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復博物館

觀復博物館

觀復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總占地面積八畝。觀復博物館1997年1月18日正式對公眾開放,著名文物收藏家、鑑定家馬未都先生為創辦人和現任館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觀復博物館
  • 外文名稱:GuanFu museum
  • 類別:歷史、文化博物館
  • 地點:北京、上海、廈門、杭州、天津 
  • 竣工時間:1996年10月30日
  • 館藏精品:清乾隆銅胎琺瑯器
  • 創辦人馬未都先生
  • 所屬國家:中國
  • 建議遊玩時間:2小時
  • 開館時間:1997年1月18日
  • 票價:100元/張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門票預訂,景區熱度指數,觀復博物館介紹,陶瓷館,家具館,油畫館,工藝館,門窗館,廈門觀復博物館,上海觀復博物館,瓷器館,東西館,金器館,造像館,臨展館,歷屆展覽,發展歷史,館長簡介,參觀信息,觀復博物館(北京),廈門觀復博物館(已關閉),上海觀復博物館,

觀復博物館介紹

觀復博物館於1996年10月30日獲政府批准成立,馬未都先生為創辦人。2004年實行理事會制。
展覽側重開放形式,強調人與歷史的溝通,突出傳統文化的親和力。觀復博物館在廈門上海、深圳(正在建設中)、天津設有地方館。
觀復博物館觀復博物館
觀復博物館設有陶瓷館、家具館、工藝館、門窗館和油畫館,常年舉辦各類展覽。布展側重開放形式,強調人與歷史的溝通,突出傳統文化的親和力。

陶瓷館

陶瓷館展出的瓷器,為唐、宋、遼、金、元、明、清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宋代,我國的制瓷業進入繁榮時期,在藝術水平上迅速達到了高峰,汝窯、鈞窯、官窯、哥窯、定窯等五大名窯瓷器以釉色取勝,價值連城。磁州窯等民間窯場的瓷器各具特色,注重實用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眾多窯場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
觀復博物館觀復博物館
遼代、金代的瓷器粗獷自然,既具有漢族的藝術特點,也具有北方民族的豪邁氣息。元代,隨著海外貿易的需要,制瓷工藝和裝飾藝術更加成熟,為明清制瓷工藝的高度發展奠定了基礎。
明代時,隨著社會的穩定和城市經濟的繁榮,瓷器的需求量大增,景德鎮所燒造瓷器的品種繁多,成就顯著,成為了全國的制瓷中心。清代,康、雍、乾三代的作品最為出色,工藝精巧、造型別致、品種繁多,達到了制瓷歷史的顛峰。
觀復博物館觀復博物館
陶瓷館不定期舉辦陶瓷類特展,如《瓷之色——中國古代顏色釉瓷器展》、《瓷之紋——中國古代紋樣瓷器展》等。

家具館

中國古代家具的發展源遠流長,明清是我國古代家具製造的鼎盛時期。明式家具自宋以來逐漸形成,實用而美觀,至明末清初達到爐火純青的頂峰。它以洗鍊的造型,合理的結構,在向後人表現著前人的智慧。許多文人墨客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清式家具在宮廷家具的直接影響下,迅速風靡城市,清宮造辦處集結了天下能工巧匠,皇帝甚至直接干預家具的生產。在清前期總體繁華艷麗的大背景下,清式家具逐漸擺脫了明朝傳統制式,以新的面貌進入社會。
觀復博物館家具館分6個展廳,陳列了明、清珍貴家具共100多件,有造型洗鍊、線條流暢、比例勻稱明式家具;有裝飾華美、做工精細、富於變化的清式家具。展廳按照家具的材質劃分,設紅木家具展廳、紫檀家具展廳、黃花梨家具展廳、雞翅木家具展廳,並設有古代書房“渠清書屋”的實景陳列。
觀復博物館的中國古代家具展覽,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古家具類文物的專項陳列,兼具權威性、專業性與觀賞性。
家具館由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冠名贊助。

油畫館

油畫原本是西方人的專美,國人的認知剛剛起步。莘莘學子們漂洋過海,覽盡西方輝煌的藝術,步履維艱卻堅實有力。以西畫之手法表現國人的美學取向,濃墨重彩中已初見端倪。
油畫展廳展示現當代中國知名畫家陳逸飛、楊飛雲、陳衍寧、劉文進、羅中立等的作品,及10多件現代雕塑品。
油畫館常年展覽中國現當代油畫家、雕塑家的重要作品,不定期調整展覽主題。

工藝館

中國封建社會有著兩千年的輝煌歷史,比歐洲封建社會長了一千年。除去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這一基本條件,手工業發達是其重要原因。手工業不單滿足了百姓的物質需求,更重要的是還要滿足他們無盡的精神需求。歷代工藝,集天下能工巧匠之大成,皆以精絕為樂事。
觀復博物館
古人發現,這種情趣的培養在於長久的積累。一塊圓潤的玉石,穿孔以系,佩帶於身,精神力量隨之而來。文人與工匠深感責任重大,構思愈發開闊,工藝愈發慎重。久而久之,操刀不輟的工匠們,使工藝成為生活中的藝術。
唐宋元明清,金屬工藝也花樣翻新。金銀銅鐵,不論貴賤,經工匠捶揲鏨鏤,亦為生活添彩。修飾是美學的手段。以耐腐物質保護和修飾易腐材料是國人的一大發明。從七千年前的良渚文化的木胎漆碗到清乾隆時期的銅胎琺瑯器,漫長的歷史在喋喋不休地向後人訴說文明的進步。
工藝館內常年展覽銅胎掐絲琺瑯器、銅胎畫琺瑯器、金屬造像、銅器、漆器、玉器、木器、百寶嵌等歷代工藝珍品,並設有“松溪草堂”的實景陳列。
工藝館不定期舉辦工藝類特展,如《百盒 千和 萬合——中國古代盒具展》、《玉之器——中國古代玉器展》等。

門窗館

在世界建築體系中,以漢文化為主的中國古代建築,是唯一以木質結構為主的建築體系。比較其他以磚石為主的建築體系,木結構建築具有取材方便、加工容易、空間分割隨意、裝飾手法豐富等許多優點。
觀復博物館
中國古代建築成就在秦漢、唐宋、明清出現過三次高潮,但僅就門窗而言,明清時期成就最高。它簡約與繁縟共生,華麗與樸素並存,不僅保證了木結構建築外觀協調統一,還保證了室內裝飾的豐富和隨意。
中國古代門窗作為建築中最重要的組成能部分,功能性和裝飾性相輔相成。千百年來,它為古人創造生活方便的同時,還承載了大量中國傳統文化的信息。 門窗館常年展覽中國明清兩代長江、黃河流域民居的古代門窗、隔扇、圍欄等建築構件。全開放式的展覽形式,移步換景的展覽構思,使參觀者恍如步入一座座古代建築。
觀復博物館的中國古代門窗展為國內屈指可數的獨特題材。

廈門觀復博物館

廈門觀復博物館位於鼓浪嶼“名園之最”菽莊花園內,與壬秋閣隔門相望。面積600多平方米,呈鏈型分布,共有八個展廳,展線清晰明了。內部的裝修簡潔中不失細部,使用了不少中國傳統工藝,如手工雕花隔扇、大漆工藝等,為博物館的環境增色許多。
觀復博物館
廈門觀復博物館分為中國古代家具展、食之美器展、古人情趣展、明清陶瓷展以及特展。中國古代家具展依照中國傳統民居的陳列方式向觀眾展示明清時硬木家具;食之美器展展出了明清時期的杯碗盤碟等,可一窺古人生活細節之精緻;古人情趣展以特別的角度呈現古人在生活中的點滴,如太白飲酒之酒之樂,梅妻鶴子之高雅等;明清陶瓷展則展示了與閩南地區相關的瓷器。
2018年8月14日,觀復博物館發布《關於廈門博物館停止運營的公告》。公告稱,自2005年10月2日廈門觀復博物館開放以來,該館每年接待參觀者上百萬人,在宣傳廈門、鼓浪嶼和閩南文化方面做出一定貢獻。由於首輪合作期滿,鼓浪嶼遊覽區管理處提出該館所租處菽莊花園壬秋閣、眉壽堂有其他項目安排,不再續約。廈門觀復博物館開放至2018年8月20日 18:00。

上海觀復博物館

上海觀復博物館位於上海陸家嘴城市新地標——上海中心大廈的37層,設有4個固定展廳:瓷器館、東西館、金器館、造像館,以及一個臨時展廳。
觀復博物館
上海觀復博物館以中國深厚文化為基石,打造高品質的專業展覽,環境典雅,注重人與歷史的溝通,突出傳統文化的親和力。館內各項現代化配套設施將提供更為細緻舒適的服務。

瓷器館

宋代陶瓷生產從實用化向藝術化大大地邁進了一步,中國陶瓷美學高峰在此時形成,令後世無法企及。宋代陶瓷品種劇增,北方的磁州、耀州、定州、鈞州;南方的饒州、吉州、處州、建陽,形成八大窯系。本館所設的113件展品,上承五代,下啟金元,代表宋代陶瓷的主要面貌。
觀復博物館

東西館

18世紀中國處在康乾盛世,歐洲在文藝復興後進入工業革命,亞歐大陸的文明在這一刻全面碰撞。當時海上的貿易交流,推動了東西方文化的融合。神秘的中國文化在18世紀對歐洲上流社會的影響超出一般人的認知。本館的109件展品,多為東風西漸,體現了當時歐洲社會流行中國元素,嚮往中國的工藝及紋樣。

金器館

黃金是人類文明形成以來的共同文化標準。五千年以來,人們對黃金充滿了期冀,黃金作為人類財富文明的最高標準從未改變,它給出了世界文明發展的軸線,讓各類文明相互靠攏,相互支撐。本館的221件展品以中國古代黃金作品為主,中國周圍民族與國度的黃金文化為輔,讓觀者深刻領略黃金文化。

造像館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公元前六世紀由釋迦牟尼創立。東漢初年傳入中國,佛教藝術對我國的文學、繪畫、雕塑、建築等均產生了重大深遠影響。本館所展的47尊南北朝及唐宋時期漢傳佛教造像,明清時期漢藏佛教造像,兼以周邊國家佛教造像作品。大千世界,寶光燦爛,令觀者心存敬畏。

臨展館

臨時展館是上海觀復博物館的短期特展場地,為將來的多元化策展提供了可能。目前展出的藏品是清代繡服,展現了中國古代繡工們美輪美奐的精湛技藝。

歷屆展覽

明末清初青花瓷器展(1996年10月—1997年4月)中國古代文房用具展(1997年4月—1997年10月)
觀復博物館觀復博物館
中國古代箱匣展(1997年10月—1998年4月)
宋遼金元古瓷展(1998年4月—1999年2月)
明清小品展(1998年6月—1998年10月)
海上懷舊展(1998年5月—1998年6月)
食之美器——康雍乾青花瓷盤展(1999年2月—1999年9月)
錘鏨工巧——中國古代金屬工藝展(1999年9月—2000年8月)
中國古代建築門窗及陳設展(1999年6月)
明韻清風——中國古代家具展(2001年1月— 2004年7月)
明韻清風——中國古代家具展(2001年1月—)杭州館舉辦
中國古代銀器展(2001年10月—)杭州館舉辦
“衣、食、住、行”之中國古代建築門窗展(2003年10月)
(中法文化年 在非洲大洋洲博物館舉辦)
魏紫姚黃——紫檀、黃花梨家具展(2004年5月—6月)(觀復博物館與中華世紀壇合作展覽)
觀復博物館觀復博物館
魏紫姚黃——紫檀、黃花梨家具展( 2004年12月—20年1月)
(觀復博物館與杭州歷史博物館合作展覽)
中國古典家具展(2004年10月—)
中國現代油畫及雕塑展(2004年10月—)
中國古代家具展(2005年10月—) 廈門館舉辦
中國明清瓷器展(2005年10月—) 廈門館舉辦
中國古代佛教造像展 (2005年12月—) 杭州館舉辦
宋元明清瓷器展(2006年10月——)
中國古代門窗展(2007年2月——)
中國明清工藝展(2007年3月——)
國慶六十周年-觀復博物館奉獻特別展覽

發展歷史

1996年10月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經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1997年1月18日位於北京宣武區琉璃廠西街53號的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展出面積400平米。
觀復博物館觀復博物館
2001年1月18日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遷至北京朝陽區南小街竹竿胡同華智大廈,展出面積400平米。
2002年1月18日位於杭州河坊街胡慶余堂旁邊的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杭州館正式開館。
2004年6月18日揭曉的“首屆中國收藏年度排行榜”中,觀復古典藝術古典藝術博物館入選中國十大民間博物館。
2004年8月北京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搬遷至位於朝陽區金盞鄉金盞南路18號的新館。
2004年北京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改為理事會制,目前有理事15人。
2005年10月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廈門館開館。
2017年6月觀復博物館入駐天津鼓浪·水鎮。馬未都觀復博物館,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自1996年創館至今,一直以一絲不苟的態度注重人與歷史的溝通,以普通人能看得懂的展覽方式,不斷向參觀者展出蘊涵深厚文化的精美展品。創館20年,馬未都先生先後在北京、杭州、廈門、上海等地設立觀復博物館,如今馬老先生又把觀復博物館的新館選在了天津的鼓浪·水鎮,同時還擔任鼓浪·水鎮的名譽鎮長。
陳列以明清傳世文物為主;館內的布置溫馨而典雅,不斷地更換著新的展覽自1997年1月18日正式對公眾開放以來,這裡已舉辦了明末清初青花瓷器展、中國古代文房用具展、明清箱匣展、宋遼金元古瓷展、觀復小品展、海上懷舊展、食之美器——康雍乾青花瓷盤展、錘鏨工巧——中國古代金屬工藝展、中國古代門窗展、中國古建築門窗及陳設展等十多個展覽並給予了高度評價。2003年10月應文化部要求,為之讚嘆不已當地的歐洲時報並以大幅文章報導展出盛況2000年伊始,力求將更好的展覽展現給大家。2007年,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正式更名為“觀復博物館”。馬未都的心愿是使觀復博物館儘快社會化、規範化,觀復博物館為公益性獨立法人,接受社會各界的捐贈。
“觀復”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原文是:“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意思是說:達到虛空的極點,安住於甚深的禪定之中;宇宙萬物相互運作生長,我們得以觀察到它們的本根源頭。不論萬物如何變化多端,終會回歸根本。回歸根本稱作靜,就是所謂的回歸其本來自性。
觀復博物館觀復博物館
“觀”即看,“復”即一遍又一遍。世間萬物你只有靜下心來一遍又一遍反覆仔細觀察,才能認清它的本質。“觀復”博物館由此得名。
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最早坐落在北京古老的文化街琉璃廠,展出面積約400平方米,陳列以明清傳世文物為主;除長年展出的古家具之外,還定期地策劃組織專題展覽,並舉辦文化交流講座等活動。館內的布置溫馨而典雅,客廳、書房、臥室、茶室的布置,打破了人們成見里的冷冰凍的博物館形象。整個館內只有十多個玻璃展室,不斷地更換著新的展覽。自1997年1月18日正式對公眾開放以來,舉辦了明末清初青花瓷器展、中國古代文房用具展、明清箱匣展、宋遼金元古瓷展、觀復小品展、海上懷舊展、食之美器——康雍乾青花瓷盤展、錘鏨工巧——中國古代金屬工藝展、中國古代門窗展、中國古建築門窗及陳設展等十多個展覽。1999年為配合世界建築大會,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同建築報合作,舉辦了中國古建築門窗及陳設展,精美的展品和獨特的展覽設計給20萬來自全世界的參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瑞環主席在開幕時也參觀了展覽,並給予了高度評價。2003年10月應中國文化部要求,遠赴巴黎展出中國古代門窗,法國外交部長多米尼克·加盧佐·德維爾潘,文化部長讓一·阿亞貢,中國國務委員陳至立女士,油畫家趙無極等各界要人均蒞臨參觀,為之讚嘆不已,當地的歐洲時報並以大幅文章報導展出盛況。
觀復博物館觀復博物館
2000年伊始,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遷至朝內南小街,依然沿襲過去的展覽方式和風格,力求將更好的展覽展現給大家。館內長年陳列中國古代傳世精品文物,定期策劃組織專題展覽,舉辦文化交流講座活動。
觀復博物館觀復博物館
2002年,馬未都創辦了全國首家私立博物館分館——觀復博物館杭州館
2005年,創辦觀復博物館廈門館。
觀復博物館為公益性獨立法人,接受社會各界的捐贈。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的成立填補了建國以來私立博物館的空白。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各地方台、香港衛視鳳凰台、日本NHK中國日報人民政協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北京青年報南方周末北京晚報中國文物報、香港大公報等百餘家媒體給予報導,聲援他的文化事業。
2004年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遷至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總占地8畝,展覽區及會員活動區2,800平方米;設有家具館、陶瓷館、門窗館、攝影館、油畫館、工藝館和多功能館七個展館。實行會員制。2007年,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正式更名為“觀復博物館”。馬未都的心愿是使觀復博物館儘快社會化、規範化,形成良好的運營的機制,並最終完整地留給社會。做到這點不能只靠個人的力量,必須依靠社會的力量來完成。2007年,觀復博物館正式實行理事會制,100名理事將一起為這項文化事業做出貢獻。

館長簡介

馬未都,漢族,1955年生於北京,祖籍山東榮成,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收藏專家,觀復博物館的創辦人及現任館長。 馬未都曾任職於中國青年出版社,十餘年裡他發表小說、報告文學等上百篇,並結集出版。馬未都從80年代開始收藏中國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規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1992年他的《馬說陶瓷》一書,被許多讀者視為傳統文化的啟蒙讀物;接著他還寫了《明清筆筒》等文物鑑賞、研究的專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論文小品文章,在《收藏家》、《文物報》上發表,並參與編寫《中國鼻煙壺珍賞》。馬未都的另一部專著《中國古代門窗》已經於2002年面世,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第二屆全國優秀藝術圖書獎一等獎。如今他又致力於關於中國古代家具藝術的研究和整理。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的建立是馬未都多年的心愿。從1992年起,馬未都便開始孕育這一計畫並為之奔走,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1996年10月,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終於獲準成立了。
觀復博物館觀復博物館

參觀信息

觀復博物館(北京)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
開館時間:9:00—17:00 (16:00停止售票)每周一下午3點停止售票,4點閉館,春節三十、初一、初二、初三休息,其他假日無休。
參觀門票:100元/張 (博物館通票、老人、軍人、教師、學生、文博從業人員、殘疾人憑有效證件半價)。
乘車線路:捷運14號線將台路A出口,乘418路公車張萬墳站下車往回走100米即到。

廈門觀復博物館(已關閉)

上海觀復博物館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37層
開館時間:
周一10:00-17:00(16:00停止售票)
(如果周一是節假日,則17:00停止售票,18:00閉館)。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售票)。
*除夕、大年初一、初二、初三閉館。
參觀門票:100元/張 (博物館通票、老人、軍人、教師、學生、文博從業人員、殘疾人憑有效證件半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