁畫
窟頂彩繪套斗式藻井閣內,均繪
飛天特別是中間白色平塗,淡墨勾畫,全身裸體,(童子飛腰部躬曲,繞蓮瓣飛舞)8號中小型窟平面方型,造像均泥塑,面部豐圓近方行,唇薄耳小,特別菩薩體形修長,衣飾寬鬆,裙褶自然流暢,這時的造像既有北魏的清秀之美,也有唐代的圓潤之美,具有承上啟下的意義。
169窟
169窟最有價值,刻窟深9米,高16米,寬27米,原是一個天然容洞,是我國石窟最早的佛教洞窟之一,窟內主要以, 《無量壽經》, 《法華經》,《維摩潔經》,《華嚴經》,佛教造像和壁畫都反映了中國早期
佛教藝術的風格和特地,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70窟
明清時代八臂
十一面觀音、共有五層:最上一面為如,米相,第二層眼獠情,優美豐腴,形象適度,身軀微向前傾,亭立於窟中心(彌樂佛)。
64龕
初唐或盛唐前期 西秦—佛與菩薩的特徵,面部圓潤,高鼻深目,細眉薄唇,大耳垂肩。渾厚壯實,穿通肩大衣,或半披肩袈裟,制地輕薄,身體輪廓清晰。北魏—上身露,肩搭彩帶,長脛瘦臉,眼角細長,口小唇薄,咀角微微上翹,酒窩露出,顯出秀骨清秀,莊嚴微密(象靜靜)。
北周—肉鬢低下,面部上寬下窄,略作方形鼻脛不高,口眼聚小,著通肩大衣,衣紋綢密極不規則,菩薩,髮髻高聳,花官圓並瓦,白色寶繒,披巾橫於腹際,亭亭玉麗,長裙穴地,不露腳,面形清秀。唐—髮髻高聳,面部圓潤豐滿,慈祥溫和,面含微笑,擺頭扭腰,傾身低頭,竊竊和語,顯出婀娜多姿,栩栩如生的樣子。護法大王—怒目頓足,雄健有力,背吶喊,似手要,“打入地獄”。
169 窟
炳靈寺石窟現存早期重要的洞窟為169 窟,為一天然大洞穴,窟記憶體西秦時的造像和壁畫。造像有第6號龕的一佛二菩薩,龕側墨書題記有“建弘元年歲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即公元420年,為中國石窟紀年題記最早者。
造像和壁畫以169號自然窟大坐佛以及崖面中所有的眾多中小型窟龕構成主體。169號窟古稱唐述窟,現稱"天橋洞",高15米、深8米、寬20米,為已知我國開鑿最早、保存最好的洞窟。窟內有佛龕、石雕、石胎泥塑三類造型。
題記下方繪有數排
供養人,其中有當時高僧
曇摩毗和道融的供養像。另外,還有第9號龕的3身立佛,7號龕殘存的一身立佛,17號龕僅存的菩薩及龕下部的半跏菩薩思惟像等,形象古樸,為早期造像中的精品。23號龕的並列5身
禪定坐佛,則顯示出西域造像藝術的影響。該窟的西秦壁畫題材內容十分豐富,有說法圖、
維摩詰變、
無量壽佛、釋迦
多寶佛、
彌勒菩薩及
十方佛、千佛、飛天、伎樂、
供養人等,畫風質樸,粗獷。
171號龕
位於石窟懸崖上,有唐代石胎泥塑的彌勒佛大坐像一尊,依山雕鑿,高達27米,雄渾莊嚴。窟中西秦《文殊菩薩問疾圖》,是我國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的一幅維詰經變圖。原16號窟,現歸位在石窟群對面睡佛殿內,長8.6米的泥塑炳靈寺
臥佛,是我國現存北魏時期的唯一一尊臥佛,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高25厘米的唐代侍女造像,是我國現存石窟像中最為珍貴的一尊,充分體現了
盛唐風貌。炳靈寺入口處懸崖旁邊佇立著峻峭的姊妹峰,周圍有鴛鴦洞、藥水泉等勝境,山清水秀,峰險石。
上寺
位於炳靈石窟北2.5KM處。
炳靈上寺的開發歷史,可以追溯到隋唐,上寺大佛洞內雕塑有4米高的彌勒佛像l尊,神采豐滿,形象端莊,不失隋代造像遺風。現上寺寺院東邊山崖上,以及喜佛溝下層的山崖上,有唐代開鑿、明代重修的窟龕兩個。據《
安多政教史》記述,文成公主當年過境時就居住在這裡。元、明以來,這裡一直是炳靈寺宗教活動的中心。
明代,炳靈寺上寺曾建立密宗院,萬曆年間修建卓瑪殿,以後因戰亂頻繁,卓瑪殿屢毀屢建,清康熙十四年、民國二十六年、1986年都曾重塑卓瑪佛像。現存卓瑪殿綠度母塑像,高1.32米,頭戴寶冠,秀髮垂於兩肩,面相清秀,手持蓮花坐於蓮座上,四層背光中第二層為二十個小
度母。度母,藏語亦稱"卓瑪",是觀世音菩薩化身。《度母本源記》里說,
觀世音因感於眾生數目巨大,救度困難,憂愁淚下,眼淚滴成蓮花,先變成
綠度母,隨即變成白、紅、黃、藍、金等不同身色的化身來,共21尊,這21度母各自對
觀音立誓輔助菩薩救助眾生,十方諸佛感於她們的聖跡,稱為"度母",即救度一切眾生成佛的佛母。相沿成為藏傳佛教女性保護神,或稱
多羅菩薩。
康熙年間,炳靈寺上寺又修建了?>
藏經樓、文殊殿、
觀音殿、護法堂、十六尊教堂、尊音神堂等。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敕封上寺嘉楊隆珠為護法禪師
呼圖克圖(即轉世活佛),是康熙冊封的十八個活佛之一,已傳世八代,其弟子喇嘛十餘人現居上寺行管理之職。
炳靈寺上寺內還存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刊印的大藏經一部60餘卷,為
佛教經典中的主要經典,是由駱駝運到炳靈寺的。寺內現存的唐卡畫,有
綠度母、
千手千眼觀音、
壇城圖、文殊菩薩等畫卷,製作精美,色澤絢麗,具有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其中綠度母唐卡畫是九世班禪贈送給上寺的。
考古發掘
2014年9月9日,
甘肅炳靈寺文物保護研究所從正在進行危岩體加固工程的一岩洞內發現了佛經的紙張殘片,截至目前,該研究所共清理出佛經殘頁近千片,其中大部分是藏文佛經殘片,也有個別漢文佛經殘片,由於年代久遠,加之風吹日曬,佛經殘片風化腐蝕嚴重。“炳靈”,是藏語“十萬佛”的音譯,意譯相當於漢語的“
千佛山”、“
萬佛洞”。
炳靈寺石窟正式營建始於西秦建弘元年(420年)。現存窟龕183個,總計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畫約900平方米。2014年,炳靈寺石窟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
申遺的“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
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