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公約
《
濕地公約》是全球性政府間保護濕地及其生態環境,特別是保護水禽及其棲息地的一個重要公約。我國作為《濕地公約》
締約國,責無旁貸地要認真執行該公約的各項規定,履行締約國的義務。保護好濕地不僅具有重大的生態意義,更具有重大的國際影響。
公園建設
濕地公園的建設是推動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催化劑",也是濕地保護和保育理論的實踐成果目前在國內外,尚未有人給濕地國際公園確切的定義按照一般文獻資料上的理解,濕地國際公園應該保持該區域的獨特的自然生態系統並趨近於自然景觀狀態,維持系統內部不同動植物種的生態平衡和種群協調發展,並在儘量不破壞濕地自然棲息地的基礎上建設不同類型的輔助設施,將生態保護、生態旅遊和生態環境教育的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生態環境的改善,最終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境界。
現在的濕地公園加強了人文景觀和與之相匹配的旅遊設施,各地盡力開發本地資源。現在的濕地公園已經成了人們旅遊,休閒的好去處。
特點
濕地公園的最大特點在於主題性、自然性和生態性。擬規劃建設的崇明東灘濕地國際公園位於
崇明東灘保護區境內的緩衝區和核心區的交界處,即1992年和1998年大堤之間的東旺沙B灘,面積為3萬畝建成後的濕地國際公園兼有保護、科研、教育、旅遊觀光等功能,在建設中實現現代農業園區和上海市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區域整體功能的重要補充和完善。
濕地處理
表面流人工濕地
種植各種
水生植物,增加停留時間,以蛇字型流向設定,以保證布水均勻和一定的推流效果。設計時應充分利用地形、地勢,避免出現水流死區。通過植物來吸收大量的氨氮。此類型濕地對氨氮有良好的去處效果,去除率≥90%。
在該系統中,廢水在濕地的土壤表層流動,水深較淺(一般在0.1~0.6米)。與SFS(潛流式生態床系統)相比,其優點是投資省,缺點是負荷低。北方地區冬季表面會結冰,夏季會滋生蚊蠅、散發臭味,目前已較少採用。
填充爐渣等水力傳導性能及吸附性能良好的填料,生態床上部種植常綠水生植物,通過介質吸附和微生物的作用來強化系統的除磷脫氮效果。
床體規格 :長寬比影響BOD ,TSS和氨的去除 ,較大的長寬比較好 ,一般為 4∶1。
在SFS系統中,污水在濕地床的表面下流動,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長的生物膜、豐富的植物根系及表層土和填料截留等作用,提高處理效果和處理能力;另一方面由於水流在地表下流動,保溫性好,處理效果受氣候影響較小,且衛生條件較好,是目前國際上較多研究和套用的一種
濕地處理系統,但此系統的投資比FWS系統略高。該系統去處氮、磷和
SS效果較好。
垂直流人工濕地系統
填充煤渣等吸附性強的填料,去除無機磷與總磷的效果較好。
綜合生物塘
綜合水生生物處理,對水體進行深度處理外,具有生態和景觀效果。
規劃
城市濕地公園的規劃理念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應以濕地的自然復興、恢復濕地的領土特徵為指導思想,以形成開敞的自然空間和濕地公園的定義與概念地帶、接納大量的動植物種類、形成新的群落生境為主要目的,同時為遊人提供生機盎然的、多樣性的遊憩空間。因此,規劃應加強整個濕地水域及其周邊用地的綜合治理。其重點內容在於恢復濕地的
自然生態系統並促進濕地的
生態系統發育,提高其生物多樣性水平,實現
濕地景觀的自然化。規劃的核心任務在於提高
濕地環境中土壤與水體的質量,協調水與植物的關係。
城市濕地公園的規劃目標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的總目標在於減少城市發展對濕地環境的干擾和破壞、提高濕地及其周圍環境的自然生產力,通過恢復濕地原有的自然能力,使其具備自我更新的能力,並使周圍用地的土壤狀況得到改善,為植被的恢復創造條件,從而使城市濕地更加富有生命力。同時,還應在城市的各種用地需求之間建立一種平衡,並尋求建立更好的新型共存方式,實現城市濕地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此基礎上營造新的
城市公園類型,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接近自然的需求。
此外,隨著濕地自然生態環境的改善,將為周邊的城市、鄉村、農業、旅遊等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再自然化的
城市濕地公園景觀,將成為市民遊憩娛樂的新熱點。
城市濕地公園的規劃方法
為了實現城市濕地公園的規劃目標,必須將濕地的整治與景觀規劃結合起來。首先應開展深入細緻的調研工作,從不同層面、不同元素著手,如地下水位、不同層次的土壤結構、不同層面的構成材料等地下狀況,及其動植物在地面上形成的痕跡、動物的活動習性、景觀要素的變化規律等外貌特徵,達到由表及里的規劃深度。規劃應緊緊圍繞“水”的主題,將濕地公園作為生物與能量交換的生態廊道,聯繫周邊的綠地、林地、農田、城市、鄉村等各類生態系統,共同形成新的景觀整體。
因此,城市濕地公園規劃要將構成濕地整個物質循環圈中的各種要素,如水體、農田、土壤、植被、動物、自然狀況、生態系統等等,作為規劃的基本要素,融入形成整體性的領土景觀規劃要求之中。尤其是濕地環境中的各種自然元素,無論其狀態如何,自然的或經過人工處理的,都應作為規劃中的最重要元素,以構成城市濕地公園景觀類型及景觀特色的框架。
城市濕地公園的規劃措施
第一,城市濕地公園規劃最重要環節之一,在於實現水的自然循環。首先,要改善濕地地表水與地下水之間的聯繫,使地表水與地下水能夠相互補充。其次,應採取必要的措施,改善作為濕地水源的河流的活力。
第二,城市濕地公園規劃的另一最重要環節,是採取適當的方式形成地表水對地下水的有利補充,使濕地周圍的土壤結構發生變化,土壤的孔隙度和含水量增加,從而形成多樣性的土壤類型。
第三,城市濕地公園規劃還應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對周邊地區的排水及引水系統進行調整,確保濕地水資源的合理與高效利用。在可能的情況下,應適當開挖新的水系並採取可滲透的水底處理方式,以利於整個園區地下水位的平衡。 第四,土壤作為景觀規劃的要素之一,在土層剖面上是由不同材料疊加而成的。不同的土壤類型產生了不同的地表痕跡和景觀類型。城市濕地公園規劃必須在科學的分析與評價方法基礎上,利用成熟的經驗、材料和技術,發現場地自身所具有的自然演進能力。
管理
管理辦法
根據《濕地公園管理辦法》,濕地公園分為以下兩級:
(1)國家級濕地公園:濕地公園的主題突出,濕地生態環境優良、濕地景觀特別優美,觀賞、科學、文化價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對區域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且生態旅遊服務設施齊全;
(2)省級濕地公園:濕地公園的主題突出,且濕地生態環境良好、濕地景觀有特色,有一定的觀賞、科學、文化價值,對區域生態環境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且具備必要的旅遊服務設施。
建設技術
1.濕地土層結構改造
土壤結構對濕地公園的建設起著重要作用。由於砂土營養物含量低,植物生長困難,而且容易使水體快速滲入地下,所以不宜設在最下層。而粘土礦物有利於防止水體快速滲入地下,並可限制植物根系或根莖穿透,故通常採用粘土構築濕地下層。壤土也可以代替粘土置於底層,但應適當增加厚度。
2.濕地護岸生態設計
作為水陸交界地帶的濕地岸邊環境的建設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精心考慮。混凝土砌築的護岸破壞了濕地對周圍環境應有的過濾和滲透作用。而人工草坪由於自我調節能力弱,大量的澆灌、除草、噴藥等管理措施,極易導致殘餘化學物質流入水體造成污染。
景觀配置
自然濕地生態系統對人類具有重要的意義。城市濕地公園建設,強調的是濕地生態系統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護、展示,突出濕地特有的科普教育功能和自然文化屬性。其景觀設計及植物配置要注意幾點。
保持濕地的完整性
依託原有的生態環境和自然群落,是濕地景觀規劃設計的重要基礎。對原有濕地環境的土壤、地形、地勢、水體、植物、動物等構成狀況進行調查,在準確掌握原有濕地情況的基礎上,科學配置與濕地原生態系統相互結合,起到相得益彰的景觀效果,才能在設計中保持原有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
在考慮人的需求之外,濕地景觀設計還要綜合考慮各個因素之間的整體和諧。通過調查周圍居民對該景觀的影響、期望等情況,在設計時才能統籌各個因素,包括設計的形式、內部結構之間的和諧,以及它們與環境功能之間的和諧。
這樣也才能在滿足人的需求的同時,保持自然生態不受破壞,使人與自然融洽共存,達到真正意義上的保持濕地網路系統的完整性。
保持生物多樣性
在植物配置方面,一是應考慮植物種類的多樣性,二是儘量採用本地植物,三是在現有植被的基礎上適度增加植物品種。多種類植物的搭配,不僅在視覺效果上相互襯托,形成豐富而又錯落有致的效果,而且與水體污染物的處理功能也能夠互相補充,有利於實現生態系統的完全或半完全(配以必要的人工管理)的自我循環。其原則是在現有植被的基礎上,適度增加植物品種,從而完善植物群落。
科學配置植物種類
植物的配置設計,要從濕地本質考慮,以水生植物作為植物配置的重點元素,注重濕地植物群落生態功能的完整性和景觀效果的完美體現。
從生態功能考慮,應選用莖葉發達的植物以阻擋水流、沉降泥沙,採用根系發達的植物以利於吸收水系污染物。
從景觀效果上考慮,有灌木與草本植物之分,要儘量摸擬自然濕地中各種植物的組成及分布狀態,將挺水(如蘆葦)、浮水(如睡蓮)和沉水植物(如金魚草)進行合理搭配,形成更加自然的多層次水生植物景觀。
從植物特性上考慮,應以鄉土植物為主,外來植物為輔,保護生物多樣性。
因地選擇植物品種
喬灌木及地被植物可選用銀杏、香樟、水杉、櫻花、落羽杉、池杉、楸樹、黃連木、烏桕、苦楝、石楠、楓楊、榕樹、垂柳、沙地柏、迎春、石竹等;水生植物可選用荷花、菖蒲、香蒲、澤瀉、水鳶尾、蘆葦、金魚草、水竹、水蓼、水蔥、金魚藻;草坪草可選用冷季型的早熟禾、黑麥、剪股穎,暖季型的狗牙根、地毯草、馬蹄金等。
此外,設計中還應設定一些動物食源植物和鳥嗜植物,為鳥類提供食物來源。在濕地公園內的水體一側儘量不安排高大喬木,為鳥類提供充足的活動空間。
國內案例
隨著我國生態旅遊熱潮的興起,目前,我國已建和擬建的濕地公園已有多處。可見,濕地公園在我國廣闊的發展前景。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認為,濕地公園的建設除了要讓人們欣賞到美麗的景色,還應該在環境保護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的結合當地的地貌特徵、歷史文化、經濟結構等做深度開發。
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
常熟沙家浜生態濕地公園始建於1999年,初期占地500畝。近年來,沙家浜搬遷工業企業,以“原生態、純綠色”為主導,擴種蘆葦,引進不同的古樹名木以及陸水生濕地植物,增加城市“綠肺”功能,現已擴大到266.7公頃,形成了水上遊覽生態觀光線、濕地觀光區、生態農業觀光區和垂釣區、採蓮區、休閒區等功能區。園內盛產無公害水產,“陽澄湖大閘蟹”名聞遐邇,還有68種鳥類棲息於此,呈現出勃勃的生機。同時,作為京劇《沙家浜》的發生地,常熟沙家浜鎮還是紅色旅遊精品線和經典景區以及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
在沙家浜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獲批的同時,沙家浜正在進行東擴千畝蘆葦生態濕地工程,該工程將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建成密集種植隔離區、生態鳥島觀賞區、田園風光遊覽區、休閒垂釣區、野營區等功能區域,對現有資源進行深入挖掘,使公園內部景點和遊覽系統的設計更加符合生態原則.
漢石橋濕地公園
北京漢石橋濕地公園自然風景區位於北京市東北部的順義楊鎮地區,北京漢石橋濕地公園自然風景區距北京城區約35公里,北京漢石橋濕地公園自然風景區距首都機場約20公里,北京漢石橋濕地公園自然風景區的總面積1900公頃。
太湖濕地公園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是一個自然與文化相融的個性獨具的原始時尚休閒景區,匯集了生態環境、度假休閒、旅遊觀光、科普教育等功能於一體。景區在突出“自然、生態、野趣”的基礎上,融入觀景、人文、休閒和遊樂等要素,規劃設計了濕地漁業體驗區、濕地展示區、濕地生態棲息地、濕地生態培育區、水鄉游賞休閒區、濕地生態科教基地、原生濕地保護區等七大功能區,全面展現了現代水上田園的自然生態景觀。
蓮花湖濕地公園
2007年,國家林業局組織了林學、地學、生態、生物、法律、規劃與管理等領域的國內專家對鐵嶺市新建鐵嶺蓮花湖濕地公園項目進行了考察評估。專家們通過實地考察、審查相關材料、聽取情況匯報和與相關部門的情況交流,一致認為,鐵嶺蓮花湖濕地公園建設將對遼寧省的濕地保護恢復、遼河水污染防治、城市尾水利用以及新農村建設起到示範作用;對遼河中下游地區,特別是對瀋陽地區的水生態安全保護,以及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生態恢復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能夠顯著改善鐵嶺市區濕地生態特徵與生態功能,恢復濕地的生物多樣性,提高鐵嶺市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支撐能力,以及改善周邊地區的人居環境。同時鐵嶺蓮花湖濕地公園建設還將進一步豐富遼寧省旅遊資源類型,擴大“知性之旅”空間,形成集蓮花湖濕地、新農村建設和鐵嶺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遊資源組合,將提高鐵嶺和瀋陽區域旅遊資源品位,豐富區域旅遊結構。專家們一致同意將鐵嶺蓮花湖作為國家濕地公園進行建設。
國內首家
廣州萬頃沙濕地的資源很豐富,而且是
珠江三角洲的一塊很重要的濕地,現在已建成廣東省首家濕地公園。
公園離廣州鬧市區只有五六十公里,卻是個“一川稻田綠,十里荷花香,千池魚蝦跳,萬頃碧波流”的“世外桃源”。富饒美麗的
萬頃沙,良好的
生態環境,使人們融入了大自然的韻律,心曠神恰。水網縱橫交錯,一塊塊碧綠方正的田園鑲嵌在防護林帶之間。萬畝
稻田、萬畝
蕉園、萬畝
葵花、萬畝蓮荷、萬畝
魚塘、萬畝
果林,氣勢磅礴地構成了萬頃沙
南國水鄉的田園風光。過了“
百萬葵園”,便轉入“海景走廊”,就是“廣州濕地公園”。各種草本、灌木、喬木植物,構成了一片綠洲,有濃綠、淡綠、黃綠、深綠、新綠。右邊是浩瀚的大海,江海連天,千帆競揖。
濕地公園的核心區,是一個3000畝的植物園,這裡剛引進了30多種植物在
鹽鹼地上種植,有東南亞的
無瓣海桑,生長得特別嫩綠壯實,枝葉飄搖,種植不到兩年時間已有五六米高;來自華北鹽鹼地上的怪柳開著粉紅色米粒狀的小花,地上也萌發出許多濃綠色的小苗;
蘆葦在不斷地擴張地盤,一幅蘆葦盪的美景正在孕育;有“
海底森林”之稱的木欖,正在海灘上布網;還有
大葉紫薇、
水蒲桃、
水黃皮等樹種都生長良好。公園正處在生態環境培育的初步階段,開始把荒沙灘變成綠洲。
據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鑑定,濕地公園已發現的鳥類有22種,主要有黑翅長腳靚蒼鷺、
斑嘴鴨、
白骨頂、
燕鷗、
花臉鴨、
黑臉琵鷺、
白琵鷺、鴿稱鷺鴦等,是一個“鳥兒天堂”。深居朝鮮半島“三八線”的黑臉琵鷺,全球目前僅存774隻,比
大熊貓還珍貴。黑臉琵鷺過去大多數在台灣省台南市的曾文
溪口越冬,近年來已越來越少。由於珠江口的濕地環境逐漸得到改善,它們每年中秋時節,順著北方的氣流,帶著剛剛長大的孩子經過數千公里長途跋涉,
一路風塵,飛到這裡來,開始一年中長達6個月的越冬生活。
為了保護鳥類的棲息地,當地政府和森林公安分局以及圍墾公司的工作人員日夜巡邏,宣傳禁獵的法令。廣州濕地公園位於新墾的十九涌,面積1.7萬畝。為了不驚擾鳥兒,他們規定從十五涌開始,就不準燃放鞭炮,以保持公園的安靜。
萬頃沙是由珠江流域的
虎門、
蕉門、
洪奇瀝三條支流出治口的泥沙天然淤積與人工圍墾而成。這裡每年有5000萬噸泥沙丁泄。由於河水流速驟然減慢,加上
南海潮流的頂托,以及鹹淡水混和產生的化學凝聚作用,大量泥沙便在出海口滯留下來,積聚成海塗。近年來勘測的資料表明,這一帶水面不到5米的海塗約有30多萬畝,其中離水面不到2米的海塗就有20萬畝。這些海塗,平均每年向海中延伸100~200米,淤高5~10厘米。從十八世紀初這裡出現沙洲起,經過人們一代接一代圍墾,因而形成了大片濕地。
最大濕地公園
浮橋河國家濕地公園
麻城
浮橋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的
大別山腹地,湖北省麻城市
順河鎮境內。該濕地公園為湖北省知名的國家濕地公園,濕地公園總面積94平方公里,為中國面積最大的濕地公園之一。
2011年3月,由國家林業局批准正式成立。總面積94平方公里,範圍包括浮橋河水庫的水體、島嶼和周邊一面坡以內的陸地,最高水位68.7米,大小淺灘島嶼60餘處,承雨面積371平方公里,流水經舉水注入長江,集環境保護、旅遊、休閒等功能於一身。濕地岸線蜿蜒曲折,形態優美,在衛星圖片中呈“鳳凰翱翔”的罕見奇觀。濕地公園建設定位為:水源保護示範基地;生態休閒漁村;濕地宣教科普園,公園設計建設總投資18819萬元。
國內濕地公園
國家批准的濕地公園
廣西桂林會仙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
會仙濕地位於廣西桂林市臨桂區會仙鎮境內,於2012年被國家林業局正式列入國家濕地公園試點,並命名為“廣西桂林會仙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公園規劃總面積586.75公頃,其中濕地面積為493.59公頃。會仙濕地是中國最大的岩溶濕地,被譽為“灕江流域之腎”,是灕江流域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態濕地,具有保持水源、淨化水質、蓄洪抗旱、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的環境調節功能和生態效益。濕地內山水相得益彰,集“山、水、田、園、林、沼、運”等景觀要素於一體,以其岩溶濕地之典型、山水景觀之秀麗、歷史文化之深蘊而著稱。該濕地風貌及其周邊環境不僅在廣西是獨一無二的,在全國乃至全球峰林岩溶平原風貌中也極為罕見,是極具研究價值的典型濕地。
無錫梁鴻濕地公園
梁鴻濕地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旅遊景區
中國吳文化博覽園境內,東與鴻山遺址公園農業生態展示區接壤,西邊瀕臨泰伯瀆,北起泰伯瀆瞻橋,南至自然村落橋頭巷,總規劃面積1333畝,一期工程600畝,2009年4月10日開園。
梁鴻濕地以吳地文化為內涵,以江南農耕濕地為依託,融自然野趣的生態濕地、富有魅力的水文化和純真質樸的田園風光為一體,集聚濕地生態資源保護、科學研究、科普展示、藝術創意和旅遊休閒度假等功能,擬建成長三角都市圈中最知名的文化生態濕地。
伊犁天鵝泉濕地公園
在伊犁河北岸的伊寧縣英塔木鄉境內有一個叫夏合勒克的小村莊。就是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偏遠一隅,近幾年卻因為出現了一個人工形成的“天鵝湖”而名聲鵲起。每天清晨,你會在這裡身臨其境地欣賞到原生態純天然版的芭蕾舞劇《天鵝湖》:冉冉初升的太陽,如同一個燒紅的火球,絢麗的朝霞拉開了蒼茫大地破曉的序幕。漸漸的,湖畔小樹和蘆花上的霧淞被染成一片金色,清澈寧靜的水面上升起裊裊薄霧,那種朦朧飄緲的景象令人有恍若置身世外之感。此時,大自然的精靈也甦醒了!美麗的天鵝們開始一展歌喉,迎接黎明的到來;那聲音高亢療亮,仿佛在歌唱生活,讚美生命。同時,天鵝們紛紛引頸展翅,與群棲的野鴨等水禽一起翩躚起舞,形成一副娥娜多姿、生機無限的自然奇觀,讓人留戀不巳,嘆為觀止。
夏合勒克村緊鄰伊犁河,是個以哈薩克族民眾為主的村莊,河邊是成片的魚塘,而面積僅120畝的“天鵝湖”就座落在魚塘和民居之間,“湖”兩側都是村民的房舍,而龐鼻天鵝們在冬季到來時卻放棄飛往溫暖的南方,在這裡嘻戲覓食,無憂無慮,
據當地村民說,原來這裡本沒有這個小湖,只是陡坡下有幾個泉眼,長流不息,形成一條溪水。上世紀80年代,村民們在伊犁河畔發展水產養殖業,建了許多魚池,於是在泉眼附近推出這片水域,儲存泉水,用於為魚池補水。十幾年來,小湖裡生長了茂密的水草,泉水溫度較高,即使在最寒冷的季節也不會封凍,這些都給龐鼻天鵝越冬創造了條件。
在哈薩克族村民賽爾江的印象中,天鵝第一次來這裡越冬是在1998年。“10月的時候,一隻白天鵝突然飛到村子裡,最後選在這個池塘里過冬。我們高興極了,這是多么吉祥的事啊!全村人自發保護它,並相約保守這個秘密。
綠塘河濕地公園
綠塘河濕地公園位於廣東省
湛江市城市中心,
為廣東省第一個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以自然河流和大面積水塘濕地為主,依河道自然形態呈東西向帶狀分布,全長3.3公里,總面積511.5畝,其中水域濕地面積267畝。
公園兼有淡水水域和鹹水水域,能滿足海上和陸地不同動植物的生存,現有可記錄的大型野生動物15目46科106種。根據不同協定和名錄,公園範圍內的野生動物共有40種被列為保護動物。
整個綠塘河濕地公園總面積達30多公頃,這裡最大的特色就是原生態環境保持得非常好,保留了當地大量野生植物,如水草、茅草、野芋、荷花等,這在市區中非常難得,是繁華鬧市的一片綠洲,綠塘河公園從人民大道沿綠華路到海濱路,全長大約三公里,這裡水草茂盛,小橋流水,涼亭曲徑,彩蝶紛飛。
綠塘河生態公園主入口利用原有的大樹建設綠蔭廣場,堆砌大小天然石塊建疊石湧泉、卵石小溪及各種石徑,營造緩坡堤岸,配置本地鄉土樹種和濕地類水生植物,在水塘邊坡利用高低錯落的地形建一座雙亭,遊人可沿彎曲石徑在此亭休憩,感受“惟有此亭無一物,坐觀萬景得天全”的意境。 還有釣魚平台、濱水休憩道等,綠塘河生態公園的建設充分考慮了生態優先和以人為本的原則,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市民在公園內可享受到大自然的樂趣。
太湖濕地公園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坐落在“人間天堂”蘇州市區的西部,西枕太湖,東接東渚,南聯光福,與“中國刺繡之鄉”鎮湖毗鄰,規劃總面積4.6平方公里,一期對外開放2.3平方公里,投資近4億。作為天然濕地,該地區原為太湖的一處秀麗湖灣,水壤交錯,有茭蘆蓮菱、魚蝦蜄蛤之利,更有白鷺飛天、蛙鳴鳥啾之境。當地人文薈萃、物產豐富,因春秋時
吳王常來此游湖而史稱“游湖”。2007年6月,蘇州太湖濕地公園被
江蘇省林業局命名為省級濕地公園,將於2010年2月正式對外開園。門票60元/人,不是
吳中區胥口鎮附近的太湖公園。
德溪濕地公園
德溪濕地公園位於畢節市七星關區德溪新區,是畢節城區圍繞倒天河三期治理工程打造的新型園林長廊,是一個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生態體系多樣化的濱河景觀公園。該公園景觀綠化面積達到20萬平方米,苗木種植數量和品種達70多類。
德溪濕地公園沿著河道,內伴有假山、小橋、河岸走廊以及亭台、廣場等休閒娛樂場所,草坪寬闊,雕像別致,樹木成蔭,竹林密集,花團錦簇。公園景觀亭、長廊、廣場以及濱水景觀平台、公廁、管理所等各種配套設施齊全,有可供遊人戲水遊玩的釣魚俱樂部、竹海聽風等特色景點,有300年歷史的老路家橋、德勝橋和翰林書院等歷史人文景觀。
南沙濕地公園
南沙人工濕地遊覽區地處出海口珠江西岸。圍墾公司經過20多年的圍墾和經營中,保持了農耕水養的產業結構,土地原始狀態良好,生態環境得到妥善保護。放養魚蝦蟹,種植蓮藕、香蕉、甘蔗,碧水藍天,滿目青翠。在19東圍約200公頃的遊覽核心區,種植有成片的10多個品種的
紅樹林、蘆葦,吸引各種鳥類在這方樂土繁衍生息, 形成珠江
三角州難得一見的鳥類天堂。每年冬季,成千上萬的絲光掠鳥從北方飛來越冬,有24 種上萬隻鳥類在此棲息覓食,其中包括非常珍稀的黑面琵鷺、
白琵鷺、黑翅長腳鷸等野鴨成群、蒼鷺佇立。以吸引多品種和多數量的飛鳥在公園內覓食、棲息、繁衍,以種植紅樹林維護生態,以種植蘆葦形成一個上千畝的蘆葦盪,以大面積種植觀賞性荷花,形成壯觀的荷景,以開挖約25公里的迂迴曲折小河,形成
曲水迷宮。在這裡遊覽,可享受 “曲水蘆葦盪,鳥息紅樹林, 萬頃荷色美,人鳥樂游悠。”的境意。
北京濕地公園
三里河濕地公園是北京市第一個濕地生態公園,位於延慶縣城西北,是一個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的自然濕地林帶公園。它途經三里河、上水磨、下水磨、北關、王莊、西關等鎮、村,全長2000 余米,規劃面積1200 畝,首期己完成 510畝河道、村莊、林地的改造與建設。
該公園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林地、植被,栽植各種喬灌木2.7萬株,竹子 2000株,花卉草坪10000平米(主要為水生、陸生濕地植物)。園中建有疊水池一座, 混凝土園路四千米,木棧道一千米,石群兩處,形態迥異、高低錯落,參差彼伏。尤其是四座小木橋和一座茅草屋,更為遊人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休閒娛樂場所。園中有白馬泉一處,位於三里河西側,此泉四季常流,泉內水草一片碧綠,泉水清澈, 甘甜可飲,這是三里河濕地公園的又一迷人景觀。
乾堰塘濕地公園
乾堰塘濕地公園位於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縣城西部,距城市中心17公里。其在涵養水分、調控水量、淨化水體、調節局部氣候、美化環境的生態安全上起到重要作用。類型以庫塘濕地為主,兼具蘚類沼澤、草本沼澤濕地,是一個集吸附、滯留、過濾、氧化還原、沉澱、微生物分解、轉化、植物遮蔽、殘留物積累、蒸騰水分和養分吸收及各類動物以及美化環境多功能於一體的城市生態濕地景觀公園。
乾堰塘濕地公園總面積378.83公頃,其中濕地面積114公頃,占公園總面積的30%。
該區域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濕地,內有一條河流,具有大量的沼澤地,人為活動較少,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在75%以上,已發現有稗、水稗、青蒿、水竹等。由於狹長山谷的阻隔和周圍高大青山的庇護,造就了這裡相對獨立而封閉的山、水、洞、樹等自然體 系,奇峰峻秀,碧波瀲灩,花鳥成趣,動靜相宜。區內還有風景美麗的雄噶苗寨,在苗寨內可以體驗純正苗家風情,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這裡山巒疊嶂,山林葳蕤。形狀各異、姿態萬千的山,形成了神壇晚照、太白捻須、東坡禪定、蒼鷹勾喙、九峰結秀、雄犬哮天等景觀。山水相依,構成的巨鯨湧水、雙鯉奔灘、仙人撒網、神犬護湖等景點更為智者所樂。高峽出平湖,秀美如畫廊。雨水豐盈的季節,乾堰塘呈現“潮平岸闊”的景象,水中天光雲影、峰巒依 稀,水面鷺鳥集翔、鴨群嬉戲,水邊村落靜默、牛馬歡騰,令人浮想聯翩,詩意無窮。
杭州西溪濕地公園
西溪濕地
國家公園,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區西部,距
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這裡生態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質樸、文化積澱深厚,曾與西湖、
西泠並稱杭州“三西”,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2009年11月03日,浙江杭州西溪
國家濕地公園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張掖濕地
張掖濕地規劃區處於
黑河中游祁連山洪積扇前緣和黑河古河道及泛濫平原的潛水溢出地帶,是由河流、草本沼澤、濕草甸等天然濕地,以及人工湖、池塘、溝渠等人工濕地為主體構成的複合濕地生態系統,濕地類型多樣,原生態特徵突出。有文字記載,張掖城北郊自古即有“甘州城北水雲鄉”之稱,自城區至北郊湖泊遍布,百泉噴涌,形成了3萬多畝伴城而生的濕地系統。
張掖濕地規劃區南高北低,自然落差20米(1467~1445),除了黑河河道及徑流新河補充水源外,地下水滲出是其主要水源,北郊濕地內有天然泉眼12202個、渠道3條、人工引水排陰溝17條,濕地植物密布,形成一片“水鄉澤國”的勝景。規劃區濕地植被豐富,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濕生植物、鹽生植物與陸生喬灌林木、草原植被、荒漠植被鑲嵌分布,形成的西部綠洲生態系統在我國西北乾旱區具有典型性,世界範圍內也具有獨特性,具有特殊的保護價值。
泗縣石龍湖濕地公園
泗縣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宿州市濕地公園。石龍湖濕地地處泗縣城南15公里處,濕地正常水面約1萬多畝,是保存完好的典型濕地
生態系統。區內水質優良,動植物種類繁多,自然野趣的生態濕地和純真質樸的
田園風光,構畫出秀麗的碧水清波,周圍分布著明朝開國名將
鄧愈故里、西楚霸王
項羽駐兵地等歷史景觀,極具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
漢石橋濕地公園
北京漢石橋濕地公園自然風景區是北京市唯一現存的大型蘆葦
沼澤濕地以及多種珍稀水禽的棲息地,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種,國家Ⅱ級重點野生動物17種,這裡大面積生長的蘆葦,在北京近郊地區更是絕無僅有的,成為漢石橋濕地的標誌性特徵,由此贏得了“京東大蘆盪”、京郊“小白洋淀”的別稱,具有極大的保護和科研價值。
洪澤湖濕地公園 洪澤湖濕地生態水景苑位於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內,它是集生態遊覽、科普教育等為一體的旅遊景區。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江蘇省最大的淡水濕地自然保護區,在全國內陸淡水濕地中排名第12位,華東第2位。2001年1月被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6年2月11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景區已建成濕地生態博物館、洪澤湖魚類水族館、千荷園、魚類繁育中心、垂釣中心、濕地蘆苑區、精品荷花池、水上網球場、沙灘排球場、水上運動中心等旅遊景點和一個集餐飲、住宿、娛樂等基礎設施於一體的金水山莊度假村。景區外湖水浩淼,原野廣袤,景區內荷苑飄香,曲橋蜿蜒,蘆盪深深,百鳥齊鳴。遊覽景區,宛如走進一幅原始、自然、生態的旖旎畫卷。
白洋淀自然濕地保護區
白洋淀自然濕地保護區位於河北省中西部,京津腹地,以各種魚類(54種)水鳥(197種)、濕地原貌、蘆葦(約15萬畝)、荷花(約12萬畝,366種)、香蒲(9萬畝)為主要景觀。這裡煙波浩淼,風景秀麗,天水相連,葦綠荷紅,水草豐美,魚鳥成群,是我國北方最典型和代表性的湖泊和草本沼澤型濕地,是華北最美的濕地、有日出斗金、北國江南之稱。是白洋淀旅遊必選之地。是唯一免費的景點。是純原生態自然風光。
自然濕地保護區分為1:緩衝區(禁止機動船通行)2:核心區(禁止所有的捕魚和捕獵活動)
區內有鳥類197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4種(
大鴇、
白鶴、
丹頂鶴、
東方白鸛),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6種(
灰鶴、
大天鵝、
鷹科、
隼科等),有重要科研、經濟和社會價值的158種,河北省有重要科研、經濟和社會價值的52種,有野生兩棲爬行動物3種,哺乳類14種,魚類54種。自然濕地保護區,還是我國重要的淡水水產品基地之一,魚、蝦、蟹 、鴨蛋類銷往各省市,拓寬了養殖範圍,豐富了百姓餐桌。
邛海濕地公園
四川西昌邛海濕地公園坐落在瀘山腳下邛海之北側:廊橋之畔遊人如織、水中開滿睡蓮:草灘問鷗石前面是荷葉連天、碧水蜿蜒:地泱橋旁綠色養眼。
15個正式授牌的國家濕地公園
黑龍江省【3】
江蘇省【6】
泰州溱湖國家濕地公園
無錫梁鴻國家濕地公園
揚州鳳凰島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興化里下河核心區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浙江省【1】
江西省【1】
重慶市【1】
陝西省【1】
寧夏回族自治區【2】
甘肅省
福建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