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濕地生態與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濕地生態與工程研究中心依託北京師範大學環境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師範大學濕地生態與工程研究中心
  • 主管部門:北京師範大學
研究方向
濕地生態過程、格局與效應研究
圍繞濕地水生態過程和水環境效應系統分析濕地系統及其組分內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過程,揭示濕地化學物質質量平衡關係及源匯轉化機制;模擬研究化學物質在各類型濕地生境中水-土壤 / 沉積物-植物要素之間的界面過程及其主控因素;剖析濕地水文變化周期和生態整合性特徵,探究濕地土壤、植被與水文過程的相互作用,闡明濕地退化機理和演變規律;開展系列尺度上河流、湖泊和沼澤等不同類型濕地之間相互轉化模式與機制研究,揭示濕地系統的物理過程、化學過程和生物過程之間的耦合機理;構建濕地生態網路模型,探討濕地與非濕地之間相互作用與反饋機制,揭示高強度人類干擾下濕地的生態回響。
濕地生態系統設計
濕地生態系統設計主要是套用生態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對濕地進行構建、恢復和調整,以利於濕地正常功能的運作和生態系統服務的可持續性。以濕地生態系統健康為目標,從濕地生態系統的設計理念、原則、方法到套用模式,側重在廢水處理濕地生態系統設計、調整濕地的生態系統設計和洪水及非點源污染控制的濕地生態系統設計等方面。重點對潛流濕地、表面濕地、複合型濕地的構建方法和工程設計方案、人工濕地植被配置方法、時空特性、微生物技術在人工濕地構建過程中的套用、人工濕地水質改善效果評估技術、新技術新方法開發以及人工濕地套用示範等方面進行研究。
濕地修復與重建技術研究
主要研究對退化或消失的濕地進行修復和重建的技術,把握修復與重建的可行性、稀缺性、美學性和優先性,注重修復前的監測和修復後的評價及跟蹤。開發包括濕地植被合理配置以改善水禽棲息地技術;濕地生境調整技術;濕地網路構建與最佳化技術;物種選育技術; 水生植物 - 土壤 - 水域格局最佳化削減蒸散發 生態節水技術;河湖水環境綜合修復技術;流域水量 - 水位 - 水質 - 葉綠素 a 健康診斷技術;流域水量水位監管和水生態系統綜合調控技術;從流域尺度上對濕地進行生態網路最佳化調控管理等。濕地修復與重建強調自然過程中的人工輔助作用,注重自然力和人力的相互協調,通過套用生物技術、物理技術、化學技術以及物理-生物-化學綜合技術,提出退化濕地系統綜合恢復途徑與生境替代模式。
濕地規劃與管理
濕地規劃是濕地區域有效管理的科學依據核心內容,是實現濕地區域國土空間最佳化的重要手段,現代濕地規劃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和評估均是研究的重要內容。具體包括濕地規劃設計理念的構建、濕地規劃設計的生態學、環境科學、水文學、地理學等理論的支撐、 3S 技術在濕地規劃設計中的套用等技術和方法;濕地遊憩景觀規劃與濕地生態保護、濕地景觀遺產規劃、濕地概念性規劃設計的實踐、控制性規劃技術、濕地規劃設計模式則是規劃的主要內容;濕地規劃實施後的管理措施和評價、濕地規劃與管理措施的協調機制等是規劃管理的重要內容。濕地的綜合管理體現管理措施的自燃性和人為性,包括濕地管理措施的效益評估技術和方法、管理系統的開發以及濕地管理條例制定、現狀及政策分析、濕地管理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作用等,同時還包括濕地管理計畫的編寫、信息管理、目標管理以及管理項目評價等。
城市濕地規劃與設計
城市濕地是城市中最具美學和生態價值的自然生態系統之一,是城市最具特色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發展城市旅遊業的重要載體。現代化、人工化的都市景觀與充滿野趣的城市濕地共同構成和諧豐富的城市人居環境。城市濕地的保護依賴於其在該區的重要功能、用途和屬性。濕地對周邊社會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起著有力的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濕地不僅為城市的生產、生活提供多種資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環境功能和效益,在降解污染、調節氣候、控制土壤侵蝕、美化環境等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城市濕地的規劃與設計主要研究城市濕地的設計理念、方法和技術,注重不同區位濕地的設計模式,包括居住小區、工業園區等濕地的設計與規劃、濕地水系網路的設計方法和模式等。
濕地公園研究
濕地公園是濕地區域保護與合理利用的最佳利用模式。根據國內外濕地保護和管理的趨勢,兼有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生態旅遊和生態環境教育功能的濕地景觀區域都可以稱之為 " 濕地公園 " 。 濕地公園的建設是推動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 " 催化劑 " ,也是濕地保護和保育理論的實踐成果。中心將主要關注濕地公園景觀造景技術、濕地公園的植被培植和選育工作、濕地公園旅遊資源開發、濕地公園規劃設計科學依據、濕地公園仿自然景觀技術,維持系統內部不同動植物種的生態平衡和種群協調發展,濕地公園輔助設施的生態風險研究以及生態保護、生態旅遊和生態環境教育功能協調機制等。考慮到濕地公園科學規劃的理論和方法論基礎仍將為欠缺,特別是規劃成果往往缺乏環境地學背景和堅實的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分析,濕地公園的生態環境基礎分析和規劃模型也是濕地公園理論研究的重要方面。
濕地自然保護區規劃與管理
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是為了拯救某些瀕於滅絕的生物物種,監測人為活動對自然界的影響,研究保持人類生存環境的條件和本身的自然演替規律,找出合理利用資源的科學方法。濕地自然保護區是指在不同的自然地帶和大的自然地理區域內,劃出的一定的範圍,將國家的濕地自然資源和自然歷史遺產保護起來的場所。根據其基本理念和保護目標模式,研究注重濕地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安全設計,研究保護區的面積、形狀和內部功能分區以及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劃分依據,濕地自然保護區網路與節點的連線 (廊道) ,自然保護區的緩衝區模式、功能及規劃原則、自然保護區景觀結構設計與物種保護、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研究的理論與方法、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的管理對策、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區功能區劃探析、自然保護區生態效益計量及評估、自然保護區社區共管的概念與原則、共管的方法和過程、心理溝通技巧以及自然保護區巡護管理等方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