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塘(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境內湖泊)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竹林塘位於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興國鎮東北部,西瀕環城公路,東靠彭山西麓,北起興國白楊,南達富水河邊,是富水流域下游北岸一處中型淡水湖。

竹林塘湖塘水面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5°13'10.36"、北緯29°50'50.54”。竹林塘流域面積81平方千米,據2012年全省“一湖一勘”,水面面積3.04平方千米。竹林塘湖面呈狹長竹丫狀,中心湖區西東最寬1.2千米,北南最長3.8千米,岸線總長12千米。

竹林塘湖盆呈淺碟形,底部較平,向中傾斜。湖底高程10.5米,汛限水位18.5米,平均水位17.14米,容積1800萬立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林塘
  • 地理位置: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
  • 面積:81 km 
形成演變,位置境域,水文特徵,流域特徵,地質地貌,氣候,自然災害,資源狀況,自然資源,旅遊資源,歷史文化,傳說故事,重大事件,社會生活,養殖業,湖區交通,

形成演變

《大清一統志》載,“竹林塘系由歐家湖演變而來”。《興國州志》記明歐家湖因傍歐家寨而得名;又因是城郊湖,南沿直抵城牆腳下,民間習呼“北門湖”。竹林塘歷來包括西側湖漢蓮花池。舊志載,北宋時,兩水就被南北走向的恩波堤隔開,又在恩波橋下相接。湖東“盆山”,因山形如覆盆而得名,又稱“彭山”。
舊志載,“銀山東麓水出雙港,經歐家寨至盆山,合大、小楊樹湖水,於下港入長河(即富河)”。這一帶,早先還有雙港橋、楊樹湖渡(一名鄒家壩)、盆山渡。歐家湖在圍湖之前,當是一處吐納型湖沼。最早記載在歐家湖築壩圍湖的文字見於湖畔劉姓家譜: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有劉壽人劉玉瑞牽頭開河道,修堤壩……老壩堤很低,出水口還修有船篷橋。蓮花池西邊原先築有楊家壩,湖增直通州城東門。
後來的竹林塘大壩堤和蓮花池東的北門壩、北門閘,都是1949年後沿著舊壩址重築的。1955年,政府投資7000元,調集黃岡專區陽新、黃梅、廣濟三縣民工800多人,大幹一冬,完成土石方1.2萬立方米;1957年春,再投資6萬元,動員陽新城關居民投工,將竹林塘大壩堤加長到1350米,並加修鯉魚閘.完成土方9.6萬立方米。新壩築起之後,水位升至20米,水面達5平方千米,容積1337萬立方米,汛水一直浸到雙港、彭山老壩堤、楊家壩等,只在退水時露出殘梁。
竹林塘後水面有減,主要成因是沿岸水土淤積和城區建設占地。1982—1995年、分別在蓮花池西沿和竹林塘西湖填湖築路;竹林塘大壩作為護城堤,加長到1500米,加高到23米;平均水位降至19米,水面縮至3.9平方千米,容積減到853萬立方米。1998—2003年,竹林塘實施水土治理項目,被評為湖北省水土保持示範小流域。2003—2005年,在20公頃蓮花池填湖造地、開發房地產,水面減至3平方千米、水位降至17米。2007年,以竹林塘大壩堤為基礎,修通縱貫彭山的12.5千米公路。

位置境域

竹林塘位於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興國鎮東北部,西瀕環城公路,東靠彭山西麓,北起興國白楊,南達富水河邊,是富水流域下游北岸一處中型淡水湖。湖塘水面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5°13'10.36"、北緯29°50'50.54”。竹林塘流域面積81平方千米,據2012年全省“一湖一勘”,水面面積3.04平方千米。竹林塘湖面呈狹長竹丫狀,中心湖區西東最寬1.2千米,北南最長3.8千米,岸線總長12千米。

水文特徵

竹林塘湖盆呈淺碟形,底部較平,向中傾斜。湖底高程10.5米,汛限水位18.5米,平均水位17.14米,容積1800萬立方米。東南出水口修築有總長1350米的彭山大壩堤和設計流量3立方米/秒的鯉魚閘。
水質
1949年後,竹林塘被改造為漁業專用湖,水產品養殖造成一定程度污染,加之長期受納城區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水質逐年變差。1955年起,澱粉廠自西排入廢水廢渣成為主要污染,後經過綜合利用,成功將其轉變為魚飼。1970年後,漁場及雙港一帶生產用柴油機大增.所排油污加重竹林塘污染。
據1981年8月27日至10月12日陽新縣農業區劃辦公室水產區劃工作組《重點湖泊化學分析檢驗表》數據,竹林塘水體所呈理化性狀為:檢測日氣溫29.5℃,水溫29℃;水深2.5米,淡綠色,透明度32厘米;pH值7.9,偏鹼;溶解氧2.8毫克/升,游離二氧化碳2.6毫克/升,有機物耗氧量56.4/毫克/升;銨鹽、亞硝酸鹽、硝酸鹽含量均為零、氮鹽不足;磷酸鹽0.106毫克/升,矽酸鹽5.35毫克/升,可滿足硅藻類繁衍生長需要;氯化物40.74毫克/升;總鐵(魚類血色素組成成分)0.237毫克/升。
1990年後,又有銀山工業污水排入。2002年湖內改養珠蚌之後,竹林塘水質一度降至污染型湖泊,成陣掛蚌塑膠瓶浮滿湖面,糞便、化肥的大量施投造成湖水變色,腥臭撲鼻。
2007年、湖北省農業廳、環保局聯合發文,指出竹林塘作為城中湖,屬禁養珍珠範圍,要求拆除掛蚌。陽新縣政府及環保部門經過兩年督促治理,調整水產品種,轉向生態養殖,水質始見好轉。2013年4月,縣水利局委託環境監測站復檢竹林塘水質,結果顯示:水體呈淡綠色,中心區化學需氧量超標0.21倍、總磷超標11.82倍,主要超標項目為總氮,水質為劣V類。

流域特徵

地質地貌

竹林塘處鄂東南低山丘陵區。其北面來水源自百福山東南走向余脈銀山、烏雲山、犀牛山,先聚董姓灣、餓鬼畈兩水庫之水,再在雙港會明福河水,經白楊、彭山中間地帶入竹林塘;然後經鯉魚閘出窯墩港,從寶塔湖電排站大閘流入富河。雙港屬富河支流,流長12千米,落差103米,平均坡度8.6%。雙港晾屬河成低丘平原,地面起伏.崗壟錯綜;坡崗地表多遭風化剝蝕,紅壤基岩(習稱“龍骨土”)裸露;山林田園村落,參差其間。

氣候

竹林塘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夏秋多汛。平均年降水144天,年降水量1454毫米,徑流深750毫米,降水集中,雨量充沛;年均日照1684小時,夏長冬短,光照充足;全年無霜期279天,年均氣溫17.5℃,1969年後未出現湖面冰凍。

自然災害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洪水入興國州城。
道光十九年(1839年)和二十九年(1849年),興國州發大水,沿湖多以魚度荒。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六月初旬,大雨傾注,河水陡漲3.3米,州署水深1米多,近水房屋多浸倒,人畜多淹斃。
1931年夏,大雨連綿,致江水倒灌,山洪暴發,陽新濱江濱湖大災。
1934年、1935年,甲成、乙亥大旱,赤地千里,陽新港堰乾涸.田地龜裂,百姓多以觀音土充飢。
1942年入夏、陽新淫雨半月,農作物多受災,河湖捕撈反遇好收成。
1954年5—6月,陽新連日暴雨,降水900毫米,城外汪洋一片,城內水深3.3米,特大洪水3個月。
1969年7月底發大水,護城大堤竹林塘堤防潰口,縣城地勢較高的大西門外也浸水0.33米。竹林塘漁場直接經濟損失15萬元。
1983年,縣境連遭四次洪水,其中6—7月遇陽新1949年後第二次大洪水。至7月18日,城關水位達到22.86米。
1994年7月11日20時起,縣境15個小時降暴雨555.8毫米,55個湖泊潰口,42000公頃水田、12000公頃旱地和5333.3公頃養殖水面受災;倒塌房屋2400間,水毀公路134千米,倒塌電線桿1100根;縣城包括興國大道兩側房屋大都漬水、近百家瀕湖企業停產。
1998年陽新遭百年不遇大水。在網湖7月29日決口分洪之後,寶塔湖隔堤又於8月5日上午潰口,洪水直逼縣城。

資源狀況

自然資源

浮游生物
竹林塘因接納城鎮污水,爛泥較深,水體偏肥,適合水產養殖。據1980年夏全縣重點湖泊浮游生物檢驗,竹林塘(采水地點雙港)密度為759萬個/升。其中,常見浮遊動物為原生動物2700個/升,輪蟲1164個/升,枝角類48個/升,橈足類12個/升,蟲卵300個/升,碎屑(+),合計4224個/升。常見浮游植物為藍藻類30萬個/升,綠藻類495萬個/升,硅藻類60萬個/升,甲藻類15萬個/升,合計600萬個/升。
傳統魚類
竹林塘早年鯽魚(喜頭魚)、鯉魚、鯇魚(草魚)、青魚(青鯇)、鱔魚、油參、烏鱧為主,後鰱魚(白鰱)、(花鰱)、鯿為多、兼及蝦、鱉(鱉)、龜、螺、蚌類。
水生植物
竹林塘早年有紅蓮、菱角、芡實(雞頭苞米)及蒿筍、蘆葦、香蒲(水蠟燭)類。其中,菱角、芡實水面覆蓋常達80%—90%,一般小水年份產量都高。20世紀60年代後,隨著水產養殖業發展,水生植物漸少。

旅遊資源

滄浪煙雨
滄浪煙雨為古興國八景之首。蓮花池上滄浪亭,初建於宋,復建於明,毀於清末民初。《興國州志》載:北宋元豐四至八年(1081—1085年)知軍唐砥先建凝翠亭,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知軍王下改名滄浪亭,後知軍黃仁榮於亭北建十詠堂(因慶曆間知軍王琪填有以水、岸、草、柳、竹、燕、月、雨、雪、酒為題的《望江南》十闋詞而名);淳熙年間(1174—1189年),知軍林仁厚恢復滄浪亭,知軍徐行簡建平政堂;紹熙年間(1190—1194年)知軍趙善宣重修十詠堂;淳祐四年(1244年)知軍李壽朋於亭南建政和堂;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知州周鵬改建滄浪亭,築橋數架,西連雲水草堂。蓮花池初為治北一放生池,北枕雙獅垃,西北止目連壩(今木林壩),南瀕古寨城,東亘恩波堤(今北門壩),池內水平如鏡,微波蕩漾,夏秋水漲,紅蓮碧荷一望無際;建於池北水面的滄浪亭,四方台基,六角飛檐,木柱石凳,綠柳環繞,離岸數十步,有橋通連;軍署(後稱老衙門)後宅辟有謀野堂、湖山堂,亦可覽勝;每當晨霧夕煙,迷迷濛蒙,遊覽其中,如登蓬萊。環池景色素有“小西湖”美譽,歷代詩讚不絕。
恩波夜月
恩波夜月為古興國八景之一。昔蓮花池與北門湖因恩波堤(後稱北門壩)而一水兩分。小堤長約半里,北起雙獅垃余家村(1949年後澱粉廠大門口),南達北城門(明稱高陵門,今實驗幼稚園前),中段有石拱橋,橋上有三層小亭。古亭先後曾名“澄心”“三柳”“棠蔭”“飲綠”,張釜重建時易名“恩波”,後橋名、堤名亦隨亭命。恩波堤上綠蔭成行,柳隨風搖;恩波橋下雙水交匯,魚逐浪躍;登亭西望,滄浪亭台近在咫尺;放眼東眺,蒼翠盆山倒影湖面;湖中浮一小島,隨水漲水落,不長不沒;每當皓月當空,水天一色,水面月影蕩漾,風過波光粼粼,被取為一景。
謝墩夕照
謝墩夕照為古興國八景之一,昔北門湖南端、富水河邊。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朝官謝枋得因觸犯丞相賈似道,謫居興國軍,於富川門外結廬講學、並依蘇軾夜宿興國石田驛詩句“溪上青山三百疊”改號“疊山”。後人為紀念這位身殉“文節”的愛國詩人,擇其原先居所造祠祀奉、拜為“百世之師”,因此而有謝公墩、謝公祠之名。萬曆四年(1576年),知州楊士元擴大祠基,建疊山書院,又叫疊山祠。自明代起,便有“謝墩夕照”一景:每入夜,遠遠可見一桿光芒四射的燈籠、高高懸於謝墩古祠之上,像是在為河湖舟楫導航。因謝墩地勢低洼,常遭洪災、到清光緒十五年,移疊山書院於小西門內,遷疊山祠於彭山地南麓(今竹林塘漁場場部東南側);再後,謝公劃被闢為陶窯,習稱窯墩。所傳詠嘆詩不少。
嚴序秋香
嚴序秋香為古興國八景之一。宋慶曆四年(1044年),興國軍學由北門外遷建於治西蟠龍山南麓;清康熙年間,本籍進士、御使吳甫生獻地增建文廟(孔子廟)。古稱鄉學為“庠序”,又因學宮內外牆均塗紅堊而稱“黃學”。儒學垃(昔蟠龍山)、儒學(今實驗中學址),學境(音wan)都是後來州城縣城的標誌性地名。
富川樓橋
富川樓橋位於竹林塘南端入河湖口的富川門,昔為東門城外一道瓮城水門,水門外是境內最大的舟筏集散地和渡口碼頭。相傳北宋元豐年間,本籍進士李翔與應邀造訪興國的文友蘇東坡話別於東門外小橋,後李在橋邊建造懷坡閣,元代重建,今富川門內仍存“懷坡橋”地名。
南宋王十朋有《至興國軍》:一宿真如飲諜泉,鐘聲催上渡頭船。夜來一雨湖光好,擬把窮愁洗富川。
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
湘鄂贛邊區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位於竹林塘西湖畔,1986年11月建成開放。陵園坐北朝南,占地28.5公頃,建築群3萬平方米,由紀念碑、紀念館、烈士祠、九烈士墓地、正氣亭、國防園六大主體組成。園林綠化25.3公頃,植有雪松、羅漢松、銀杏等喬木花卉70餘種。一級平台為國家主席李先念題書的屏風式巨石園名坊。東西兩側“同仇敵汽”“繼往開來”群塑,展現陽新“二·二七”慘案、土地革命鬥爭場景。二級平台為3000平方米花崗石面廣場,聳立著24.5米高的烈士紀念碑。正面碑名由國家主席楊尚昆題寫。背面碑文為1957年彭德懷元帥題寫的“先烈之血澆成了革命之花”。正面漢白玉碑座鑲有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碑文。三級平台上的紀念館,建築面積1512平方米,正門餾金匾額為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題寫的館名。正廳懸掛巨幅屏風《龍川富水圖》和毛澤東、董必武等畫像。5個展廳陳列有鄂東南地區人民在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鬥爭歷史,及222位知名烈士傳略。館後桂、梅林中聳立著彭德懷元帥塑像。四級平台上的烈士祠,建築面積1069平方米,由陽新籍共和國上將王平題寫門匾,祠內陳列著1260位縣團級以上烈士生平事跡。陵園於1989年列全國第二批烈士紀念建築物重點保護單位,1995年被闢為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基地,2011年被列為全國第二批紅色旅遊經典景點。
興國州古商城
興國州古商城位於蓮花池西邊,今興國大道南端.2005年5月建成開張。古商城占地2.13公頃,建徽式仿古建築3萬平方米,有二至三層內外結合的店鋪單元351個,其立意是構築“萬物一府”,微縮地方歷史人文特色,集購物、遊覽、娛樂多種功能。商城內市面,青石小街貫通南北東西,四方城門大開大闔,書畫聯雕比比皆是。遊覽小區有石刻《興國州古城圖》,壁畫《興國州古八景》蓮花古韻》和《富川覽勝》,磚模《文峰塔》.石雕《銀山鐵壁半壁山飛雲洞》《鐘繇墨池》《荊王妃鐘》、分立有孟嘉、王質、吳國倫三尊雕塑;南向廊壁嵌有55位本籍名人傳略銘文,北向廊壁嵌有45首精選古人詩詞鐫刻,內外店鋪門邊嵌有86副石刻楹聯。中心廣場和仿古戲台有不定期的惠民演出、露天電影或圖展會展,每晚成市民廣場舞中心場所。2012年又辟富川大舞台、每周一至周五有文藝或才藝類自娛表演。
萬佛寺
萬佛寺位於竹林塘西湖畔,烈士陵園北鄰。舊有廣佛觀,清鹹豐三年(1853年)重修功德碑。1998年於廢墟建萬佛寺,占地2.67公頃,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大雄寶殿,大悲殿、天王殿、地藏殿、藥師殿均鋼混結構,古樸恢宏。殿前鐵鼎高6米,鐘樓洪鐘高1.65米。蔽日古樟5株,林蔭中,配建有萬佛塔、藏經閣、念佛堂、往生堂、放生池、方丈樓及客堂、齋堂等。為縣級重點開放佛教場所。
城隍廟
城隍廟位於竹林塘南,小東門外,富河邊。始建於唐,清順治年間由城內遷出、為州城四大古建之一。主殿坐北朝南,前後三重,正殿及兩廡分別供奉興國和通山、大冶城隍,中心有大戲台,正門一聯為“曠觀古今賊子亂臣始用計謀終費力,試看天下忠臣義士先遭磨難後出頭”。相傳、所供興國城隍是西漢開國功臣紀信,兵陷滎陽時他假扮劉邦守城,幫劉脫逃,為項羽所殺,後人仰其忠誠,奉為護城佑民神祈。廟前小河邊築有高高護堤,圍成柳堤塘,習呼牛皮塘。昔城隍廟香火旺盛,廟會鬧熱,尤其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八城隍生日,四鄉雲集,唱戲數日。1927年後逐漸冷落,“文化大革命”後僅存廟宇石基。2003年,於舊址建佛殿,因襲舊名,為縣級重點開放佛教場所。
興國福音堂
興國福音堂位於竹林塘南,富川門內蔡家巷,由教會買下老鹽庫四合院1998年改建。教堂占地面積0.11公頃,磚木結構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其中,主堂400平方米,配建有教室、宿舍;內設傳道組、禱告組、唱詩班、後勤組。信眾600餘人。為縣級重點開放基督教堂。

歷史文化

傳說故事

五馬坊傳說興國鎮的五馬坊,古時有石馬牌坊、位於曲尺形北南走向的老街轉折處,是古城最為熱鬧的中心地帶。石馬牌坊還有段精彩故事。傳說,最早住在這裡的是一對靠織席為生、年過半百的老人。所住蘆席棚前有一塊大石頭,每天可以看到他們在石頭上捶制織席用的泡蘆。一天,有個識寶的人路過,說這塊石頭裡面有五隻寶馬,不久會破石而出,並向老人索買。後又說隨身銀兩不夠,開春再來。那人走後,老人細心地守護著這塊寶石頭,不再在上頭捶蘆子了。等開了春,取石馬的人還真來了。待走近一看,他大驚失色:“可惜可惜,馬都死了!”老人忙問何故?那人告以實話,說這石中之馬全靠兩老捶的蘆葦養活,現在不在上面捶蘆子,石馬自然都會餓死。見老人不信,就捶開石頭,果然躺著五隻石馬。買石馬的人嘆著氣走了。兩老人也沒怎么傷心,本來就不存奢望,依然過他們編賣蘆席的日子。不想,日子越過越殷實,競然晚年得子還人丁興旺。久而久之,這裡成為市鎮,人們都說是五匹石馬帶來的風水,就為這五馬立了一個牌坊。
蓮花池由來昔城北蓮花池,水清見底,盛夏開滿蓮花。相傳池中那一紅一白、迎風怒放的並蒂蓮,是一雙情侶的化身。男的是一位叫寒窗的窮秀才、三十幾歲還有娶親。女的叫朱蓮花、是一個懂詩文的大家閨秀。某日一陣清風,將秀才的詩稿吹進小姐的繡樓,小姐見所吟詩句都是蓮花,連忙伸出頭,剛好與池邊秀才張望的眼神相遇,不由得動了春心。於是,尋個以文會友的由頭,吩咐丫握將那秀才請到園子內吟詩作對,從漸生情愫到兩情相悅,私訂終身。豈知,朱員外已將蓮花許配,見女兒另有私情,不由怒從心生,喚來家丁,綁了寒窗,扔進城外水池。蓮花見狀悲痛欲絕,跟著跳水殉情。就這樣,池中蓮花歷來兩色,紅的是小姐,白的是秀才,池子也因人因花而得名。

重大事件

南北朝陳文帝天嘉元年(560年),析陽新置永興縣,治所先設高陵。
唐德宗貞元元年(785年),永興縣治遷深湖口(清代宣化里),後宋代永興、興國軍治,元代興國路總管府一併設此。
元惠宗至正十三年(1353年),總管秦文郁、經歷趙璧,永興縣達魯花赤島列石,遷治所至山川壇,後明初興國府治,明清興國州治,民國以後陽新縣治均設於此,今稱興國鎮。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七至十日,蘇東坡應邀遊興國,為銀山寫下“鐵壁”二字,今存於興國鎮峽石水庫西側摩崖;與文友李翔話別處懷坡橋,地名存於興國鎮富川街。
元豐八年(1085年),興國知軍唐砥在放生塘(蓮花池)建凝翠亭,南宋知軍王掏改名滄浪亭。“滄浪煙雨”列古興國八景之首。水中古亭廢墟一直保留到20世紀70年代。
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著名愛國詩人謝枋得謫居興國軍,據蘇軾遊興國詩句易號“疊山”。其湖口河邊結廬講學處,後被呼為“謝公墩”。明萬曆四年(1576年),知州楊士元於墩上建疊山祠及書院。“謝墩夕照”為古興國一景。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敗陳友諒,改興國路為府,本籍人劉英出任府知;第二年,河湖間築起最早的土城。明正德六年(1511年)城牆重修,改磚砌;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再修,改壘紅砂條石。城牆先毀於日寇轟炸,後滅跡於“文革”前後的亂拆。
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湖東岸劉壽人劉玉瑞開河道,修堤壩。
萬曆五年(1577年),明末文壇“後七子”吳國倫自大梁罷歸,在滄浪湖(蓮花池)北岸的瓶甄洞旁開“北園”、種菜、教書、著書。
清光緒十六年(I890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命興國知州梅冠林同漢冶萍人員到銀山勘察錳鐵礦。次年,漢陽鐵廠開採銀山錳鐵礦,在富川門設錳礦局。光緒二十八年,清政府同法國萬順公司簽署聯合開發銀山錳鐵礦協定。民國八年-民國十四年(1919—1925年),漢冶萍公司開採銀山錳鐵礦。民國十九年(1930年),王桂芸恢復採礦,籌建經雙港至竹林塘畔的輕軌鐵道,採用小型牽引機車和斗式車廂,車未通,礦停辦,今山腳可尋路軌蹤跡。
民國十六年(1927年),富川門城隍廟發生震驚全國的“陽新慘案”,反革命報復殺人,燒死9名共產黨員。同年3月14日,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陽新慘案”的處理決議案,成立毛澤東、鄧演達、吳玉章任執行委員的查辦委員會,派出兩連革命軍赴陽新查辦兇手;26日,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舉行死難烈土追悼大會,毛澤東發表講話。

社會生活

養殖業

1952年,創辦城關養殖場、場部設在復興街懷坡橋。1954年,改為縣第三水產養殖場,遷至木林壩。早期除捕撈外,還利用蓮花池、牛皮塘18公頃水面養魚,魚種由長江撈捕。1955—1957年,捕撈成魚133噸,含人工養魚67噸。1958年,成立國營竹林塘漁場、場部遷彭山南麓,水面擴大到459.1公頃,當年產魚265噸,含人工養魚104噸。1966年,人工繁殖魚苗獲得成功。1967年,塘東1千米原屬陶港區的大泉湖劃入,轉以兩座大湖養魚為主,水面擴到600公頃。1969年、自繁魚苗220萬尾,開始擺脫依賴捕撈長江魚苗的傳統生產方式。1975年,開始套養魚種,成魚總產破百萬斤大關。20世紀70年代,每年出口冰鮮成魚400~450噸。
1986年,承擔省星火計畫項目“大水面高產圍養技術開發實驗”,將小水面優質魚種人工繁殖和套養技術試用於竹林塘300公頃養殖基地,創成魚單產2647.5千克/公頃紀錄,獲國家星火科技獎和示範企業獎。1987年,承擔優質魚種增產綜合開發項目,成功生產大規格優質魚種5700噸,通過省級星火項目驗收,成魚年產量增至910噸,成魚單產連續三年居湖北中型湖泊之首。1990年,湖泊圍欄養殖技術開發列國家星火項目,蓮花池20公頃水面創成魚單產25.3千克/公頃記錄。遭遇特大洪災的1998年,成魚總產超千噸。2000年,實施“珍珠一鴨一魚”立體生態養殖模式133.3公頃。2004年,人工繁育優質魚苗1.5億尾。2005年,有湖泊養殖水面690.5公頃,精養魚池76.1公頃,共吊蚌500萬隻,產出珍珠6噸.放養大規格鮭250噸,蛋鴨4萬隻,產值1055萬元,利潤260萬元。
改革開放後,產品結構由鮭魚、鱗魚、青魚、草魚、鯉魚、卿魚、編魚類傳統魚種為主,轉到以黃顙魚、南方大口鮎、斑點叉尾蛔、彭澤卿、細鱗斜頜闞、高背卿、鱖魚等名特優水產品為主,商品魚暢銷河南、黑龍江、新疆、北京、上海等地。

湖區交通

竹林塘西岸、南岸所靠城池,歷為州縣交通中心,水陸皆通漢口、九江;往西,旱路通武寧,水路達通山。沿湖東北角交通不順暢,旱路須經雙港進城去富池,或穿彭山走大壩堤到富川門;水路有北岸小村木船,常見進城運糞水(肥料)的。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城區發展而大規模開展交通設施建設,環湖交通才有所改善。其中,湖西建成興國大道等主幹道,組成“五縱三橫”道路骨架及中心路網,過境交通更為通暢。2012年,興建經濟開發區“五橫七縱”路網,將徹底改變竹林塘沿岸交通狀況。
橋樑
興國富河大橋位於竹林塘南端,縣內第一座橫跨富河,結束富川門外人渡車渡歷史,貫通界浮省道的公路橋。大橋為鋼混結構,20孔單排雙柱式橋墩,鑽孔灌柱樁及高樁承台,托T型梁及工型梁微彎板,橋面全長394.4米,淨寬9米,2車道,海拔高程26米。1969年通車,初名“八一大橋”,1984年改今名。1996年,在老橋東側建成聯體新橋,橋寬擴至19米,4車道。
興國大道立交橋位於竹林塘西,興國大道與陵園大道交會處,1994年通車。正橋淨高4.8米,上層為空心環道,直徑78米;東西向貫通陵園大道,橋寬15米(4車道),長444米;南北向為興國大道落地引橋,寬8米,長229.8米,均採用16米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空心板梁,呈3.8%縱坡、是中心城區地標性建築物和一處入夜景觀。
道路
陵園大道由上街頭老火車站至竹林塘邊,西東走向,長1000米,寬40米,1985年通車,1999年完成路面硬化。
興國大道由白楊(今轉盤)沿蓮花池西岸經北城頂至富河大橋頭,北南走向,長3000米,寬50米,1987年通車,1996年完成路面硬化,今為中心城區主幹道。
環湖西路採取填湖築基、由白楊轉盤穿越竹林塘至富河大橋的公路,長7000米,寬40米。1989年通車、因屬界浮二級公路穿越城區段,初名環城公路。1993年鋪瀝青路面,2002年完成路面硬化,2004年更名陽新大道。2012年開發城東新區,改稱環湖西路。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