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心樓春眺》是明代詩人龐嵩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澄心樓春眺
- 作者:龐嵩
《澄心樓春眺》是明代詩人龐嵩創作的一首詩。
《澄心樓春眺》是明代詩人龐嵩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芳春萬卉蒼煙稠,鳴鳥伐木聲相求。粵山徙倚何公囿,振衣一上澄心樓。洞門斷隔市塵跡,澄心樓高几千尺。本無竹肉奏新聲,止有圖書環四壁。香菸忽起爐中蛇,話到羲皇日未斜。素琴欲和高...
澄心寺位於橫山南麓十保山西側,前身隱居院,因南朝齊梁間“山中宰相”陶宏景在此隱居而聞名。澄心寺建於當年陶宏景讀書堂故址。這裡有關陶宏景遺蹟甚多,其中陶宏景煉丹遺址“丹灶寒煙”是姑孰八景之一。到了宋代,橫山的修練道學者已不見繼者,佛教卻在這裡悄然興盛起來。門庭替換,名山易主,宋嘉祐八年,“讀書荒...
《次韻跂蹈登護法院澄心亭》是詩人劉摯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昔泊銅陵縣,重來跡可尋。洞岩一指顧,花谷記登臨。歲月回秋棹,江湖入醉襟。魚籃腥邑市,俚語雜山禽。紫筍抽姜圃,朱丸綴柿林。長官誇樂歲,遊子足悲吟。眺望春思曩,疏慵老嘆今。篷窗把書臥,空此望澄心。作者簡介 劉摯,字萃老,東光...
寶山春眺 寶山即瀘州忠山,是1983年前瀘州城的制高點。原山頂建有武侯祠、蘇公祠、澄心樓、景心樓及江山平遠堂等。過去每年辦廟會,鄉人“貢馬相率,拜於廟前”,其盛況尤甚。方圓數里,玲瓏秀麗,樟柏松楠一片蔥蘢,桃梅芍菊四季爭妍。登臨山頂,俯瞰曲水如帶環抱瀘城,西觀方山雲煙霧繞,東眺長江一瀉萬里。...
陂塘高下,林木翛然,有澄心亭峙焉,可憩。又東一里,過穆山村,復渡江而東,循四尖之南麓趨出其東,山開目曠,奇致愈出。前望東北又起一峰,上分二岐,東岐矮而欹斜,若僧帽垂空,西岐高而獨聳,此一山之二奇也。四尖東枝最秀,二岐西岫最雄,此兩山之一致也。而回眺西南隔江,下則尖崖並削,上...
仰之而滌慮,觀之而澄心「31」。鄙夫遇之而生怍,達生對之而暢襟「32」。於是揚彩旁射,燭遠鑒幽「33」。縈羈途之衰草,泛異方之亂流「34」。雖逢望其必盈,何在茲之為明「35」。皆道月好惟此夕,最是斯夜苦別情「36」。北海持節伴涼沙,湘流引棹對猿吟「37」。萬里弔影長作客,天畔寓目一沾巾...
惟夫所以澄心清魂,儲精垂恩,感動天地,逆厘三神者;乃搜逑索偶皋伊之徒,冠倫魁能,函甘棠之惠,挾東征之意,相與齊乎陽靈之宮。靡薜荔而為席兮,折瓊枝以為芳。吸清雲之流瑕兮,飲若木之露英。集乎禮神之囿,登乎頌祇之堂。建光耀之長旓兮,昭華覆之威威。攀琁璣而下視兮,行游目乎三危。陳眾車...
於是事變物化,目駭耳回,[一]蓋天子穆然珍台閒館琁題玉英蜵蜎蠖濩之中,[二]惟夫所以澄心清魂,儲精垂思,[三]感動天地,逆厘三神者.[四]乃搜逑索耦皋、伊之徒,冠倫魁能,[五]函甘棠之惠,挾東征之意,[六]相與齊虖陽靈之宮.[七]靡薜荔而為席兮,折瓊枝以為芳,[八]羫清雲之流瑕兮,飲若木...
古亭先後曾名“澄心”“三柳”“棠蔭”“飲綠”,張釜重建時易名“恩波”,後橋名、堤名亦隨亭命。恩波堤上綠蔭成行,柳隨風搖;恩波橋下雙水交匯,魚逐浪躍;登亭西望,滄浪亭台近在咫尺;放眼東眺,蒼翠盆山倒影湖面;湖中浮一小島,水天一色,水面月影蕩漾,風過波光粼粼,被取為一景。謝墩夕照 謝墩...
【75】 素練:白色絹帛。常用以喻雲、水、瀑布等。這裡指青龍瀑布。杳泓:杳,幽深。《管子·內業》:“杳乎如入於淵。”泓,潭。元稹《說劍》:“留斬泓下蛟,莫試街中狗。”這裡指青龍潭。滌慮:除去煩擾,澄清思慮。劉基《天壽節登槃翠軒分韻得稽字》:“澄心映空曠,滌慮俯清泚。”【76】 狐仙:...
康熙帝即位後,又在北京西郊修建了暢春園和澄心園。為了鞏固與蒙古各部落的政治聯盟,康熙皇帝還經常北巡至塞外,同蒙古各部王公舉行巡幸、木蘭秋獮、年班、圍班、朝覲等儀式。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帝首次北巡,當年在古北口外建設了喀喇河屯行宮,在此召見漠南蒙古各部王公首領,並於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
靜明園,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玉泉山小東門外、頤和園昆明湖西。為“三山五園”之一。金代始建芙蓉殿(亦名玉泉行宮)。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建上下華嚴寺。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建行宮,初名澄心園,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更名靜明園。乾隆年間大規模擴建,形成“靜明園十六景”,時為靜明園鼎盛時期。靜...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首任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在“廈門城”內建提督署,署中有澄心堂、足觀堂、八風亭、方池、怪石諸勝。瞻雲兩字意即此地居高可以瞻望風雲變幻。一說乃借《史記》稱讚帝舜“其仁如天,就之如日,望之如雲”之典,寓歌頌“康乾盛世”之義。一為“曼倩偷”三字,刻在一塊狀似仙桃的岩石上...
縱然說到情深處,更待澄心向昊蒼。新聞報導 《李牧童:在詩賦天空游弋的啟明星》李牧童:我對於文學的愛好,很大程度上說,確實和家學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我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祖上幾代人在文藝方面都有特長。父親是天生的文藝料,詩聯書法都不錯,作詞譜曲、吹拉彈唱樣樣都行,打桌球曾榮獲市里第一名,...
《題盛懋山水即用其韻》是清代詩人弘曆創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作品原文 飛泉千萬道,一一落溪潭。溪橋有客過,秋風吹鬢毿。草堂訪蘭交,相與暢雄談。澄心對碧漪,凝睇眺翠嵐。何以永今朝,竟欲縶去驂。信可傲偓佺,暴於南榮南。作者簡介 弘曆(1711-1799),即清高宗。清代皇帝。年號乾隆。1735-1796年在位。
澄心水閣為“古今名人與桂湖”圖片陳列。藏舟山館於解放前拆去窗格門檻,1995年初恢復原貌,現為“楊升庵的生平及遊蹤”圖片陳列。楊升庵的生平及遊蹤”圖片陳列-升庵祠 桂湖碑林 桂湖碑林 在升庵桂湖東側,竣工於一九九一年六月,是一座正中為廳,三方為廊的仿清四合院建築,占地1400平方米。廳、廊內,共有明、清和...
問春何處最多些?只在淺斟低唱那人家。半枝嫩柳當窗放,偷得新眉樣。晚霞一抹影池塘,那有者般顏色做衣裳?綺羅香 金陵懷古 何處獅兒,半空飛下,橫惹江東多事。霜驟金戈,開出千年佳麗。渡永嘉雜沓名流,寶鐘阜延王氣。到如今,一半興亡,南飛烏鵲尚能記。莫問臨春結綺,共澄心百尺,一樣南內。回首...
紀念其逝世一百周年,爺爺的雕像和家中照片真是一模一樣!”至此,李宙及家人才再次找到了李超瓊生命軌跡精確的脈絡走向。“世俗競得失,澄心觀蒼穹,富貴豈不重,終皆成虛空……”李宙、李遜兩位老人撫摸著篆刻在花崗岩上爺爺當年寫下的詩句,感嘆萬千:爺爺的廉政愛民,是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欣然留下“天地為爐,造化為功;陰陽為炭,萬物為銅”的詩句,並給予極高的評價。兩合崖青藤垂足,宛如仙人掛帳,山石流泉清涼,沁人心脾。登高遠眺,志澄心定,頗有離塵脫俗、超然物外之感。止游於此,秀哉、游哉,壯哉、美哉 地理位置 地址:陝西省安康漢陰縣蒲溪鎮北二里處 ...
妙筆難書千壑景,平湖巧取兩重天。澄心悟得閒風月,不必蓬萊亦是仙。過王志祥戰友居所不邀而入 衣沾滴露遁幽徑,未有相邀訪故人。笑指烏絲摻白髮,凝思舊事憶青春。枝頭總是新花俏,樽底依然老酒醇。不覺閒談摧日暮,來年依約作東鄰。住房夢 無錢居鬧市,有夢入深山。月自林巒出,人從鳥道還。閒雲經草舍,...
一部“祖帖”珍聞多,就連所用紙也大有講究。那是享譽神州的澄心堂紙,明代董其昌曾偶得一張,鼓足勇氣也“此紙不敢書”。清代乾隆御製的仿造品,如今每開張拍賣也得3萬元人民幣。“祖帖”數百頁全為正宗千年“澄心堂”,光賣紙也能賣好幾百萬元人民幣。《汝帖》同《淳化閣帖》又有什麼關係呢?中國人民大學...
庫區內青山綠水,景色秀麗,上游有名人楷書“石門”古蹟,是當塗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沿石門而上數十米處的懸崖峭壁上有明代石刻“壁立萬仞”四字清晰可見;水庫東邊有千年古剎澄心寺,獅子山猶如一頭雄師扼守在大壩的西端,保衛著大壩的安全。在大壩上極目西眺,蜿蜒數十里的大青山猶如一幅屏障與橫山遙相對應;波...
劉霖晚年在家鄉購離明書院,優遊於中,暇則朗誦六經,或端坐澄心,會意處輒軒然起舞,人不知所為也。這顯然是脫胎於其父優遊於“周溪”曲池之上的修身形式。劉彬靜虛為本的修身追求與陳獻章“宗自然”“貴自得”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所以,陳獻章在看過其《周溪圖》後心有戚戚,曾贈詩四首曰:“太極無階不可躋...
學者認為此畫山水作為人物居住及觀照的對象,反映兩宋之際士大夫默坐澄心的人格旨趣。作品簡介 主題與關鍵字:山徑、溪澗、湍泉、江河、湖海、瀑布、寒林、枯樹、高士(士人、隱士)、台閣、房舍、橋 錄入:石渠寶笈續編(寧壽宮),第五冊,2648頁;故宮書畫錄(卷五),第三冊,37-39頁;故宮書畫圖錄,第一...
澄心靜坐,益友清淡。應診方余,澆花種竹。噓呼六字,焚香煮茶。登高遠眺,寓意弈棋。雖有他樂,吾不易矣”。年九十多,耳聰目明,康強健步,登山作賦,染翰如飛。他的同邑門生贊之曰:“高矣美矣,宜若登天。”十、格言 我的養生格言為:觀頤自養。《易》曰:“現顧,觀其自養也”。我根據《內經》攝...
於是事變物化,目駭耳回,蓋天子穆然珍台閒館璇題玉英蜎蠖濩之中,惟夫所以澄心清魂,儲精垂思,感動天地,逆釐三神者。乃搜逑索耦皋、伊之徒,冠倫魁能,函甘棠之惠,挾東征之意,相與齊乎陽靈之宮。靡薜荔而為席兮,折瓊技以為芳,噏清雲之流瑕兮,飲若木之露英,集虖禮神之囿,登乎頌祇之堂。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