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市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5年)

《濮陽市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5年)》已經濮陽市政府同意,濮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1年3月22日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濮陽市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5年)
  • 頒布時間:2021年3月22日
  • 發布單位:濮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
為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和全市教育大會部署,鞏固全市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按照《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相關要求,依據《教育部關於印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的通知》(教督〔2017〕6號)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到2025年,全市三分之一的縣(區)率先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其餘縣(區)在教學設施、資源配置、管理水平、教育質量、社會認可度等方面實現大幅提升。力爭到2030年,全市所有縣(區)全部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提前5年完成全國、全省確定的目標任務,繼續保持我市義務教育在全省的領先地位。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擴充城鎮義務教育資源工程。各縣(區)要按照城鎮發展規劃和常住人口增長趨勢,完善城鎮義務教育學校規劃和建設機制。新建5000居民以上規模的住宅區,應當配套建設國小,新建1萬居民以上規模的住宅區,應當配套建設國中;配建的中國小要與住宅區同時規劃、同時建設、同時交付使用。老城區改造中,對於配套學校建設不足的居住區和未達到配建學校標準的小規模居住區,由當地政府統籌新建或改擴建配套學校,滿足學生就近入學需要。新建國小、國中原則上不超過2000人規模,九年一貫制學校和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義務教育階段不超過2500人規模。2021—2025年,圍繞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標,全市新建改擴建城鎮中國小101所,新增學位11.21萬個。其中,2021年新建33所,改擴建10所,新增學位4.02萬個;2022年新建20所,改擴建4所,新增學位2.22萬個;2023年新建15所,改擴建6所,新增學位2.72萬個;2024年新建8所,改擴建1所,新增學位1.44萬個;2025年新建4所,新增學位8100個。各縣(區)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消除大校額大班額五年專項規劃,在保證新建學校規模和班額符合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對現有大校額和大班額學校重新核定辦學規模,限制班額超標學校招生人數,合理分流學生。要建立分年度消除大校額和大班額工作檯賬,實行銷號管理。2021—2025年,全市要消除大校額學校28所、消除大班額1200個。其中,2021年消除大校額學校6個、大班額356個;2022年消除大校額學校5個、大班額244個;2023年消除大校額學校6個、大班額329個;2024年消除大校額學校10個、大班額205個;2025年消除大校額學校1個、大班額66個。到2025年,確保全市所有義務教育學校的規模和班級學生數達到縣域優質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標準。
(二)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和小規模學校建設工程。持續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無寄宿制國小或不能滿足寄宿需求的鄉鎮,要加快新建改擴建步伐,確保2025年前每個鄉鎮擁有1—3所農村標準化寄宿制國小。“十四五”期間,全市新建改擴建公辦農村寄宿制學校36所。其中濮陽縣11所、清豐縣2所、南樂縣14所,范縣4所,台前縣2所,開發區3所。到2025年底,全市農村寄宿制學校總數達到281所,基本滿足留守兒童和其他少年兒童的寄宿需求。不斷提升改造農村小規模學校,確保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建設符合國家和省有關建設標準和規範要求。各縣(區)可結合實際適當加大鄉村學校布局調整力度,提高教育資源使用效益,避免出現“邊建設、邊閒置”現象。在學校撤併問題上,要嚴格規範程式,堅決制止盲目撤併行為,要堅持先安置、後撤併,先建設、後撤併的原則,保證平穩過渡。
(三)全面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各縣(區)要提升學校建設標準化水平,建立城鄉學校標準化建設台賬,逐校推進標準化建設,全面改善農村偏遠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要加強數字校園建設,全面推進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路課堂“三個課堂”的建設與套用。加強全市中國小校網路與智慧型終端建設,推進“網際網路+教育”快速發展,到2025年,全市實現中國小高速寬頻接入和無線網路全覆蓋,建立覆蓋義務教育各年級、各學科的數字教育資源支持體系,培育2個以上市級智慧教育示範區、100所市級“智慧校園”。落實對鄉村小規模學校按100人撥付公用經費和對鄉鎮寄宿制學校按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標準增加公用經費補助政策,切實保障正常運轉。要提升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化水平,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管理,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為其提供教學和工勤輔助服務。要樹立科學的教育政績觀,不下達升學指標,不統計、不公布升學人數、升學率等信息,不依據升學考試成績進行排名,不單純以升學考試成績獎懲學校和教師。不得舉辦或變相舉辦重點校、重點班,切實加強作業、手機、睡眠、讀物、教輔管理。積極開展義務教育標準化管理示範校和特色校創建活動,“十四五”期間,全市創建省級和市級管理示範校100所、特色校200所。嚴格落實學校安全責任,加強學校周邊環境治理和學校內部安全管理,強化師生安全知識、疫情防控和衛生知識教育,建設人防、物防、技防於一體的校園安全防控體系,確保學生安全。
(四)全面提升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水平。要擴充中國小校體育運動場地,採取新建改擴建、利用學校地下室改建、租賃校外體育運動場館(可步行10分鐘內到達,且有安全的交通保證)、校際共享等方式,增加中國小體育場館面積576萬平方米,全面改造提升農村中國小運動場館,確保全市國小、國中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達到7.5平方米以上和10.2平方米以上。要擴充中國小校舍用房,按照辦學標準建設校舍用房,對2020年及之前規劃並建成的學校和最大班額低於30人的農村小規模學校,其校舍用房建設、配置、使用面積不達標的,要制定建設規劃,採取新建改擴建方式,實施提升改造,到2025年,確保全市所有義務教育學校校舍用房建設符合標準,必配用房和選配用房配置到位,生均校舍用房面積達到國家規定標準。特別要保證所有國小和國中每百名學生擁有網路多媒體教室數分別達到2.3間以上和2.4間以上。所有國小和國中每12個班級配備音樂、美術專用教室1間以上。其中每間音樂專用教室面積不小於96平方米,每間美術專用教室面積不小於90平方米。要擴充中國小教學儀器和圖書館(室)藏書數量。按照教育部國中物理等6個學科教學裝備配置標準和河南省中國小教育裝備標準,加強物理、化學、生物、數學、科學、地理等實驗室建設。2021—2025年,全市各縣(區)投資5.86億元,分年度補齊中國小教學儀器設備和圖書,確保全市所有國小、國中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分別達到2000元以上和2500元以上,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基本裝備配置標準統一。
(五)實施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德育創新改革工程,全面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推動思想品德教育、“四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疫情防控教育與學校教育教學體系深度整合,從小打牢學生思想品德基礎,引導中小學生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實施中國小班主任素養提升工程和研學實踐教育“五個一”精品工程等系列德育活動,打造一支過硬的德育骨幹和思政課教師隊伍,培育一批德育示範校。實施智育水平提升行動,推動教研和教科研人員深入中國小指導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創新教學模式,著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思維發展,激發創新意識,注重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想像力、求知慾,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在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中,相關科目學生學業水平達到Ⅲ級以上,且校際差異率低於0.15。強化體育和藝術教育,實施體育藝術“2+1”工程,讓每名學生至少掌握2項體育運動技能和1項藝術特長。開足開齊體育和藝術課程,推動足球、籃球、排球、桌球、滑板、輪滑等大眾和特色體育運動項目蓬勃開展,組織學生聯賽,增強學生體質,將運動技能測試納入體育中考,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確保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良率達到60%以上,合格率達到100%。推動音樂、舞蹈等藝術項目全面展開,“十四五”期間評選市級藝術示範校100所。實施勞動育人工程,加快建設各具特色的勞動教育綜合實踐基地,研究設定科學實用的勞動教育課程,培養一批專兼職勞動課教師,構建農耕、養殖、手工藝等勞動教育“一校一基地”格局,全面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技能和習慣,努力營造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勞動育人環境。
(六)實施強師興教行動計畫。改革教師管理制度,推進教師“縣管校聘”和校長職級制改革,各縣(區)要在核定的教職工編制總額和崗位總量內,統籌分配各校教職工編制和崗位數量,著力解決鄉村教師結構性缺員和城鎮師資不足問題。嚴禁擠占、挪用、截留編制和有編不補。拓寬教師來源渠道,繼續實施農村教師“特崗計畫”、“國小全科教師培養計畫”,2021—2025年,全市公開招聘4300多名教師,加快解決中國小部分學科教師短缺問題,確保國小和國中每百名學生擁有體音美專任教師數都達到0.9人以上。實施“三名”培育計畫,每年遴選一批省、市、縣(區)級名校長、名班主任和名師,建設一批名班主任、名師工作室。統籌規劃,加強市、縣、校三級中國小骨幹師資梯隊建設,積極開展骨幹教師培養、申報和認定。到2025年,全市的省市級骨幹教師要達到1.2萬名,縣(區)級骨幹教師達到1.8萬名,確保國小和國中每百名學生擁有縣(區)級以上骨幹教師數都達到1人以上,且國小和國中的校際差異係數不大於0.5和0.45。嚴把教師準入關,確保專任教師持證上崗率達到100%。啟動實施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套用能力提升工程和鄉村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培訓項目,每年培訓教師1.5萬人次,確保教師5年360學時培訓完成率達到100%,國小和國中每百名學生擁有高於規定學歷的教師數分別達到4.2人以上和5.3人以上。推動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在同一所公辦學校連續任滿6年以上(含6年)的校長(含副校長)和連續任教達到6年以上(含6年)的在編在崗專任教師,原則上均應交流輪崗。有效利用績效工資、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等激勵機制,採取掛職交流、定期支教、區域內流動、城鄉一體化管理等方式,引導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和教師在城鄉間、校際間合理流動,並逐步實現制度化和常態化。推動城鄉教師交流,城鎮學校和優質學校教師每學年到鄉村學校交流輪崗的比例不低於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其中骨幹教師不低於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20%。不斷改善教師福利待遇,落實“一補助兩津貼”標準,依法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鼓勵對農村教師實行差別化生活補助,確保鄉村教師實際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同職級縣鎮教師工資收入水平。完善農村教師職稱評聘辦法,在農村學校累計從教25年的在崗在編教師,符合申報條件的,不受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直接評聘中國小高級教師。將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納入當地政府住房保障體系,2021—2025年,全市建成農村教師周轉宿舍2500套、農村教師保障房5000套。
(七)保障特殊群體接受義務教育。完善隨遷子女入學保障機制,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國小為主”原則,將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城鎮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範圍,依法保障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確保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和政府購買服務的民辦學校就讀的比例達到85%以上。實施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關愛工程,健全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發揮學校教育在留守兒童教育中的主陣地作用。鞏固控輟保學動態清零成果,建立覆蓋義務教育學段的資助政策體系,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提高殘疾兒童少年教育普及水平,優先採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方式,就近安排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學生生均經費不低於6000元省定標準。對不具備上學能力的重度殘障兒童少年要送教上門,確保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95%以上。加強標準化特殊教育學校建設,保證每縣建有一所特殊教育學校,按照編制標準為特殊教育學校、特教班配齊配足教師。加強特殊教育教師培訓工作,提高特殊教育質量。
(八)深化義務教育改革。穩妥推進市城區分級辦學改革,逐步將市屬義務教育學校劃片招生權、辦學責任和管理權移交各區,將民辦義務教育審批權全部移交到縣(區)。持續推進市城區義務教育學制改革,科學調配教育資源,到2025年,全部完成市城區義務教育學校“五四”到“六三”學制改革。深化義務教育招生制度改革,落實公民同招政策,推進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推進公辦學校零擇校,確保縣域內國小淨入學率、國中三年鞏固率均達到100%。改革中招制度,推進教育均衡,逐步取消市城區普通高中招生區域限制,確保縣域內優質高中招生名額不低於60%的比例分配到各國中。推進教育評價改革,逐步建立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實施“從起點看發展”的質量評價,以發展變數代替絕對分值,動態考量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制定國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圍繞“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維度制訂評估細則,建立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將評價結果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主要依據之一。加強教學管理,嚴格執行課程計畫,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合理設定並開好校本課程。依據課程標準開展教學活動,注重因材施教,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增加考試和作業量,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創新辦學模式,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鼓勵支持各縣(區)推進義務教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積極開展義務教育各階段同層次學校“老校+新校”“強校+弱校”“強校託管”“教育聯盟”等改革試點,縮小校際辦學水平差距。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市級統籌、縣(區)為主、部門聯動、各負其責”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組織管理體系。切實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黨政同責,履行法定責任,把統籌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作為地方各級政府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教育、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編制、自然資源和規劃、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要把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各縣(區)要強化義務教育主體責任,統籌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對照評估指標,找準短板弱項,制定發展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時間表、路線圖,掛圖作戰,銷號管理,逐校逐項整改提升,確保校校達標、項項達標。
(二)加大教育投入。各級政府要把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納入地方財政支出優先保障領域,加大財政投入,按照規劃,如期推進中國小校新建、改擴建項目。各級財政要完善財政投入保障機制,確保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逐年只增不減,按在校生人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按時足額撥付義務教育保障機制經費。各級財政、稅務和教育部門要依法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強化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管理,嚴禁擠占、挪用、虛列、套取義務教育補助經費。
(三)強化督導推動。加強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督導,將督導結果作為評價各縣(區)政府履職盡責、績效激勵的重要依據。督促縣(區)落實主體責任,建立目標完成情況全程跟蹤監測制度和工作倒逼機制,強化結果運用。制定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獎補辦法,對按期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國家評估認定的縣(區)給予表彰獎勵,對措施不力、缺乏成效的,依紀依規追責問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