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公園生態修復與規劃設計研究》是2021年中國原子能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濕地公園生態修復與規劃設計研究
- 作者:於英、任美琪、王鳳賢
- 出版社:中國原子能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9月1日
- ISBN:9787522116068
《濕地公園生態修復與規劃設計研究》是2021年中國原子能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濕地公園生態修復與規劃設計研究》是2021年中國原子能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研究站生態修復研究基地-崇明西沙濕地公園,近年來被評為國家級4A景區,2011年晉升為國家級濕地公園。3、建立了蘆葦群落修復技術試驗區。針對濕地圍墾和利用過程中出現的蘆葦群落面積萎縮、生長減慢、結構功能嚴重退化、旱生和外來物種侵入加劇等問題,開展蘆葦群落結構和功能修復技術的試驗與示範。試驗區面積0.7公頃(圖...
二、濕地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 三、濕地生態系統退化的診斷 第三章 濕地生態修復的目標與原則 一、濕地生態修復的概念及研究進展 二、濕地生態修復涉及的主要理論 三、濕地生態修復的原則 四、濕地生態修復的目標 五、濕地生態修復的策略 第四章 濕地生態修復規劃與設計 一、濕地生態修復規劃設計的原則 二、濕地生態...
水生態修復施工案例:西安市昆明池(兩倍杭州西湖面積大)水生態修復;杭州灣國家濕地公園水生植物園的規劃設計以及施工、德清下渚湖國家濕地公園的水生態修復、溫瑞塘河垟底段的水體方案設計與施工的水體治理、杭州大關公園、墅園、紫荊公園等公園的水生態修復;溫州、建德、桐廬、安吉等美麗鄉村水體的水生態修復;...
濕地規劃是濕地區域有效管理的科學依據核心內容,是實現濕地區域國土空間最佳化的重要手段,現代濕地規劃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和評估均是研究的重要內容。具體包括濕地規劃設計理念的構建、濕地規劃設計的生態學、環境科學、水文學、地理學等理論的支撐、 3S 技術在濕地規劃設計中的套用等技術和方法;濕地遊憩景觀規劃與濕...
濕地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事關國家生態安全,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進我市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建立和完善濕地保護修複製度,根據《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黑政辦規〔2017〕61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全文...
首先是嚴格控制遊客數量為避免人類活動對濕地造成重大影響,一旦遊客臨近或達到事先設定人數,濕地公園就不再放行;二是注重寓教於樂不少濕地公園裡的動物模型都是用軟木雕刻成的這樣做既減少了製作費用,又不會傷害動物公園還出售軟木,供遊客親手製作小動物模型;三是合理設計公園設施北海道濕地公園為遊客設計了能看到...
《內蒙古自治區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年)》是為了對內蒙古區域內濕地實施全面保護,科學恢復退化濕地,提高濕地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濕地保護與恢復初見成效,全區濕地保有量總體穩定。全面加強黃河流域、“一湖兩海”、察汗淖爾等濕地的保護與修復,提升濕地監測監管能力和水平,制定的規劃。發布信息 內蒙古自治區...
5.3.1 施工設計依據 (1)國家林業局林計批字[2007]144號“國家林業局關於寧夏銀川市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2)《寧夏銀川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2006年3月;(3)《寧夏回族自治區建築安裝工程概算定額》;(4)《林業...
本書根據上海大蓮湖濕地修復工程的實踐情況,劃分為三篇,共列為十章,詳細闡述了濕地修復工程中的各個階段,包括濕地的本底調查、濕地修復的總體規劃、詳細設計、工程施工及工程效果的跟蹤、監測、評估等。通過上海大蓮湖濕地工程的實例,完整闡述了一個濕地修復工程實施的全部過程,提供了濕地修復工程建設的第一手資料...
推進城郊森林公園、郊野公園、環城防護林帶和人工濕地建設,構建城市生態防護圈和城市通風廊道。加強城市山體河湖等自然風貌保護,開展受損山體、廢棄工礦用地修復。實施城市河湖生態修復工程,系統開展城市河湖、濕地、岸線等治理和修復,高標準推進城市水網、藍道和河湖岸線生態緩衝帶建設,恢復河湖水系連通性和流動性。
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充分銜接的基礎上,以“兩屏三帶”及大江大河重要水係為骨架的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為基礎,突出對國家重大戰略的生態支撐,統籌考慮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地理單元的連續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研究提出了到 2035 年推進森林、草原、荒漠、河流、湖泊、濕地、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保護...
保護優先、科學修復、合理利用。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應從維護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保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防止濕地退化的基本要求出發,通過適度人工干預,保護、修復或重建濕地景觀,維護濕地生態過程,展示濕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實現濕地的可持續發展。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分步實施。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要根據濕地...
2018年6月15日上午,天漢濕地公園省級水利風景區創建初審報告會議在市一江兩岸開發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會議室召開。天漢濕地公園省級水利風景區創建規劃綱要由北京華茂中天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組織編制,規劃面積9.81平方公里,水域面積6.33平方公里。以“江堤標準化、水系生態化、景觀優美化”的三大整體整治目標,依託漢中“一...
1、為實施《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畫》、《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和履行《濕地公約》,建設一個中國濕地博物館是非常必要的。2、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是國家林業局批准建設的第一個國家濕地公園,為中國濕地保護與管理起到了引領和示範作用。擬建博物館位於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內,交通便捷,並與西溪濕地形成室內與室外相結合的...
一是我國政府對濕地生態保護十分重視,銀川濕地保護與恢復被列為國家濕地恢復優先項目之一。2000年11月,國家17個部(委、局)編制並頒布實施了《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畫》。2004年2月,國務院批准了《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在《規劃》中,明確了分區建設重點,其中西北乾旱濕地區提出“重點恢復銀川黃河周邊濕地”。《...
6.3.3土壤修復103 第7章 生態濕地開發與景觀營造 7.1生態濕地開發105 7.1.1生態濕地開發條件105 7.1.2生態濕地開發現狀106 7.1.3生態濕地開發策略107 7.2生態濕地景觀營造108 7.2.1濕地生境與景觀格局分析108 7.2.2生態濕地景觀營造要點108 7.2.3生態濕地景觀營造策略109 7.3通榆濕地公園景觀概念設計...
完善淄博天鵝湖濕地公園等重要濕地生態功能,打造集水源涵養和旅遊觀光於一體的濕地保護區。(省自然資源廳、山東黃河河務局牽頭,省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綜合整治灘區土地。黃河灘區土地利用、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保護與修復應當滿足河道行洪需要,發揮灘區滯洪、沉沙功能。在黃河灘區內,不得新規劃城鎮建設用地、...
2015年6月,青龍湖一期工程開工建設;同年12月,青龍湖濕地公園對外開放,總規劃面積10400畝,主要以步道建設為主。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青龍湖濕地公園所在地為成都市十陵片區東風渠穿過區域。公園北起四川省成都市成洛路、南抵成渝高速、西至十洪大道、東臨繞城高速,串聯起玉石濕地、白鷺灣濕地、天鵝湖濕地。公園北面與...
② 完成雲南省大理州洱海入湖河流-永安江流域生態修復與濕地重建設計研究,包括:重建與恢復上游5000畝東湖濕地、河岸灘涂濕地修復、河口水質淨化工程濕地等;建成100畝河水淨化濕地恢復示範工程。③ 重污染河流水質改善人工濕地研究。深圳黃麻布河污染控制人工濕地處理工程設計研究,已建成日處理1萬t河流水質淨化工程,改善...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簡稱中規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直屬科研機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是全國城市規劃研究、設計和學術信息中心。具有城鄉規劃編制、工程設計、旅遊規劃設計、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建築工程設計和建築智慧型化集成甲級資質(北京公司);具有承包境外市政工程勘測、諮詢、設計和監理項目...
完善淄博天鵝湖濕地公園等重要濕地生態功能,打造集水源涵養和旅遊觀光於一體的濕地保護區。(省自然資源廳、山東黃河河務局牽頭,省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綜合整治灘區土地。黃河灘區土地利用、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保護與修復應當滿足河道行洪需要,發揮灘區滯洪、沉沙功能。在黃河灘區內,不得新規劃城鎮建設用地、...
發展思路:該區自然保護地建設成效顯著,已建有各類自然保護地80餘個,空間分布較為均勻,區域生態保護完整性較好,規劃進一步最佳化現有自然保護地體系,對生態保護價值極為重要的區域可加強保護力度,加強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百山祖園區和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強化野生動物生境與棲息地修復,減小破碎度。 4.浙中...
生態修復與保護管理制度長期分散在不同的行業主管部門,統一規劃等頂層設計不足,監測評估能力也比較薄弱。全縣企業履行治理責任以及社會公眾參與仍然不足,相關政策依然比較零散,尚不足以形成系統推動力。多元共治的現代化生態環境治理制度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全民行動、共建共享的社會行動體系還需拓展和深化。2.面臨挑戰 ...
完善淄博天鵝湖濕地公園等重要濕地生態功能,打造集水源涵養和旅遊觀光於一體的濕地保護區。(省自然資源廳、山東黃河河務局牽頭,省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綜合整治灘區土地。黃河灘區土地利用、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保護與修復應當滿足河道行洪需要,發揮灘區滯洪、沉沙功能。在黃河灘區內,不得新規劃城鎮建設用地、...
加強河湖、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落實長江十年禁漁計畫。積極開展濕地環境現狀調查,制定實施科學有效的分級保護計畫,開展退耕還濕行動,推進盤州娘娘山國家濕地公園生態修復與建設。開展重點河流水生態本底調查及水生態完整性評估,加強生態監測、水生生物監測和通量監測試點,強化動態監管與整治。第四節 加強水資源保護和...
孟偉慶,1979年10月生,畢業於南開大學,天津師範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環境變化與生態修復、濕地生態學、城市綠地生態、碳排放估算與可持續發展等。教學情況 本科生課程:《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科學概論》、《環境生態學》、《專業英語》研究生課程:《環境規劃與管理》 、《全球系統變化》全校通識課:《人文生態...
[5]重慶市開州區漢豐湖國家濕地公園綜合生態修復及景觀設計(2017)[6]重慶市合川區森楷路海綿城市生態景觀設計及草本植物群落生態更新(2018)[7]重慶市首屆長江上游城市花卉藝術博覽會展區規劃方案設計及“未來花園”核心概念展館設計(2018)[8]重慶“兩江四岸”生態修復及景觀最佳化示範段工程(長江九龍坡區段)(...
2021 主持設計的潼南大佛寺濕地公園獲得 AZ Awards最佳景觀獎 2020 主持設計的三亞紅樹林公園獲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頒發的設計榮譽獎 2019 主持設計的三亞紅樹林生態修復工程獲 2019AZ Awards最佳景觀獎 2019 主持設計的卡班湖群濱水區景觀復興項目獲美國規劃協會(APA)凱文林奇規劃設計獎 2018 主持設計的宿遷市三台山森林...
11、農村富營養化水體生態修復植物篩選與繁育推廣,杭州市農業發展基金扶持項目綜合類,2011.01-2012.12 12、杭州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的景觀設計途徑研究,杭州市科技計畫項目軟科學專項,2011.04-2012.03 規劃設計 1、江蘇省鹽城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03-2020)2、安徽廣德生態休閒園總體規劃 3、浙江嘉興湘家盪森林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