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簡介
公司前身是
瀾滄縣古茶山景邁茶廠,始建於1966年。自成立以來,一直依靠縣境內芒景·景邁山的千年萬畝古茶園和邦崴
古茶樹群為原料,憑藉40餘年的種茶、制茶經驗和技術,生產純正地道的普洱茶,其香獨特,湯紅明亮,品質優異,2005年
普洱市人民政府確定瀾滄古茶有限公司為普洱茶產業龍頭企業。
21世紀以來,古茶以其特有的風味、優異的品質和良好的保健作用,越來越被人們認識和接受。為使各國朋友分享到這人類文明的遺蹟,品嘗到這凝聚千年雨露的純香,瀾滄古茶有限公司董事長
杜春嶧攜全體員工,秉承40餘年的生產經驗,以優異的產品奉獻給各國的消費者和古茶愛好者,產品暢銷國內多個省市,部分產品銷往馬來西亞、日本、韓國、法國、德國、美國、波蘭、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2003年我公司通過歐盟FLO“國際公平交易”認證。
發展歷程
1、瀾滄古茶有限公司前身是瀾滄縣古茶山景邁茶廠,始建於1966年。
2、1972年開始手工壓制邊銷茶(瀾滄磚茶)。
3、1975年由
景邁茶廠遷到瀾滄縣城成立瀾滄縣茶廠。
4、1978年開始生產普洱茶,由省進出口公司經銷。
6、2006年7月更名為瀾滄古茶有限公司。
7、2007年9月8日瀾滄古茶有限公司廣州分辦處開業。
企業事記
公司榮譽:“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謀發展”是瀾滄縣古茶有限公司始終奉行的宗旨。
1983年12月,我單位生產的普洱茶
散茶出口產品,品質優良,在北京《全國出口商品生產基地、專廠建設成果展覽會》上展出,受到對外經濟貿易部門的讚譽和領導的好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貿易部頒發證書,以資表彰。
2003年4月,第六屆中國普洱茶節上,我公司生產的普洱茶4級、普洱茶9級、金芽普洱茶、
宮廷普洱茶在
2003年全國優質普洱茶質量評比中分別榮獲優質獎。
2003年9月,我公司普洱茶系列榮獲2003年度(首屆)中國中小企業誠信品牌與特色產品國際線上(秋季)博覽會“十大特色推薦產品”。
2004年11月,雲南省首屆普洱茶國際研討會上,我公司生產的“宮廷
普洱”榮獲“康樂杯”名優普洱茶質量評比銀獎。
2005年4月,我公司選送參斗的熟普類宮廷普洱茶和青普類
散茶分別榮獲2005年4月29日在雲南思茅舉行的“天下普洱民間鬥茶會”一等獎。
2005年4月,瀾滄古茶有限公司董事長
杜春嶧女士被第七屆中國普洱茶節、首屆全球普洱茶
嘉年華會組委會評為“全球普洱茶十大傑出人物”候選人。
2005年4月,瀾滄古茶有限公司董事長杜春嶧女士被聘為“雲南思茅普洱茶收藏交易行”專家鑑定委員會委員。
2005年12月,我公司使用在“茶”商品上的“圖形”商標,被
雲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雲南省著名商標”。
2005年12月,我公司被思茅市消費者協會評為“思茅市第一屆消費者信得過單位”。
2006年6月,雲南省首屆農村創業之星交流會上獲“創業之星”稱號。
2007年,董事長
杜春嶧被評為第二屆全球普洱茶十大傑出人物。
2007年,我廠被雲南省婦聯授予雲南省巾幗創新示範基地。
2008年,
雲南省總工會、雲南省婦聯授予杜春嶧為“五一建功標兵”。
2008年11月,我公司喜獲“金芽獎中國普洱茶十大最具潛力品牌”。
2009年,瀾滄古茶全國行銷中心在廣州成立。
公司榮譽
1、1983年,公司生產的“
普洱散茶”出口產品,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外經濟貿易部門的讚譽,並發給證書予以表彰。
2、1988年-1990年,連續3年被雲南省對外經濟貿易廳評為“雲南省出口創匯先進企業”。
3、2003年,榮獲普洱茶系列“十大特色推薦產品”。
4、2003年,系列普洱茶在全國優質普洱茶質量評比榮獲“優質獎”。
“普洱茶4級”參加全國優質普洱茶質量評比獲優質獎
“金芽普洱茶”參加全國優質普洱茶質量評比獲優質獎
“普洱茶9級”參加全國優質普洱茶質量評比獲優質獎
“金芽普洱茶”參加2003年全國優質普洱茶質量評比獲優質獎
“宮廷普洱茶”參加2003年全國優質普洱茶質量評比獲優質獎
“普洱茶9級”參加2003年全國優質普洱茶質量評比獲優質獎
5、2004年,“
宮廷普洱茶”參加“康樂杯”名優普洱茶質量評比榮獲銀獎。
“宮廷普洱”參加“康樂杯”名優普洱茶質量評比榮獲銀獎
“普洱方磚”參加“康樂杯”名優普洱茶質量評比榮獲優秀獎
6、2005年,系列普洱茶榮獲雲南思茅 “天下普洱民間茶會”一等獎。
“熟普類宮廷普洱茶”榮獲“天下普洱民間鬥茶會”一等獎
8、2005年,公司被世界茶文化交協會評為“永久會員單位”。
9、2005年,公司被評為思茅市第一屆“消費者信得過單位”。
10、2005年,公司董事長
杜春嶧被評選為首屆“全球普洱茶十大傑出人物”候選人。
杜春嶧被評選為首屆“全球普洱茶十大傑出人物”候選人
12、2006年,公司被評為2005年度“守契約、重信用”先進企業。
14、2006年,公司被中共思茅市委、
思茅市人民政府評為思茅市中小企業暨
非公有制經濟“優強企業”。
15、2007年1月,我公司參展的產品0085茶榮獲“2007首屆中國東協綠色食品博覽交易會暨中國東協茶文化博覽會”十大名茶稱謂。
瀾滄古茶古茶基地
2000年公司“景邁古茶園”通過國際
BCS公司有機茶園認證;由公司保護和管理的邦崴茶樹王,樹高11.8米,樹幅寬8.2×9.0米,根莖處直徑1.14米,是世界上首次發現最古老的野生型與栽培型間的過渡型大茶樹,它的發現,對世界茶樹起源和進化、良種選育、茶文化的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價值和意義。公司特別成立了以現任普洱市市長
沈培平、
雲南農業大學茶學系副教授
周紅傑為首的專家組,對
古茶樹進行有效地管理和保護。
文化發展
普洱茶聞名中外,其原產地在思茅地區和今西雙版納州,瀾滄古茶文化是中國茶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思茅地區從1993年開始舉辦中國
普洱茶葉節,對思茅地區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拓寬招商引資渠道,弘揚普洱茶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促進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普洱茶的種植歷史,源遠流長。清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遺器”載,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普洱府境內已開始種茶。而最早在歷史文獻中記載普洱茶種植的人,是唐代鹹通三年(公元862年)親自到過雲南南詔地的唐吏樊綽。他在其著《
蠻書》卷七中云:“茶出
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銀生城即今思茅地區的景東縣城,景東城即是唐南詔時的銀生節度所在地,銀生節度轄今思茅地區和西雙版納州。
歷史淵源
歷史記載說明,早在1100多年前,屬南詔“
銀生城界諸山”的思普區境內,已盛產茶葉。明代萬曆年間的學者謝肇制在其著《滇略》中,第一次提到了“普洱茶”這個名詞:“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清《滇海虞衡志》載:“普茶名重於天下,出
普洱所屬六茶山,…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此六茶山均在
普洱府屬
思茅廳界內。普洱府思茅廳是當時茶葉貿易的集散地,清代雍正年間以來,向皇帝進貢的普洱茶就是由思茅同知承辦的。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以後,法國、英國先後在思茅設立海關,增加了普洱茶的出口遠銷,普洱茶馬古道隨之興旺,作為文物遺蹟的今還有普洱茶庵塘茶馬古道,殘存12.5公里,
那柯里茶馬古道斷續30公里,石上馬蹄印,記錄下了當年運茶馬幫的歷史。“普洱茶”屬
雲南大葉種茶,其性狀特點是:芽長而壯,
白毫特多、銀色增輝,葉片大而質軟,莖粗節間長,新梢生長期長,持嫩性好,發育旺盛,經專家化驗,內含生物鹼,茶多酚、維生素、胺基酸、芳香類物質等含量豐富。著名的國家級腫瘤醫學專家梁明達教授,經過科學研究,提出過肯定的結論說,“普洱茶——二十一世紀的抗癌
保健飲料”,並以此命題在93年舉行的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宣讀了論文,放映了有關科研投影片子,引起了與會代表的關注重視。
1991年發現後並於1992~1993年考察論證並經國際研討會肯定的瀾滄邦崴
古茶樹,即是過渡類型古茶樹,樹高11.8米,根乾徑1.14米,樹齡已千年。《中國科學報》、《中國茶葉》、《
中國文物報》、《人民日報》、《
農業考古》、台灣《壺中天地》、香港《文匯報》、泰國《新中原報》、菲律賓《世界日報》、日本《茶道雜誌》、印度《阿薩姆評論》、美國《納西通訊》等報刊均先後對邦崴古茶樹作過報導,影響之廣,可見一斑。
瀾滄景邁栽培型萬畝古茶林,是迄今為止國內面積大、歷史長(千年),保存比較完整的栽培型古茶林,在1997年2月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與會者通過對
景邁萬畝古茶林的考察,進一步證實了
布朗族先民——古代濮人,是最早種植茶樹的主要民族,布朗族語言把茶稱為“臘”,為後來的傣族、
基諾族所借用。瀾滄景邁栽培型萬畝古茶林,被稱為“天然茶葉博物館”,對研究中國茶業發展史、古代茶樹農藝、茶葉與民族的關係,古代茶葉規模種植經營、古代茶葉貿易等都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普洱茶文化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自從遠古時期居住在
瀾滄江流域沿岸思普區一帶的古代先民濮人和各民族,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發現了野生茶樹的用途,繼而進行栽培、馴化、利用時,即開始了新的茶文化篇章。地區各民族的飲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哈尼族的
烤茶、
土鍋茶、
蒸茶,彝族的火罐茶、
鹽巴茶,傣族的烤竹筒茶,
拉祜族的烤茶、大鍋茶,
佤族的
鐵板燒茶,
布朗族的煮竹青茶、酸茶等。各民族之間,以茶待客,以茶聯姻、以茶作禮、以茶祭祀、以茶作貢、以茶入市、以茶唱曲、以茶入藝、以茶經貿、以茶入藥、以茶入詩等等,已成了社會文明進步、人民友好的象徵。今天,以茶促貿,以茶興農,以茶促文、以茶致富,以茶增誼,以茶廣交天下,更促進了各民族的團結,增進了國際交往。
古人云:“普洱茶名遍天下”,此言甚是。古今中外文人學者為普洱茶著書立說,吟詩作曲者不乏其人。 清代文學家曹雪芹曾將普洱茶寫入《紅樓夢》,俄國文豪托爾斯泰亦將普洱茶寫入《
戰爭與和平》,清代文人阮福著有《
普洱茶記》,而在思普區茶鄉,則流傳著不少與普洱茶有關的古詩曲和民間山歌,其種茶、採茶、揉茶、飲茶、詠茶、祭茶等,均屬由茶而引出來的一系列“茶文化現象“。在已出刊的《中國普洱茶詩詞楹聯集》中,蒐集有古今詩詞曲419首,楹聯52幅,民歌8首。其中有清代的《普茶吟》、《採茶曲》、《
茶庵鳥道》詩,英國《茶歌》等,有當代吟詠普洱茶鄉種茶、採茶、制茶、飲茶、論茶、茶史、
茶山、茶廠、運銷、出口、藥用、保健、茶藝、茶節等題材的
茶詩詞曲聯,為普洱茶文化增添了新內容。
1997年4月,國家郵電部發行《茶》郵票一套4枚,第一枚《茶樹》,印瀾滄
邦崴過渡型古茶樹,面值50分,同時發行了瀾滄邦崴
古茶樹極限明信片,開了中國大陸茶文化入郵之始,在國際郵政上起到了宣傳作用。思茅地區的
普洱茶藝表演隊,曾在思茅、昆明、泰國
清萊等地表演過,由具有哈尼、彝、拉祜、傣、
佤族飲茶習俗組合而成,以“清敬和愛”為茶藝精髓向賓客敬獻
清茶、
烤茶、酒茶、
茶藝表演注重品茗環境和品飲氣氛,把茶具、觀茶、聞香、浸泡、嘗味等地方民族特色表現出來,為普洱茶文體提升高雅品位。
布朗文化
布朗族是一個偉大、勤勞、智慧而又歷史悠久的民族,總人口約6萬人,主要分布在雲南的保山、臨滄、雙江、鎮康、永德、耿馬、瀾滄、勐誨等地區。芒景、
景邁在
瀾滄縣南部,距縣城約70公里,北與惠民為鄰,東南與
勐海縣相接,西與糯福相連,居住著布朗族、傣族等民族。這裡地處
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土壤肥沃,分布著近萬畝的栽培型古茶林。作者多次到芒景、景邁地區進行了考察。
據布朗族先人傳說,“臘”(茶葉)是布朗族祖先在遊獵生活時期在採摘野果、野菜活動中發現的“野茶”之一。當時人們是把“臘”當作“佐料”食用,布朗族稱這類“佐料”為 “得責”,至今人們上山幹活有時帶上一點冷飯和醃菜、辣椒和鹽巴,吃飯時摘上一把“得責”蘸鹽巴辣椒就可當菜了。遠古的時候,布朗族祖先吃的食物大部分是生的、或是用火燒出來的野生動物肉,食用後體內比較熱,疾病較多,吃了“得責”這種“佐料”後,自然覺得身體舒服一些、眼睛明亮、頭腦清醒。
隨著人們對“臘”的認識的加深,對“臘“利用越來越廣泛,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到公元859年,“臘”的種植出現了較快的發展,從房屋周圍種幾棵開始不斷向四周擴大,最後出現連片開墾,大面積種植的新階段。人們把“臘”摘下來帶在身上,勞累時就放到嘴裡含著,用這樣的方法來消除勞累,保養身體。後來又出現把”臘”摘回來,用鍋炒、用手揉、用陽光曬乾的加工方法。為了發揮“臘”的藥性作用,後來人們喝“臘”的時候,先把“臘”放入小罐罐(布朗族稱“國喔臘”)烤香,然後放水熬成湯來喝。這時期,“臘”便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普通飲料,不喝“臘”頭就疼。布朗族中留傳著這樣一句話“上山不帶飯可以,不帶‘臘’不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生產不斷豐富,部落之間出現了
物質交換的現象,從此“臘”成為布朗族與其它部落成員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主要產品,成了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布朗族用“臘”換鹽巴、換布匹、換生產工具等。據記載盂連街、勐養街都是芒景布朗族銷售“臘”的主要市場。
二、芒景布朗族族源與古老茶園
據蘇國文提供的資料顯示,在遠古的時候,布朗族和佤族同屬一個祖先和部落,芒景
布朗族實際上就是
佤族或者前身是佤族,自稱“阿娃”,最高首領叫“岩冷”,在唐朝以前居住在“勐貓壕發”(今
瑞麗)和“紹英紹帕”(令緬甸
佤邦)一帶,經過幾百年的遷移,從勐貓(瑞麗),途徑
畹町、邦瓦、安定,勐堆、盂定、耿馬、
滄源、紹英紹帕(緬甸)、西盟、
孟連、勐馬、勐阿、景棟(緬甸)、打洛、巴達、西定,最後定居於芒景。
據芒景緬寺木塔石碑
傣文記載:芒景茶葉種植始於
傣歷五十七年(公元695年),距今已有1290多年的歷史。據蘇國文介紹芒景有3個碑,第1個是記錄種茶歷史;第2個是記錄
小乘佛教傳入本地之事;第3個是記錄歷代頭人和大佛爺之事。3個碑只有頭人和大佛爺知道,並且其中1個碑現代人已不知立在什麼地方,另外1個碑在緬寺底下,並且在“文革”中被破壞,但有關年代數據仍可認清。另有兩本書專門記錄芒景布朗族歷史以及種茶之事,其中一本已流傳至緬甸,另外一本在“文革”中被燒。據傳說這兩本書由頭人掌管,一年看一次,頭人看,其他人不能看,年長的人可以聽,一般人不能聽。關於種茶之事,最初生長於該地的是“野茶”(實為栽培種普洱茶),
布朗族先民經過馴化後就成了“家茶”,其馴化的方法是將茶樹砍斷,並連續3年施火燒灰肥後即可成“家茶”,其面積原有8000多畝。據布朗族老人介紹,關於大茶樹現存的兩棵(直徑分別分50cm和40cm)不算大,更大的有兩棵,其中一棵於1956年被砍,地點在芒景;另一棵是最大的,在景邁寨子裡,1976年被火燒死。作者到古茶園實地考察結果,
茶樹直徑多在10--30cm之間,樹高2--4m,樹態衰老,樹上長滿“
螃蟹腳”和多種寄生植物。古茶林原有8000多畝,近幾百年來當地布朗族和傣族連年種植。
三、芒景布朗族的茶葉加工及其產品
解放前,芒景布朗族茶葉加工的產品有以下幾種:
1、“乾綠茶”,
布朗族稱為“臘告”。是用鍋炒,手揉,利用陽光曬乾的茶葉,相當於現代
曬青綠茶的做法。
2、“大粗葉茶”,布朗族稱為“臘“,是用茶樹的老葉子,用鍋炒黃後再曬乾。
3、“
糯米香茶”,布朗族稱“臘賀”,是用乾綠茶中加入糯米香葉窨制而成,相當於現代花茶的製法。
4、“小雀嘴尖茶”布朗族稱“臘各信”,採摘較嫩的茶葉,用鍋炒黃後,再用陽光曬乾。由於芽葉幼嫩,加上未經
揉捻,故乾茶
白毫特多。這種茶是高檔茶葉,1950年布朗族頭人蘇里亞參加新中國成立後的首批西南少數民族參觀團赴京參觀學習,送給毛主席的茶就是這種茶。
5、“
團茶”,布朗族稱“臘廣”,將茶葉用鍋炒熟、再把水分捏乾,裝入小口袋壓成圓型、用蒸籠蒸,再曬乾。有點類似現今蒸壓茶(
沱茶)的做法。
資料記載
據有關資料記載,景邁、芒景古茶山所產的茶葉,自元代起就銷往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還用馬邦馱到
普洱進行交易。公元1728年清王朝在思茅設立總茶店,壟斷茶葉,種茶人民 “百斤之價,只得其半”,“文官責之以
貢茶,武官挾之以生息”。現代景邁、芒景以至惠民鄉等地是重要的普洱茶產地。景邁
茶山有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所產的茶葉對人體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生活在景邁、芒景地區的傣族、布朗族長壽老人較多,七、
八十歲牙齒完好,眼睛明亮,耳力清楚,生活可以自理,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時還能回憶起過去的許多事情。喝了景邁、芒景茶可以延年益壽。作者重點考察了景邁、芒景古茶林中較大的兩株,其中1 號
古茶樹,樹高4.3m,基部乾徑50cm,樹幅6.3m,離地面55cm處分出1支枝幹,直徑分別為39cm和24cm;1號古茶樹樹高5.6m,基部乾徑40cm,樹幅5.8m,寓地面77cm處分出2 枝,直徑分別為33cm和18cm。葉長14cm,葉寬5cm。橢圓形,葉面平展,葉脈12--1 5對。芽長3--4cm,茸毛多。
花冠直徑4.8cm。花瓣乳白色,5---6枚,花柱長1.5cm,柱頭三裂,裂位1/4—1/5。花絲140--170枚。種子直徑1.2—1.5cm,粒重為1--1.6克。據測定茶多酚的為25%,水浸出物46%。
景邁、芒景屑
亞熱帶地區,土壤為酸性紅壤,土壤肥沃,雨量充足,古茶林與高大常綠闊葉林交錯生長。
古茶樹為單株,株距2--4m,行距3--6m。古茶樹直徑多在10-30cm之間,少數在30--50cm,也有樹齡在幾十年以內的
茶樹,茶樹為喬木樹型,樹態衰老,人為砍伐或干預茶樹生長痕跡明顯,多數茶樹上長著“
螃蟹腳”和多種寄生植物。
古茶林的價值
景邁、芒景萬畝古茶林是
布朗族先民濮人馴化栽培茶樹的遺物,它具有兩方面的價值。
其一,它證明了最先種植雲南大葉茶樹的確係布朗族和
德昂族的祖先——濮人。濮人是雲南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居住在元江以西,元江古稱“仆水”,因 “仆族”而得名。元謀猿人和雲南各地舊石器遺址的發現表明,在人類童年時期,雲南境內就有
原始人群活動,遍及全省的新石器文化,就是自古以來雲南居住民族眾多的反映。
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國“
漢族人口多,也是長時期內許多民族混血形成的”。雲南周圍羌、濮、越三大族群,經過幾千年的分化,發展成許多族系,濮人已分化成“
朴子”和“望”兩族,前者形成今天的
布朗族和
德昂族,後者形成今天的
佤族。《雲南各族古代史略》一書說,“布朗族和崩龍族(現稱德昂族)統稱朴子族,善種木棉和茶樹。今德宏、西雙版納山區還有一千多年的古老茶樹,大概就是崩龍族和布朗族的先民種植的”。據調查,雲南有不少古老茶林,歷代傳說確係濮人所栽植,如德宏蓮山
大寨背後有
野生茶30萬株,竹山寨有90萬株, 瓦幕發現2萬株野茶,系前人崩龍族所栽,屬栽培型茶樹。勐海
南糯山愛尼族茶園,是前人蒲滿族(即布朗族)所栽(愛尼族從墨江搬到勐海南糯山,迄今已有57代,在愛尼族搬來南糯山以前蒲滿族已在南糯山種植了茶樹)。各種史料分析,雲南的濮人確實是雲南最早利用茶栽培茶的民族。2013年前後在雲南發現栽培型大茶樹的地方,歷史上大多數都是濮人居住過的地方,濮人最初種茶的年代已無從考證了。
其二,它為
茶樹起源於雲南提供物證。
張順高(1994年)提出
山茶科植物最初產生的具體地點是大理一
洱源一劍川一石鼓一
蘭坪一雲龍一水平這個
瀾滄江與
金沙江相夾的滇西盆地北段山壩交接的邊緣。它的北部是巴顏客拉古陸高地,西部是古太提斯海,東南部是乾旱熱帶亞熱帶,當時
喜馬拉雅運動尚未開始,兩江之間均為平地,相距幾百公里,金沙江向南流人
洱海,這裡具備山茶科植物起源的三個條件,即裸子植物繁茂、穩定的陸地和濕熱的氣候。山茶科植物早期的屬種形成後,原始茶種始由
起源中心向四方——首先是向南自然傳播,南緣可能到達生態條件穩定,具有保存原始種環境條件的臨滄、思茅、西雙版納一帶,這些地區至今仍生長著各種類型的大
茶樹,如
鎮沅千家寨2700年的野生大茶樹(屬
老黑茶種);勐海巴達1700年的野生大茶(屬大理茶種);瀾滄邦崴過渡型的1000年的大茶樹;勐海
南糯山800年的
茶樹王(普洱茶種)和景邁、芒景幾百年的大茶樹(屬普洱茶種)。
上述大茶樹分布地區即是茶樹的傳播中心,茶樹由傳播中心向四周擴散、自由傳播,與原產地毗鄰的雲南其它地區和雲南周邊省區先後發現無以數計的野生、半野生或栽培型的大茶樹。景邁、芒景古茶林在所發現栽培型古茶林中茶樹數目最多、面積最大,茶樹個體年齡相對較大,是栽培種普洱茶古樹的代表,可與南糯山茶樹王並列,在雲南的其它地方看不到如此規模的普洱茶種的古茶林,景邁、芒景古茶林可能是
雲南大葉種的正宗的
原變種,三種類型的大茶樹的發現,證明了茶樹起源與馴化栽培在地理上同源,對茶樹起源,茶樹馴化生物學,
民族植物學均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董事長傳
在第一批茶訓班裡,有一個16歲的姑娘,也是這一期學員里唯一的女性。剛踏入社會,迎接她的就是蔥籠郁茂的古茶林,注定了她這一輩子的茶緣。為茶苦,為茶樂,一路茶伴,一生茶香,生活即茶,生命即茶。如今已近60歲了,整天忙碌,精神矍鑠。我常開玩笑說她就是陳年普洱茶,味正甘純,陳韻悠悠。這也難怪,一生的一切都浸泡在
茶海之中,談茶論道,早已超然物外,用心做茶,才有至真至純的境界。
她叫
杜春嶧,普洱茶行道里的人幾乎都知道她。她雖然是瀾滄古茶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卻沒有人稱呼她的職銜,小輩稱她”杜姨”,同輩則尊她”杜大姐”。她所領導的團隊已是普洱茶生產的旗艦,所製作的普洱茶已是高品質的典範。
1983年即榮獲國家外經貿部表彰的出口產品
這在老牌普洱茶生產企業中是不多見的
“惜福”的人,是知道這“福”來之不易。事事與人為善,廣結善緣,經歷了多少磨難,只記住了給過幫助的人和事,時時有顆感恩的心。不妨讓我們來讀一讀杜大姐的這篇小傳:
我自己是個很有福分的人
我的福分來自於茶緣,跟茶結緣是我最大的福緣人生如茶,先苦後甘;苦中有甘,苦盡甘來我在古茶林中學做茶、學做人,聞了一輩子茶香,做了一輩子茶,盡力而為之,做自己分內的事,誠實做人,踏實做茶,來回報茶給我這一生的一切。1966年,十六歲的我被“東朗公社”選派到芒景、景邁(萬畝古茶山)縣辦茶葉培訓班學習茶葉扦插育苗及種植技術,當時的老縣長李光華很有眼光,認為要發展瀾滄縣經濟一定要發展茶葉,所以從各村各寨抽調了八九十名識字的青年,開上芒景景邁古茶山 沒有現成的房子,男生們夥伴很多,大集體住在部隊的老營房,第一批女生只有我一個,自己不敢住,老師把我安排到老鄉家,住在火塘邊,雖然有灰,但很暖和,恰好彌補被子單薄的困難每天早出晚歸,到離住所六公里外開山蓋房,由於條件有些艱苦,所以能堅持到三個月畢業的只有30多人我能堅持下采是和我父親的鼓勵、開導分不開的,父親來信開導我“做人要出人頭地,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能做平庸的人”,所以堅持到培訓畢業還被老師和領導留用在培訓班工作。當時李光華老縣長就有一個長遠的計畫,要把芒景、景邁兩村沒有古茶的地段種植新式產業,讓我縣很多貧困的老區農民儘快脫貧致富,但想得好做起來很難,培訓班結束後,文化大革命的風暴就刮到了瀾滄芒景,景邁,長遠的計畫變成了等待和磨難。
1968到1969年,“一打三反”的風颳到茶訓班,有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少女被誣告為小偷遭到批鬥,刑罰後上吊自殺,我本人由於在火柴盒上的毛主席“老三篇”圖上畫上“※※※”被判為污損毛主席著作,同時由於我父親解放初期參加李曉春遊擊隊被打成地霸武裝遭到專政批鬥,十八歲的花季不敢大聲說話,走路不能抬頭,不能穿新衣服,不能結交朋友,連有病請人刮痧都要被受牽連,別人“抓革命”,而我卻是被專政的對象,不管颳風下雨都要上山勞動.記得有一天整天下雨,山上大霧瀰漫,我上山找豬草,豺狗在我前面咬小牛,還冒著熱氣,上帝保佑,幸好豺狗不咬我,回想起來,當時的心情不能用文字和語言來表達,只能算作人生的磨難我從這些境況中能走出來,付出的確買要比一般同齡人要多一些,身心在很大程度上遭到摧殘,腦子沒有原來聰明,記憶力大大減退。由於經常低頭走路,脖子成了“三條線”,我認為那段時光可以算是地獄生活,但都過去了,人也長大了。
到1970年在南翁板培訓班的基礎上成立了景邁茶廠,雖然當時沒通公路,但是二十來歲的男女青年們硬是把柴油機、
百葉式烘乾機、
揉捻機等茶葉初制機械抬上了萬畝古茶山,“土法上馬,土洋結合,,生產了瀾滄第一批機械加工茶葉,加工壓制了萬畝古茶園的第一塊普洱生磚,自己臘刻印製包裝紙。在瀾滄磚茶上印上“毛主席語錄:抓革命,促生產”,用馬幫馱運到惠民供銷社,銷往各地。
1975年,瀾滄全縣茶葉迅速發展起來,景邁茶廠搬遷到瀾滄縣城西郊,取名瀾滄縣茶廠,我被選任為主管生產副廠長,自己建蓋土牆的草房,只有不到一百平米的舊廠房,從勐海買回一些履舊機器自己改制,把全縣所生產的
曬青毛茶精製成三
春茶,銷往全國各地到1977年開始加工生產
普洱散茶.1983年八級普洱散茶被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授予榮譽證書,還在省、市兩級多次得獎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茶廠為瀾滄財政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公司的二次創業
1993年茶廠班子調整,我產生了新的想法,成為思茅地區第一個茶葉初制廠的承包人,每月交廠里100元,
停薪留職,與一家村辦茶廠簽訂八年的承包契約,由於缺乏社會經驗,千辛萬苦籌資十多萬元,結果還是承包失敗。當時真像是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兩個女兒沒有零花錢,就連全家最基本的一伙食費都沒有,一個半月只給妹妹家付了150元一伙食費,在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個月後才清醒去打工掙錢。從1994年開始欠債無力償還,最難以承受的就是無法面對討債的人、1998年1月瀾滄縣茶廠由於新任班子經營不善,加之從計畫經濟轉入市場經濟,很多貨款收不回來,
資不抵債,被公告破產真是雪上加霜,不知道該怎么辦,當時毫無目標、在各級領導幫助下,由82名自身能力較弱的失業老工人(平均年齡50多歲)組建了瀾滄古茶有限公司,大家推選我為董事長,是朋友給我打來2萬元啟動資金,股東集資13 9萬元,還被騙子騙走了5萬多元,1998~2000年公司組建後,租用原縣茶廠廠房機器,開始頭三個月沒有錢發工資,但所有的股東和員工都沒有怨言,很團結,很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由於破產後組建的企業還沒有信譽度,沒有抵押,得不到銀行貸款,但是我們每個股東和員5-都盡心做好自己分內的事,以忠誠、信任和義無反顧的創業精神,做著常人很難做的事情(一個老工人為按時完成幫別人加工茶葉連續工作,48小時沒睡覺。)每一個股東都把誠信和質量放在第一位,通過八年加把精心和細心融入到每一款產品上,公司也從效益上得到了回報.有了很多朋友和夥伴通過努力,三月份集資,到十月份給股東分紅30%,第二年增幅為36%,截止2005年底公司擁有資產近1500萬元,負債18%,
淨資產已上千萬元。
我在古茶園中長大,我為茶投入了我的青春年華,茶回報我永遠年輕的心態和活力,我會用我所有的活力來報答我所有朋友和夥伴,願所有愛茶人和與茶有緣的人健康、長壽、萬福!
央視報導
中央七台瀾滄古茶特別報導
簡介:這是一棵奇樹?這是一個奇人!她把古樹變成了
搖錢樹!她的上億資產如何得來?《
致富經》為您講述《六旬老太的搖錢樹》。 在雲南省普洱市瀾滄縣的
景邁村,平均400年的樹齡成了這片
古茶樹最大的賣點,在普洱茶最火暴的2007年初,從樹上剛採下的鮮葉曾經最多賣到800元的天價。在這裡活躍著一個神奇的人物,她從這片看似普通的
茶樹身上,在10年時間創造出上億元的資產。
中央電視台7套之前於2009年5月27日晚《致富經》欄目播出瀾滄古茶有限公司專題報導,此次報導是央視在雲南省政府的推薦下,全面了解了公司發展歷程及濃厚的茶區特色文化之後,免費為公司製作的專題片。在該片的製作過程中,攝製組人員不辭辛苦,跑遍了公司的基地,認真探訪了廠區的生產製作流程,並採訪了瀾滄古茶發展歷史中的關鍵人物。目播出後,反響強烈,國內外不少茶友和茶商通過來電、來函、網站留言等方式,表達了對瀾滄古茶的關注和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