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特色,悠久歷史,街區特色,吳山天風,特色鼓樓,商家古店,中藥店,工藝品,商鋪,特色展館,觀復博物館,江南銅屋,榮寶齋,河坊街郵局,雅風堂,世界錢幣,古陶瓷博物館,傳說故事,交通信息,
特色
走進清河坊,漫步在青磚路面,兩邊是明清風格的建築、飛翹的屋檐、鏤空的窗格、身著古老服裝的店員……走在這條街上,你會覺得忽然融入了過去的歲月。 清河坊街應該是杭州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舊街區,是杭州悠久歷史的縮影。據說,清河坊的得名還有一段歷史故事。早年太師張俊在明州擊退金兵,取得高橋大捷,晚年封為清河郡王,倍受寵遇。他在今河坊街太平巷建有清河郡王府,故這一帶就被稱為“清河坊”。 當時清河坊一帶商鋪林立、買賣繁華,曾是杭州最繁華的商業區。
百年老店是清河坊人最多的地方。狀元館、榮寶齋、雅風堂、回春堂、胡慶余堂等,還有很多老字號保持著傳統的風格:杭州的傳統小吃、精緻的雕刻、絲綢、手工製品等。我們在這條街上買了當場製作的茶葉,刻了幾枚有朋友名字的圖章禮物,買了
京劇臉譜,買了杭菊花茶等許許多多禮品。幾次逛清河坊後發現,其實這條老街現在已經成了時尚男女流連的地方,衣著光鮮的年輕人也和沉穩的中老年人一樣,熱衷於這裡的茶樓小館,迷戀這裡的清茶、藕粉、綠豆湯、麥芽糖、糖桂花,還有特色的各類點心。我們每次去也一樣,總是吃一大堆小吃,每次走出清河坊時,肚子總是鼓圓狀。
清河坊離
西湖風景區不遠,步行十分鐘就能到,整條街也不長。假如去杭州旅遊,這兒真的值得一去。
悠久歷史
清河坊歷史街區--杭州歷史上最著名的街區,也是杭州目前唯一保存較完整的舊街區,是杭州悠久歷史的一個縮影。清河坊的歷史起源於南宋。南宋定都杭州,築九里皇城,開十里天街(今中山中路)。於是,在宮城外圍、天街兩側,
皇親國戚、權貴內侍紛紛修建宮室私宅。中河以東建
德壽宮、上華光建
開元宮、後市街建惠王府第、惠民街建
龍翔宮等。而清河坊的得名,與當時的太師張俊有關。建炎三年(1129),張俊在
明州(今寧波)擊退金兵,取得高橋大捷,晚年封為清河郡王,倍受寵遇。他在今河坊街太平巷建有清河郡王府,故這一帶就被稱為清河坊。
當時,這一帶商鋪林立,酒樓茶肆鱗次櫛比,買賣絡繹不絕。清河坊街也曾是杭州最繁華的商業區,古有前朝後市之稱,前朝是指前有朝庭,即鳳凰山南宋皇城,後市指北有市肆,即河坊街一帶。它歷經元,明,清和民國時期,直至解放前夕,這一帶仍然是杭城商業繁華地段。杭州的許多百年老店都集中在這一帶。清河坊興於宋盛於清,街區現存古建築大多建於明末清初,如百年老店胡慶余堂、萬隆火腿莊、羊湯飯店等大多建於此時,雖說歲月無情,但現風韻尤存。
隨著杭州
舊城改建步伐的加快,古街老店等古建築正在城區成片消失,現在杭州70%以上的古城區已不復存在。位於河坊街和中山中路交叉口的“四拐角”,是杭城傳統街區的心臟,也是杭州古城現存唯一的一塊完好的歷史地段。這裡,孔鳳春、
方回春堂等著名百年老店雄峙,名人故居環抱,各式建築薈萃。1999年3 月,河坊街拓寬改造工程全面啟動,“拆”字爬上了“四拐角”建築的牆頭,樹倒屋拆,古街老店在一天天逼近的推土機下行將毀滅!民建會員、《浙江市場導報》副總編輯黃小杭向杭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寫信,要求立即停止“四拐角”及附近地區的拆遷工程。次日杭州市代市長
仇保興就在信上作了批示,浙江省委副書記、杭州市委書記
李金明看到黃小杭的信,也立即作了批示。各有關部門層層傳達批示精神,火速組織人員現場踏勘,拆遷工程終於暫停了。
從2000年4月8日的時候開始,
上城區政府對清河坊的歷史建築群進行保護,同時又開發新的街景,依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嚴格按原有風貌加以保護,目前,清河坊歷史街區占地1366公頃,整個街區的業態布局,除保留區內著名的老字號外,以招租,聯營等形式,引入商家經營古玩、字畫、旅遊紀念品、工藝品、杭州及各地名土特產等符合街區歷史文化氛圍的項目,形成以街引商、以街帶商、以商興旅、以旅促榮的良性循環。 2002年10月,杭州清河坊歷史街區在改造與保護工程正式啟動一年半之後,正式開街。460米長的步行街濃縮了明清時期杭州的市井風貌,成了市民和國內外遊客關注的焦點。
經改造後的清河坊歷史街區,正在逐步形成具有濃郁傳統氣息的文化、娛樂、商業及遊覽街區。已成為“杭州人常來,外地人必到”之處。它的修復和改造,為杭州留下了一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有名的百年老字號,同時也是典型的古建築:【 胡慶余堂 】位於吳山北麓
大井巷,以藥店古建築為基礎創建而成。古建築群由晚清“紅頂商人”
胡雪岩創建,現保存完整,高牆大門,氣象凝重;設計別具匠心,通體宛如鶴形,門樓像鶴首,長廊似鶴頸,大廳若鶴身,用材講究,雕繪精巧,典型古樸。並伴有小憩觀賞之
方亭、“美人靠”曲橋與噴泉等。胡慶余堂占地3000平方米,內藏文物160餘件,由陳列展廳、中藥手工作坊、養生保健門診、門市與藥膳廳等五大部分組成。令遊覽者既能博覽中醫藥寶庫之精華,又能觀賞“江南藥府”古建築之風貌,為國家文保單位。
街區特色
“八百里
湖山知是何年圖畫,十萬家煙火盡歸此處樓台。“明代江南才子
徐渭這幅對聯,是對古代杭城
吳山和清河坊地區繁華景象的真實描繪,而今清河坊歷史街區,保留了歷史文脈,恢復了方回春堂、保和堂、種德堂老字號中藥店和萬隆火腿莊、王星記扇子、榮寶齋。新引進了世界錢幣博物館、
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雅風堂館、浙江古陶器收藏館、
龍泉官窯展館及各種工藝品、藝術品店和吳越人家手工布藝,太極茶道、
太和茶道、紹興老酒店、香溢館、華寶齋、
虞金順藝術館、喜得寶、麗江工藝等特色店館。集“游、觀,住、吃、購、娛“為一體的古風撲面的步行街區再現昔日繁華。歷史街區已成為具有杭城特色、環境典朴、功能完備、管理規範的步行街區和杭城新的商貿旅遊熱點。
從2000年4月8日的時候開始,上城區政府對清河坊的歷史建築群進行保護,同時又開發新的街景,依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嚴格按原有風貌加以保護,目前,清河坊歷史街區占地13,66公頃,整個街區的業態布局,除保留區內著名的老字號外,以招租,聯營等形式,引入商家經營古玩、字畫、旅遊紀念品、工藝品、杭州及各地名土特產等符合街區歷史文化氛圍的項目,形成以街引商、以街帶商、以商興旅、以旅促榮的良性循環。
吳山天風
吳山天風位於
西湖東南面。由延綿的寶月、娥眉、淺山、
紫陽、七寶、雲居等小山而成,山體伸入市區,山高均不超過百米。然而景秀石奇,歷來是文人雅集的地方,成為西湖群山中最耐人游賞的一座山。昔時漁民下海捕魚後在此曬網,稱晾網山;
春秋時期稱吳山;山有
伍子胥廟,又得名
胥山或伍山;唐時多稱青山;舊因有
城隍廟,俗稱城隍山。山巔“江湖匯觀亭”前楹聯沿用明人
徐文長題辭:“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圖畫;十萬家煙火,盡歸此處樓台”,點明了“吳山天風”的意境。
吳山以
雲居山為最高,以
紫陽山“巫山十二峰”,亦名“十二生肖石”為最奇。是
吳越、南宋文化薈萃之地。古有“吳山十景”,並摩崖刻眾多,有宋人
米芾手跡“第一山”等。現吳山上建有極目閣、茗香樓。遍植銀杏、楓香、金錢松、香樟等,與“宋樟”為伴,新老交融,面貌一新。恰如蘇東坡所云:“吳山故多態,轉側為君容”。
景區古樹清泉多,奇岩怪石多,祠廟遺址多,民俗風情多,名人遺蹟多。
另有十二生肖石、感花岩詩碑、寶成寺等景觀均引人入勝。
特色鼓樓
鼓樓位於吳山東面,南接
十五奎巷,北臨大井巷,東迎中河路,西靠伍公山,是清河坊歷史街區東南面的起始點。鼓樓古代為濱海敵樓,始建於五代時期的南朝,距今約1400年左右,先後名為新城戌,
朝天門,拱北樓,來遠樓,
鎮海樓,民間俗稱鼓樓。隋開皇九年,
隋文帝楊堅平陳,罷郡置州,始有杭州之名,而此地也被命名為新城成,五代吳越時唐末
藩鎮割據,戰亂頻繁出於軍事和政治經濟上的需要,錢繆多次拓展和營建杭州城,並在隋城基礎上築杭州
羅城,周七十里共建十座城門,就將新城戌改建為朝天門,元大德三年間 (1299年),經重新修建,改朝天門為拱北樓,大書法家趙孟頷還為此提《上拱北樓詩人明代後期由參政
徐本改名為鎮海樓。
正德年間,因日本沒落武士和浪人侵略浙江沿海,威脅杭城,故於鎮海樓置大鐘一座,大小鼓九隻,作為報警報時之用,嘉慶三十五年(1563年), 浙閩總督
胡宗憲為防禦倭寇侵攏重建鎮海樓,並請當時的大文學家徐文長撰寫《鎮海樓記》,勒古立碑於鼓樓。鼓樓直至於“文革”時期被拆除。重建後的鼓樓單體占地 865平方米,建築面積1046平方米,高19.47米,其中,城基內展覽廳260平方米,仿照明代鼓樓建築形式,採用五開間,二
重檐歇山頂風格,木斗拱裝飾。為保護原有城牆遺址,鼓樓城基部分採用“抬”的辦法,並充分利用架空的鼓樓城牆牆基,展示鼓樓城牆遺址。重建的古樓已經成為了杭州的標誌性建築,與吳山西面的
城隍閣遙相呼應。
商家古店
中藥店
保和堂
門口銅像――
許仙。相傳,許仙與
白娘子相遇的時候,他正在
保和堂當學徒,銅中的許仙,正準備去往西湖遊玩,也就是這次他遇見了白娘子,開始了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保和堂是一家有著近千年歷史的中藥鋪,無償為附近的窮苦百姓看醫問藥,在清河坊一帶享有較高的聲譽。 至清末年間,胡雪岩在清河坊開設了胡慶余堂,隨著胡慶余堂日益興旺,保和堂逐漸走向衰敗。新千年隨著河坊街的開街保和堂老店新開,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遊人的面前。目前,保和堂主要出售一些自製的藥酒,藥茶。
胡慶余堂
位於吳山北麓大井巷,以藥店古建築為基礎創建而成。古建築群由晚清“
紅頂商人”胡雪岩創建,現保存完整,高牆大門,氣象凝重;設計別具匠心,通體宛如鶴形,門樓像鶴首,長廊似鶴頸,大廳若鶴身,用材講究,雕繪 精巧,典型古樸。並伴有小憩觀賞之方亭、“美人靠”曲橋與噴泉等。胡慶余堂占地3000平方米,內藏文物160餘件,由陳列展廳、中藥手工作坊、養生保健門診、門市與藥膳廳等五大部分組成。令遊覽者既能博覽中醫藥寶庫之精華,又能觀賞“江南藥府”古建築之風貌,為國家文保單位。
葉種德堂
葉種德堂國藥號創設於清嘉慶十三(1808)為浙江慈谿人葉譜山所創。藥鋪取
蘇東坡《種德亭》詩“名隨市人隱,德與佳木長”意<,以期宣揚樂行善事,不期名利風氣,並以“劉仙”為記,店內中堂掛“劉海戲金贍”畫,店後設工場,按古方、宮廷秘方及祖傳驗方,精製多種丸散膏丹及藥酒,藥效甚佳,求醫撮藥者甚多,聞名浙、贛、皖、閩等省,成為當時杭城最大的一家國藥號。現被胡慶余堂所兼併。
方回春堂
“
方回春堂”位於杭州,已有三百餘年歷史,是中國最古老的國藥館之一。清順治六年(1649年),錢塘籍人士方清怡創辦了國藥號“方回春堂”。方清怡出身於中醫醫藥世家,精通藥理,悉心研究明代萬曆年間杭城名醫吳元溟的《痘科切要》、《兒科方要》,常以家傳秘方研製丸藥,使沉癰久病之人得以康復。現方回春堂清河坊店擁有二千五百餘平方米的建築面積,整體布局為典型的明清江南傳統特色,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即國藥館、國醫館、參號。國醫館是浙江省、市定點醫療機構,有診室二十餘間,上百年的古董家具,古老的診室,透出中醫的神秘氣息,隱隱顯示國醫的博大精深。
工藝品
香溢館
主要展示菸草,菸具的歷史與文化。大廳正中的煙桿,採用印度血檀木為原料,重205斤,高5.06米,上下貫通,可供捲菸,菸絲的抽吸,己榮獲了吉尼斯世界記錄。菸具展示館,主要展示中國不同地區和不同時代的菸具,例如,全象牙手型大煙槍(象徵權利),來自西藏的黃銅人骨煙槍,各類做工精緻的水菸袋,斧頭打火機等等。
聖檀閣
以各類檀木工藝品為主,採用從非洲原始森林進口的檀木--百樂聖檀為原料,這種樹木生長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樹皮的顏色為乳白色,樹心的顏色以黃褐色為主,散發著清幽淡雅的香味,是世界上唯一浸泡在海水中歷年不腐食的木料,用其製作的工藝品有防蟲,驅蟲的作用。
吳越人家
展示藍印花布的製作工藝(現場表演紡紗,織布,繡花),出售以藍印花布為主的各類生活和裝飾用品。藍印花布又名為“藥斑布”,他採用全棉紡織,以保健植物為原料,不含有任何化學成份,捕以手工刻板,刮漿印染工藝,精製而成。二樓,展示和出售各類用藍印花布製成的服裝和床上用品。
歐治刀劍
歐冶刀劍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傳統工藝品之一 , 他以"堅韌鋒利,剛柔並寓,寒光逼人,紋飾巧致"四大特點著稱於世。歐冶寶劍的創始人
歐冶子, 是他鑄造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把鐵劍 :"龍淵"(龍泉劍),開創了中國冷兵器之先河 。
春秋戰國時期,越王以"臥薪嘗膽"聞名於世。越王劍據傳說為歐冶子所鑄, 原為
吳王夫差所有 ,越滅吳,歸
越王勾踐所得。此劍1965年出土後 , 引起極大的轟動, 被世人譽為"稀世珍寶"。國旗護衛隊指揮刀,大連女騎警 , 太原騎警 , 溫州騎警配刀均由歐冶刀劍設計鑄造。
張小泉剪刀
杭州剪刀名揚四海是從清初的 “張小泉”開始的,而“張小泉”也因此成為的聞名於世的杭城“五杭”之一。杭州張小泉集團公司是國內剪刀行業中規模最大,產量最高,品種最全的剪刀生產企業。他的歷史悠久,在康熙二年(1663 ),張小泉帶兒子張近高來杭,在當時繁華的吳山腳下大井巷,搭棚砌灶鍛打剪刀,為杭州張小泉剪刀的前身。
張小泉製作剪刀手藝為家傳,又採用制龍泉劍的優質鋼緞打,鋒利、輕巧、耐用而出名,且式樣、品種、規格也所有改進,於是生意興旺,銷路也就越來越廣。傳說原來的剪刀是直柄的,變成現在的曲柄還有一個故事。那是在張小泉來杭不久,一大,大井巷內的那口“錢塘第一井”的井水變黑了,且腥臭無比。此井是大井巷一帶百來戶居民的生活水源,見此情景議論紛紛,其中一老者說,此井通錢塘江,江里有兩條成精的雌雄蛇精,每十年要來此並相交產卵,今年正好是十年,要想此井永清,除非除去兩蛇。這話傳到張小泉耳里,心想我張小泉異地來杭謀生,鄰里們待己不錯,於是他仗著自己水性好,拿了一把打鐵的大錘,準備下井殺蛇,在眾鄰里用雄黃酒給張小泉沐浴後,他手持大鐵錘跳入井中,潛入井底,見兩蛇正纏在一起,不等兩蛇反應過來,掄錘打將過去,正好打在兩蛇的“七寸”處,竟把兩蛇的頸脖砸得扇扁的粘在一起,除去了兩條 蛇精,井水立刻變清了。張小泉是個有心思的人,見蛇尾彎曲,便悟出了個想法,他模仿彎曲的蛇尾,打造了一把彎柄的剪刀。的確,彎柄剪刀要比直柄剪刀使用起來更得心應手。從此以後,張小泉的剪刀都改成了彎曲柄。
商鋪
狀元樓
狀元館是原開設在清河坊的一家沒有店名畫館,創設於清
同治十年(1871),為寧波人
王尚榮所開,專做寧式湯麵生意。說到狀元館的來歷還有一個典故,一天傍晚,一位衣著一襲舊青衫的秀才走進開王尚榮的小麵店,叫了一碗湯麵。王尚榮一聽是同鄉,便與秀才攀談起來。交談中得知,秀才是來省城趕考的,因家境貧寒還沒有找到住處。王尚榮是個熱心人,就對秀才說,如不嫌棄,就住到我店裡來吧,見這位同鄉如此誠懇,秀才也就答應下來。第二大要進場會考,王尚榮特地為秀才燒了碗“雙元面”。所謂雙元面,就是雞蛋肉元面,寓意省考、京考皆中,考完後當天,王尚榮燒了大湯黃魚、
寧式蟮絲等幾隻寧波菜與秀才對酌,在等待放榜的日子中,秀才就在店裡幫幫忙。不久秀才中舉,就要準備進京會考,可是身邊又沒有足夠的盤纏,王尚榮又主動為秀才湊齊了盤纏。臨行前,王尚榮又為秀才燒了一碗黃魚面,寓意此次赴京會考定能“跳龍門”。果然,這次會考秀才中舉進士,放任江西。秀才在赴任途中到杭州面謝王尚榮,千
謝萬謝,寫下了“狀元樓”三字作別。從此,王尚榮的麵店有了高雅的店名。
潘永泰號
潘永泰號是河坊街市井生活的另一個縮影,也是杭州現存的歷史最悠久的一家棉花店,雖然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棉胎被不再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但是在念舊的老年人中,它還是具有一定的市場,因此,在河坊街開街時,潘永泰號也老店新開,且生意興隆,在這裡可以看見到製作棉胎的全過程。
萬隆火腿
是一家有近一百四十年歷史的百年老店,始建於清朝同治3年(公元1864年),現在的萬隆火腿莊是四拐角的原址上重新裝修開業,以經營金華火腿為主,兼營一些南北貨,醃臘製品,由於經營商品正道,因此在杭城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醃臘上品推萬隆”,其火腿選用我國名種豬“金華兩頭”的腿肉精製而成。魯迅先生任教與浙江兩極師範學堂時,曾多次光顧萬隆,魯迅先生定居上海後,還經常托人到萬隆買火腿。
茶樓太極茶道
在舊時,清河坊又被稱為“五花兒中心”(茶樓,酒肆,青樓,賭館,戲院),茶館是市井百姓最常去的地方。 太極茶道正是根據二,三十年代的景象恢復經營的,鄭家茶人從事茶館經營240多年歷史,早年在上海開店,抗戰後期鄭家茶人家族遷往杭州河坊街一帶。坐在這家老字號茶館裡,品著茶,看著身著長褂的店小二表演高超的茶技,流聲機里慢慢播放的評彈小曲,讓人充分感受到河坊街的歷史氣息。有關故事。
相傳,有一次胡雪岩的小妾生病,胡雪岩派傭人去
葉種德堂抓藥,取回後,發現有幾味藥已發霉變質,胡雪岩又派人前去調換,誰知藥沒換到,反被仗著財大氣粗的葉種德堂伙記嘲諷:“本店只有這種藥,要好藥,請你們
胡先生自已去開一家藥號。”胡雪岩聽後大怒:怎能拿人命當兒戲,莫非真的看我胡雪岩開不起藥店?這一怒,使胡雪岩立志開一家比葉種德堂更大的藥店。清同治十三年(1874),胡雪岩開始籌建慶余堂藥號,光緒四年,大井巷店屋落成並正式營業,但胡雪岩並沒有忘了受欺之恨,親自撰寫了“戒欺”,並製成匾額掛在內部,時刻提醒店內伙記。當時藥號廣請浙江名醫,選用歷代驗方加以研究,採辦道地藥材精心配製成藥,使之在大江南北聲譽鵲起,於是就有了“南有慶余堂,北有同仁堂”,的說法,而胡雪岩本人也被譽為“江南藥王”。
特色展館
觀復博物館
觀復博物館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家私人博物館,以展示明清時期的家具為為主,一樓以展示南北各地的椅子,質地以紅木為主,分為圈椅、官帽椅、禪椅等。二樓主要展示黃花梨和紫檀家具及小型的銀飾展,黃花梨以其堅硬的質地和清晰的文理,在明代時廣為使用,這裡的紫檀家具以其做工景致,深得行家的讚賞。銀飾展以清朝時期的為主。
江南銅屋
(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
江南銅屋坐落在杭州歷史古街——河坊街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及子朱軍岷集五代人的藝術精華、傾其所能,澄清心慮,規天矩地、鐵魂銅魄,畫棟雕梁,以銅為精華將中國傳統造型藝術中的繪畫、雕塑、建築、書法、交融和合,成就於三千平方米的居民大宅中。窮金石之麗、纖粗盡凝脂之密,這座世上僅有的江南銅屋,在不斷的修繕和保護中,必將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傳世瑰寶。此銅雕博物館內陳設朱炳仁大師的藝術作品,有銅書畫、銅壁畫、熔銅藝術、銅建築藝術、佛教文化等等。
榮寶齋
是中國雅文化象徵的北京榮保齋在杭州的分店,也是目前河坊街規模最大、文化底蘊最濃的一家畫廊。由郭沫若、
沙孟海和清同治年間狀元陸潤岸分別題寫的“榮寶齋”匾額依次懸掛在正門、前廳和照壁。“榮寶齋”前身為“松竹齋”,後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之意,更名為“榮寶齋”。目前,主要經營的是明清名家字畫。榮寶齋擁有許多名人名家的作品,一樓後廳,以展示扇面畫為主,二樓以展示各位名家的作品為主。
河坊街郵局
河坊街郵局,起始於明朝,明
洪武中期,在杭州清河坊之北設吳山驛站,清代沿襲明代建置吳山驛。1903年,杭州設大井巷城內郵政分局,1914年改為大井巷郵務分局,並遷往清河坊。在經歷了幾度變遷後,於2001年為配合清河坊歷史街區的建設重新翻建。現在仍然辦理各類郵政業務及出售河坊街特色郵品,二樓為郵政歷史陳列館。
雅風堂
是一家融字畫,古玩為一體的藝術展館。集中了歷代名人名家的丹青真跡和當代中國世界級油畫家的作品(
潘鴻海,金遠光)等,以及精雅的古玩,玉器,砂壺,紅木家具等,堪稱中國歷代儒雅藝術的縮影,且帶有小型畫展及拍賣會在此舉行。
世界錢幣
這裡就是一個錢幣的世界。一樓以出售我國各類紀念幣,流通幣為主。在二樓的錢幣博物館觀中展示了,來自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流通硬幣,紙幣,金銀紀念幣及世界各國的歷史貨幣,其中較有特色的是東南亞各國的歷史錢幣。
古陶瓷博物館
浙江是
古陶瓷生產的源頭之地,從七千年河姆渡先人就把古陶器作為日常生活用具,到五千年良諸文化時期使用非常廣泛並在實用性,藝術裝飾性上都具有相當高的水平使眾人讚嘆不絕,美不勝收。由陶過渡到硬陶至瓷器發展至今七千餘年。古陶瓷的演變發展體現著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生產發展情景,是歷史的重要實物佐證。該館所收藏的四百餘件珍貴歷史文物,著重反映了浙江七千年人類發展歷史演變過程。9146
傳說故事
相傳,有一次胡雪岩的小妾生病,胡雪岩派傭人去
葉種德堂抓藥,取回後,發現有幾味藥已發霉變質,胡雪岩又派人前去調換,誰知藥沒換到,反被仗著財大氣粗的葉種德堂伙記嘲諷:“本店只有這種藥,要好藥,請你們胡先生自已去開一家藥號。”胡雪岩聽後大怒:怎能拿人命當兒戲,莫非真的看我胡雪岩開不起藥店?這一怒,使胡雪岩立志開一家比葉種德堂更大的藥店。
清同治十三年(1874),胡雪岩開始籌建慶余堂藥號,光緒四年,大井巷店屋落成並正式營業,但胡雪岩並沒有忘了受欺之恨,親自撰寫了“戒欺”,並製成匾額掛在內部,時刻提醒店內伙記。當時藥號廣請浙江名醫,選用歷代驗方加以研究,採辦道地藥材精心配製成藥,使之在大江南北聲譽鵲起,於是就有了“南有慶余堂,北有同仁堂”,的說法,而胡雪岩本人也被譽為“江南藥王”。
交通信息
景區各個公交站點及停靠公交線路:
高銀街: 游6線、游8線
高銀街東口: 8路、60路、195路、404路、208路(夜間線)、216路(夜間線)
鼓樓: 8路、13路、59路、71路、87路、190路、195路、198路、301路、308路、315路、352路、
404路、510路、514路、801路、808路、834路、游6路、208(夜間線)、216(夜間線)、
280 (高峰線)、284(高峰線)、觀光6號線(高峰線)、B支3(快速公交)
吳山公交站: 25路、34路、35路、108路、187路、327路、404路、游8線/Y8、212(夜間線)、850(小區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