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過去的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是在一個老式的大
四合院中,院中有一株碩大的
桂花樹,桂花為米黃色。桂花樹為
木犀屬科,樹葉是對生的橢圓形,葉子邊緣是尖細鋸齒的。每屆學子都是踏著桂香來,又在桂香的期待離開的。
桂花樹喜好濕潤的南方土壤,為四季常綠的喬木,且只有當年生枝著花最多。那飄香的桂花,美麗、簡潔,與環境有著一種生命的融洽,一切都是符合功用的,一切都是美的。這正好與設計藝術學院的發展一脈相承。工業設計的永恆哲學就是“盡善盡美”、“師法自然”。
學院身份
中國機械行業工業設計學科教學委員會主任單位;
湖南大學羅切斯特設計學院(深圳)籌建者之一;
“亞太創新設計中心”聯合發起方;
“中意工業設計湖南中心”的合作建設運作方;
湖南省工業設計創新平台承辦方;
“芙蓉杯”國際工業設計創新大賽執行單位;
“
社會創新和可持續設計聯盟(中國)(
DESIS-China)”創始成員;
新疆文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單位;
數位化社會創新研究組聯合發起單位;
LeNS-China(
中國可持續設計學習網路)發起單位。
歷史沿革
30多年來,學院傳承“
千年學府”
嶽麓書院的深厚
湖湘文化底蘊,將藝術與科學、技術與美學完美結合,充分發揮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堅持美、文、理、工、綜合協調的發展道路,取得了飛速發展,在國內外有廣泛的影響。
1977年6月經國家
第一機械工業部——機技字第559號文函批准建立“機械造型及製造工藝美術研究室”;
1982年元月教高字17號文批准成立“機械造型及工藝美術”系;
1982年秋季招收第一屆“機械造型及工藝美術專業”本科生;
1985年根據國家教委頒布的專業名稱更名為“工業造型設計系”及“
工業造型設計專業”,並於1985年開始招收研究生;
1987年10月更名為“工業設計系”;
1993年在國內首批獲得工業造型藝術(現設計藝術學)碩士學位授予權;
1993年工業設計專業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成為國內該專業唯一獲得國家級教學獎勵的專業;
1999年起與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共同培養
現代設計方法博士生;
2002年獲得湖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2年《工業設計史》榮獲國家級優秀教材一等獎並列入高等教育百門精品課程教材;
2003年《
工業設計史》課程獲得國家精品課程榮譽稱號;
2003年組建“湖南大學品牌設計與管理研究所”;
2003年12月正式更名為“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
2005年獲得設計藝術學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5年組建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傳播設計實驗室;
要事記錄
2002年在
法國ST-ETIENNE國際雙年設計節大展及
國際“ECO-DESIGN”設計競賽中,全球共有16件學生作品入選參展並進入決賽,該院就占了5件,並獲得大獎;
在有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湖南大學、西安交大等高校參加的2001、2002、2003、2004年
TCL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中該院一共獲得了二項金獎、二項銀獎、四項銅獎(每屆大賽共設金獎一名、銀獎二名、銅獎三名),總成績在參賽院校中名列第一。
2006年被美國《
商業周刊》評為全球60所最佳設計藝術學院之一;
2007年,
NOKIADESIGN投入達到了上億元人民幣在全球12個國家的設計院校開展了一系列名為"
唯一星球"的本地化
服務設計WORKSHOP活動。
湖南大學作為大中華地區的唯一代表學校,與巴西一起承擔了中國與巴西兩地差異文化背景下的服務設計比較研究子課題。
2007年07月20日,學院承辦由湖南省科技廳建設的湖南省工業設計創新平台;
2008年藝術與設計
實踐教學中心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08年工業設計專業系列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省級教學團隊;
2009年,湖南大學在
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橫嶺村設立了“新通道”研究基地,與當地合作開發
侗族織錦,其產品多次亮相米蘭國際舞台。受侗族音樂的吸引,該基地涉足侗族音樂研究。
2009年03月22日,學院作為創始成員加入“
社會創新和可持續設計聯盟(中國)(
DESIS-China)”;
2010年07月04日,07級工業設計專業學生髮起成立了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第一個本科實驗室---
樂思本科設計實驗室(
Laurus),這是一個由本科生為主導、管理的
設計組織;
2010年11月04日,
美克·美家“藝術·家”獎學金項目在湖南大學正式啟動。“藝術·家”獎學金作為美克美家“藝術·家”
企業社會責任項目的一部分,旨在通過持續的企業支持來培養藝術與設計人才,以實現中國藝術創作水平的提升;
2010年12月20日,
諾基亞與
湖南大學共同宣布設立
湖南大學-諾基亞聯合研究實驗室。該中心旨在推動移動解決方案
概念設計的創新。湖南大學-諾基亞聯合研究實驗室將由雙方共同管理,管理委員會主任由諾基亞北京研究院院長
劉震與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
何人可共同出任。
2010年12月24日,學院和
九牧集團共同發起成立的產學研合作平台---“
創新設計研究中心”;
2010年,宋立新副教授主持完成了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之一的《福建省永安市城市形象定位與城市色彩設計》項目,該學術團隊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基於現象學的造型藝術原理》獨創了一套在世界城市色彩設計領域裡全新的設計方法,該學術成果已經被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專著《城市色彩形象識別設計》,成果論文《城市色彩形象識別設計研究》也發表在國內權威期刊《包裝工程》;
2011年
美克·美家與學院合作,在湖南通道縣開展了“
新通道設計與社會創新項目”,共同關注侗族
剪紙、蘆笙、手工藝及原生態音樂等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該項目榮獲了《
環球慈善》雜誌頒發的“
2011年中國企業十大典範公益項目”,在2012年日本
G-Mark大獎(日本
優良設計獎)中,美克美家·新通道項目獲得公共領域的“
社區研究特別獎”;
2011年04月21日,湖南大學成為“中意工業設計湖南中心”的合作建設運作方;
2011年10月,
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與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共同發起
LeNS-China(
中國可持續設計學習網路)。LeNS (The Learning Network on Sustainability)是由歐洲與亞洲多所大學聯合發起的國際性可持續設計學習網路,其目標是推進不同國家、地區在可持續設計教育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並在全球範圍內提供相關學習資源的免費下載。
2012年
美克·美家繼續攜手學院在新疆開展“
疆Home+Style設計與社會創新”項目;
2012年05月18日,樂擎(北京)套用技術有限公司與學院建立了長期戰略性合作夥伴關係;
2012年06月15日-07月15日,由中國
科技部和義大利科教研究部共同主辦、
中意設計創新中心承辦的“橋-中國設計創新展”在義大利
米蘭市的三年展設計博物館舉辦,以“橋”為主題,“對話世博”和“設計未來”兩個部分,分別由
同濟大學和
湖南大學設計製作。這次展覽是中國設計第一次在國際舞台上整體亮相,也是中意設計創新中心(CIDIC)在義大利的首次推廣活動;
2013年05月12日,在
深圳華僑城(OCT)正式掛牌成立了參考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藝術與技術實驗室(The MIT Media Lab)和芬蘭
阿爾托大學(Aalto Univ. Media Lab) 模式創立的中國第一個高校媒體實驗室---
湖南大學媒體實驗室(深圳)(HNU Media Lab (Shenzhen));
2013年08月16日,湖南大學和美國
羅切斯特理工大學(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IT)簽署了合作辦學諒解備忘錄,合作籌建深圳工業設計特色學院;
2013年8月26日-30日,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作為
全球十五個受邀頂級設計院校和研究機構之一出席在日本東京召開的第五屆
國際設計研究協會聯合會(IASDR)大會,在大會的論文口頭報告環節,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共有三篇論文在大會上發表,涵蓋了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在工業設計、互動設計、設計工具與方法等領域的研究成果,是
中國大陸地區發言人數最多的高校。本次參會是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繼2009年
張文泉博士、趙丹華博士應邀參加該會議以來又一次在國際設計研究國際頂級設計研究會議上發表研究成果;
2014年05月,點石家裝(湖南點石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與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達成合作,共同參與“未來人居環境”課題研究;
2014年07月14日,新疆文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大會正式在新疆烏魯木齊召開,學院當選為聯盟理事單位;
2014年09月02日-04日,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共有3篇論文在第19屆
設計管理研究會議(ADMC)發表,
是大中華地區(含台灣、香港等)發表論文最多院校,也與劍橋、
皇家藝術學院、布魯內爾、阿爾托、米蘭理工、德爾夫特、埃因霍溫、
墨爾本理工、
帕森斯等一起成為本次會議現場出現頻率最高的設計院校之一;
2014年09月28日上午,在2014年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頒獎典禮上,由清華美院
柳冠中教授、湖南大學
何人可教授、
廣州美術學院童慧明教授聯手發起,攜全國首批30位高級工業設計師共同倡議:將每年12月9日設為“
中國設計日”,並在全國範圍內舉行以設計為主題的活動;
2014年10月,本院的設計學科獲批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14年10月,湖南大學羅切斯特設計學院(深圳)項目被列入寶安區的以建設現代化國際化濱海城區為目標,以經濟發展國際化和城市環境建設國際化為核心的“一帶兩區九大項目”;
2014年10月10日下午,由湖南省政府主辦、湖南省科技廳承辦的2014第四屆
“芙蓉杯”國際工業設計創新大賽峰會暨頒獎活動在長沙
北辰洲際酒店舉行,現場揭曉了至尊大獎、最佳科技創新獎、最佳
智慧型設計獎、最佳社會創新獎、最佳商業潛力獎、最佳視覺效果獎、
未來之星獎、企業創新獎、最佳組織獎、特別獎共10項大獎。我院學生在大賽終評中共獲得最佳社會創新獎(兩個)、最佳商業潛力獎、最佳視覺效果獎和特別獎,並有多件作品在第一輪評審中獲得創新設計優秀獎;
2014年10月24日-25日,由
英國全國藝術與設計教育學會(NSEAD)主辦的國際藝術與設計教育研討會(iJADE 14)在
利物浦泰特博物館召開。該院與
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電子工程與計算機學院合作的
數字產品與媒體設計1+1碩士聯合培養項目作為
中英第一個設計藝術與計算機媒體技術碩士聯合項目,受邀在“跨學院與學科的合作”環節進行專題介紹;
2014年10月25日,湖南大學與美國
羅切斯特理工大學(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IT)正式簽署了合作辦學協定以及辦學章程。
2014年11月,
湖南大學、
中意中心與
義大利喬治亞羅公司,簽訂了三年的戰略性合作協定。該院未來將與喬治亞羅在
高端裝備設計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提供綜合性的研究、設計服務,為中國品牌樹立全新的國際形象,提高企業在全球化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力。
2014年11月20日,由中國南車四方主持的第一屆國際軌道交通工業設計論壇在青島召開,會議成立並簽署了
國際軌道車輛工業設計聯盟,旨在聯合國外的設計資源,完成國內軌道交通設計企業從生產製造型企業向設計創新型企業的蛻變。聯盟由
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牽頭,集聚了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歐洲設計聯盟、清華大學、
湖南大學以及瑞士、美國、德國、法國、義大利、日本、西班牙等40餘家國內外知名的設計機構、大學及企業。
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作為被邀單位赴會並發表重要演講,並成為聯盟
主要理事單位。
2014年11月25日,
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
喬治亞羅公司、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簽訂為期3年的三方合作協定。該協定的簽訂成功標誌著該院在
高端裝備設計領域實現了聯合國際一流設計公司,國內一流企業的產,學,研的模式建立,是國內產學研合作國際化的突破性成果。
2014年11月30日,由
江南大學、荷蘭
埃因霍芬理工大學、
清華大學和
湖南大學作為聯合發起單位,在
DESIS聯盟框架下成立專題研究組---數位化社會創新研究組(Digital Social Innovation Cluster)。
2015年01月31日,第一屆“
東風夢想車”
中國青年環保汽車創意設計大賽圓滿結束。由該院研究生
高柏多、周迪、王俊組成的GZW團隊(指導老師:
楊雄勇、
肖狄虎)在大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該團隊的作品 “
Summer”摘得了桂冠,榮獲“東風夢想車”大獎,作品“
女皇號”獲得了“優秀作品獎”以及“評審會特別獎”。
2015年04月09日-21日,在太湖之濱無錫市舉行“2015國際高校合作:基於低碳設計的工業廢棄物升級利用”國際設計營。其中由湖南大學張軍老師、湖南大學學生黃思源和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學生Graham Armour組成的國際團隊獲得最佳商業化獎、最佳材料運用獎,由清華大學王小義老師、湖南大學學生馬可和清華大學學生張金組成的團隊獲得最佳成本獎。
2015年04月14日至05月07日,義大利米蘭著名的創意園區La Fabbricadel Vapore(蒸汽工廠)舉行“分享設計:文化創客的烏托邦”2015米蘭國際文化創客設計聯展。在本次展覽上將亮相的各大主題展中,“Culture Coding:New channel設計與社會創新跨媒體設計展”,展出的是
湖南大學在美克美家“藝術·家”項目中完成的“新通道”、“疆Home+Style”、“酉歌行”、“
花瑤花”4期設計與社會創新夏令營的項目成果。“Culture Driven:“
設計引擎”
Design Engine創新設計工作坊”展,則重點展示了
中意設計創新中心成立來的創新設計成果。這是繼“2012米蘭·中國設計創新展”之後,再次向世界展示中國設計整體實力的大型展覽。
2015年04月20日,
2015 Car Design News GM/SGMW interactive Design Competition頒獎晚會在上海舉行。該院研究生
甘力涵(指導老師
趙江洪)進入大賽前兩名並贏得了桂冠。
2015年05月07日,第22屆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第16屆大學生原創影片大賽獲獎名單揭曉。由該院大四學生
夏夢怡攝製創作,該院
蔣友燏老師指導的紀錄片
《我的第一位》摘得紀錄片單元最佳攝影獎。
2015年05月14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湖南大學、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學院三方在深圳市正式簽署合作辦學協定,共同決定在深圳市寶安區合作舉辦“國際水平、深圳特色”的湖南大學羅切斯特設計學院(深圳)。
2015年06月09日,華為無線用戶大會在杭州開幕。由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和
華為無線媒體實驗室共同研發並完成的新一代無線網路與視頻用戶體驗質量標準在大會上正式向全球發布。
2015年06月19日至23日,米蘭世博會湖南周期間,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辦,湖南省科技廳、湖南省貿促會承辦,湖南大學、中意設計創新中心、美克家居等聯合協辦的“鄉iang—分享家鄉的味道”設計與社會創新展將亮相世博之門(EXPOGATE)。坐落於米蘭地標斯夫爾扎城堡前的世博之門是2015米蘭世博會的象徵,“鄉iang”作為湖南周的系列活動之一,是該展館首次接受的中國主題展。
2015年06月28日至30日,第三屆設計教育研究國際會議(LearnXDesign2015)在美國芝加哥召開,此次會議由DRS, CUMULUS,及 DESIGN-ED機構聯合主辦,由
芝加哥藝術學院承辦,是國際設計教育領域兩年一度的頂級研究會議。該院與
同濟大學、
深圳大學及
香港理工大學作為中國區的高校代表參加此次大會。本次會議是繼該院2014年倫敦DMI國際管理會議同時有三篇高水平會議發表後,再一次在國際平台上展示我院在設計研究上的最新成果,也同時反映了該院今年在加強設計研究梯隊建設中年輕化、國際化和多元化建設的特點及成效。
2015年07月04日至10日,該院與伊朗著名的
伊朗科技大學(Ir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設拉子大學(Shiraz University)、印度最頂級學府
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進行長沙窯研究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2015年07月15日,在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橫嶺村,來自英國
倫敦大學和湖南大學的教授學者共聚一堂,研究侗族音樂的數位化創作。此次創作活動的啟動,將首次帶領侗族音樂邁上國際數位化舞台。這也是繼馬蹄之後的另一隊外國音樂友人前來侗鄉創作。
2015年08月,由該院與
米蘭理工大學、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等全球多所一流設計院校共同申請的國際可持續設計學習網路項目 LeNSin(the international Learning Network of networks on Sustainability)獲得2015歐盟ERASMUS+ 高等教育領域能力建設專項行動計畫 (Capacity-building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2015)項目98萬歐元資助。
2015年08月15日,由
美克·美家、
湖南大學、
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SGR)、
中意設計創新中心等單位聯合開展的設計與社會創新項目團隊抵達玉樹自治州,本次工作營由來自湖南大學、英國
皇家藝術學院、
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
米蘭理工大學等20多名師生和志願者組成。項目組在兩周的時間裡以玉樹甘達村及囊謙縣覺拉鄉雜榮村為基地,以社區研究的方法了解康巴與安多藏區的宗教與遊牧文化、建築與傳統手工藝等文化資源,特別是對玉樹地區的國家級非物質遺產手工藝進行重點記錄和影像創作,在此基礎上針對災後的社區結構及社會資本變化,選擇文化與設計創新可以介入的社會需求,以跨學科的團隊,與當地政府、企業、手工藝傳人及公益組織開展參與式聯合工作營,共同探索構建可持續的文創公益與社會創新網路的方法。
2015年11月05日至08日,“全國工業設計教育研討會暨第十一屆世界華人設計論壇”在湖南大學舉行。大會期間,100多位海內外設計專家與會議論文作者、以及2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設計院校和產業界的與會代表匯聚長沙,以設計教育作為出發點,從設計的本源、理念、工具和方法等層面展開全方位的交流和思考,對全球創新設計的教育、研究與實踐、產業發展與社會創新發揮積極作用,成為中華文化復興過程中新的驅動和創新力量。
2015年11月09日(倫敦時間),由英國
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QMUL)的Nick Bryan-Kinns博士、Ben Bengler博士和湖南大學的王巍博士共同執導,聯合兩校師生和湖南懷化通道侗族自治縣當地居民一起改編並出演的侗族愛情互動戲劇“崔相郎和鄒霞”在英國倫敦榮獲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2015“公眾參與”獎(Public Engagement Award)下的“最佳精神獎”(Inspire Award)。該獎項旨在獎勵用研究的力量鼓舞旁人的個人和項目。
2015年11月25日至26日,"2015《福布斯》中文版·中國設計師年會暨頒獎典禮"舉行,《福布斯》中文版同時發布了"中國最具影響力設計師30強"和"中國最具發展潛力設計師30強"兩份重量級榜單,以此全面度量中國當代設計力量。該院研究生
范石鐘入選2015《福布斯》“
中國最具發展潛力設計師30強”榜單,成為最年輕的獲獎者(唯一90後、唯一在讀學生)。他出席頒獎典禮並作了題為“設計堅守與國家擔當”的演講。
2016年02月23日,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聯合中國科教評價網推出《2016年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
湖南大學位列2016-2017年產品設計專業排名第一。
2016年04月27日至05月01日,In this Place,Cumulus 2016國際學術會議在英國
諾丁漢召開。本次會議由國際藝術、設計與媒體院校聯盟Cumulus主辦,英國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承辦,來自世界40多個國家的30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該院教師王寶升博士、張軍博士的相關學術論文得到大會收錄。在4月29日的Future Craft分論壇上,王寶升老師宣讀了與會文章《The Potential of Rural Crafts in Promoting Community Empowerment through Participatory Design Intervention》,並被學者們一致評選分論壇最佳論文;受張軍老師委託,張朵朵老師在Innovation分論壇上宣讀了其論文《Ya'an Grit Utensils Welfare Br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Design Practice》,在座各國學者反響熱烈。
學院榮譽
學院始終把設計教育的綜合化與國際化的研究與實踐與創建一流的設計專業緊密地結合起來,在轉變辦學指導思想和人才培養模式,在課程設定、教學內容、教材建設和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大力度的創造性改革,在設計專業的建設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綜合創新設計人才方面取得顯著的成效,形成了鮮明特色,將創新概念、草圖、計算機建模、實體模型製作、多媒體表現等設計基本技能訓練與團隊精神、
環境意識、多元文化觀和
設計管理等綜合素質的培養融入到設計專業
實踐教學體系之中,為我國設計教育的改革探索和積累了寶貴經驗,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優秀教材一、二等獎,國家精品課程、湖南省教學成果一、二等獎。
學院積極參與國內外設計競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優異成績,提高了畢業生在本專業就業市場的競爭力。近年來,本院學生在法國ST-ETIENNE國際"ECO-DESIGN"設計競賽、
大阪國際設計競賽、
名古屋國際設計競賽、
米其林國際設計大賽、
杜邦國際設計競賽、
博朗國際設計大賽、英特爾設計大賽、光寶國際設計競賽、
小泉照明國際設計競賽、德國紅點概念設計大賽、國際
大學生運動會海報設計大賽等國際設計競賽,以及TCL、長虹、創維、華帝、廣汽杯、格力、美的等國內設計大賽中取得了200餘件獎項,在國內設計院校中名列前茅。
師資力量
本院現有教職員工3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8人,何人可、趙江洪、王序等教授在國內外設計界有較大影響。
教授,博士生導師。1954年11月生,1978年12月畢業於湖南大學機械製造專業。曾留學美國
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多次承擔國家九五、十五攻關項目和大量
橫向課題。專注與造型意象尺度和基於設計知識和用戶知識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研究。獲2002世界技術獎(Finalist),並兩次作為大會主題發言人在國際一流設計大會上發言。主研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可持續發展設計、
人機工程學和設計心理學,主講課程《
設計概論》。
教授。1972年10月生,1993年畢業於
湖南大學工業設計系並留校任教。2000年到2001年到荷蘭Delft科技大學短期訪問學習。2003年組建“湖南大學品牌設計與管理研究所”。2004年到2005年,獲義大利政府獎學金,作為博士
交換生和訪問學者在
米蘭理工大學(Politecnico di Milano)進修一年。2005年組建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傳播設計實驗室。2008年被聘為教授。主研傳播設計(Communication Design)、品牌識別(Branding)、
文字設計(Type Design),主講課程《文字設計》。
教授。1957年4月生,199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獲圖像處理方向碩士學位,2007年畢業於
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獲博士學位。主研影視特效、數字媒體、分散式計算領域。近五年主持五項省部級數字媒體方向重大重點科研項目。現任湖南大學數字媒體研究所所長,湖南省數字卡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教授。1956年8月生,1982年畢業於湖南大學機械系汽車專業,獲工學學士。 1988年畢業於
湖南大學工業設計系,獲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文學碩士學位。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參編教材、著作四本。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03)。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完成交通部國家“七五”科技攻關項目“新型客車
工業造型設計”榮獲交通部科技攻關成果一等獎。參加了“九五”、“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各一項及國家863課題一項。主持或參加橫向科研課題40餘項,多個產品設計作品被企業採用並獲得很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在教學中所指導的學生在國內外設計競賽中榮獲各種獎勵。現任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主研工業產品設計理論及方法,主講課程《
設計程式與方法》。
劉永紅
博士,特聘教授。200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曾任世界500強企業研究總院常務副院長,中共黨員,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湖南省政府津貼專家。
學院領導
院長:
何人可(主持學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學科建設、國際合作交流、人才引進)
書記兼副院長:劉玉堂(主持學院黨委全面工作,分管安全、穩定、深圳聯合辦學、計畫生育)
副書記兼副院長:肖月華(學生工作、校友工作)
副院長:
季鐵(科研<含基地>、研究生、社會服務 )
副院長:孫建中(行政日常工作、人事與勞資、財務、後勤、信息化建設、檔案、離退休工作)
副院長、工會主席 :譚浩(本科教學、實驗室與資產、圖書資料、工會)
院長助理:易軍(協助實驗室及資產管理工作)
院長助理:袁翔(協助本科教學與信息化建設工作)
院長助理:顏其鋒(協助深圳媒體實驗室及聯合辦學工作)
專業介紹
本院本科生共3個專業,5個模組
3個專業:工業設計 、藝術設計(
視覺傳達方向)、藝術設計(工業造型方向)
工業設計
本專業培養掌握工業設計、計算機基礎理論和技能,具有中國文化底蘊和國際視野,動手能力強、適應當前工業設計發展的新潮流,既有堅實的科學技術基礎,又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在
產品開發設計等諸方面具有較紮實的專業基礎,能在設計、科技及教學領域充分發揮
工業設計師職業專長的高級專門人才。
學生畢業後可在有關院校從事工業設計教育和研究,或在各類企業從事產品研究、設計開發或市場工作,也可在設計公司從事其他設計與管理工作。
藝術設計
(工業造型方向)
本專業方向培養具有有中國文化底蘊和國際視野,動手能力強,適應當前工業設計發展新潮流,能從事
產品設計與開發、研究和教學的專門人才。
學生畢業後可到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從事產品設計教育和研究,或服務於設計公司和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
產品設計開發與研究等工作。
藝術設計
本專業方向培養在平面視覺藝術和計算機圖形設計等方面具有設計創新能力的高級設計人才。學生入學後,將接受
藝術修養、藝術表現、設計方法和視覺創新能力的培養。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美術基礎類、傳統藝術與繪畫類,計算機輔助設計基礎類,圖案、文字、色彩研究設計類,攝影類,設計史論類,計算機圖形創作類,平面設計類(廣告、包裝、裝幀、印刷),企業形象類(標誌、CI),數字媒體設計類(
互動界面、視頻)等。
學生畢業後可到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從事藝術設計教育和研究工作,或服務於報紙電視等媒體、設計公司、計算機軟體公司和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研究和策劃、平面設計、印刷製作、展示展覽、網站和多媒體設計等工作。
莘莘學子
知名校友
鄭素霖,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造型83級校友,東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造型設計首席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湖南大學特聘教授,湖北省產業教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造型學組副組長,中國首批資深設計師,中國汽車造型設計大賽組委會評審專家,是國內真正意義上的首批汽車造型設計師。
林偉,男,1987年畢業於湖南大學工業設計系,湖南大學校徽設計者。教授,碩士生導師,產品設計系主任,福州大學教學名師,福州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福建省設計學省級重點學科、福建省工業設計特色專業、福建省本科高校“工業設計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福建省精品課程《設計表現技法》負責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理事,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工業設計學科教學委員,中國高校科學與藝術創意聯盟常務理事,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廈門創意產業協會理事,廈門工藝美術學會理事。
羅仕鑒,男,1974年5月生。湖南大學工業設計專業1992級校友。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工業設計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智慧型CAD與數字藝術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浙江省互動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三批培養對象。參與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的相關研製工作。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863計畫項目1項,組織和負責國家科技支撐計畫10餘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作為主研人員參加國家九五、國家863/CIMS、國家計委重大課題、國家973課題數項。
易曉,女,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原機械造型工藝美術系造型82級)首屆校友,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國勝,男,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專業1985級校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中心設計管理研究所副所長,服務創新設計方向的學術帶頭人, SDN(Service-Design-Network)國際服務設計聯盟(中國)主席,Togo/Trio Design創始人、設計顧問, 曾任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中國信息產品設計委員會(CIPD)秘書長。
吳衛,男,湖南大學工業設計1985級校友,湖南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湖南工業大學科技處處長,現任湖南工業大學研究生處處長、湖南省包裝設計藝術研究基地首席專家、中國包裝聯合會包裝教育委員會副秘書長、湖南省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委員,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
伍國平,男,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專業99級校友,華為消費者BG創新設計中心副部長,負責華為旗艦手機設計原型的創新工作。歷任華為終端手機設計工作一室/CMF設計主管,華為手機設計負責人,Dream Lab設計總監等職。
何燦群,女,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原湖南大學工業設計系工業造型設計專業90級)94屆畢業生,河海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致公黨黨員。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工業設計學科教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用戶聯盟華東分會副秘書長,中國人類工效學學會管理工效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常州市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現為河海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工業設計研究所所長,工業設計學科帶頭人。
高奎,男,2003年畢業於湖南大學工業設計系,汽車造型設計師,2003年加入奇瑞汽車佳景科技有限公司,擔任汽車造型設計師,2006年加入阿爾特(中國)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擔任上海分公司造型總監,2010年創立蘇州維卡工業設計有限公司,擔任設計總監。
張文泉,男,1983年出生。湖南大學工業設計專業2000級,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2004級碩士,2007級博士校友。現
大眾集團義大利設計喬治亞羅中心(IDG-Italdesign)造型部汽車設計師。
張馳,男,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2006級
趙江洪導師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方向研究生。現任微信開放平台業務部設計中心硬體設計組負責人。曾在Nokia,Zynga以及微信支付擔任高級用戶體驗設計師。
胡澤康,1995年於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工業設計系畢業。曾任海南新大洲機車公司研究所造型部主管設計師,現是上海卡摩工業設計有限公司、上海卡摩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卡摩科技有限公司、無錫卡摩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創始人,並擔任董事長、總經理等重要職務。
鐘承東,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工業設計94級校友。現任金蝶蝶金公司首席用戶體驗官。歷任尼爾森中國消費者研究總監,CE Practise負責人;中國移動卓望公司用戶體驗中心總監;華為終端公司UI設計部經理等。
楚東曉,男,湖南大學工業設計系2001屆本科、 2004屆碩士畢業,現為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副教授,設計系工業設計教研室主任,設計系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辦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